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深圳香港旅游攻略 为什么珠三角会同时存在香港、广州、深圳这三个特大城市?

謝邀。

其實之前已經看到這條問題,而且認為這條問題極有討論價值,奈何最近都忙得喘不過氣來,故一直沒有回答。當時這條問題關注的人不多,答案亦只有寥寥數個,忘記是那一位答主說要打題主臉,我個人其實頗為反感「打臉」兩個字。當然,我感到反感的原因可能是我不真正了解「打臉」這個新詞在網絡上或內地社區裡的實際意義,但無論是什麼原因,「打臉」一說實在令人反感。

題外話說得太多了,還是說回正題。

1. 引言:

題主提到「虹吸效应」,抱歉,由於小弟才疏學淺,這個名字還是第一次聽。簡略點擊了相關文獻,大致理解題主所言為何。另一方面,題主題及「按照经济理论,这么小的地理位置里不可能存在三个体量这么大的经济体」,最後,答主在他隨後的補充解釋了他的想法,指出他認為「广深港这三个城市,当然有互补的地方,但恐怕更多是竞争关系」。

我認為這條問題,是裡標籤著「香港」的話題中,難得一見的好問題,題主本身對於珠三角地區的觀察亦十分到位,不得不在回答之前,感謝及讚賞一下題主。

2. 相關理論

小弟對於城市發展的理論認識並不算多,若有錯漏,還請各位知友提醒指教,但不要打臉,臉會痛。

根據題目:「按理来说,大城市都有吸虹效应,按照经济理论,这么小的地理位置里不可能存在三个体量这么大的经济体」,題主的想法頗有古典地理學家的身影。

第一個我想到的理論,是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論」(Central Place Theory),這個理論的看法如下:

中地系指提供其四周居民所需商品与服务的地点。根据各中地提供的商品与服务等级的不同,中地又可区分低级中地与高级中地。低级中地因提供的商品或服务等级 较低,能吸引消费者前来购物的范围较小;反之,高级中地所提供的商品或服务等级较高,可从较大的范围吸引较多的消费者前来购物。

为讨论地表上各等级中地的分布型态,德国地理学家克里司徒勒(Walter Christaller)於1933年提出中地理论(Central Place Theory)。理论简化了现实世界复杂的现象,为探讨在距离的影响下中地的分布型态,因而假设地表为环境到处相同的平原,居民平均分布,居民的特质也没 有空间差异;其次利用商品圈(the range of a goods)和商阈(the threshold of a goods)的概念,建构各阶层中地和其市场区的空间安排。商品圈是指消费者愿意到中地消费商品或接受服务的最大距离;商阈是指维持中地机能正常营运的临 界距离。当商品圈小於商阈,则经营者因亏本而无法营运;商品圈等於商阈时,盈亏相等可以维持基本生存;若商品圈大於商阈,则有多馀的利润可图。(图一丶图 二-1) [1]
( 中地六角形市場區域網的形成 - 邱麟翔繪圖)( 中地六角形市場區域網的形成 - 邱麟翔繪圖)
相信未接觸過的朋友,看完還是不會明白的。讓我來解釋一下吧。

假設,現在只有一家店:米店;同時亦只有一種貨品:米。

米店向其所在區域提供商品(即米),並以此維持其收支。建基於這個假設,米店的開設並不會過於接近,因為在貨品相同的情況下,過多的米店會分簿彼此之間的利潤。商業互動及理性行為的假設下,米店的分佈會如圖(五)所示,以這個模樣出現。

當然,這個理論還有其他的演譯模式,略去不談,有興趣的朋友可自行學習。

這個理論有幾個重點假設:
克里司徒勒假设:
均质平面假设 (Homogeneous surface)
- 在一块平地上,各中地间距离相等,不同中地售卖不同等级的商品。
- 而土地上的肥沃度丶资源丶起伏一致,而且人口分布均匀,所以相应的收入分布丶对货物需求丶消费方式均一致。
- 交通的运输条件一致,例如运输工具与运费都一样。
理性人假设:
-消费者与生产者皆是理性经济人。消费者会以最低交通费用,到最近的城市购买商品或享受服务;生产者会力求扩大市场,以谋取较高利润。
-由於人们前往中地购买的过程需要交通时间,通常会选择最近的地方购物,如是一些低等级商品绝大多数中地都会出售。低等级商品一般都是日常生活用品,如面包丶牙刷丶牙膏丶肥皂等。而一些高等级商品,如名贵货品和名牌商品,人们通常愿意花费较高交通费用购物,因此出售高等级商品的中地必然比销售低等级商品的中地少。
-各城市的易达性一样,交通费用与距离成正比。
當然,知識淵博的各位自然能夠即時指出很多反駁。的確,這個理論被批評的地方很多,不能解釋的現象亦有不少,但無可否認的,是這個理論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角度讓我們去思考城市生態的發展。

