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非营利性质,亦无任何广告内容,仅作学习交流之用。以下唱片封面图片均扫描自印刷版本,未作任何修改,且已做降低分辨率处理。所有唱片封面图片仅限本文于本网页的配图,严禁转载!若有侵犯版权,请通知本人删除。
=================干货篇=================
欣赏古典音乐无需专业知识,无需艺术细胞,没有人是天生的音乐家,只要静下心来听就好。千万不要试图去理解或“听懂”它,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耐心多听上几遍,觉得悦耳动听就足够了。用美感给人们带来愉悦才是音乐艺术的真谛,所以绝大多数古典作品都是为讨好耳朵而作。历史上大部分古典作曲家的主要收入均来自于给贵族/宫廷当乐师、开音乐会以及出版乐谱,所以精神正常的作曲家才不会故意让人“闻尔生畏”,否则就是砸自己的饭碗。
反对认为“听古典音乐前应先学习知识”的观点,人类对新事物的正确认识过程永远是从感性到理性,任何时候,任何方面都是如此。你们还能不能让没受过音乐教育的人开心地听听古典音乐啦?
套用一句俗话:不知道怎么入门?踹门进去就行了!
(三星带花,罗斯特洛波维奇指挥,柴科夫斯基《三大芭蕾组曲》)(三星带花,罗斯特洛波维奇指挥,柴科夫斯基《三大芭蕾组曲》)
下面推荐一个入门的列表,都是些容易喜欢上的作品。虾米、网易云音乐、土豆、优酷等网站都能搜到这些作品:
先从管弦乐入门:
(备选:施特劳斯《“蓝色多瑙河”圆舞曲》)
维瓦尔第《“四季”小提琴协奏曲》(共4部“春”“夏”“秋”“冬”,每部3个乐章)巴赫《第2号“勃兰登堡”协奏曲》(共3个乐章)亨德尔《皇家焰火音乐》(共6个乐章,有时5、6合为一章)莫扎特《第13号小夜曲》(共4个乐章)贝多芬《第五交响曲“命运”》(共4个乐章)贝多芬《第九交响曲“合唱”》(共4个乐章,有时第4章拆为两段)埃尔加《“威风凛凛”进行曲》(独一首)柴可夫斯基《三大芭蕾组曲》(《天鹅湖》、《胡桃夹子》、《睡美人》选辑)
管弦乐听到这里算入门了。然后钢琴曲入门:
李斯特《“钟”》(独一首)肖邦《“小狗”圆舞曲》(独一首)肖邦《“革命”、“大海”、“冬风”练习曲》(共3首)肖邦《“英雄”波罗乃兹》(独一首)贝多芬《“悲怆”钢琴奏鸣曲》(共3个乐章)贝多芬《“华尔斯坦”(“黎明”)钢琴奏鸣曲》(共3个乐章)贝多芬《“热情”钢琴奏鸣曲》(共3个乐章)莫扎特《A大调钢琴奏鸣曲》(共3个乐章)巴赫《“哥德堡”变奏组曲》(主题,尾声和30个变奏)
到这里钢琴曲就算是入门了。接下来就可以多接触一些其它形式:
贝多芬《第五钢琴协奏曲“皇帝”》(或柴可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或柴可夫斯基《小提琴协奏曲》)舒伯特《“鳟鱼”五重奏》门德尔松《仲夏夜之梦》(或柴可夫斯基《胡桃夹子》)巴赫《“幻想曲与赋格”管风琴曲》贝多芬《“春天”奏鸣曲》(或《“克鲁采”奏鸣曲》,难度稍大)亨德尔《“弥赛亚”清唱剧》(或莫扎特《安魂曲》)更多收听请点击->。不断发布新的精选集,请关注。
(三星带花,李希特指挥,巴赫《勃兰登堡协奏曲集》)(三星带花,李希特指挥,巴赫《勃兰登堡协奏曲集》)
注1:如果专辑里曲目的名称让您一头雾水,请参见我的另一个回答,帮助您学习认识一部作品的名称:
注2:上面的曲目列表为作者原创,但作者放弃所有权利,喜欢的话可随意转载、修改、商业制作,旨在向更多的朋友普及古典音乐。但仅限于该曲目列表,不含文中其它部分!
