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在这种脆弱的平衡之中,有没有一种两全其美的办法的呢?
其实是有的,如果地方政府(一二线城市)与地方国有企业,央企,或者一些关系良好的企业联手做局呢?也就是说这些拍地的企业与地方政府事先商量好,由这些企业当托,在招挂拍会上,拍出高价,然后地方政府再暗中返还的话,就可以同时满足以上两个条件了。(此处确实欠妥当,因为还有一种状况,比如财政部的信达,明显是在高层授意之下,对地方进行有选择的输血,参见后面的补充说明四-----起底信达:中国“地王”的幕后黑手之一)一方面,由于天价地王的拍出,拔高民众的预期,都认为将来房价还会上涨。这样子一来,1)持有房产的人因为有上涨的预期不会抛售,2)没有房子的人由于有上涨的预期恐慌性去买房。3)政府就可以轻易的把房价拉起来,却无需国家放太多的水。汇率也不会贬值的太过厉害,真是一举数得啊。再联想到前阵子,那些高价拍地企业的背景,尼玛,真是细思极恐啊,我赶紧去喝瓶82年的雪碧压压惊。。。。。
另外,给出某个项目的房价构成图表吧,你们自己算算政府在其中收了多少钱。
在补充一些图标吧,来自某财经的统计图标(2012年的数据)
最重要一点来了
看到没有,前面各种乱起八糟的税收大概是总共是11016亿元,后面银行房贷利息是8400亿元,土地出让金是28517亿元,这三项总共占了销售额的74%,那么扣除掉银行8400亿算出来事占比多少呢39533X0.74/47933=61.03%,看到吧,2012年全国总体项目算起来,政府拿到手的钱也超过6成了,要知道这个是12年的数据,而且还包含了广大三四五线城市的数据,土地平均出让价格比二线城市低是非常正常的,那么你说房价高是高在哪里呢?
=================================================================
补充一,这个价格是根据容积率折算后的楼面价,在这个价格里面,粗略的算的话,政府可以拿到的钱有第一项土地使用权取得费12679.36元/平方,第五项税金1116.81元/平方,事实上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中也是要纳税的,但是这点相对这些都是小头,忽略计算了。所以地方政府总共拿到了12679.36+1116.81=13796.17元/平方 ,这个数值除以19907.49约等于69.301%也就是说,在一平方的房价里面政府至少可以拿到将近七成的收入。
在这里,我在教你们看这个图表,看到第二项了没?第二项住宅开发成本3458.42,元/平方,这个价格当中建安成本是3006.38元/平方,这个城市的坐标是在某二线城市的大致建筑安装成本
学过土建概预算的人(其实没学过也应该知道)都知道一个常识,各个地方的概预算定额是不一样的,每地方的人工,材料,机械费用的价格是不一样的,但是总体而言,同级别的城市价格都差别不会非常悬殊,因为什么呢?因为人是可以流动的,材料机械是可以运输的,如果某个地方价格高于均衡价格,那么人材机的供应者就会涌入这个城市,从而达到这个城市的均衡价格
====================================================================
补充二
仅仅凭借脑洞猜测,说服力还是稍显不足的,从我查找到的资料(评论区也有提到了)
这篇文章里面提到
“一位上市房企营销相关负责人对本报记者总结称,目前房企高价拿地的主要是两类企业,一是之前享受了房产红利的房企,未来还将在行业准备长远布局的企业,所以如果想在这个行业长期立足卖面包,首先是手里得有面粉;二是拥有大量资金和低利率融资渠道的企业,比如资产雄厚的国企开发商,比如险资等等。在他看来,因为目前大宗商品下跌,股市不振,人民币贬值等引起的资产荒已经成共识,大量闲置资金找不到稳定的去处,不动产作为大宗交易,又与现在国家去库存的政策基调吻合,所以成为这些资金分散投资的不二选择,进可自己开发运营赚取高额利润,退则土地转让直接套现或者作为二次融资抵押物。”(原因之一)
