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可以向德国学习什么?
德国的制造业起步与发展的时代与中国制造业目前所面临的现状截然不同。最近一些日子,网上经常流传着各种文章,透露着对德国的各种喜爱与崇敬,其中多是对德国制造的崇拜之情,这当然是可以理解的,德国品质确为世界所公认,但是问题来了,是不是把品质做好就意味着可以带活整个行业?以及中国的制造业是否可以通过德国的模式创造出被世界认可的中国品质?
做生意开厂子,最重要无非两点,一是人二是钱。有人说技术也很重要,但技术还是在人手里。
德国制造业的基础是德国人引以为傲的学徒制,一个人从十几岁开始学手艺,学成后得到国家认可的学历(这一点十分重要),然后几十年如一日从事同一件工艺,精益求精,再将自己的技术一代代薪火相传。德国工厂的车间里,处处可见五十多岁还在流水线上兢兢业业的工人,工地上随时可见六十多岁还在开挖掘机的师傅。这些人将自己的一生贡献给一门手艺中的一个环节,他们的经验对于行业的发展和进步是巨大的财富,这就是你们所谓的工匠精神吧。混过制造业的人应该都知道,从工程师脑子里的想法,到车间上每一个焊接点的工艺,到产品使用时的现场条件和环境变量,再到售后维修时每一个时间节点可能造成的种种差异,其中的各个环节千差万别,这些都需要一线人员的经验来完成技术上一点一滴的积累。
制造业的技术积累是个循序渐进的缓慢过程,中国的制造业尚处在起步不久的阶段,然而我们没有办法仿效德国的学徒制度。这种制度的一个前提条件就是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让年轻人从十几岁开始就可以踏踏实实扎根手艺,无后顾之忧。以中国的现状显然没有类似德国的社保和福利体系,而社保和养老体系一旦不稳健的后果,底特律的下场已经给了我们一个典型的案例(),这种复杂的社会问题我们不可能指望产业界靠自身来解决,事实上正如 的答案里所说,这一体系如今对于德国人也已经是一个负担。
中国的制造业处在这样一个时代,一方面我们缺乏有经验的高级技术工人,另一方面由于自动化的发展我们对于基层工人的需求又越来越小,同时我们又没有一个培训体系来弥补这中间的断层,也没有一个完善的保障体系来保护工人职业生涯的可延续性。有人说没关系我们还有蓝翔,可是蓝翔尽管挖掘机技术好,也没办法让一个学生安心挖掘几十年啊。
我们缺技术工人,那么在工程师这个环节呢?很可惜我们处在一个资本和信息的生产力远远高于智力和劳动生产力的年代,早几年的金融业咨询业,以及这两年在资本市场风起云涌的互联网业,都以其高收入吸引了大量顶尖人才,当然还有英美德加各个西方列强抢走了我们无数的优秀青年。相比之下制造业由于增长相对缓慢,尤其是本土的民营制造企业,待遇方面对人才的吸引力自然就较弱,很明显中国最优秀的年轻人不在制造业。这个现象本身没有问题,个人追求高收入无可厚非,互联网时代中国好不容易有一个行业走到了世界的前列,受到资本的追捧也顺理成章,可是对于正处青年时期的中国制造业这确实是个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那德国人是如何处理人才矛盾的?德国作为一个以制造业为根基的国度,在人才制度上长期以来奉行「一个萝卜一个坑」的原则,或者叫「不承认非科班制」,研究生不接受跨专业报读(我个人觉得这一点非常不好),求职时非本专业出身免谈(甚至非师范毕业都不许当老师),这样的门槛显然可以有效地保证从业人员的专业性以及技术的可延续性,对于制造业来说,设立这种门槛的一个出发点也是因为制造业本身的从业门槛,制造业各个环节的分工事无巨细,不信任外行完全可以理解,类似「一个外语系毕业生创造一个互联网帝国」这种事在德国人眼里是难以想象的。当整个社会都已经习惯这种「一个萝卜一个坑」的人才体系时,金融业就不会去抢夺大量的优秀工科毕业生,工科生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了工程师,他们往往也会心安理得地在同一个岗位上一做几十年。当然这也和制造业在德国的社会地位,以及与金融互联网等行业的收入并无差距有关。这样一套体系自然维护了德国制造业的发展传统,但同时也一定程度制约了整个社会的创新能力,尤其是互联网时代,对跨领域的知识和经验要求越来越多,同时学习的途径多种多样,早已不是只有「科班出身」这一条华山道。德国的这种人才培养的传统大大限制了人才流动的活跃程度,而全球化也意味着人才的全球化,比方说我身边就有很多优秀的德国青年选择去更加自由的美帝探索不同的事业和人生,对于德国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损失。
回过头来看看中国。我们没有「一个萝卜一个坑」的人才传统,跨专业跨领域求学和就业是司空见惯的事,我们没有办法也没有习惯限制某个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一定要流向某个行业,例如前面提到的各专业顶尖人才都流入金融咨询业,如今蓬勃发展的互联网企业流行的「不限专业」的准入原则与人才的自由发展也起到了相互促进的作用,比方说我们就诞生了「英语老师造手机」的神话嘛。另一方面,中国没有欧洲那样发达的文化出版传媒教育行业来吸收相关专业的人才,我们需要给这些专业的毕业生提供通过努力进入其他行业谋求自身发展的机会。所以说,德国的萝卜坑人才系统多年来保证了对于「德国制造」的稳定的人才供应,但并不适应中国当下高速增长的经济发展需求及社会现状,我们的制造业企业并不能套用德国的模式来满足自己的人才需求,其实不光是中国,美国的制造业也面临着被新兴行业抢夺尖端人才的挑战,只不过中国制造在刚刚起步尚缺乏技术积累的阶段就要面对与各种高大上行业争夺人才的局面,相对而言困难和挑战都更加巨大。