以上作品都是比较容易接受的作品,并且按难度大致排了序,听的过程中还可以去网上搜相应的资料,了解创作背景和作品结构,会有很大帮助。如果接受不了就硬听它十几遍,这个过程很重要,很多作品我也是听了十几遍才听熟的(“听熟”是指从觉得不好听变为好听,并且能跟着音乐哼出旋律),但熟了就再也离不开了,百听不厌。如果实在不行就跳过去,相信总会遇到你喜欢听的。
不过有些作品确实很难入耳,老鸟也要听很多很多遍才能听熟,甚至永远不会喜欢。所以对于一部努力很久都不能接受的作品,却看到很多赞扬的溢美之词时千万不要沮丧。音乐家(包括演奏者)和听众对作品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大多数普通听众和你的感觉并无二致。比如我至今也无法接受大神的任何作品。
//===小碗鸡汤===
前面说这么多,欣赏音乐好像成了练习听力做功课?是的,事实上这就是一种训练,一种让我们的心态平静缓和下来的训练,千万别指望速成。现代人类社会的分工越来越明确,人们都只在自己所专注的领域工作,很难有心情和时间去静下来欣赏艺术。审美——人类神性体现,也是最能给人类带来幸福感的事物,都被单调的物质生活所磨灭了。其实,幸福就在我们身边,唾手可得,只要在闲暇时光适当放松,跟随伟大艺术家的乐思去找回最纯真的灵魂,平静的心态就会给你更加宽广的世界。
//===小碗鸡汤===
如果你觉得动听,那一定会对作曲家的身世以及创作背景感兴趣。伟大的作曲家们都有传奇的一生,网上可以查到丰富的史料、轶闻,非常有趣。除了音乐本身,演奏家和唱片也有大量的故事等待你去挖掘。相信走完入门的过程,你就再也离不开古典音乐,艺术会成为你生命的一部分,带来一生的享受和快乐。
(三星带花,名扬四海之《奶妈碟》)(三星带花,名扬四海之《奶妈碟》)
=================实操篇=================
具体来说,欣赏古典音乐最佳的途径就是听现场。古典音乐的演绎就是作品的二次创作,而且目前最顶级的录音和回放设备所达到的音质也与现场效果相差甚远。很多不喜欢古典音乐的朋友偶尔去听了一次音乐会后就被深深地迷住了,所以有机会一定要去听一次高品质(好乐团、好剧院)的管弦现场,绝对不会后悔。遗憾的是国内这样的音乐会太少了,有的话也比较贵,比如:。
另外,各大城市的音乐学院会经常组织学生演出音乐会,虽然水平参差不齐,但门票价格也低,甚至只有10元到20元。迎新季、毕业季、逢年过节都会举办音乐会,一些大音乐家们不定期前来访问也会举办专场,去校园里转转就能看到演出海报,学校官网也会有通知。如果认识学生的话还能买到内部票甚至免费赠票,还有一些音乐会根本不用票,你去听就好了。总体来讲学生们都比较热心,也乐意帮忙,在各种社交网络勾搭即可。
这里还是想强调一下音乐会的基本礼仪:
不要带小孩去听音乐会;不要带任何饮料食品以及任何塑料袋包装的物品进入音乐厅;不要在乐章间鼓掌,不要在指挥的手放下来之前或钢琴家站起来之前鼓掌,不熟悉曲目的应在参加音乐会前上网预习曲目;手机调为静音或关机,震动也不行;演奏进行中不要点亮屏幕;不要交头接耳,不要抖腿,不要摇头晃脑;不要带病参加音乐会,尤其是感冒,若想咳嗽请忍到乐章间歇再咳。开场前上厕所,除非中场休息,不要站起走动;不要拍照、录像、录音;做不到上面8点,最好还是别去音乐会了。您妨碍了旁边的人欣赏音乐,您会给人家赔偿票价吗?另外,您有不鼓掌的权力,请善用此权力,不鼓掌比乱鼓掌强一万倍!