比较抢眼的信达地产(我后面会详细扒他)
“被业界戏称为“钱袋子”的信达地产过去一年内在各地疯狂制造地王。2015年7月至今,这家隶属财政部的上市公司通过公开招拍挂新增10宗地块,其中7宗是地王,分别是广州天河地王、合肥滨湖地王、上海新江湾城地王、深圳坪山地王、杭州南星桥单价地王、杭州滨江奥体地铁总价地王,以及上海的顾村地王。”
同时还提到国企改革的背景
一位业内人士认为,国企的高调拿地也与目前的国企改革有关,水电系(鲁能、电建、葛洲坝)和铁路系(中铁、中铁建)都不断进入新城市,在热门城市拿地王,提高知名度,主要是为了把自身布局做大。对于国企而言,只有自身有了更大的规模,才能在国企改革中保住自己。
这一点应该是确认无疑的,因为具有深厚财经帮背景的财新网(熟悉政治都知道,老王的派系嘛)
大陆财新网发表胡舒立的文章《“地王”频现,应该怎样调控房地产?》。文章称,需要重视的一个现象是“地王”频现。据不完全统计,仅在5月,大陆便出现69宗“地王”,其中,56宗出现在二线城市,买家则以央企、为主。
文章称,央企热衷“地王”,根本上是国企软预算约束的痼疾使然。但是,在本轮房地产行情中,又有特殊原因。在国企改革无可拖延的情势下,央企担心自己成为重组对象,拍到“地王”,能显著增加企业的土地储备账面价值和存货含金量,做大企业规模。
文章说,国企、特别是央企接连制造“地王”是对房市调控政策的挑战和消解。这严重加剧了的失衡,使得一线城市和强二线城市房市越发火爆,而数量众多的三四线城市则被“虹吸”得气息奄奄。在这种形势下,全国完成房地产去库存的任务是根本不可能的。
----------------------------------------------------------------------------------------------------------------------
但是问题显然没有这么简单
土地和房地产可以用来做抵押物融资。并且土地和房地产的融资规模要远远大于股票质押的融资规模。
根据惠誉2015年的研报,中国的银行以房地产为抵押物的信贷资产总额自2008年末以来增加了400%,而其他类型抵押物的信贷资产总额只增加了260%。中国的银行信贷资产总额中有40%是以房地产为抵押物的。同期,住宅房贷总额增加超过3倍,而以房地产为抵押物的企业贷款总额增加了几乎5倍。
最新从银监会得到的数据是,2013年底中国最大的几个商业银行的房地产贷款,及以房地产为抵押品的贷款,对贷款总额的占比为38%。房地产和土地作为抵押品在房地产信托等影子银行,信贷中的权重可能更大,危害也可能更大。根据麦肯锡去年的债务研报《Debt and (not much) deleveraging》,中国有接近一半的债务都与房地产有关。
所以土地和房地产在中国是比股票更重要的融资抵押物,是最重要的。房地产和股票一样被作为抵押物质押物融资了,其价格风险其实不在供需,而在质押抵押融资的金融杠杆上。
在中国,地方政府、企业(特别是国企和央企)、银行是做高中国房地产金融杠杆的主力。根据穆迪的最新数据,地方政府目前的债务总净额是28万亿元。这些债务的融资抵押物相当大一部分是土地及相关不动产(高速公路,桥梁等)。所以地方政府很有必要做高其融资抵押物——土地的价格。因为如果土地价格表现不好,28万亿元融资的抵押物盘子一旦平仓起来后果不堪设想。(当然要是表现太好也容易被骂)
根据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最新数据,城投债的31.0%为商业银行持有,24.8%为基金管理公司持有,21.4%为保险公司持有。商业银行,基金公司和保险公司中政府资本的比重非常大,也就是“国家队”。
所以房地产的金融杠杆主要集中在地方政府、商业银行、基金公司、保险公司,还有央企、国企以及相关特权企业手里。而央企国企以及相关特权企业的主要融资抵押物也是土地及其相关不动产(厂房,办公大楼等)。
总而言之,地方政府和央企、国企以及相关特权企业是融资方,商业银行,基金公司,保险公司是配资方,土地及其相关不动产是配资抵押物。他们才是做高中国房地产金融杠杆的主力。
