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地理位置 安徽地理位置那么好,为什么经济落后?

(二维码自动识别)

》》》》》》》》》》》》》》》》》》这叫分割线《《《《《《《《《《《《《《《《《《《《



1政府定位错误

1.1省会定位错误

看份资料


图中红框框的是安徽的城市,最大的是长江旁的芜湖,其次是当时的省会长江旁的安庆,以及皖北重镇蚌埠。

蓝色框框的是安徽隔壁省的江苏,我们看到江苏省最大的城市是南京,仅挨着安徽,看地图已经嵌进去安徽地图了,江苏省除了徐州是苏北的,其他的几个城市无一例外是苏南,并且在长江边。

红色下划线的是跟安徽比较近并且跟安徽联系比较多的几个城市,无一例外都在长江边。

上述城市的上海,江西的南昌,江苏的南京,武汉的汉口、武昌无一例外延续了清末民国的省会地位和经济地位。

安庆的历史实力有多少了?

安庆曾经被誉为长江五湖,经济实力曾经不逊色于长江其他城市。

实话说,安庆在建国初期统领了安徽的经济,工业,教育,文化等多个方面

安庆诞生了全省最早的高中,最早的大学,最早的自来水厂,最早的邮局,最早的工业。连全国第一台蒸汽机,机动船都诞生于此。而且安庆有桐城派,有黄梅戏,文化也统领全省。教育方面培养了邓稼先(物理),陈独秀(政治),邓石如(医学),朱光潜(美术),严凤英(戏剧)等各个方面大师。安徽省两院院士95%产生于皖南,几乎集中于安庆和芜湖之间。安庆目前为止总共29人,桐城市70万人出了8个院士(全部出自桐城中学,如果算上台湾的院士严耕望等人,桐城籍贯的院士还不止这么多),怀宁县70万人出了5个院士。而安徽省全省07年统计安徽籍贯只有107人(中科院7分之1)【注】上述安庆29人没统计全,部分已改掉籍贯,例如汪德昭 汪德熙已经是江苏人。这个问题下面会讲到,大量学者,商人投奔江苏和上海。

在如此大好形势之下,舍弃安庆,剥夺安庆资源,去建设合肥,违背了大多数省份的做法,对于安徽来说,会利用安徽的经济发展么?

问题换个问法,先要搞清楚一个问题,为什么,

问题一:为什么安徽却要舍弃安庆、芜湖,剥夺安庆的资源去建设一个直到建国时才5万人的合肥了?

只要提到安徽为什么衰落,差不多80%的皖南人都会告诉你省会搬错了地方。安徽省会选址合肥,明确的指出是毛泽东指定的。当初有风声提出安徽要拆除安庆省会,就有很多人提出反对,而毛泽东在1958年,利用视察安徽和为新建立的“安徽大学”题校名的机会,以书信的形式向当时的安徽省委书记曾希胜明确了他不同意把省会迁到芜湖的态度!(这封信现雕刻于安徽大学校本部南门背面的墙壁上,足见毛泽东的意见之坚定,从此之后再也没有安徽官员提出反对意见)。(1)军事考量

民间大多传言,毛泽东憎恨安庆人陈独秀,而老毛自己是这样解释的,蒋介石当时叫嚣反攻大陆,频繁轰炸浙江上海一带,当时就有推测,蒋有可能通过上海从长江一路西进,由于当时新中国海军空军落后,老毛担心会连续失去上海,南京,武汉三座城市,将会直接摧毁当时的经济中心,为此,毛泽东提出了将安徽作为军事泄洪区,军事缓冲区的想法,将安庆的工业搬至合肥,在合肥建立军事工业,并从上海南京调配了大量的军事人才和工厂来支援合肥建设。

(2)整体局势平衡考量

从另一个角度,淮河年年灾害,淮北的人口又占据安徽的大部分,安徽的整体人口分布,主要集中在皖北的淮河流域和皖南的长江流域,安庆在安徽的最西南部,不利于安徽省平衡发展,因此选取安徽最中部的合肥作为省会,甚至部分官员提出了,限制安庆,发展合肥,做大皖北的说法,如果安庆依然是省会,安徽的局面将跟江苏一样,江苏北部发展受限,江苏南部发展迅猛安庆,芜湖,马鞍山将和南京连城一片。当事实偏偏不是如此,后任的合肥官员一直秉持着这样的思想,稳定北方发展中部.(希望苏北的同学不要误会,苏北只是个地理名词,一堆苏北人在底下攻击我也是够了)

上面问题一回答了为什么要拆掉安庆的省会,下面总结一下,这个举动对不对

问题二:换省会结果好不好?

