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昆经济学原理 如何看待「哈佛部分学生罢课抗议曼昆的初级经济学课程」?

2014.12.13更新:
按照内容格式规范,把中文引号内的英文移出。
另外,看到高票答案里有人问哈佛洗碗工的时薪(因为「占领哈佛」的纲领之一就是为他们争取更高薪资)。当时我们专门问过我们宿舍院(house)食堂的工作人员,负责操作洗碗机的「洗碗工」在2012年的时薪是18美元。与之相对的是,本科学生在教授的研究计划(例如中国历代人物传记资料库)下工作的同期时薪是12美元左右。

以下是正文:

如果用三个字来回答的话,就是「图森破」。

如果再说的细一点,那就是「不懂经济学」。

不过当然这个问题远没有这么简单。想要理解学生行动,我们需要看一看:
一、哈佛的左翼传统
二、金融危机带来的社会分化
三、曼昆,及曼昆的Economics 10
四、学生与99%

一、哈佛的左翼传统
如 所说,哈佛校园的主流政治倾向是美国的「自由派」(liberals),即左派。但这其实并不是新现象,而是有它的历史传承的。本身美国的学界与知识分子阶层的立场就以「自由派」为主,在一流的大学中尤其突出。而麻省又一直以来是民主党的大本营,哈佛与MIT所在的剑桥更是全美「自由派」倾向最严重的城市之一,以至于剑桥经常被戏称为「剑桥人民共和国」(People's Republic of Cambridge)。哈佛与MIT中间的「人民共和国」(People's Republik)酒吧也是一个著名景点:

1969年,为反对哈佛校方在越战的立场,一批哈佛学生就曾经占领过用作办公楼的University Hall达41小时之久,最后凭借警察出动才将其清出。

而从当代的学生群体来看,《哈佛深红报》(Harvard Crimson)自2009年以来(可惜的是此前无数据,不能与金融危机前比较)的毕业生问卷调查结果如下:

2009年:74%的毕业生认为自己比美国一般大众更加「自由」(liberal)或是显著更「自由」。
2010年:
2011年:数字上涨到76.5%。2011年:数字上涨到76.5%。
2012年:54.5%的毕业生肯定会在大选中投票给奥巴马,15.0%可能会投给奥巴马,只有13.4%的学生可能或一定会投给罗姆尼。
2013年无数据。
2014年:58.75%的毕业生自认为「自由」(liberal)或「特别自由」(very liberal)。

当然,每年问卷的答复率并不是特别高,很多问题只有一半左右,所以其实并不十分严谨。但作为唯一较为持续的数据来源,暂且可以当做哈佛学生政治倾向的侧面剪影。

而从教师群体来看,我并没有找到相关数据(也没努力去找,因为我不认为会有)。但是如果我们看2009年9月致信国会反对美国政府「救市」(bail-out)的230位经济学家的话,其中分布如下(仅统计3位及以上的):

芝加哥大学:45
西北大学:27
宾夕法尼亚大学:15
哥伦比亚大学:13
纽约大学:12
斯坦福大学:10
伯克利加州大学:7
洛杉矶加州大学:7
杜克、哈佛、印第安纳、明尼苏达:6
卡内基梅隆、约翰斯霍普金斯、俄亥俄州立:5
麻省理工学院:4
乔治梅森、堪萨斯、迈阿密(U of Miami):3

可以看出,主导此次「坚持市场力量、反对政府干预」倡议的是来自芝加哥的「新古典自由主义者」(Neo-Classical Liberal)(在美国的语境中,与「自由派」(liberal)站在对立面,而与「保守派」(conservative)同等),其次是来自纽约和沃顿的金融机构代表,而哈佛在这次倡议中的声音并不响亮,参与者人数甚至不如同样来自左派大本营的加州大学。当然,考虑到各大学经济系规模的大小差异,这也不是一个很严谨的比较,只是较为直观。值得一提的是,曼昆并不在这6人当中。

