三体 刘慈欣 小说 如何评价《三体》作者刘慈欣担任腾讯移动游戏想象力架构师?

你们呀,毕竟是图样。刘慈欣根本你不是你们YY的那种寂寞高手、神坛上的大师好吧,多看看他的写作历程、公开访谈你们就不难发现:这次和腾讯合作游戏,还有跟三体电影合作等等,都不是你们臆想的被商业公司忽悠了,或者是刘大师穷困潦倒为了赚钱糊口出卖自己灵魂之类的……刘慈欣和这些商业公司合作娱乐产品,都是有明确的目的的,这一点他也从未讳言,甚至经常强调,可惜你们就是听不到,或者你们的清高让你们不愿意听到。

他的目的就是,通过各种媒介——包括你们认为烂俗的腾讯游戏和可能会烂俗的电影——来推介科幻文化,不只是小说。

包括我在内的三体粉丝都认为跟孔二狗这样的娱乐人物合作三体电影,只会把三体毁掉、让粉丝又一次蒙羞……可是大刘根本不在乎你们所坚持的清高。

还什么“中国科幻已死”,你们酸不酸啊……跟腾讯合作就玷污了纯洁的科幻?

大刘看到的比你们远,早在多年前中国电影尚未井喷,中国人还在对着好莱坞大片流口水的时候,大刘就已经考虑到并且不断提醒科幻作者要重视电影,如果你知道了这个,自然也就明白了为什么大刘卖改编权卖的那么痛快,甚至亲自参与到一部有99%可能会是烂片的电影中。

对他来说,雷霆战机是不是垃圾不重要,三体电影是不是烂片不重要,重要的是科幻的影响力,要通过娱乐业来扩大。而不是像你们这样为了作品质量、甚至为了自己爱好不被更多的人拉低逼格,而坚持让科幻像今天这样小众。

即使代价是让这些作品变味,他也不在乎。他坚持认为只要通过不断推广,只要这些电影、游戏卖的好,影响力够大,并且还有科幻元素,这就是成功的。如果能有一代孩子沐浴在科幻作品中成长,等他们长大,出现更优秀的科幻作品是顺理成章的。

不管你们认不认同,他都在这样做。他是工程师,是小说作家,是娱乐产业人,唯独不是你们臆想的清高孤傲的学者。

他的执拗让我想到了章北海,不顾世人毁誉坚定推进自己的目标。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谁对谁错,我也不是很确定。但毕竟大刘才是这些卓越的想象力的主人,我们只能等待这些电影和游戏的推出。

当然,如果能是高质量的作品肯定更好,所以我对乡村教师电影的期待远高于三体电影。

------------------------------------------------------------------------------------------------------
多谢各位点赞,本来是手机答的比较仓促,以下是部分访谈录,可供大家参考(以下引文资料来自刘慈欣吧整理):
《精英化只会害了科幻》 (原载2011年1月30日《南都周刊》

用草根思维描写精英

  听多了赞歌,刘慈欣的回应来得干脆:科幻借一两部作品而重返盛期,绝无可能。“精英化”只会害了科幻。

  前一次读科幻的热潮还要上溯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小灵通漫游未来》红极一时,也是刘慈欣、严峰、吴岩这一代人的共同记忆。“当时在‘向科学技术进军’的号召下,科幻和科普捆绑在一起,这在全世界也是没有的。”

  正值巅峰之际,1983年,“清除精神污染”运动开始了,中国科幻几乎在一夜之间消失,而且一断就是十年。

(略)

 “当人类真正流落太空时,极权只需五分钟”、“毁灭你,与你何干”类似警句色彩的文字,在整部《三体》中俯拾皆是,任科幻迷作出合意的诠释。

但在刘慈欣看来,在中国,精英阶层的诉求、思想感情和价值观距离草根阶层渐行渐远。“至于这中间谁对谁错,我没有兴趣去探讨。”

因为科幻是一种类型文学,而任何一种类型文学都是草根的;但中国科幻的特殊之处,恰恰在于其中混杂着太多的精英意识。“举个明显的例子,比如对‘文革’的态度,精英和草根完全不同。”《三体》中的叶文洁,便被安排去死。

(略)

现在,整部作品以毁灭为完结,没有人能够挽回什么。他说,“《三体III》只是有的地方披了精英的外皮,但本质上是草根的。描写精英不等于精英思维。草根恰恰也喜欢看他所陌生的上层生活,喜欢仰视人物。精英思维的作品则恰恰相反,很少描写上层,现代和后现代被捧上天的作品,它描写的都是日常生活。因为越是精英它越个人化,越精神化,越是容易进入精神的迷宫。”


  “用草根思维描写精英”是刘慈欣自认《三体III》受欢迎的原因。但在吴岩看来,把科幻文学当做流行文学,只是在美国的特例,因为美国宣扬技术文化;而科学在中国,本身就是精英文化。“《三体III》的成功给了主旋律文学一个强烈的暗示”。更早的一篇,这是刘慈欣被邀与起点小说的粉丝网络交流(想不到吧,起点……)我挑着相关的聊天记录给大家看看。就像我说的,刘慈欣不是你们臆想中的清高大师,他有自己的想法,并且从不避讳,早在2005年甚至之前就是这么想的,只是条件还没成熟(电影市场、娱乐产业)。

这段更有意思的是,这些粉丝在2005年问的,恰好是我们现在想问的。而刘慈欣在2005年回答的,正是他现在在做的。他从未改变,做游戏的刘慈欣,和写《三体》的刘慈欣,是同一个人。

【起点FANS见面会实录】 2005-10-13

【huifu:刘先生,你考虑过把你的作品拍成电影或电视吗??