前面提到,德国的毕业生愿意加入制造业,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当然是制造业的收入与金融互联网等行业并无差距,而中国的制造企业显然无法在短时间内追上与新兴行业的这种薪资待遇上的差距(尤其是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那么这时候就该谈到钱的问题了。
为什么德国的制造业与新兴行业收入差距不大呢?德国人是一个把安全感看做比天还大的民族,他们是全世界最爱储蓄的发达国家[1],在定期存款年利率不足0.5%的情况下依然最愿意把钱放在银行,并且热衷于购买各种保险,图的就是个安全。同样的,德国的金融体系相对保守稳健,控制风险是最重要的目标,加上严厉的政府监管和投资保护政策,德国对于新兴产业的投融资行为远没有中美两国那样风风火火。
虽然德国跻身于世界主要经济大国之列,但是在资金筹措和技术企业投资方面,即便在欧洲范围内,德国也仅达到中等水平而已。[2]
由于新兴行业本身没有疯狂的资金流动,从业人员的收入相比传统行业没有太大优势也可以理解了。我在这里不进行具体的收入比较,重要的是谈一下这种金融市场风格对于制造业的影响。在德国,金融业确实服务于制造业,然而即使是「服务」制造业,德国的金融机构对于企业一向奉行五五开的融资标准,简单滴说就是借你一万,你就必须自己先至少投一万,如果借你的一万后来还不上,就把你自投的那一万收走。不难看出在这种模式下,金融机构的风险得以最小化,而投资风险则主要压在了企业的身上。德国制造业的基石是占企业总数98%的中小企业和家族企业,而德国保守的金融风格则深刻地渗透到这些企业内部,中小企业从诞生到发展的过程中,他们不乐意承担风险,因此不热衷于投资扩张[3],也不用担心被外来资本吞并,他们得以在自己的领域里深耕细作,这其中很多企业只服务于方圆100公里,也有很多企业几百年来只为一家客户供货。这种保守的风格也使得他们对于产业界的新动态和潮流反应较慢[2],他们最大的乐趣是守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努力在细分领域中做到最好。
然而中国的制造业并没有这种「闭门造产品」的成长土壤,他们从诞生伊始就深陷全球化的大潮,面临着来自各个工业强国的市场竞争以及资本侵略。来自全球的野心家和资本家们在这块土地上角逐,也正是这资本市场的活跃缔造了如今中国科技企业的如火如荼。那么中国的制造企业就必须在这种环境下谋生存,他们迫切需要做大做强,只有做大做强才能不被踩死不被吃掉。所以他们用低价打开市场,迅速积累资本,专注于销售,拼命扩张的战略是唯一的生存之道。实际上,在资本全球化的今天,不爱投资的德国企业正在面临着来自全球的资本侵袭,其中很重要的一股力量是来自中国[4],而受冲击较大的则是那些中小企业。这是一个大鱼吃小鱼,有钱就是爷的年代。
我们都知道欧洲的经济近几年在走下坡路,德国制造业也难免受到波及[5],可见除了品质之外,沉迷制造业的德国人[6]或许也应该想想其他的对策,也许除了「闭门造产品」之外,他们还需要一位带领他们「闷声发大财」的领路人吧……
德国作为制造业强国,当然有许多值得中国制造业学习的地方,主要就在于对产品精益求精的态度吧。然而德国传统制造业成功的模式中可以拿来给中国企业借鉴的其实并不多,我们还是必须要在新形势下摸索出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例如现如今很多企业采用的先布局再提升产品的策略就是一条实践证明的可行之路,但是希望他们不要忘了提升产品。
[1]
[2]
[3]德国中小企业投资吝啬/a-17634864
[4]
[5]
[6]
更多阅读
张建华老师《向解放军学习》
张建华老师简介——中国著名企业组织建设专家,是中国红色管理的开创者。其《向解放军学习》一书累计畅销300万册,影响了成千上万的组织。张建华先生是中国唯一在中央党校、国防大学、北大、清华等大学以及联想、海尔、华为等企事业
德国制造 “中国制造”须向“德国制造”学什么
曾经身份卑微的“德国制造”,在英国工业雄霸天下的时代,毅然崛起并取而代之。目前,在机械制造业的31个部门中,德国有17个占据全球领先地位,处于前3位的部门共有27个。德国制造业被称为“众厂之厂”,是世界工厂的制造者。此等表
打造质量信用品牌企业 中国企业可以打造国际品牌
3 月16 日,应中国营销资源在线架构师段传敏先生的邀请参加CMO 精英沙龙,再度走进红岁公司。第二次来到红岁公司,我看到一个中国茶叶的国际品牌正在冉冉升起。中国企业可以打造自己的国际级品牌吗?红岁正在进行的探索与实践可
向IDEO学习如何进行前沿市场的创新
盛夏7月,《商学院》杂志的“走进名企、标杆学习”系列活动继续带领读者走进知名企业,学习管理实践。这次,我们将与您分享走进IDEO和走进中国平安的活动内容:向IDEO学习如何进行前沿市场的创新;向中国平安学习通过一体化作业平
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 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九大路径
经过30多年的高速发展,中国制造已经完成了 “量的积累阶段”,进入以企业全面转型和升级为核心任务的“质的提高阶段”。在国际国内市场进一步开放、国际产业资本迅速向国内转移的历史背景下,中国制造业必须找准新的历史方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