1.2 城市功能分配错误

安徽当初选定交通枢纽的时候各个城市入京游说,最终安徽的铁路中心维持在了蚌埠。

而有意思的是安徽的政治中心是合肥,交通竟然不在合肥。而经济方面长期由芜湖和安庆统领。

再来看看教育方面,安徽当时最高学府是在安庆的安徽大学,被老毛一句话,搬迁至人口不足七万的合肥。

而安徽财经大学在蚌埠,

安徽师范大学在芜湖,

安徽工业大学在马鞍山,

安徽理工大学在淮南,老字号的淮北煤炭师范学院也在淮北。

合肥市拥有的是安徽医科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由蚌埠搬迁至此),中科大(文革时才从北京搬迁)。

唯独的中科大(说来搞笑,河南,安徽,江西,人口快两亿了,只有一个985,河南一个211,江西一个211,而中科大一年只招生2000多人,而湖北省的华中科技大学招生7500人,武大7200人,湖北省生源占大多数)是安徽省唯一的985,还是当时安徽的官员聪明,在文革时救济了北京的中科大,才搬迁至安徽合肥。中科大在安徽一年只招生100人左右。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1950人 安徽计划101人_安徽新闻_合肥热线

对安徽的教育影响十分有限。

也就是说,安徽很长一段时间,交通,教育,经济都不在省会,没有办法像湖北省一样集全省之力去发展一个特大型城市。

为此,合肥能做的就是不断从周边抽取资源,一点一点往省会搬,以合肥当时最好的大学合工大为例,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合肥工业大学前身安徽省立建立

1958年合肥矿业学院(45年到58年合并改名多次)更名为合肥工业大学

1961年蚌埠机械学院、芜湖电力专科学校、铜官山有色金属专科学校、淮南化工专科学校、马鞍山钢铁专科学校并入安徽机械学院

安徽地理位置 安徽地理位置那么好,为什么经济落后?

1962年安徽建筑工程学院(本科部分)并入合肥工业大学

1970年安徽水利电力学院并入合肥工业大学

1970年安徽工学院并入合肥工业大学

综合问题一和问题二

合肥很长时间,并没有长足发展,并没有成为交通,经济,教育中心,并没有能力能够辐射周边地区,并不能很好的起到省会的作用。换句话说,尽管合肥在不断抽取皖南皖北的资源,但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因此我可以做出一个结论,拆掉省会安庆,将合肥作为安徽省省会在实际发展中是失败的,特别是和平发展的改革开放时期,无论对于合肥,还是对于安庆,还是对于全省,都是失败的,并没有起到带头模范的作用。

1.3资源分配错误

教育资源分配上面已经提到,现以交通资源分配为例

安徽长时间交通中心在皖北的蚌埠,作为经济排头兵的芜湖和安庆,安徽省却并没有重点发展,最直接的就是交通资源的分配,安庆至今没有高铁,建国之后很长时间,铁路修到安庆就不再修下去,因此安庆也被称作阑尾城市,96年的安庆经济水平还和厦门差距不大,并建立了友好城市,开通了航线,不过没多久就不带安庆玩了。重要的经济城市,逐渐的就废掉了。


》安徽省高铁发展情况

从图中看到,安庆,芜湖,马鞍山都不在地图上,起码不在主干线上,而长江沿线没有铁路,都是从合肥转的。合肥就是这么霸道的将安庆到南京的线路扭转了过去,沿江也没能像江苏和湖北那样形成一条线的发展模式,也就是说,长三角到华中地区在安徽这个地方是断开的。

安庆蚌埠等地长期有大量人员往返于合肥,但安庆的阉割地位一直没改变,为了断了安庆建大型铁路的念头,安庆划江而治,安庆如今的宜秀区当年叫罗岭(严凤英的老家)划给桐城,导致安庆在人口方面老是不能达标,人口不成规模,高铁是建不了的,武汉,南京,哪个是划长江而治的城市,整条长江都没见几个城市是划长江分治的。