如果土地和房地产价格一旦掉下来,最惨的就是地方政府、央企、国企以及相关特权企业,还有商业银行、基金公司、保险公司等“国家队”。因此在中国债务杠杆逼近超级观点的档口,央企、国企才会疯狂的制造“地王”,地方政府、商业银行、基金公司、保险公司等则全力配合。(原因之三)
吴裕彬表示,“地王”和股灾中质押股票配资拉高出货相似,都是做高抵押物的行情,“地王”就是高杠杆的“妖股”,要给地方政府、企业(特别是国企和央企)、银行等“国家队”解套。股灾模式正在房地产市场被完美的复制。28万亿(这只是地方政府的盘子,还没算央企国企的),主力的盘子很大,拉高的过程若不刺激,这么大的盘子怎么出货?(因此这与我的脑洞猜测是吻合的,我一直认为在利益的一致的情况下,各方是有足够的动机勾结做局的)
====================================================================
补充三再来看一篇非常诡异的报道
也是深圳地王的制造者,下面这篇文章里面满是G点啊,连浙银都被牵扯进来了
===============================================================
补充四
起底信达:中国“地王”的幕后黑手之一
去年以来,信达在土地市场挥金如土,造就“地王”无数。“我就是钱”一度是信达地产的代名词。而信达地产的拿地价格即使让同行也纷纷惊呼看不懂,一些人更直接表态他们的拿地价格“怎么测算都无法盈利”。那么信达究竟靠什么底气进行如此高的报价?
A股上市公司信达地产,是2009年由信达有限公司从一家名为青鸟天桥的软件公司购买而来的壳,在重组之后信达地产成为信达的地产发展平台。
根据信达地产2015年年报显示的股权结构,信达地产由信达投资百分百控股,而信达投资隶属于信达有限公司。信达资产是建设银行最初为剥离,而设立的不良资产处置平台,其与东方、华融、长城并成为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业内俗称为四大AMC,是金融行业最著名的金融巨头。
信达资产注册资本为251亿,公司性质为非银行金融机构。其67.84%的股份由中国财政部直接持有。
信达地产的2015年财报显示,全年营业收入81.36。这一规模,相比第一位的万科,收入不足后者的4%。虽然规模不大,但是鉴于信达地产央企的血统,其在财务上的任性,是任何一家房企望尘莫及的。
2015年,信达地产总债务规模为305.01亿元,同比增长70.45%,主要通过增加短期、长期借款及发行债券增加外部融资,其中短期债务高达142.50亿元,同比增长93.25%,长期债务162.51亿元,同比增长54.47%。
进入2016年,信达地产的债务规模继续大幅上升。在其今年初发债时,中诚信证券评估有限公司做的一份评估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3月末,信达地产的资产负债率和净负债率分别为83.96%和315.48%。财务杠杆在行业中亦处于较高水平,未来随着土地投资的增加以及项目开发的继续,负债水平或将进一步上升。
信达地产负债率的走高,原因很简单,就是买地。简单回顾一下信达地产在土地市场的机场令人印象深刻的表现,2015年11月,信达地产以总价72.99亿总价摘得上海新江湾地块,折合楼板价高达49152元/平方米楼面价,刷新成交记录。
2015年12月,信达地产总价30亿元,楼板价2.7万元拿地深圳住宅地王
。
2016年,5月,信达地产以总价123亿元摘得杭州首幅总价超过百亿的地块。据悉,信达拿地的价格因为远远高于受托价格,导致本与其联合拿地的万科当场退出合作。(看到没,呵呵,本来和信达联手的万科,一看这个疯子,立马就呵呵了)
1个月之后,信达地产再次以总价58亿元拿到了上海顾村地块,3.6万的楼板价再次刷新了当地的出让纪录。