如果您只有条件听录音,那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一、发行
古典音乐专辑在历史上存在多过种发行方式。今天,黑胶唱片已经住进了象牙塔,DVD音乐唱片并没流行开来,所以现在的古典音乐唱片绝大多数仍是CD介质的专辑。一套古典音乐CD专辑主要有如下的几种形式:
一部大作品;作曲家系列作品辑;作曲家选辑;演奏家选辑;演奏家全辑;作曲家全辑。这几种形式的排序代表它们常见的程度。除了最后一种形式,其他形式的几乎所有专辑都是由同一个乐团/演奏家演奏,这也算是一个发行惯例。比较著名的古典音乐唱片发行/制作公司主要有:
Deutsche Grammophon(旗下品牌:DG、Archiv、Westminster);Sony(旗下品牌:SONY、CBS、RCA、EMI、BMG);Decca(旗下品牌:DECCA、LONDON、argo);NHN(旗下品牌:Naxos);Philips等。还有一些小厂,但唱片质量奇高,包括但不限于:Divox、Chandos、Melodia、TELARC、AVIE、Chesky、Reference Recordings、Brilliant、QUEST。选择上述品牌的唱片至少在品质上是有保证的。
(三星带花,安塞美之传奇录音,《皇家芭蕾》)(三星带花,安塞美之传奇录音,《皇家芭蕾》)
二、版本
同一部作品会有很多版本的演绎,甚至同一班乐团/演奏家在不同年代留下多套录音。因此大多数正规专辑都会详细标明每一部作品的这些信息,包括:作曲家(生逝年代)、作品编号、作品名称、调性、指挥、演奏家、歌唱家、合唱团、乐团、录音师、录音年代、录音地点、制作人、首发年代、发行公司等。缺失这些信息的录音价值很低。
对于你喜欢的作品,不妨听听不同的版本。比如古琴版和名琴版的《四季》,古尔德和图蕾克的巴赫《哥德堡变奏曲》,卡拉扬和小克莱伯的贝多芬《第五交响曲》等等。我和许多朋友都有这样一种体验:本来不大感兴趣的作品,偶尔听到另一个版本的演绎时就会忽然变得非常动听,然后“中毒”其中(烧友将“沉迷于”戏称为“中毒”),并且乐此不疲地对多个版本进行比较。
不过要注意,同一个版本的录音母带还有可能在多个出版公司之间流转,这也就产生了换汤不换药的专辑。看起来两个公司出品的,封面完全不同的专辑,可能里面的录音是完全相同的,要注意分辨。
还有很多经典的历史录音是从黑胶唱片(LP)转录为CD的,比如下面这张:
(卡拉扬指挥,勃拉姆斯《德意志安魂曲》)(卡拉扬指挥,勃拉姆斯《德意志安魂曲》)
不同制作公司的转录技术水平不同,出品的CD专辑质量也就不同。CD专辑的封底会看到这样的图案:
AAD:表示模拟录音,模拟混音,数字拷贝;ADD:表示模拟录音,数字混音,数字拷贝;DDD:表示数字录音,数字混音,数字拷贝。
60年代以前的录音都是模拟的,因为那时就没有数字设备。如果制作公司拿到的是多声道母带,那就会利用数字技术进行混音,就是ADD。如果拿到的只是黑胶,那就只能AAD咯。最后一个永远是D,因为你听是数字CD光盘。
三、音质
古典音乐作品的音质直接依赖于唱片的录音和制作,不同唱片的录音品质差别很大,这主要取决于录音年代、录音师的水准以及制作公司的技术实力。可以先听听著名录音师威尔金森的传奇录音,包括Decca出品的《奶妈碟》、Szell《水上音乐》,索尔蒂《贝九》还有RCA出品的安塞美《皇家芭蕾》等,再与一般的唱片对比就会对录音水平差异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对于入门的同学来说要分辨录音品质的优劣可能存在困难,因此推荐参考《》(百度网盘),这是由英国企鹅出版公司出版的广受欢迎的年度古典音乐唱片评价期刊,它对唱片的评鉴分为以下四等:
将录音从CD复制到电脑的过程称为“抓轨”,通常使用(EAC)软件完成。整盘抓轨保留的信息最丰富,即一张CD一个文件。不少作品的乐章之间是连续的,比如贝多芬《皇帝》,尽管它的二、三乐章之间没有间隔,但在CD上会按照大概的时间分成两个曲目。对于这样的专辑如果整盘CD抓轨成一个文件就不会有任何问题,但如果按曲目分轨成不同的文件,一些设备/播放器(比如某些型号的iPod)会在连播两个文件的中间加入间隔,非常影响听感。此外,分轨以后曲目之间的原有间隔时间也可能被破坏,就再也无法复原为原版专辑了。
(三星带花,24K金盘面,门德尔松《仲夏夜之梦》)(三星带花,24K金盘面,门德尔松《仲夏夜之梦》)
四、设备
一定不要用太烂的设备听录音。笔记本/手机的外放以及地摊耳机会迅速令你对古典音乐失去兴趣,以致终生无感。“听古典只能用音箱而不能用耳机”也是很多人的一个误区,要知道千元以下的音箱和同价位耳机/耳塞的音质基本上是没有可比性的。所以入门的话只要用200元以上的入耳式耳塞基本不会漏掉什么乐器了,降噪也好一些。一般的手机电脑作播放设备都行,最好就在手机里放几部短作品,只要在户外就戴上耳机,好作品都很容易听熟的。
具体来讲,入门同学可以选用森海MX360、或索尼EX450,这些都是性价比很高的耳塞。对音质有一定追求的同学可用铁三角ATH-IM70或森海IE60。不差钱的同学推荐在电脑上连接Sony PHA-2耳放,加森海IE80(IE80听古典只能用C套,双节套会让声场变得非常窄),这是非常适合听古典音乐的金牌组合,如果买到是正品,那你一定会感受到震撼。此外很多人还有个误区,就是高音好的设备听古典,低音好的设备听流行。其实古典比流行更需要低音!如果用低音差的设备听管弦乐,低音提琴、大号、巴松这些乐器都将被自动过滤,听《莱茵的黄金》第一幕的Vorspiel(序曲)开始一分钟内你不会听到任何声音。
如果是在电脑上听古典,那么推荐使用Foobar2000播放器(),音质最佳,功能最强。但要注意两点:
任何时候都不要将声音开得太大。保护你的听力比什么都重要!许多古典音乐动态范围极大,最小声时如蚊子叫,最大声时却如电闪雷鸣,千万注意调整到合适的音量才行。参见:不要开均衡器和自动音量控制器。均衡器就是调节高音、低音平衡的装置/插件,而古典音乐追求的就是最真实的还原,拒绝任何音染。自动音量控制就更糟糕了,弱奏和强奏的对比是古典音乐主要的表现手法,自动音量控制(音量规格化)会让强弱对比完全消失,古典音乐的韵味便会消失的一干二净。最可恨的是优酷的古典视频中十有八九都开了音量自动控制,简直反人类!(三星带花,加迪纳指挥,贝多芬《庄严弥撒》)(三星带花,加迪纳指挥,贝多芬《庄严弥撒》)
古典音乐圈子里的玩法很多,有人烧器材,有人烧唱片,还有人烧乐器。本人也是从烧器材这条路玩出来的,整个一血泪史。斗胆借用摄影圈的一句话“功放穷三代,音箱毁一生”,万望各位同学不要重蹈覆辙,只有音乐本身才是古典音乐的究极意义所在啊!
五、获得
大多数著名的古典音乐出版商并没有在国内专营的业务,要在国内出版也必须经过国内的出版公司作代理。由于古典音乐毕竟还是小众爱好,人们的欣赏水品也有待提高,所以高价引进的优秀专辑却卖不出去的情况比比皆是。这样一来国内出版商也不愿意代理引进了,导致在国内市场上很难买到好专辑,无论是线上线下都一样。而淘宝上的个体商户卖的所谓正版,其实大多都是盗版假货,朋友们千万当心!