第二個我想到的理論是:韋伯的工業區位理論。時間關係,我直接引用網絡上有關這條目的解釋吧。

韦伯1909年发表的《工业区位理论:区位的纯粹理论》,提出了工业区位论的最基本理论。以後他又於1914年发表《工业区位理论:区位的一般理论及资本主义的理论》,对工业区位问题和资本主义国家人口集聚进行了综合分析。

韦伯理论的中心思想,就是区位因数决定生产场所,将企业吸引到生产费用最小丶节约费用最大的地点。韦伯将区位因数分成适用於所有工业部门的一般区位因数和只适用於某些特定工业的特殊区位因数,如湿度对纺织工业丶 易腐性对食品工业。经过反覆推导,确定3个一般区位因数:运费丶劳动费丶集聚和分散。他将这一过程分为3个阶段:第1阶段,假定工业生产引向最有利的运费 地点,就是由运费的第一个地方区位因数勾划出各地区基础工业的区位网路(基本格局)。第2阶段,第二地方区位因数劳动费对这一网路首先产生修改作用,使工 业有可能由运费最低点引向劳动费最低点。第 3阶段,单一的力(凝集力或分散力)形成的集聚或分散因数修改基本网路,有可能使工业从运费最低点趋向集中(分散)於其他地点。

  ①运输区位法则。假定铁路是唯一的运输手段,以吨公里之大小计算运费。已知甲方为消费地,乙方为原料(包括燃料)产地,未知的生产地丙 方必须位於从生产—销售全过程看吨公里数最小的地点。吨公里数量小地点在什麽地方,是根据运费确定区位的核心问题。韦伯研究了原料指数(即原料重量与制品 单位重量之比)与运费的关系,指数越小,运费越低。从而得出运输区位法则的一般规律:原料指数>1时,生产地多设於原料产地;原料指数<1 时,生产地多设於消费区;原料指数近似为1时,生产地设於原料地或消费地皆可。几乎完全根据原料指数确定工业区位。

  ②劳动区位法则。某地由於劳动费低廉,将生产区位从运费最低地点吸引到劳动费用最低的地点。工业的劳动费是指进行特定生产过程中,单位 制品中工资的数量。韦伯探讨了劳动费的地理差异如何影响区位变化,即区位从运费最小地点移向劳动费最小地点的条件。原则上只有当单位产品劳动费节约额大於 运费增加额时,工厂才能从运费最小点移向劳动供给地。 为了用数学推导这一问题,他设计了等费线理论:以运费最小地点为中心,向四外延伸,每吨产品运费增加额相同点的连线为等费线。而运费增加额与劳动节约额等 同的相切线为决定等费线,决定区位的改变。如图所示,RM1和RM2为两个原料产地,M为市场。假设RM1和RM2生产的是减重原料(减重率50%),原 料和产品每吨运价相等,则环绕RM1和RM2的费用等值圈表示生产 1个单位产品(假如为1吨)所需用原料的运费;以M为中心的费用等值圈则表示单位产品运往市场的运费。由於原料是减重的,而产品是纯的,所以环线RM1和 RM2的运费等值圈的间距比环绕M的要密。X点运费为8(RM1的单位运费2+RM2运费4+产品运到M的运费2),将运费支出为8的各点连接起来,就成 为8的等费用线。 P点是运费最小的点,总支出运费为7。Y点生产1个单位产品,劳动费支出比P点低2个单位,能否将生产地迁至Y,决定於Y点是否在9的运费等费线(即决定 等费线)内,如线上内,可将生产地从P点迁至Y点。[2]



要理解這個理論應該不太困難,故我就不多說了。

3. 正文-歷史部份:

終於寫到正文了。

有關城市生態的理論,無論在地理學,還是社會學,都有不少的討論。但始終,理論是經過假設以及學者的簡化,每一個理論都有它們各自的局限。而珠三角地區,則是講述理論局限與現實分別的好例子。