二、金融危机带来的社会分化
2008年发生的金融危机对美国社会影响深远,不仅仅在于其对美国商业社会格局带来的巨大改变,更在于,如同历史上的每一次重大危机,它加剧了美国的社会分化。自80年代以来,美国的经济不平等其实一直在加剧。根据世界银行数据,美国的基尼指数从1985年的37,在2007年增长到了41.6,此时甚至高过了几年后爆发革命的摩洛哥。但是由于经济持续增长,这并未浮现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

随着金融危机迅速扩散到整个经济以及世界,原先被掩盖的问题一一爆发,尤其是整个金融领域及其精英集团,包括多年来提倡「去监管」(de-regulate)的右派阵营一下子被推上了风口浪尖,而左派的力量则迅速壮大。当时大量的美国民众都认为以奥巴马为首的左派将拯救美国。

但是政府的一系列政策则进一步加剧了社会两翼的分化与对立。比如右派普遍认为7000亿美元的救市计划既违反自由市场的原则,也是在浪费纳税人的钱;而之后对被拯救的AIG等公司的一系列纵容(例如高管薪金等问题),又让左派不满。

之后大家就慢慢地发现,其实奥巴马并不是他们期盼的救世主。金融危机暴露出的一系列问题在奥巴马任内并未得到解决,世界银行统计的美国基尼指数至2011年已经增长到了48之高。这些都是「占领」(Occupy)运动的诱因。而与之对应的,则是右翼的「茶党」(Tea Party)。

在哈佛,整个学校对重大社会议题一直较为关注,对金融危机更是很快做出了反应。2008年开学时,校方专门组织了一场题为「理解市场危机」(Understanding the Crisis in the Markets)的讨论,向全校开放。参与讨论的经济学家包括有曾经领导长期资本管理(LTCM)的前诺贝尔奖得主罗伯特.莫顿(Robert Merton)、曾任国际货币基金(IMF)首席经济学家的肯尼斯.罗格夫(Kenneth Rogoff),以及曼昆等人。(录像链接:)

而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前面提到的普遍对变革的期待也显而易见。奥巴马当选总统时,哈佛学生走上街头,在校园旁的马路上只留下单车通行的空间,并在每辆车缓缓开过时都用力拍打汽车,以表达自己的兴奋。而当他们看到我窗口贴的麦凯恩的竞选标语时,更是大力拍打我的窗户,大声问:「你现在高兴了?」("You happy now?")(笔者如同 ,同样也是一个经济层面的右派分子,大一刚入学时就在政府应不应该救市这个问题上与尚未谋面的学长在邮件群里争执了起来。)

三、曼昆,及曼昆的Economics 10
曼昆与它的《经济学原理》(Principles of Economics)就不用我过多介绍了。他的Economics 10这门课在哈佛的角色就是大家常说的Econ 101,也就是入门经济学课。这门课并不独属于经济系,同时也算作「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也就是之前的「核心课程」(Core Curriculum)的学分。「通识教育/核心课程」是哈佛本科教学的核心环节,无论你的专业是什么,都需要在其规定的范围内完成课程。所以许多并非志在主修经济学的学生也会上这门课,这也成为了哈佛每年人数最多的一门课,常年在600人以上,只有桑德尔的「正义」能与之争锋,也是为数不多的以桑德斯剧场(Sanders Theater)作为课堂的课程(因为只有桑德斯剧场能容纳这么多人)。

很遗憾的是,作为一名经济学毕业生,我在大一时跳过了这门课。但根据身边上过的人的说法,这门课的内容其实就是重复了一遍课本,其真正的价值在于曼昆在一些重要的课题上会请该领域的专家代为上课。