如果您想要收藏到正版专辑,建议还是去eBay、Amazon的国外网站上用双币信用卡直接购买。下面这幅截图是我购买卡拉扬版《庄严弥撒》时的页面。选SIS派送运费是$8.98,要一个月左右送到;选AGE派送运费是$14.91,10天送到。
加上10刀左右的邮费虽然有点贵,但一次购买20张以内是不用交关税的,而且均摊下来的邮费也很便宜,更不用担心像在国内市场上一样买到假货。如果您尝试境外购买存在困难,我可以免费帮购(注意,不是代购),私信联系。加上10刀左右的邮费虽然有点贵,但一次购买20张以内是不用交关税的,而且均摊下来的邮费也很便宜,更不用担心像在国内市场上一样买到假货。如果您尝试境外购买存在困难,我可以免费帮购(注意,不是代购),私信联系。
觉得这些唱片太贵?也没关系,现在虾米和网易云音乐已经提供了大量的古典专辑,其中也不乏精品,基本上常见的作品的许多版本都找得到(务必使用英文名搜索,有困难的给我发私信)。成为付费会员后还可以下载收藏。
什么?听说您真的一分钱也不想花?呃……确实有朋友私信问我原版古典音乐专辑哪里下载。我首先要声明:下载/播放盗版唱片属于违法行为!然后请参见这个问题:如果您能访问Google的话,偷偷告诉你哦,按如下格式搜索也是个好办法:
site:pan.baidu.com 皇家芭蕾
六、歌剧
歌剧体裁真的有必要单独拿出来说一下,这一节是2015年4月19日补充的内容。
歌剧通常分为几幕,每一幕的时间都可能在40分钟以上,甚至长达一、两个小时。发行的歌剧CD专辑一套少说也有两、三张,这给我们欣赏完整歌剧带来了较大的问题,因为平时跟本不可能有这么多时间从头到尾欣赏一遍,更不可能听上几遍了。
然而歌剧虽说是一种剧,但其主要的表现形式是音乐和歌,因此除了直接欣赏现场或录像之外,还有一种欣赏方式就是只关注其中的音乐和歌,下面只介绍这种方式的入门。
歌剧有两种主要的演唱形式:“咏叹调”和“宣叙调”,二者穿插进行,配合少量的乐队间奏构成整部歌剧。“宣叙调”仅用来陈述剧情,旋律简单;而富有歌唱性的“咏叹调”通常用来抒情,这也就是我们应当关注的“歌”。但往往一部歌剧中的宣叙调占据了主要的表演时间,这会导致你随便听几个曲目发现都是在“念台词”,迅速失去兴趣。
那么具体而言,欣赏一部歌剧应当从序曲开始。对于作曲家来说歌剧都是相当大型的作品,会在序曲上付出相当的心血,所以质量水准很高,比如:
瓦格纳《女武神》一、二、三幕的序曲,每首都是经典;贝多芬的三大序曲《菲黛里奥》、《艾格蒙特》、《科里奥兰》;莫扎特《费加罗的婚礼》序曲;比才《卡门》序曲等。这些曲目单独拿出来听都是非常棒的管弦作品。(上面所列曲目请点击收听:)
序曲听熟以后可以去找里面著名的咏叹调听,比如:
莫扎特《费加罗的婚礼》中大量非常动听咏叹调,包括“再不要去做情郎”、“你们可知道什么是爱情”、“何处寻觅那美妙的好时光”、“微风轻轻吹拂的时光”;()瓦格纳《女武神》第一幕咏叹调集;()
比才《卡门》中的“爱情像一只自由的鸟儿”;()普契尼《图兰朵》中的“今夜无人入睡”;()威尔弟《茶花女》中的“祝酒歌”等等。这些都是令人百听不厌的经典曲目。然而咏叹调开始前通常都有几句宣叙调台词,专辑在划分曲目时又可能会把这几句划到咏叹调的曲目的开始,这会令你很难找到咏叹调在专辑中的位置。如果找不到曲目可以发私信来问我,我会告诉你大致出现的时间。
有些同学认为唱的什么词都不知道,根本听不懂。其实想想当你听外文歌曲的时候也不会先看看歌词是什么意思吧?再说,大部分歌剧都不是英语,国外能直接听懂歌词的人也不多呢,所以听旋律和唱功就好。当然,了解剧情和歌词对于欣赏绝对是有帮助的,可以让你更深切的体会角色的情感。各大著名歌剧的剧本都有中译版的书籍,里面有完整歌词,这些书都很容易找到。不过当你听熟以后过一段时间你会压根想不起来歌词是什么,相信我。