廣州、香港及深圳三個城市,實際上是經由三種完全不同的原因發展出來的結果。廣深港之所以能夠同時在珠三角鼎立,絕對不是城市自然發展的結果,亦因此,上文提及的理論全部無法解釋廣深港。

哈哈,抱歉了。

三個城市之中,只有廣州一地,能稱得上自然發展而成的城市。廣州,又稱為廣府,這個城市在傳統上便一直是中華地區對外的貿易重鎮。在所謂的「海上絲綢之路」裡,商人能夠在廣州出發,西至歐洲,東至日本,是當時中國少有的幾個貿易樞紐。

明末至晚清

廣州:

同時,因為由於廣州遠離京城,即使在明清年間,朝廷重農抑商,或頒令海禁,廣州依然以「貿易城市」存在於世。直到乾隆期間,由於清朝只設「一口通商」,造成廣州十三行壟斷了全中國對外的所有貿易的現象。雖然其後清朝因為在第一次中英戰爭中戰敗,被逼開放福州、廈門、寧波及上海,上海之後慢慢取代廣州,成為當時對外貿易的最大商港。
香港:

香港的出現同樣因為南京條約,但即使到了十九世紀末,香港還遠稱不上大城市。一方面人口有限,工業發展緩慢,另一方面香港仍不被英國重視,相關的投資或建設有限。在這個情況下,香港並不能被視為廣州的競爭對手。有關香港的部份,可參閱我另一個回答:


民國至改革開放前:

由民國起,香港足步踏上其城市發展之路。與廣州相比,香港得益於政局的穩定。廣州先後經歷由清朝到民國、民國時的淪陷,到內戰、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階段,但香港只有淪陷時的三年零八個月出現嚴重的政局動蕩,其他時間均免受政局的破壞,亦因此,香港有福地一說,這是後話。

廣州從民國起,基本上沒有太明顯的經濟增長,一方面廣州失去以前獨擁的貿易地位,另一方面,廣州亦沒有地緣優勢。但無法如何,廣州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依然是中國幾座發展得最好的城市之一。與上海不同的,是廣州更稱得上一座由中國人自行發展出來的城市,上海或多或少得益於外灘上的租界。當然,這只是我的看法。

深圳在改革開放前角色極為特別,特別的地方在於他是前往香港的起點。昨天我為香港的大學文學獎擔任大會司儀時,和本屆文獎小說組得主呂少龍先生交談時,說起了60年代的深圳。在此,我節錄了他的小說《搭棚的一代》:

年少輕狂的年代,稻穗飛快抽高,靠近邊境的村莊,及腰的稻子剛好隱蔽每一個偷渡的身影。連結香港與羅湖的深圳河,在他身邊無聲地流淌著。隔著鐵絲網,在米字旗飄搖不定的碉堡上,傳來英國兵執槍走動的沉重皮鞋聲。但巡邏的邊防軍力有限,只要防線騰出空位,只要稻田與黑夜合謀,就可以直奔深圳河下水。


那夜,他拼著力氣,一躍而下,朝南岸游去……

广州深圳香港旅游攻略 为什么珠三角会同时存在香港、广州、深圳这三个特大城市?

香港啊香港!當年湧過邊界的洪流,一代人車水馬龍的勞苦,把出水顫抖的腳步扶穩。肩負延續原鄉脈絡的重責,被時代選中的他們,只不過借南方一塊奇石苟延殘喘,未曾想過日後的繁榮,成為了原鄉的替身,順理成章,或已經變成唯一的家,唯一的根源。


深圳在這段時間,漁村也未必稱得上,更何況城市。深圳的發展,是鄧小平最大的功積。因為幾十年的內鬥,中國大陸在70年代基本上就是第三世界國家,物資短缺,食物不足,沒有足夠的醫療技術,終於,鄧小平願意踏出改革的第一步,願意和世界(主要指西方世界,當時特別指美日英三國,而日本在中國的改革開放扮演著極重要的角色,當然,今天我說日本幫助過中國(特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被視為政治不至確的行為,不過...唉)對話,因此,他決定在地理位置接近香港,現在被統稱為深圳的地方設定經濟特區,大膽引入港資台資,深圳才會成為之後帶動經濟發展的龍頭。