曼昆经济学原理 如何看待「哈佛部分学生罢课抗议曼昆的初级经济学课程」?
同时,曼昆也是哈佛出了名的右派教授,他曾在布什政府担任经济顾问,整体思想也偏向新古典阵营,这也是为什么他成为了罢课的对象。但是事实上曼昆并不是极右派。比如说在金融危机时,他就曾在《纽约时报》撰文,提到凯恩斯的价值:

If you were going to turn to only one economist to understand the problems facing the economy, there is little doubt that the economist would be John Maynard Keynes. Although Keynes died more than a half-century ago, his diagnosis of recessions and depressions remains the foundation of modern macroeconomics. His insights go a long way toward explaining the challenges we now confront.
如果只能找一位经济学家寻求当前经济问题的解释的话,毋庸置疑那个人就是凯恩斯。尽管凯恩斯已去世五十多年,但他对经济衰退与萧条的分析仍然是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基石。他的见解能有力地帮助我们理解我们目前面临的挑战。
而在哈佛,他也远不是最右的经济学教授。前面提到过,在致国会的公开信上曼昆并未署名(尽管曼昆通过其他途径表示过对救市计划的质疑)。而署名者中的领导人物,就是以「自由意志主义者」(libertarian)自居的杰夫.麦伦(Jeff Miron)。曾任波士顿大学经济系主任,并在著名右派智库卡托研究院(Cato Institute)担任经济策略研究主任的麦伦,尽管在哈佛并不担任教授,只是讲师,但也担任着经济系本科教学主任的身份。我大一秋天跳过曼昆的课时,上的就是麦伦的Economics 1010a:进阶微观经济学。之后一个学期又上了他的招牌课程Economics 1017:社会、经济政策的自由意志主义见解。他有一次曾经自嘲说,他一直反对美国在社区中修建网球场,让曼昆都感到抓狂,认为社区网球场能有什么危害呢?(他的解释是,用社区的税款修建网球场,是以不打网球的纳税人的钱来取悦打网球的纳税人)可见他要比曼昆右得多。

那么问题就来了,为什么被罢课的是曼昆,而不是比他更右,校内外影响力也不算小的麦伦呢?

四、学生与99%
那么,就回到了我一开始说的:「学生们不懂经济学」。

在罢课学生的公开信()中,他们提到曼昆的这门入门经济学课上并没有呈现足够的第一手材料与学术论文,也没有充分地比较不同经济学理论的优劣。这就成为了他们罢课的原因。

但是作为一门入门的经济学课,曼昆的Economics 10的角色仅仅是向学生提供经济学研究的最基本原理(也就是书的标题——经济学原理),让有志于此的学生得以在将来更深入地去探讨相关的经济学问题。如同曼昆自己的回应,这门课上的内容只是基本的「主流经济学」。所谓的现代「主流经济学」,是建立在过去几十年对政府与经济的关系的反思上的。在经历了几十年的凯恩斯主义之后,新古典主义成为了「主流」。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对凯恩斯主义的全盘推倒,曼昆的书中也并未这样做。但是作为「主流经济学」,它的内容必定是以被证实符合现实的经济学理论为主的,至于进一步研究不同理论的道理所在,包括对更多的第一手资料以及学术论文的学习,这已经超出了入门课程所应该涵盖的范畴。学生们的要求就有点像是嫌餐厅的头盘分量太小吃不饱一样。

在罢课发生时,我刚好在上史蒂芬.马格林(Stephen Marglin)教授的Economics 1936:凯恩斯。马格林是一个从新古典阵营转投凯恩斯主义阵营的经济学家,他1959年哈佛本科毕业,1968年即拿到哈佛的终身教席,是哈佛历史上最年轻的终身教授之一。在公开信中,学生们也提到,对于社会科学(Social Studies)专业的学生来说,经济学入门课程是必修课,而除了曼昆的课程外,唯一的选项就是马格林教授的US in the World 17:经济学:批判性见解。(只不过公开信中,罢课学生把马格林教授的姓名和课程的名字全都搞错了)。而马格林教授的这门课,主要是从纯粹的经济学理论的角度来剖析凯恩斯的经济学思想,中间涉及的理论知识、图表等,是认为凯恩斯经济学仅仅代表「政府干预」的人难以想象的。这门关于凯恩斯的课或许很符合罢课学生的需求,但是我并不认为他们有能力驾驭它。即使是他的入门课程,曼昆也认为更适合面向已经学习了经济学的基本知识的学生,而非大一新生。