接下来可以去尝试熟悉整部歌剧,每次打开就从上次听到的位置或着你喜欢的唱段开始接下去听,遇到听不下去的宣叙调不妨先跳过去。听上一段时间后,你会慢慢发现一部歌剧里你喜欢听唱段越来越多,直到你爱上整部歌剧。
(三星带花,索尔蒂指挥,瓦格纳《帕西法尔》)(三星带花,索尔蒂指挥,瓦格纳《帕西法尔》)
七、进阶
当您真的已经爱上了古典音乐,那么下一步就可以更深入地去了解每部重要作品的结构和创作思路。首先了解一些西方音乐史是必要的,推荐《》。还要学一点乐理知识,可看教科书学习,推荐《》,也可参考本人原创的系列乐理教程:
如果将“变奏”、“复调”、“交响性”、“奏鸣曲式”、“赋格”、“织体”等相关概念烂熟于心后,再去听古典作品就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许多伟大的作品在网上都有详细的曲式说明,比如贝多芬第五交响曲:。对照乐谱去研究喜欢的作品的结构,体会作者的创作思路真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在 可以搜索并下载到所有古典音乐作品的乐谱。
(三星带花,古乐学院版,亨德尔《弥塞亚》)(三星带花,古乐学院版,亨德尔《弥塞亚》)
八、补充
入门后必听的一些作品:
巴赫:《无伴奏大提琴组曲》、《六部勃兰登堡协奏曲》莫扎特:《第40号交响曲》、《第23钢琴协奏曲》、《费加罗的婚礼》贝多芬:《第三交响曲》、《第七交响曲》、《爱格蒙特序曲》、《费黛里奥序曲》、《“月光”钢琴奏鸣曲》舒伯特:《第九交响曲》肖邦:《第一钢琴协奏曲》、《第一叙事诗》、《降E大调夜曲》、《第一钢琴奏鸣曲》舒曼:《童年即景》门德尔松:《小提琴协奏曲》勃拉姆斯:《第一交响曲》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集》斯美塔那:《我的祖国》伯辽兹:《幻想交响曲》瓦格纳:《莱茵的黄金》
柴可夫斯基:《胡桃夹子》、《天鹅湖》、《第六交响曲》威尔第:《茶花女》普契尼:《图兰朵》、《蝴蝶夫人》拉赫玛尼诺夫:《第二钢琴协奏曲》
马勒:《大地之歌》进阶作品:
巴赫:《优率键盘曲集》(翻译成“平均律”是重大历史错误)、《马太受难曲》、《无伴奏小提琴组曲》贝多芬:《庄严弥撒》、《第28钢琴奏鸣曲》、《“大赋格”弦乐四重奏》、《第32钢琴奏鸣曲》莫扎特:《第41号交响曲》
海顿:《临终七言》
瓦格纳:《帕西法尔》、《女武神》(郑重推荐我最常听的:)马勒:《第五交响曲》、《第八交响曲》、《第九交响曲》勋伯格:《升华之夜》布鲁克纳:《第八交响曲》肖斯塔科维奇:《列宁格勒》拉赫玛尼诺夫:《第三钢琴协奏曲》
当你能对贝多芬的《庄严弥撒》发表见解,侃侃而谈时,相信你已经具有了很高的欣赏水平。下图是最为世人熟悉的贝多芬画像(约瑟夫·卡尔·施蒂勒作,1820):
请仔细看一下大师手上拿着的是什么:
Missa Solemnis——庄严弥撒 Missa Solemnis——庄严弥撒
附赠:《历代重要作曲家生卒年代图》,括号里为作曲家的出生国家,每个橙色的横条代表他的生活年代,左侧数字为出生年份,右侧数字为逝世年龄。
点图放大(原创图片只可自存参考,不得盗图转贴。)点图放大(原创图片只可自存参考,不得盗图转贴。)编写此文前后历时一年半,花费大量心血,如您已收藏本文,请不吝赐赞。
本文为Devymex于原创首发,未经授权严禁转载,发现必究,欢迎举报,谢谢!
授权日报转载。一般营利性机构非特殊情况不予授权。 1/6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