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广深未来的地位 未来 10 至 20 年,中国继「北上广深」之后的第五大都市会是哪里?

5月23日第二次修改。


答案贴上来后口水很多,听取了一些建议后做了以下修改:

1.重庆争议较大,我又针对主城九区重做了数据,但是数据不全,详细解释请看关于重庆的介绍。

2.经济质量上刨除了每万元GDP用电量。

3.地铁在分析交通时的地位上升。


然后想向大家咨询几个问题:

1.关于经济质量,现在仅剩两个指标,请问有没有其他既能反映经济质量(与规模相对)又比较权威且易于找到的数据?

2.科教方面的争议很大,我还是暂时不变,请问现存几项权重如何分配比较合适?

3.交通也是一样的问题但我还是想重申一下这里判断的是交通运力而不是通畅度、便捷度,所以想吐槽大城市这么堵还分数这么高的可以歇歇了。


另外还是欢迎大家评论,十分感谢大家的建议,要是有数据支持你们的观点就更好了。



5月19日修改。

一开始把这个答案贴出来只是想展示一下一年来作为一名合格的经济学本科生所做的数据收集成果,没想到被日报推荐,于是关注的人一多,争议蹭蹭蹭就来了。

有人说我是利益相关,我申明一下,我自己是杭州人,但一切判断都建立在数据下,与主观感受没有任何关系。我去过浙江除丽水外所有的地级市,去过上海、重庆、南京、广州、深圳、香港,对苏锡常十分看好。在做这个数据之前,我觉得杭州只是个三线城市,跟重庆天津武汉根本不能比,但是只有真正把数据比较之后才发现,丫的原来破破烂烂又这么小的杭州有这么厉害,你可以说我有故乡情结,但这也是建立在事实依据上的。况且我也没说第五城一定是跟前四在一个档次上的,据我的了解,差距还相当大。

因此凡是用“感觉”或者缺乏依据的论断来吐槽的,抱歉不在此题讨论范围内,因为这个回答本来也不是权威的,我只是想做出来看看是怎么样子的,很粗略,不够完善,因此希望大家多提建议,有经济模型就更欢迎了。


我是分割线


题主问的是10-20年后中国的第五城是哪一座,这个问题其实相当难回答。

一方面来说,这个时间跨度太长了,政策上的不确定往往会造成结果上较大的出入,尤其是在经济发展如此之快,政策影响城市发展如此之大的中国,深圳、浦东和各城市的CBD、经开区的发展速度便是很好的例子。因此预测10-20年后的第五城着实很难。

另一方面,全国的资源有限,且会继续向大城市集中,因此若是没有大的政策变化,资源集中的状况没有大的改观的话,10-20年后的城市实力格局和现在并不会有较大变化。


因此判断10-20年后的第五城可以等同于判断现阶段北上广深之后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名第五的城市。这是一个衡量城市竞争力的问题,也是一个制定城市分级的问题。


于是我们往往会引入一线、二线城市的概念,为什么北上广深会被列入一线城市,楼上几位已经说得很好了,不仅是因为他们是国家中心城市、人口排名和GDP排名前列,更是因为作为“一线”,在与外界的信息流、资金流和物资流上在全国具有巨大优势,抑或是某一行业在具有全国影响力。


对于居民来说,一线意味着可以买到最新、最国际化的商品,享受到最好的公共服务,当然需要较高的生活水平来支持消费;对于公司人来说,一线意味着大量的工作机会,充足的公司,尤其是大公司可供选择;对于企业来说,有着便捷的交通、先进的科教支持、强大的金融实力和开放的经济环境。于是,衡量是否为第五城的依据便是一个综合的评估体系,而不是一两个城市特色,几家大企业就能决定的。更不是根据个人感受来排名的。


楼上几位分析得很到位,各城市的具体情况便不再赘述,只不过似乎缺少数据上的支撑。虽然数据不能说明一切,不少人也对统计数据的可信度嗤之以鼻。但是就像一个真正优秀的人在各方面都很出色一样,一座真正强大的城市,统计数据上也不会差,因此我认为这个一个直观、精确、公平的衡量标准。

因此,我构建了以下对城市综合竞争力的衡量标准。




如图所示,第一块是经济实力,包括总量和质量。一个城市的经济总量重不重要?重要,但不是全部,我个人强烈反对唯GDP论,但也不同意不看城市经济规模的做法。高GDP可能是由庞大的投资额堆积而成的,但同时也意味着大城市所特有的规模效应,无论是生产、消费还是生活,大型城市都比小城市方便许多,不少城市基建也需要足够大的城市规模来支撑,因此需要将经济总量和质量结合起来看。

这一块排名靠前的城市有(排名有先后):天津(经济总量最高)、苏州、南京、杭州、无锡(经济质量最高)、武汉、青岛、大连、成都、沈阳、长沙、宁波。



毫无疑问,生活质量代表了一个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我在做的时候,给城镇居民的权重较大,农村较小,从而更好的代表了“城市”这个意义。

