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我在很少回答自己本专业的问题,碰巧看到了这个又对于排名第一的答案某些方面并不认同,故献丑一番。
看了老师关于理性人的解释,愚以为其并未正确理解理性人的含义。从老师说到的人们在意损失比收益多洽洽证明了人具有理性人的特征,原因是在经济学的假设中理性人通常通过比较边际利益与边际成本来做出决策,只有当一种行为的边际利益大于边际成本时,一个理性决策者才会采取这种行为。
在从老师举的高速公路案例之中高速免费带来的过路费的减少是利益而带来的拥堵的时间是增加的成本,因此我们可以说高速费用的减免实际对于理性人的整个计划属于边际成本即对于整个行动计划的微小增量调整,因为在整个计划中高速费原本就并不在整个计划中占重要地位,不管你免不免我还是要出行,只是你免费我原本不选择走高速的人也走了。然而由于事件的反应是需要时间的而作为理性人的我们并不具备足够的能力来预期将面临的成本,更多的时候我们所设想的成本只是眼前的所能见到的(如果大家都能准确预测成本大家全成巴菲特了),因此我们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是盲目的。所以在没有预计到拥堵成本会那么大的情况下所有人都涌上了免费的高速公路(注意在驶上高速之前大部分人并未预期到拥堵的成本如此之高,我必须在这强调一点市场反应和信息的滞后性在经济社会现象里占据了很重要的角色,因为从供求不平衡——价格变化——作出决定——到实现供求平衡,必然需要一个长短不同的过程,有一定的时间差。也就是说,市场虽有及时、灵敏的特点,但它不能反映出供需的长期趋势。)好了正如我们提到的市场反应是需要时间的,在这个案例上时间应该是第一次宣布高速免费大家从家开车到堵在路上的时间。那么相对于高速费这种变化较小的边际成本大量的拥堵时间对于整个行动计划来说就是不能承受的成本了,时间成本明显大于那点过路费的收益。因此大众在这次经济行为里洽洽遵循了理性人原理,因为大众反应高速拥堵产生的成本是滞后的。
以上是反驳从老师认为理性人错误的一些理由,下面是我试图解释一下高速公路免费造成的拥堵现象:首先我觉得高速免费并非一件不利民政策文章后面我会再次提出,高速拥堵的大规模出现只是在于高速免费的初期也就是我上文提到的反应时间内,一个政策的实施到完善是需要过程的,在此之前由于我们并没有参照案例所以我们不能完全预计出会产生的问题,这也就是上海自贸区为什么叫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原因,因为我们一直在摸着石头过河(当然啦有些案例并不适用这个解释比如住房问题上这个我们先搁置一边)
让我们回到高速上来,我个人认为造成拥堵的原因并非在于免费本身而在于决策发布之后的实施上,因为在免费初期实施者并未取消拿卡这个项步骤于此同时大量的车辆涌上高速产生的初步的拥堵,大家都是第一次占国家的便宜秉着有便宜不占是傻子又赶上了出行高峰所以才产生的现象,所有人都想薅社会主义羊毛,可惜了生产队里就养了这么一只能薅的羊,其他都是铁公鸡,所以这只羊被薅的里三层外三层。(这不能怪我们啊皇军,共军太狡猾我们就抓到这一只羊。)羊毛太少薅的只剩皮了大家抢羊毛闹起来了,闹完了怪起羊来了,这其实是不对的,正如我上文提到的短期的经济活动并不能正确反应的现实市场的变化趋势。正确的做法是这只羊我们慢慢薅今天薅一点明天薅一点。市场是需要缓慢调节的,决策的实施也是需要时间的,事实证明高速免费的后期拥堵现象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其中原因包括人流量的分散,车队过长取消拿卡等。但是短暂的高速免费时间对于决策的完善来说时间远远不够,假设整个高速取消收费在可预计的时间内逐步调整高速公路绝对不会出现拥堵现象因为每个人都会考虑成本和收益。这就是市场的的自我调节。可惜的是我们高速公路一共没免费几天,花姑娘还没摸到,皇军就打了败仗,共军还是太狡猾呀!