而安庆辖内的桐城自古以来被誉为“七省通衢”,安庆交通不行,桐城就更不行了。

新华网安徽频道-新闻

新华网对安徽的经济交通教育等做了深刻的分析

安徽十强县排名

(1994-2013)有记录二十年以来安徽GDP十强县~! - 安徽崛起 徽网

从资料可以看出安庆几个县逐渐退出前十,合肥的几个县已经排至前三。交通对于经济发展影响巨大

》安庆地图,长江另一侧给了池州和黄山

除了铁路,你肯定说公路和水路么,很可惜,皖南地区靠近南京的地方公路发展的很不错,远离南京和合肥的,就不行了。

安庆

可以说,安徽的交通,既没有形成纵线连接纵向的城市,也没有横向连接省内的大城市。

省内的地方如此,那省外了?

》京九线路图》京九线路图

长期以来京九线都是最繁忙的,可惜京九线不仅过安徽南部,绕了九段,只在安徽境内经过的一小部分。

》京广线》京广线

京广线更不带你玩了,京广线直接带活了湖南的经济。

就在上述说了这么多的情况下,你觉得安庆的经济排全省第几?

说出来笑死你,安庆第三,芜湖第二,这两个城市依然是安徽经济的发动机,排头兵,并且和合肥模式有点不同,安庆和芜湖县市的经济相当发达。整体水平还是优于合肥下属的县市。虽然有些县市下浮,但依然水平稳健。

2014年安徽各市GDP排名_傅承敏_新浪博客

总体来说,安徽的交通并不发达,紧缺的交通资源也主要供给了合肥和皖北地区,并没有很好的支援经济发达的皖南地区。

如果安庆和芜湖的经济再加上交通资源的补充,将会是多么大的化学催化作用。安徽的经济会增长多少?由于交通问题还导致这两个地方多家民营企业搬至江苏,这也是为什么安庆的十强县中比例会下降的原因。而合肥受益于胡上台,整合了家电资源,搬迁至合肥,并且给合肥投资了大量交通建设,合肥甚至钱多到,从市中心修高架,一直修到郊区,把安庆和芜湖羡慕死了。就这样钱还花不完。

2中央决策决定

那你肯定又问了,为什么军事威胁消除了,中央也没对安徽发展了?

上面谈了省内的原因,现在谈谈外在原因。

2.1耕地红线,粮仓,蔬菜基地

》全国粮食自给率,安徽是华中地区仅次于河南的省份(河南人多),主要给长三角提供粮食蔬菜肉食等资源。》全国粮食自给率,安徽是华中地区仅次于河南的省份(河南人多),主要给长三角提供粮食蔬菜肉食等资源。

中国一直有一个18亿亩耕田的说法,但城市化大跃进,工业化的提速,导致很多沿河城市急需用地,但18亿亩的红线不能断怎么办?只能牺牲中部省份去发展沿河省份。

(而且安徽省是西藏粮食供给对口省份,西藏每次动乱,自然灾害,第一时间调配的是安徽的粮食。)

这直接导致安徽的企业拿地难,最直观的,农村里面的人圈地盖房娶老婆,即使是自家的田,想用来盖房子,手续审核也十分繁琐,田还必须种,不种得赔钱给国家。

其他企业,别想了。不过近几年好了很多。

2.2 支援长三角提供廉价劳动力和优质人才

上面提到了耕地红线的问题,这个问题自然困扰了同病相怜的河南和江西,甚至河南和江西更严重一点,河南打工仔全国都是,江西主要对口福建和广东,安徽主要对口上海,江苏,这就是为什么上海人讨厌安徽人,南京又叫安徽省会等等段子的由来。

由于耕地红线,耕地又挣不了很多钱,所以大量劳动力外出打工,家里的老人耕地带孩子,中间的艰辛凄惨我就不说了。拿数据说话。

廉价劳动力的外流

我只找到03年的数据

2003年全省外出人员达1193万人,其中外出时间在半年以上的人员为953万,外出到省外半年以上的人员有720万人,各项指标较上年均有20%以上增幅。在外出半年以上的人口中,务工经商的人员占79.01%,与上年相比,经济型的务工经商人员比重不断上升。在外出省外的人员中,到江苏的占24.87%,到浙江的占24.39%,到上海的占22.60%,到广东的占7.48%,到北京的占5.62%。到以上5省的人员占全部外流人口的85%。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外出务工人口比例达到了1/6。

从上面一段话我们找到三个重要线索,

第一、安徽省在03年外出人口占全省1/6, 多么可怕的数据。

第二、安徽省外出人口外出省外半年以上的人口达720w,占外出人口的60%,不仅出省人数多,而且时间长。

第三、85%去了全国经济最发达的前五个省份,安徽廉价的劳动力支援了全国经济最发达的五个省市,余下的5/6的老弱病残,还提供了华中地区最大的粮仓之一。

作为一个安徽人,读到这,我是很幸酸的。不知道上海人读到这是什么感想?