这一块排名靠前的城市有(排名有先后):东莞、无锡、南京、杭州、宁波、长沙、苏州、常州。


这一块代表了城市经济的外向度,可以从很大程度上说明经济活力和对外开放程度。

这一块排名靠前的城市有(排名有先后):苏州、天津、东莞、大连、宁波、厦门、青岛、重庆、成都、无锡、杭州、南京。




交通这块较少涉及货运总量,而是将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航空和城市公交加入进来,更能体现城市便捷度。

这一块排名靠前的城市有(排名有先后):武汉、西安、厦门、天津、南京、成都、沈阳、重庆、昆明、杭州、大连。

这一块不少人吐槽苏锡常,我想说这三座城市在交通上是比较吃亏的。在我的模型里,并不是说交通越通畅,一个城市的交通水平就越高,可以发现我所采用的几个指标,比如公交客运密度,可能一个公交车十分拥挤的城市得分比一个公交车十分宽敞的城市要高,因为这里考虑的是运力的问题而不是通常的问题。至于航空方面,苏锡常比较吃亏,北边的南京、南边的上海摆在那儿,苏锡常都无法发展自己的机场。





一个城市的地位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多少大公司愿意进驻。

这一块排名靠前的城市有(排名有先后):成都、杭州、重庆、武汉、天津、南京、苏州、青岛、沈阳、长沙、西安、大连。





一座城市的购物便捷度对于在其中生活的居民十分重要,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城市居民的消费能力。在这里选取了几个具有代表性的购物品牌。

这一块排名靠前的城市有(排名有先后):杭州、沈阳、南京、西安、重庆主城区、大连、宁波、无锡、成都、武汉、厦门、天津。




科教这块就不说了,宽带覆盖率这里乘以三是为了是数据更直观。

这一块排名靠前的城市有(排名有先后):宁波、杭州、苏州、无锡、西安、武汉、南京、成都。




医疗这块也不说了,三甲医院代表了整体实力,人均医疗资源则代表了看病的便捷度。

这一块排名靠前的城市有(排名有先后):太原、长沙、成都、杭州、济南、西安、武汉、沈阳、昆明、郑州、南京。这一块省会城市的优势相当大啊。




金融这块主要还是参考2013年中国金融中心指数(CDICFCI)排名,参考依据为金融产业绩效、金融机构实力、金融市场规模和金融生态环境。保费、储蓄、证券交易作为参考。

这一块排名靠前的城市有(排名有先后):杭州、天津、南京、成都、重庆、大连、苏州、武汉、西安、青岛、沈阳。





旅游这块其实并不算在城市竞争力衡量范围之内,仅做参考。

这一块排名靠前的城市有(排名有先后):天津、杭州、武汉、苏州、成都、东莞、厦门。


另外还做了环境的数据分析,包括人均绿地面积、AQI优良指数占比等,但没有计算在内。


这个衡量标准的亮点在于,撇开了许多讲求绝对竞争力(GDP总量,重工业强不强,城市规模),把大多数的指标都留给了人均数据,这就意味着一些靠人口堆积、工业集聚所造成的好看数据往往不具有说服力,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分块分析完了,那么让我点评下每个城市的竞争力状况:


以下排名不分先后!

以下排名不分先后!
以下排名不分先后!




天津

经济实力最强的天津,在经济总量和质量上的表现都可圈可点,作为北方经济中心,滨海新区GDP快速发展,每年大量固定资产投资带动下,经济指标相当好看。

天津的优势在于经济实力、外向度(进出口额和实际利用外资都很抢眼)、交通、大公司、金融、旅游,这点上来看其经济规模上占了很大的便宜。

但是由于人口基数大、北方生活水平总体不高,天津在生活水平、科教(网络和专利短板)、医疗(人均资源太少)总的来说排名比较靠后。


苏州

在最新出炉的2014城市竞争力排名中,苏州表现很是抢眼,大陆地区仅排在北上广深之后。无疑,苏州的工业实力相当恐怖,中国是世界的加工厂,苏州就是最大的车间。它的优势在于经济实力、生活水平、外向经济、大公司、科教、金融、旅游,但是尤为重要的交通、医疗上面则是大大落后,甚至弱于不少中西部省会,因此苏州是个短板十分明显的城市。

类似的城市比如无锡。


大连

仗着常住人口少(691.75万),大连在各项都占了很大的便宜。但还是因为在北方,人均收入实在没办法跟江浙沪相比,科教、医疗也不尽如人意,因此第五城离大连还是有距离。


南京

左右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南京坐拥资源优势,短板很少,在生活水平、交通等方面尤为突出,是第五城的最佳候选人之一。


武汉

武汉的竞争力也是相当强,中部经济中心享有了太多的好处。强项在于交通、大公司、科教、医疗,弱项是生活水平、外向度和金融。


杭州

杭州印象里一直不过是个旅游城市,国际名声比较好,经济上真没看出来有什么出彩的地方。但是这套评估体系做下来,杭州竟然是表现最好的,也是最均衡的,根本找不出有什么不足的地方,每一块的提名都有杭州,尤其是生活水平、金融、医疗、科教、购物、大公司、旅游,简直是神一样的存在。第五城没法选其他城市了。