4. 正文及結論-經濟學部份

勞力是工業發展重要的資本,60s-90s,沒有勞力基本上無法發展密集式工業。我對廣州工業的了解不太深刻,也沒有認真閱讀過相關文獻,但在印象之中,廣州有大量輕工業。家父是佛山人,在言談間曾多次提及石灣的陶瓷生產。雖然如此,我還是不清楚廣州地區的工業發展。

香港的工業發展時期很短,集中在50年代到80年代,由於戰亂,及逃避文革,短期內香港人口增長了幾倍。1945年,香港大約有50萬人口,1981年,香港人口達到510萬,可見香港人口增長速度是何等誇張。伴隨著人口的移入,手工業的發展極為迅速,當時香港的主要貿易夥伴是歐美國家,「香港制造」曾經是個品牌。隨著工業發展飽和,香港勞力成本增加,資本家尋找其他地方繼續生產,原先打算前往東南亞國家。在這時,鄧公出手了,向香港提出合作可能,設深圳特區吸引港資,大量港商轉戰內地,一時間,深圳遍佈香港企業,而香港亦因此得到珍貴的空間及人口,開始轉營第三產業。

簡單來說,在21世紀前,廣州深圳香港三地的競爭並不明顯,原因是三地的經濟產業不同。香港發展工業期間,深圳處於混沌狀態,在香港踏入後工業時代,深圳才開始其工業發展。由於民工移入的關係,深圳在改革開放後追過香港、趕上廣州,成為珠三角裡三大城市之一。

現在,得益於科技進步,運輸成本已經大為降低,組織傳播工具亦遠非前人所能想像。在全球一體化的情況之下,地理上的距離並沒有太大的意義,相反,現代社會地方以地方之間真正的距離,在於城市的規劃、城市中的通訊。在我的眼中,香港和廣州或深圳仍有一定的距離(沒有誰先誰後的意思),在香港使用google、facebook等是主流,在內地則是百度人人,無形的距離仍然是有的,在這個情況之下,香港,還在遠方。

(竟然趕及在12時完成!!呵呵,我是天才哈哈哈!!!!暫且寫到這裡吧,我看其他的答案也說了不少,就這樣吧,有機會再補充)

[1]
[2]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440103/5433.html

更多阅读

深圳南澳旅游攻略 深圳南澳岛旅游攻略

深圳南澳旅游攻略——简介有人把深圳南澳比作深圳夏威夷,其实,南澳无非就是看看海,吃吃海鲜,跟汕头的南澳岛相比,个人更喜欢汕头的南澳岛。不过既然大家问了,小编就简单介绍一下深圳南澳。深圳南澳旅游攻略——交通工具深圳南澳旅游攻略

去香港旅游注意事项 春节去香港旅游攻略和注意事项

有越来越多的人在冬天的时候选择去香港旅游,而且香港也是中国的购物天堂,不过到了香港旅游可能需要注意事项还有一些,住宿啊,去玩的景点门票啊,还有去香港之前需要做的准备工作。春节去香港旅游攻略和注意事项――香港旅游住宿   去香

深圳香港旅游 深圳怎么去香港/深圳到香港旅游怎么走

目前还有很多首次去香港旅游的朋友,还不知道深圳到香港旅游怎么走,下面将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下深圳到香港旅游的交通指南,希望给你的出行带来方便!小提示:  首先要了解的一个基本常识就是只要办理了港澳通行证即可前往香港、澳门旅游,这里

自由行北京飞香港过关 北京到香港旅游攻略

北京到香港旅游攻略有哪些?很多北京朋友向往香港,喜欢去香港旅行,那么,北京到香港旅游攻略有哪些?小编特别整理了北京到香港旅游攻略,为大家细致介绍。北京到香港旅游攻略――北京到香港旅游攻略之香料北京到香港旅游攻略 1、香港的得名

香港旅游攻略自由行 香港自助游自由行旅游攻略

香港自助游攻略:魅力香港,动感之旅。去迪斯尼乐园看烟火表演,与卡通人物狂欢;在海洋公园体验全港最长的过山车,看海豚表演。入夜后,船游“世界三大夜景”之一的维多利亚港,漫步星光大道欣赏被列入“吉尼斯世界纪录”的幻彩咏香江灯光汇演。

声明:《广州深圳香港旅游攻略 为什么珠三角会同时存在香港、广州、深圳这三个特大城市?》为网友八月你可知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