所以从老师在文章开头的案例完全是错误的解释,因为她忽略了市场反应的滞后性。
接下来是对何鸣时老师关于高速公路免费基于整体福利未必提高的理论的反驳首先灾后经济是不适用于自由市场的,消费者是无法自由选择的。
在这我要普及一下福利经济学,福利经济学的基本工具-消费者剩余与生产者剩余-并用这些工具来评价自由市场的效率。
这一点何老师开头也讲到了但是他在假设时说到假设为数学性的严谨学科不扯社科和政治,这就让我感到莫名的哀伤了,诚然为了达到市场有效率的结论经济学中会做出假设市场时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果只影响买者和卖者。那是因为在分析看不见的手的时候我们希望忽略市场失灵,这是针对宏观来考虑的,相反的微观经济学家花费很多的精力去研究什么时候会发生市场失灵,就单个经济项目比如何老师说到的高速公路免费上面忽略市场势力和外部性是绝对不行的。
另外何老师对于福利的分析太过片面了,他认为收费站没收到钱福利就是0其实不对,因为收费站在维护日常工作的支出也必须算入可以说收费站的福利为负,那既然福利为负那何老师的理论不时应该更对吗。
在解释这之前我要讲到经济学的十大原理之一:政府行为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政府干预可以潜在的增进经济福利
没错何老师确实更对了,高速公路由于拥挤从公公物品转为公共资源,确实对于其收费是政府解决道路拥堵的一个方法(当然还有另一种方法是基于汽油收税),但是各位同学高速公路的初始属性并非公共资源而是公共物品。由政府提供公共物品是因为私人市场本身不能生产有效率的数量并且还必须决定提供哪些公共物品以及提供多少。
到底要不要建这条高速公路取决于使用这条路的总利益和建设维修的总成本(成本-收益分析)他的目标是作为一个整体而言的社会中成本和总收益。就我的理解是高速公路在一定程度其实应该被我们免费使用,在不考虑高速公路免费后造成的拥堵的前提下,很明显高速公路具有公共物品的两大性质既无竞争性又无排他性 因此在高速公路原本是应该免费的。只有当公共物品成为了公共资源的时候采用在拥堵路段收取费用的方法才会使福利上升(这个叫做公地悲剧)本质上来讲道路通行费是拥堵外部性的矫正税。拥堵一般处于某个时段中,因此合理的做法使分时段收费。各位同学我再强调一遍市场反应和调节是时间的,不能因为短时间免费造成的拥堵就把整个原本该有的福利都忽略。
我们要认识正确的顺序:高速公路(公共物品)免费使用--拥堵--部分路段成为公共资源(部分路段收费)整体福利上升。
高速公路收费整体福利其实是下降的,对拥堵路段的收费整体福利才是上升的,这才是政府决策在经济学利所该起到的作用。公共资源有竞争无排他性导致我们不该向使用者收费因为他们往往会过度使用公共资源,政府决策因努力用各种方法限制公共资源。
因此何老师在探讨福利的时候忽略了政府决策的作用,得出了整体收费福利上升这么个片面观念。
再再说一下免费是应该的,局部收费可取。先收费后免费由于实施过程的不利来解释为什么收费的这种理论实则是流氓理论,不能因为你做不好我就要将就,做不好的原因要找清楚。下面是对问题的回答:
从老师说的“大众性”我是认同的,在智力上群体的表现远不如构成这一群体之中的个人,所以涉及智慧这方面上,我们是决不能依赖群体的。然而群体的行动是受感情激起并主导的,这种感情的强弱程度直接决定着群体的行为能力。以上理论来自《乌合之众》古斯塔夫.勒宠。所以就我个人来说是支持精英决定论的,虽然我不同意从老师理性人的理解但是对于她所批判的“人民”想要什么还是很支持。民的种类太多需求也太多,大部分时候你觉得你代表的是大众其实你只是代表了大众中一个小的群体。
“人并不总是理性的”对于着一理论的观点是:生活是杂乱的,信息是不完全的,政府是不完善的,人也是不完美的。
正如 老师所说的“国家政策的制定要考虑很多因素,经济学原理是其中重要但并不唯一的一个。”国家的政策涉及方面太过广泛而我们一般人很难做到思考的如此全面专家学者也是,人力有时穷。这个时候我们基于已造成的事实去责问诸如连我都知道你怎么就不知道的言论,明显是不负责任,原因在于我们普通人的社会地位所得到的社会资源和社会信息是不够全面的甚至可以说是一知半解,因此我们完全忽略了决策者所考虑的众多因素,殊不知很多的决策都是一种妥协。
并不是1+1=2 这么简单
“理论要跟实际相结合”你觉得没结合有三种可能性:
一、理论不达标、
二、实际并非你所理解的实际
三、理论不达标实际也不是你所理解的实际。
现实状况中我们通常处于第三种。
题外话高速公路收费的原因是我国高速公路分为国家建设和地方政府建设,不同于国外使用税收修建公路我们的收费公路又叫做:利用贷款修建的收费还贷公路。这就是为什么高速公路要收费的原因
上文所有理论都来自《经济学原理》曼昆,我正好借助这次机会复习一下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