刘慈欣 to huifu:当然想,可是谁投资呢?】

【大地之火:看见过你的照片啊。好像是个书呆子……不过你的思想改变了我的一生。

刘慈欣:我不是书呆子,书呆子是不写科幻的,即使写了,也很难让不是书呆子的人产生共鸣。】

【3950:大刘在吗?我虽然算不上是你的粉丝儿,却十分喜欢你的《山村教师》,感觉经典至极!另外喜欢你的行文风格,隐约可以感受到你的个人魅力。

刘慈欣 to 3950:对于写小说而言,文并不如其人】

【赤色风铃:听说<天意>卖了十万本,而<球&gt(原文如此,我也不知道说的是什么);只有其一半。刘大师会不会因市场原因对作品的风格作出改动?
刘慈欣:会的,但会从本质上坚持自己的科幻理念。】这篇是介绍三体电影版权的问题,
在记者和刘慈欣沟通过程中,也能听出刘慈欣的些许无奈,很多《三体》粉丝关心的问题也许就是,刘慈欣在卖出《三体》版权时,有没有挑选过片方和导演,也为自己的孩子负责?刘慈欣告诉记者:“这没有什么考不考量的,当时就只有张番番一个导演和他的制片人来问我《三体》版权买卖的事,没有别人来找我,我也不会主动去找别人,我当时不认识张番番,也完全不了解这个导演,而且在2009年的环境里,国内的科幻环境是呈现出下降趋势的,科幻基本无人问津,如果我当时不卖出《三体》的改编权,可能永远也卖不出去了,所以事情发展就是这样子了。”
最近的一篇,媒体报道的名字有点唬人,其实某种意义上确实也是这么无奈:
刘慈欣:国际大导演对《三体》毫无兴趣
2014-11-24 11:06:00 出处:博客天下

我们写科幻的其实是很边缘的一群人,没有太多话语权,哪个导演愿意拍我们就给哪个导演。我跟你透露一下,《三体》给国际大导演看过,但对方没有一点兴趣。是谁我就不说了,就是对方没兴趣。

问:你之前说电影《星际穿越》被人们过誉了。如果你是《星际穿越》的剧本主创,会在哪些地方进行改良?

刘慈欣:《星际穿越》是近年来很优秀的一部科幻电影,但非要拿它和科幻史上最经典的影片比,它是被过誉了,毕竟还没有接受过时间的考验。我觉得它作为面向大众的科幻电影,现在的剧情已经很合适了。


问:虽然《星际穿越》的导演诺兰已经做了很多科学上的恶补,但影片还是被挑出很多“外行”之处,比如人进入黑洞后怎么还能活着。对于科幻作品来说,你觉得这是个问题吗?你在创作的时候,有没有因为担心科学上的不严谨而限制了自己发挥?

刘慈欣:硬伤挑得是对的,确实有,但若认为这是导演的外行,就想得太简单了。导演背后有著名的天体物理学家作科学指导,即便导演不知道这个硬伤,天体物理学家也不可能不知道。

但为了创造故事,必须做一些折中。假如人进入黑洞会被辐射杀死,那故事就讲不下去了。电影、小说的创作都有这方面的问题。诺兰的平衡做得很好,虽然电影有硬伤,但还是打动了观众。


问:科幻小说和电影,你觉得中外差距哪个更大?

刘慈欣:肯定电影大。中国毕竟有科幻文学,也涌现出一些佳作,只是规模比美国小得多,但说起中国的科幻电影来,除了专业人士,一般人对它的印象几乎一片空白。


问:你认为中国拍不出一流科幻片的原因是什么?科学思维问题、技术问题,还是电影审查问题?

刘慈欣:中国科幻电影大批量的运作从四五年前就开始了,但迄今为止大成本的科幻片几乎一部都没拍出来。科幻电影与科幻小说不同,它受到的制约因素很多,比如科学素养,电影观众的科学素养肯定比科幻小说读者低得多,对电影的审查比对小说的审查严得不是一点半点,出一部小说的成本连一部电影成本的零头都比不上。


问:你曾说“只有美国才能拍出好的科幻电影”,那你是否有信心把自己的作品交给中国导演拍摄?如果让你在全球范围随意指定导演,电影版《三体》你会选哪位来拍?诺兰如何?