安徽人多苦,我只说我身边的一个例子。

我父亲的表哥,长的十分帅,高考差一分(在北京那一年的分手可以上个不错的大学)

,随后出去打工,安庆出去打工大部分是做饮食,最出名的就是罗岭水饺。我叫他表叔,他去的就是上海,刚去上海,人生地不熟,又没什么本钱,就从家里带了馄饨挑担,就扁担一边挂一个炉子,一边挂一个桌子小板凳。表叔特别聪明,他知道城管会抓,白天很多地方不让他摆摊,而且人家一般不愿意露天吃东西。他敏锐的观察到半夜火车站3点到天亮这段时间,很多人下车,又没有公交车,又冷又饿,于是他就看准了这个机会,大赚了一笔。后来天亮了,他又想到了一个点子,股票交易所。他做的炒饭超级好吃,咸菜鸡蛋炒饭,饭盒上写着恭喜发财,配上一个苹果,在门口卖。记得我上初中时,他跟我说他一年最多挣了40万。

但人红,人家就妒忌,砸了他的摊子,并且割掉了他的一个睾丸。他去报警,请警察吃饭,警察也为难,这些外地帮派不好处理。有个警察想让他知难而退,让他喝了那瓶白酒,他想都没想直接喝了,喝完直接胃出血去了医院,警察拦都拦不住。随后确实把那个帮派给端了。从那以后,表叔从家里不断的带亲戚去上海,也抱团帮助。听过打群架最惨的是一对夫妇,少了胳膊和一条腿,但时代总是美好的发展,这种事后来再也没有发生过。

你肯定问,我怎么知道的?是我过年的时候他自己讲的。对你没听错,他自己讲的。那个年代家家户户都有年薪20万30万,如今你去安庆周边村子看看,家家别墅修的富丽堂皇,但是没人住。即使做饮食这么挣钱,但是没有一个人愿意自己的孩子做这件事,都让孩子读书。所以才会过年的时候跟我们忆苦思甜。桐城人有句古话,“穷不丢书,富不丢猪”,穷不能不读书,富不能忘吃苦。这就是桐城县小地方出了8个院士的诀窍(占了安徽省快1/10)。

【下次更】

(时间有限日后更,2015/7/8 1:05明天还要加班,真是作死,看在我写了整整一晚上的份上点个赞吧)





安徽人口减少


》安徽人口负增长(不要问我上海了?)》安徽人口负增长(不要问我上海了?)


人才流失

在上面讲安庆出院士的时候,肯定很多人有疑问,为什么我看见新闻播报江苏浙江的院士最多了?比如院士汪德昭 汪德熙(汪德耀、汪德昭、汪德熙、汪德煊,汪氏四兄弟都是学霸),最早统计的是祖籍安庆人,后来改成了江苏,好多安徽人去了江浙,就算了当地人了。

安徽人才流失严重程度排名全国第二,我本科那么偏的学校,学校在厦门的校区有8个学院,两个院长是桐城的,我也是惊呆了。搜了好久南京大学教授安徽籍的比例,可惜搜不到,技术菜逼,想爬虫也不会。以后有证据具体证明我再拿出来。





曾经的安徽经济还不如一个苏州市,大部分经济来源于农业和烟草(我记得有一年是11%,但是我已经查不到数据了),这个省就没有什么特色经济。

从上面看到,一个省曾经1/6的青壮年都不在本省,并且高级人才大量外流,这个省怎么发展经济?


3自然灾害,安徽成了泄洪区

河南七八五溃坝事件

先来看份回忆录

我所了解的“1975年河南水灾”(下)

--对石磊编造对我"采访"的澄清和辩诬

看看其中几段话

...................父亲到了商丘,首当其冲的问题之一,就是要把方园几百里的积水泄出去,商丘地区和河南省范围内的事,他是地委的一把手,又有省委领导的"尚方宝剑",问题还不是很难解决;可是,涉及到河南和安徽两个省的问题,就不是他职权范围内的事了,两省边界安徽一方的阻水堤坝不扒开,水还是流不走。..............................