青岛

北方双子星之一(另一个是大连),除了交通和购物稍弱,其他都跟大连没有什么差距,科教反而比大连好。


成都

《第一财经周刊》新一线排名第一的城市,在大公司、医疗方面有绝对优势,可是跟杭州相比,生活、科教、金融方面输面较大,不够均衡;跟天津相比经济实力、外向度、旅游欠缺。


重庆

不少人觉得重庆才是第五城,看在其经济总量和政治地位上重庆确实不错,可是重庆亏就亏在人实在太多了,2970万对于任何城市来说都可以把资源稀释掉,于是总量上很好看,人均一笔就根本惨不忍睹。生活水平、交通、购物、科教、医疗是最大的短板。

于是我重新做了下重庆九个主城区(北碚、渝北、江北、渝中、巴南、南岸、大渡口、九龙坡、沙坪坝)的数据。出现以下几个问题:

1.渝中区的统计公报要6月才出,因此只有经济实力上的分析。

2.交通方面根本无法计算,虽然地铁、机场都在主城区,但出租车、公交客运量这两项重要数据无论是2014统计公报还是2013统计年鉴都没有细分到每个区,难道除9个区以外的两千多万人不用坐公交出租吗?

3.大公司方面,已经把所有驻在重庆的公司都算驻在9个区了。

4.购物方面,第一财经周刊收集了140个品牌在重庆的入驻数量,若是只算9个区,意味着万州、璧山、涪陵那些地方连麦当劳肯德基如家锦江之星都没有吗?

5.科教方面也是一样的问题,除了9个区,重庆再也没有一户人家用宽带、没有一个大学生吗?

6.旅游的话每个区也不会做单独统计,可以洗洗睡了。

综上所述,虽然说只取重庆9个区有一定道理,大家的心情我也能理解,但是数据上实在不能证明9个区就会比原来2970强多少,想要喷我把2970万人作为基数的知友们还是饶了我吧。

但是我还是要列清一下9个区的重庆到底是什么样子:

重庆市全市2013年GDP为12656.69亿人民币,而面积仅占全市不到7%、人口占全市27.22%的重庆主城九区GDP即达到5391.84亿元,贡献重庆直辖市GDP达到42.6%。其实经济上贡献的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

经济上,本来还具有总量优势的,现在连这个都没了,换来的仅仅是不起眼的质量优势,体量退步为西安、济南、东莞的水平,总体实力下降为哈尔滨、福州的水平,跌了相当不少。

生活水平略有上升,与西安、郑州持平,低于成都。

外向经济、交通、旅游由于没有数据,还是按照直辖市来排,但是由于将地铁地位上升,重庆在交通方面排名有所上升。

大公司、金融保持不变。

购物水平直线上升(唯一值得欣慰的= =),在略带一点水分的情况下排到了第五,可喜可贺。

科教、医疗的话渝中区的数据还没出,出了我就进行重新排名。

北上广深未来的地位 未来 10 至 20 年,中国继「北上广深」之后的第五大都市会是哪里?

总的来说,重庆真是个纠结的城市啊啊啊。


西安

西北最强城市,外向度、经济实力、大公司、旅游上一般,但是交通、医疗上相当强,没什么特别大的短板。


厦门

在《一财》里,厦门被归为新一线,争议很大,于是厦门便是我的重点考察对象。结果显示,厦门的经济实力、医疗、金融很不够格,外向度、交通比较好,其他指标都比较平庸。


长沙、沈阳、宁波的表现较为一般,就不再赘述。


总的来说,除北上广深外,第一梯队为:

杭州

天津

成都

南京

武汉



第二梯队为:

西安

苏州

沈阳

大连

宁波

厦门

青岛

重庆

长沙

无锡

济南



其中,各梯队内部差别并不太大,但杭州从综合实力上紧紧跟着北上广深之后,是第五城。



数据来源:各城市2013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统计年鉴,公开新闻。


欢迎拍砖、讨论。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440103/5436.html

更多阅读

广深高铁票价全国最贵嫌贵别坐!!! 广深高铁票价查询

“广深动车票价目前看来确实最贵,但服务也是最好的。”昨日,广深铁路股份有限公司董秘郭向东回应晶报《广深动车票价全国最贵》的报道,称广深动车享有自主定价政策,可执行特殊运价,且广深动车投入大量资金改善运输环境,因此“目前降价不太

住建部 重点调控城市 住建部“点名”北上广深从严调控

      草拟“稳控市场”重点监测城市名单包含限购限价综合手段  十八届三中全会后,房地产行政化调控的预期渐浓,然而,一切却并非如地产商们所预计的乐观。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下称“住建部”)正在草拟2014年重点监控房地产市场城市的

在北上广打拼的年轻人 一无所有年轻人的北京打拼路

   这是一个至今还在打拼的年轻创业者真实的创业历程。他历尽艰辛,从一无所有甚至要去拾垃圾到成立公司,创立自己的运动装加盟品牌,用了整整八个月时间。相信他的创业过程能给创业者提供最好的借鉴。  2003年6月10号。非典还没完

声明:《北上广深未来的地位 未来 10 至 20 年,中国继「北上广深」之后的第五大都市会是哪里?》为网友七月份的尾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