信达地产用钱制造了土地市场的一个又一个地王。有房地产企业负责财务人士表示,在整体货币宽松的环境下,央企背景的信达地产,融资不成问题,融资成本也低,其扩张不受资金的限制。此外,信达的资本运作的优势,也是其它房企所不及的。
克而瑞研究中心发布的一份《170亿抢地王,信达地产的钱从哪来?》报告中称,除了银行贷款、股权质押,增发等常见的金融手段,基金是信达资产向信达地产“输血”的渠道。
据不愿具名的房企负责人透露,信达地产急于在一二线市场扩张,今年其在土地市场的投资计划是100亿本金。根据土地出让的相关要求,竞买企业在竞买土地时,1/3资金是开发商自有资金,换句话说,信达地产今年投资的规模实际可能高达300亿元。这个投资规模相比起在2015年年报中披露的80亿土地投资额,提升近四倍。
信达不断缔造地王的背后,是外界对于其不惜代价大举进军房地产业的不解。有房地产行业人士称,以信达在顾村的地块为例,无论怎么测算,都无法盈利。央企和一般的民营企业的思路不同,其应该不是为了单一的项目汇报。
上述克尔瑞研究报告称,中国信达作为央企金融巨头,主业的利润率远高于房地产。在当前经济和市场背景下,中国信达最需要的实际是资产配置。从2015年7月开始,离岸人民币汇率持续下跌,加上通货膨胀的影响,人民币贬值加速,因此合理的配置资产规避汇率风险是需要企业考虑的。而中国信达作为国内四大AMC之一,属于典型的“不差钱”,资产配置时需要一类能够承载大量资金投入的行业,而房地产是最为合适的。
有分析称,财政部有意输血,信达在财政部的授权和支持下,激进拿地,炒出大量的地王项目,然后仰仗着不可思议的低息利率来支撑著盈利模式。(高层有意输血,地方乐见其成)
另一个炒高房价的佐证是,信达通常在拿地之后并不自己开发房地产,而是找另一家地产商做,由合作伙伴开发和销售,而信达仅作为出钱的大股东。也就是说,只管出钱炒高房价。
当然啦,万一要是炒的价格过高,引起舆论反弹了,高层就立马出来降降温,谈谈话啦,一个唱黑脸炒房价,一个唱红脸表示不允许炒高房价,要出台限制措施云云,义正言辞的表示要约谈相关央企,给屁民点交代,实际上有用么?地王都已经搞出来了,钱是绝不可能退回去的,然后雷声大雨点小的了事了
================================================================
补充五,关于评论区有人预测房价未来行情的事情,我在这里谈几句
首先要自己能够明白自己购房的动机是什么?因为政府非常恶心一点的做法就是将教育医疗等资源与户口进行绑定,而户口与房子绑定,假如你家小孩子要去上学了,但是即使你明知道将来房价会跌,你觉得你有选择吗?你能选择吗?再假如,你女朋友,丈母娘觉得你没房子就不能结婚,这时候,你又有选择吗?明知道前面是个坑,你捏着鼻子也得往下跳,那么好了,下面我进行讨论房价就必须将这些社会因素抛开,单纯从人口,经济等除社会方面外的因素进行讨论,否则的话,讨论就无法展开,也毫无意义。
=====================================================================
必须说明的是影响房价的因素是非常之多了,包括银行货币政策的松紧,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出台(比如限购或者可能征收房产税之类的),资本从中国的流入与流出,而具体到每个城市上又包括这个城市的户籍政策,产业发展状况,城市规划情况,人口的流入与流出,房屋空置率情况等等非常之复杂,我细细想了下,还是难以一一进行描述,就暂时先停到这里了,因为如果我来谈论,必然也是泛泛而谈,不可能面面俱到了,而这当中要是某个因素没有如我所设定模型那样发生,结论当然也就难以成立了。
===============================================================
这个是我针对某项具体政策的讨论,我想这才对各位更加有帮助一点,也不至于跟撒胡椒面一样,什么都谈,又什么都谈不深入。谢谢 1/4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