...................由于毛主席亲自过问,决开阻水堤坝排泄积水的纠纷,才终于解决了。刘建勋对纪登奎很满意,还夸奖他"有点外交家的才能"。.....................

...................次日,亦即15日,舟桥部队已经星夜赶到,安徽省委也派来负责同志,配合做好群众的疏导工作。我们指挥小组再次出发,一共用了两昼夜时间完成了预定的爆破任务。................

以下来自于另一份资料

痛心!被人遗忘的驻马店特大水库溃坝事件_中华论坛_中华网社区--网友影响中国--全国最大社区媒体

..................上午10时,在武汉军区副司令员孔令德指挥下,对最大的阻水工程班台闸施行爆破。巨响声中,班台闸所有的闸门、胸墙、桥面和部分闸墩都腾空而起,分洪口门由此打开。全部爆破工作进行了整整两天。扩大行洪后,为确保下游淮河大堤的安全,纪登奎指示陈惺等人乘船直达蚌埠,入安徽境内察看灾情。只见沿途各地都在鸣锣疏散百姓,由于班台闸被炸,大量河南境内的洪水向下游倾泄,致使淮河中、下游的形势紧张。...................

事实上了?安徽一个晚上搬了100万人,涉及三个县市,仅仅一天时间,全搬走了,很多人东西带不齐,但为了保命,就这么搬了,部队帮助下搬得。就这么把花了好多金钱精力治理的有成效的淮河流域给淹了。说来也奇怪,后来淮河几乎年年发大水。河床被彻底抬高了。

而这件事成了耻辱,压根没人统计死了多少人,我还是看Discovery的纪录片,人为事故死亡最多的就是这次溃坝事件,据说后期瘟疫死的人最多,前前后后24w。

2005年5月28日,美国《Discovery》栏目播放一期名为《世界历史上人为技术错误造成的灾害TOP10》的专题节目,中国河南省驻马店板桥水库溃堤排名第一。该节目称:1975年8月,河南板桥水库因暴雨发生垮坝,9县1镇东西150公里、南北75公里范围内一片汪洋。现场打捞起尸体10万多具,后期因缺粮、感染、瘟疫又致14万人死亡。24万的死亡人数,包括垮坝当晚熟睡中的直接受难者,也包括几天后爆破泄洪、分洪的受难者,以及灾后瘟疫、饥饿等致死者。

在由水利部组织和委托编写的《中国水灾史》一书中,有一章节是关于1975年淮河洪水的,书中写道:1975年水库溃坝事件的死亡人数为2.6万人。但是同在这本书的前言中(执笔者:南京水文研究所骆承政)写道:1975年水库溃坝事件的死亡人数为85600人;

全国政协委员和政协常委乔培新、孙越崎、林华、千家驹、王兴让、雷天觉、徐驰和陆钦侃在文章中披露,死亡人数达23万人。

07年安徽泄洪事件

2007年7月10日, 为保上游河南、下游江苏安全,安徽淮河王家坝开闸泄洪再一次淹没自己的家园。安徽人民又一次做出“弃小家、保大家”的伟大牺牲壮举,《安徽再次感动中国》的帖子在全国各大网站转载,引起全国人民普遍关注和大量回帖。

   回复的帖子除了安徽人民在网上痛斥央视主持人海霞说安徽人民面对开闸泄洪是带着过年的心情外,更多的安徽人民一直在网上讨论着、在反问着:为什么每一次开闸泄洪牺牲的总是安徽?贫穷、落后的安徽为什么一直都是负面新闻的报道?安徽的经济发展为何如此缓慢?到底是谁在抛弃安徽?还是安徽在抛弃谁?  

不仅仅是皖北,98年大水本来准备淹了安庆保江苏的。所以南京当我们省会真没什么。

1954、1956、1960、1968、1969、1971、1975、1982、1983、 1991、2003,还有2007——这已经是建国以来我们安徽12年第15次分洪了

【眼角有点湿润,写不下去了,查了好多资料,皖北的血泪史我可以写的更惨,但是我不想写。就这样吧,最近培训,很累,晚上回来写了四个小时,饭都没吃。睡了,下次更】

-----------------------------------------------------2015年7月13号更新--------------------------------------------------------

【说明】

针对评论区的几个常见讨论我做几点说明

(1)你写的是个人倾向的文章!

