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领域的大神 中国汽车领域有哪些大神?他们给中国汽车带来了什么?

谢邀

学弟?本题不能错过。
现在当然是加入汽车界的好时间。对于资本来说,汽车是一个非常好的概念。汽车这个涉及到产品本身,配套服务,生活方式等等这些大概念无一例外都是可以产生不小利润的。
像新兴企业,互联网系和车企创业系,因为有资本的推动,现阶段的待遇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前几天乐视刚宣布基本放弃汽车,再早几天,苹果也放出消息停止所谓的“apple car”。
所以现在再看看国内这几个新兴车企,值得关注的只有蔚来、威马、车和家。
车和家只放过类似于“胶带图”的东西,对于设计团队的构成一直讳莫如深。
蔚来汽车的挖人工程在国内可以说掀起了血雨腥风,上海区域的企业更是重灾区。但对于设计,到目前仅正式发布过logo。产出的第一款产品也没有体现出所谓国际级的造型功力。
威马汽车除了“15分钟400公里”这个概念比较受争议外还没有显著黑点。相比较于互联网背景的车企,这家企业比较低调。我只在一篇通稿中看到过一些信息:
近日,在于上海举行的2016中国交互设计大会上,威马汽车设计总监孙震首次公开露面。孙震称,威马的体验设计分为3个层次,分别为“小交互”、“大交互”、以及“泛交互”。据悉,2018年起,威马汽车将以每年超过一款新车的速度逐步推向市场。这是威马唯一一次露出设计团队的影子。孙震本科毕业于英国杜伦大学,研究生阶段则去了考文垂。后来就职过多家国内外主机厂。孙震本科毕业于英国杜伦大学,研究生阶段则去了考文垂。后来就职过多家国内外主机厂。
在这个和汽车关系不算密切的会上,孙震也只分享了一些关于UI UX在汽车方面的概念和想法,至于威马的车,还需要等待。
尽管威马称得上一个比较低调的企业,但他们提出的概念可不算少。今天的努力有多少是为了圆当年吹过的牛?

然后我来分享几个汽车设计的大咖。

国内最大,规模和实力都堪称第一的汽车设计团队一直以来都是泛亚。泛亚是国内最早的国际级主机厂技术中心,它是通用全球的几大研发中心之一,参与国际车型项目竞标。很多国际主机厂到中国建立的各种前瞻各种Advance,做做动画出出渲染图的更是没法跟它比。
泛亚的人简直太多,如今经常刷存在的就有执行总监黄斌和前瞻总监曹敏。他们都是上海交大毕业的。他们的各种故事、各种报道随便一搜便是。
这里分享一个比较八卦的事情。是当初PSA到国内建设计中心,自然是非常缺人手的。那时候PSA还没有被东风入股,PSA中国的studio还是个纯外企,待遇相当丰厚。于是去泛亚挖了一大批人出来,其中包括业内名气很大的杜宝楠。后来他成为了雪铁龙中国的主设计师,如今自己在做汽车设计相关的公司。
我相信只要有外企进入国内建立设计中心,他们一定不会错过到泛亚挖人。

然后不得不说邵景峰,嗯。他是吉大的师兄,更是我如今的boss。第一次见到邵总是在大一,那时候他还在大众。那天老师说有个知名校友回来做宣讲,是朗逸的设计师,让大家都去听。于是在我的概念里吉大的“知名校友”终于有一个人不是老头了……
当时作为学生没有概念,后来工作了,有了一些项目上的经验我才能明白,在差不多十来年前信息相对不像现在这么发达的时代,也没有几个国外设计师到中国来,上海大众能自己研发一台车,不管百分之多少吧,其中困难都是难以估量的。如今上汽大众的设计部都有很多传统是邵总之前定下来的。
后来邵总到了上汽担任总监。一直以来国内的各类中国品牌长期陷入底价的泥潭里无法自拔,大家用乞丐版杀得不亦乐乎。其实设计是可以让人做出选择的,国内汽车消费逐渐走出了从0~1的阶段,如今有更多人愿意为了设计买单,RX5销量的主力是15万以上的高配车型而不是低配车型,这不就是设计带给人的选择吗?
荣威告别了花生灯和“内裤格栅”,迎来了“Flying V”。如今MG也换了全新面孔。一个纯自主品牌,一个传统英国运动品牌如今都迎来了新生。荣威告别了花生灯和“内裤格栅”,迎来了“Flying V”。如今MG也换了全新面孔。一个纯自主品牌,一个传统英国运动品牌如今都迎来了新生。