而麦伦的进阶微观经济学,也是建立在对经济学基本原理的把握上的。每次上课时,讲义中的公式都甚至要多过文字,麦伦也不是一个很绘声绘色的演讲者,加上这门课在早上9点,所以课堂的出勤率并不高(不过这似乎也不影响作业和考试)。

所以大家明白了吗?其实罢课的两位主要组织者都是主修社会研究的,并非经济学。 的观察很到位。

正是他们对经济学缺乏认识,所以才错误地理解了曼昆这门课的角色与意义所在。(值得一提的是,麦伦曾经半玩笑地说过,哈佛的人文科系一直对经济学系有着莫大的偏见与敌意,却因为不懂得经济学原理坑了自己:各人文科系认为经济学系抢走了他们的学生,于是力争取消了经济学大部分的双修资格,以至于学生如果想同时主修经济学和另一学科,只能选择数学与应用数学,后来甚至完全取消了。但结果是,正因为学生不能同时主修经济学与其他人文学科,更多的学生迫于现实选择了更容易就业的经济学,而非人文学科,结果人文学科的学生反而进一步下降了。)

而进一步看,罢课学生以及「占领哈佛」(Occupy Harvard)运动的成员自认全国的99%的代表,但是他们在哈佛却是少数派。罢课学生仅有十数人,在700余名学生中是绝对的少数。而他们所错过的那堂课,也正好是关于不平等的。至于「占领哈佛」,只不过是在「哈佛园」(Harvard Yard)当中支起的几个小帐篷而已,其中还不全是哈佛学生。《哈佛政治评论》(Harvard Politics Review)有一篇文章()讲的很好,无论哈佛的学生是「自由派」还是「保守派」,都是建立在求知的基础上的。他们对这些议题的探讨更多还是学术层面的理性讨论与研究,并不代表他们会真的去诉诸极端行为。所以,尽管哈佛的本科学生大部分都是左派,但是大部分人都对「占领哈佛」相当地反感——因为校方不得已关闭哈佛园,仅按哈佛证件放行,对他们的生活造成了极大地不变。

或许,在哈佛这样的「顶级学府」,极端运动永远都只会是少数派。

这样一说,好像有点现实意义的呢。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440103/5212.html

更多阅读

曼昆《微观经济学》读书总结 曼昆微观经济学

下面是我读曼昆微观经济学所做的笔记以及感受:曼昆经济学是一本特别好读的书,不仅仅是语言文字的浅显易懂、少用复杂的数学公式;更绝的是,曼昆善于使用案例,将知识方方面面融于一个案例后再向读者娓娓道来,在轻轻松松读故事中将读者引入

曼昆经济学原理公开课 李克强总理公开课让经济学回归常识

在很多人的眼里,经济学和物理学的“黑洞”、人类学中的“未解之谜”几乎画上等号。而北大经济学科班出身的李克强总理10月21日在中国工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对中国经济发展现状和未来中长期走势做出了深入浅出的分析阐述,并且从

第47节:用经济学原理来看待生活,增进福利(5)

系列专题:《108个经济学常识:不做经济白痴》  中国印象:  中国是该组织创始国之一。1980年4月17日,该组织正式恢复中国的代表权。中国自1980年恢复在货币基金组织的席位后单独组成一个选区并派一名执行董事。1991年,该组织在北京设

声明:《曼昆经济学原理 如何看待「哈佛部分学生罢课抗议曼昆的初级经济学课程」?》为网友心跳加速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