:之前的开头,我现在删了,之前的开头就写了我写的有个人倾向,我不否认。但我拿出了证据 证明了我的部分观点。如果你觉得我写的不对,请你列证据反驳我,开口脏话的一律举报拉 黑,不浪费时间。我这人很好说话,你说的对我改,比如我小岗村写到芜湖了,其实是凤阳 的。不好意思我错了,道歉。

另外我想说,安庆这么倒霉,作为安庆人,我有点情绪不应该么?我连个和大家讨论的机会都 不应该给么?就好比案子我认为判错了,我跟邻居,报社说也是不应该的?换位思考,如果江 苏人发现南京不是省会,改到人口只有几万人的灌南县,你们怎么想?难道你们江苏人不会写 个微博骂骂?然后把南京大学搬到灌南县,把东南大学直接拆了,合并到南京大学,你们答应 不答应?然后只保留一个南京师范学院你们干不干?而且所有人都反对,只有老毛一个人坚持 你们怎么想?安庆当年就是这个命运,但是多少历史反对的声音被记录了下来了?如今的安庆 人只是针对题主的题目为什么安徽落后写了个针对的答案你就认为我有情绪很小气,是不是太 苛刻了?大部分安徽人都有这个情绪,你看回答的答案就可以看到。只是很久我们都没人说出 来而已。而如今我们也在支持合肥发展。

(2)你为什么说苏北穷的死?你歧视我们?我们苏北很富裕!

:先道个歉,我没写清楚,一直有苏北的同学批评我,在此我解释一下。按百度百科的说法,苏北指的是扬州、泰州、盐城、淮安、南通五个地级市,而非徐州、宿迁、连云港这三个“北方”地区。而大部分人会认为这五个地方穷么?我个人认识有偏差,当年报考江苏公务员我只能报考州、宿迁、连云港,这三个地方还有多个省级贫困县,所以我一直以为这三个地方是苏北。直到评论里盐城的指出盐城很富裕,我才发现我有错误,所以改之,再次抱歉。问了问周边的几个安徽朋友,貌似都有这个误解。

我要表达的观点是,苏北穷是当年穷,相对于苏南穷,苏南富裕带动苏北经济,正好说明 这个模式还是对的,安徽有借鉴意义。


(3)你在责怪合肥 !你在责怪政府!你在责怪伟大的毛主席!

:这个帽子扣的好大,之前写的都是比较轻松的,比如我一直坚持更的【飞地】,都是好玩的东 西。政治帖一般我不写,怕的就是这种事。但这个话题我真的是忍不住。所以我以后会注意。

》怪合肥?

我怪合肥干嘛?合肥是什么?合肥人?我见过的合肥人大部分都是外地去的,素质高不高不做 评论。大部分我认识的都很好。的士要好好管管。合肥政府?他管不了省得政策。

》 怪省政府?

最开始省政府反对拆安庆,随后发现老毛讨厌安庆,有些官员提出下策去芜湖,你能说政府官 员不顾省得发展?中科大也是政府机灵弄来的,这个价值太大了,表扬。随后淮河其实当年治 理的相当不错的。按当时计划保住皖北发展一开始是有成效的,可惜一场事故死了70万人,中 央要求刚建设好水利的皖北三个城市,一天搬走100万人,全淹了。皖南为国家为省牺牲的是 经济,皖北除了经济还牺牲过很多人的命,我要写皖北的苦难史我可以写的更惨。那场事故后 对皖北经济影响真的很大。但随后的日子我对安徽官员的表现非常不满意。老胡上台就把王怀 忠抓了,用了自己的左右手王金山(2007.11——2007.12,安徽省委书记、省长),郭金龙 (2004-2005年 委书记,2012-2012年 北京市委书记2012-  中央政治局委 员,北京市委书记)。老胡上台,先是费了农业税,解脱了安徽民企身上的枷锁,可以留在安 徽办企业了,劳动力进一步解放,安徽开始有部分县市外出人口大幅度减少,第二件事,惩治 贪污,用了王,郭两位嫡系。第三件事,给政策,老胡很聪明的给了家电政策,要求安徽减税 给地,80%家电产业搬到了合肥,跟薄当年把IT往重庆搬一个道理。第四件事,给钱建设,交 通,高架,高铁等等。虽然我对省政府打压安庆很不满,但还是做了一点实事。但如今换了一把手,我不大看好安徽建设。

》怪老毛?