刘慈欣:这不是有没有信心的问题,我没有选择。我交给诺兰人家要我的吗?我们写科幻的其实是很边缘的一群人,没有太多话语权,哪个导演愿意拍我们就给哪个导演。我跟你透露一下,《三体》给国际大导演看过,但对方没有一点兴趣。是谁我就不说了,就是对方没兴趣。


问:你的科幻小说《乡村教师》即将被宁浩改编成电影,你看过他导演的《心花路放》吗?对他有什么认识?

刘慈欣:宁浩是很有想法的导演。他不拍那种阳春白雪、高大上的东西,不需要让观众仰望,这点最可贵。《心花路放》我没看过,不好评价,但《无人区》、《疯狂的石头》我都看过,里面有超出通俗、超出大众化的东西。具体到科幻片,他是第一次拍,我对他抱有希望。


问:有人说科幻小说在中国是一个处于十分边缘位置的文学体裁,被认为是低幼的少儿文学。你怎么看?

刘慈欣:科幻的边缘化,全世界都一样。主流文学真的就不边缘吗?科幻的主要问题在于缺少有影响力的作品和有号召力的作家。写科幻的人不少,但长期写的人比较少,大部分的科幻作者写一两篇后就销声匿迹,离开这个行业了。


问:《三体》第一部描写了“文革”的故事,第二部也涉及中国当下的社会体制。这些内容增加了现实感,却不是纯粹的科学幻想。你是否在妥协市场?

刘慈欣:是有这种想法,因为中国读者的欣赏(水平)与西方不太一样。美国科幻文学的发展将近100年,表现方式很成熟,它可以在长篇的开始就展现一个完全陌生的场景,但中国的读者喜欢从我们比较熟悉的环境起步,一步一步走到未来。这就是我描写现实的原因,就是为了市场、读者。


问:写作之外,你是娘子关火电站的高级工程师,工作对你写科幻有启发吗?你的灵感从哪来?

刘慈欣:我的工作跟我写科幻没有任何关系,我的工作很平凡。灵感之所以叫灵感,就是你根本不知道它从哪来。作为一个科幻迷,科幻小说看多了,肯定有各种各样的想法,很自然。

问:剑桥大学天体物理学家马丁·里斯,最近接受了我们杂志另一栏目“提问全世界”的采访,他说“几乎看不到将人类送往太空的意义”。你怎么看他的观点?

刘慈欣:地球这个生态环境迟早会死掉,人类要想永远延续下去,只有飞出地球在太空中寻找生存空间。人类如果不往太空走还有什么意义,在这儿等死吗?

三体 刘慈欣 小说 如何评价《三体》作者刘慈欣担任腾讯移动游戏想象力架构师?
也许最后这一句才是大刘的真实目的:用小说电影唤起下一代探索宇宙的欲望,为地球文明保留火种……(脑洞打开了收不住)

我想看到这里的人都能看出来,大刘真的不是你们想的那样,而且他真的很实在,从十多年前他就这样,从不讳言像是追求电影改编、迎合市场这些行为,也不去做假装情怀之类的表演。至于新作、作家的尊严之类的东西,“他不在乎”。
也许这种粉丝与作者这种奇怪的情况,只是我们和他对于自己本身定位的错位。我们觉得他应该是纯粹的科幻作家,他却觉得自己应该做的是别的事,写作只是捎带着做的副业。


但不管其他三体粉丝对这个真实的刘慈欣怎么失望,我很欣赏大刘的所作所为。这么真实且实在的人已经不多了,最重要的是,他永远都是《三体》和一些其他优秀作品的作者!


最后贴张著名表演艺术家范伟老师的图结束:


以上。

//PS:求助,怎么能把三重引用符号消掉。。。。我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330103/9509.html

更多阅读

《三体》读后!! 三体读后感500字

三体:天体力学模型,研究三个可视为质点的天体在相互之间万有引力作用下的运动规律问题。本人非理工科出身,对此问题毫无见解,只知道目前学术界对该问题尚没有完美的解答!这里推荐的是一部科幻小说,名为《三体》,一、二两部,第二部副标题为

刘慈欣《三体》经典语录 三体作者 刘慈欣

刘慈欣,中国当代新生代科幻的主要代表作家,中国科普作协会员,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1963年6月出生于北京,祖籍信阳市罗山,山西阳泉长大。1985年毕业于华北水利水电学院(现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电工程系。代表作有长篇小说《超新星纪元》《

外国人评价三体程心 如何评价《三体》第三部中的程心?

现在为圣母洗白也成了新趋势了,看第一名的赞数就知道了,什么时代的选择都是借口。我是坚定不移的圣母一生黑,贴一长文为圣母抹黑。非原创豆瓣转载, 转载,写的不能更好~~ 不知道是不是我脑补过度,当我看完整本三体3,看到的不是一个圣母,而

声明:《三体 刘慈欣 小说 如何评价《三体》作者刘慈欣担任腾讯移动游戏想象力架构师?》为网友薄情痞孒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