和很多人一样,我最初接触汽车的主要方法是杂志。中学时候,汽车博览AMS做过一段汽车设计类的专题,里面有提到德国AMS举办的比赛,两年一届。那时候我认识了第一个中国汽车设计师,张帆。
那篇报道我特别印象深刻。张总是同济城市规划出身,大学时候参加学校与大众的一系列workshop被汽车吸引。后来研究生在清华,参加了AMS举办的比赛,当时的评委有各大主机厂的总监。张总设计了一个品牌,非常的东方味道,最终获奖。当时收到了奥迪和奔驰的邀请。
当时奔驰有向中国阔张的需求,急需一个无论在设计上还是在语言交流上都出色的中国设计师。所以写到这里我也经常说,设计师看的是综合实力,除手头功力外,外语,口才都同等重要。
后来在广汽的邀请下张帆回到国内,加入广汽,成为了张总,并推出了爆款车型GS4。
如今张总已经是广汽研究院的副院长,可谓走到了汽车设计师在专业范畴的顶端职位。这意味着设计团队在企业内非常强势,可以让其他部门最大限度的配合设计需求,那些原本难以谈下的成本需求和造型需求推动起来一定更容易一些。我觉得GS8就是这种体现。GS8这样相对来说比较前卫的外饰造型一定顶住了管理层和工程师的各种挑战,这就是强势的设计团队在良好环境下做出的产出。这台车的最大限制大概就是汉兰达的硬点吧……GS8这样相对来说比较前卫的外饰造型一定顶住了管理层和工程师的各种挑战,这就是强势的设计团队在良好环境下做出的产出。这台车的最大限制大概就是汉兰达的硬点吧……

前一段时间,我看到过一个高赞回答,数遍了包括赖平、罗伟基、刘家宝等等国际著名华人设计师。事实上,从小接受西式教育、早早进入欧美高校和欧美主机厂的这些前辈们和中国的教育以及国内的汽车领域基本没什么关系。把他们拿来宣传更多的是为了打情怀牌。他们是华人,但他们做的事情,设计的产出和中国关系不大。这类前辈到国内来更多的是因为国内的形式比欧美要好很多,也有很多地方愿意提供更丰厚的报酬。

当然,汽车圈的大神有很多很多,我根本讲不完。但关于汽车设计,可以说在国内做得出色的国人团队,在我个人看来如今大概只有这三支队伍。至于政治很正确的长城、吉利和奇瑞,他们的团队都是外国人主导,某些老外视角的“中国设计”非常让人啼笑皆非。等他们的SUV脱离了丰田的基础用上了自己的平台、设计团队由国人主导再聊吧~

以上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440103/365.html

更多阅读

转载 中国高等教育的大趋势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原文地址:中国高等教育的大趋势作者:闻笛赋某行业的发展趋势对其中每个从业者都会产生影响。在教言教,本文试图客观地从职业观点分析发展趋势,不涉及好坏对错的是非价值判断。几乎是赤裸裸地谈利害关系。  中国高等教育的趋势可以概括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史 中国计算机发展历史

 随着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问世后的十多年时间内,由于价格很昂贵,电脑数量极少。早期所谓的计算机网络主要是为了解决这一矛盾而产生的,其形式是将一台计算机经过通信线路与若干台终端直接连接,我们也可以把这种方式看做为最简

中国历史上的大地震 世界上最大的地震

中国历史上的大地震中国位于环太平洋与欧亚世界两大地震带的交汇处,受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的挤压,中国地震活动频度高、强度大、分布广,是一个震灾严重的国家。■陕西岐山地震 公元前780年(周幽王二年)陕西岐山地震。

穿越火线绝版道具盘点 盘点2010年 中国汽车市场的热 火 困

2010,中国车市不平凡:汽车产销继续创出“天量”,“全球老大”实现连庄,民族车业并购世界汽车大牌,中国车企入股世界车业巨头,国产新能源车在世博大规模示范……在一系列令中国汽车业骄傲的背后,产能增加过快,城市交通拥堵加剧,燃油供应出现

李书福潇湘放言:中国汽车工业的希望在民间

当汽车领域自主创新、自主品牌的大讨论向更深层次发展的时候,中国汽车工业的希望究竟在哪里又成了业内外人士关注的焦点。在4月13日于长沙举行的“第五届中国汽车创新论坛”上,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发言时指出,中国汽车工业的希望

声明:《计算机领域的大神 中国汽车领域有哪些大神?他们给中国汽车带来了什么?》为网友吥洅错过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