对老毛,貌似陈云有个评价,建党他有份,建国他有功,治国他无能,文革他有罪。我觉得这 个评价就是最佳评价。

(4)看了你的文章,作为安徽人,我有情绪。

:我写这篇文章,只是为了回答题主给的问题,为什么安徽位置好,反而经济落后,我只是回 答问题,并不是煽动矛盾。仅仅是对安徽现状的一个解释而已。木已成舟,我们能做的是做 好当下,怪不了任何人,你要做的是跟胡一样,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为家乡做点事。

(5)如何理解面对政府对安徽的政策了?

:我们都知道,一个农业国发展工业需要钱的,而且发展一个完备的工业体系是一个大国必须 要做的事,钱从哪里来了?

1)殖民地,战争。

日本,甲午战争,英,法,德,海战,陆战,一二次世界大战,全球的殖民地,祸害了 多少第三世界的国家。

2)农业工业剪刀差



【原文...................................................................................................敏感话题已被删除】
转到这里
答案补充部分_zc163_新浪博客

一个超级大国的诞生从来不是简简单单,德国为了统一,励精图治几百年,沙皇彼得大帝为了俄国工业化连亲儿子都杀了,日本为了买军舰,天皇老妈卖嫁妆,法国为了工业化,革命了好多次,也死了好多人,很多中国人懒惰,一天到晚羡慕西方人过的好,却忘了西方人的爷爷为国家做了多少牺牲,如果将某些中国人放到当时的年代,让他们跟麦哲伦去航行世界,他们肯定不愿意吃那个苦。我们的祖先已经错过了时代,如今和平年代这么好,你们还只是埋怨政府,自己又跟我们当年的祖先一样固步自封,贪图一时享受,那我们哪里来的工业化?所以政府这个决策对不对,我们决定不了,但起码结果我们看到了,起码我们有机会成为世界超级大国,我们后代有希望过上更好的日子。我希望那些一出国,看到希腊罗马古迹,看到华尔街的富有,就开始鄙视中国人的留学党,希望你们能看多些曾经,没有谁能简简单单成功,如果你们还是一走了之,一骂了之,中国还会跟当年一样。 这个国家的发展一定会有人牺牲,像邓稼先等等一样。我希望有更多的人能理性的看待我们的皮肤,我们的语言,我们的历史和我们的未来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430103/89.html

更多阅读

怎么让qq不显示地理位置 qq位置信息

怎么让qq不显示地理位置——简介利用QQ共享位置功能可方便QQ好友定位自己当前的位置,当然有时我们却并不希望别人知道我们的具体地理位置,这该如何操作呢?下面解会为大家解答这个问题。怎么让qq不显示地理位置——工具/原料QQ怎么让q

如何使QQ不显示地理位置信息 qq怎么显示地理位置

如何使QQ不显示地理位置信息——简介有时候不想仍别人知道自己在哪里,可是QQ却显示了地理位置暴露了我在哪里,这样我们不得不隐身,其实,QQ可以通过简单的设置,不显示地理位置信息,下面我们开始设置吧。如何使QQ不显示地理位置信息——工

如何在qq中设置不显示地理位置 qq不显示地理位置

QQ不显示地理位置设置方法/步骤:1、正常登录腾讯QQ,登录成功之后,在QQ面板左下角齿轮按扭。即 设置按钮2、在打开的“系统设置”窗口中,单击“状态和提示”,在二级菜单中单击“共享与资讯”,然后在右侧,把“我的地址位置及天气”前面的复

怎么查询对方qq的ip地址及地理位置 显示对方ip地址的qq

怎么查询对方qq的ip地址及地理位置——简介相信不少QQ朋友都用过QQ聊天软件自带的“我的共享位置及天气“功能,利用这一功能,你的QQ好友就可以随时随地了解你所在的地理位置。然而由于QQ这一地理位置报告功能是可选的,当对方没有启用这

声明:《安徽地理位置 安徽地理位置那么好,为什么经济落后?》为网友森深不见路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