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中存在「教师的子女学习很差却可以进入实验班」的现象是否公平?

图样图森破,哪个重点高中的实验班安排教师子女用得着顶替普通人的名额?说白了就是你朋友自己没考上,实验班的插班生不占用本来实际按照名次录取的优等生这是行业潜规则,校领导又不是傻逼。

——————————————————————————
多说一句:这个问题根本就是不成立的,择校生、插班生、教师子女的择优入学不绝不会占用按照正常名次录取的学生。择校生交择校费对于学校来说那是额外的收入,名额也是额外的,跟你正常录取的人有个毛的关系啊!!!!学校,尤其是高中是要抓上线人数的,放着潜在的上线生源不招,除非校领导脑子有坑啊!评论里说对于实验班总人数的浮动闻所未闻我也是醉了,你的问题我才是闻所未闻。

底下一群言之凿凿,有板有眼地讨论起公平还是不公平的答主我也是醉了。接受一个观点前,先质疑论据合不合理啊,大神们!

————————————————————————————
鉴于评论区来了不少逻辑混乱,思维错乱的喷子,我再来扩展说一下,最后一次更新,以后喷子概不回复。

首先,我们来界定一下“顶替名额”和“插班生”的区别。顶替名额,是在原本公布的计划招生人数中,删减掉按照正常录取名次理应录取的学生,替换上其他学生,这叫顶替。插班生(或者说择校生、各种关系户),是在原本公布的计划招生人数以外额外增加的名额。

例如,某高中实验班原本计划今年招收50人,有3名未考上的学生想进入实验班学习,那么顶替和插班两者的区别用数学语言来表示是如下所示:

顶替:总人数=(50-3)+3=50
插班:总人数=50+3=53

几乎所有的小初高中在面临增收择校生或者关系户的时候都是选择第二种方案,而决不会选择第一种方案。为什么?因为小初高中在当地的口碑和所享受的教育资源是与每年的升学率、上线率挂钩的。比如一个高中一年计划只招收50人,如果它能招到全市前50名的生源,并且按照往年的数据,只要是本市前50的生源一定能够上一本线,那么就相当于该高中可以在三年后保持百分之百的一本上线率,在这种情况下,即使要它牺牲1个潜在的能够促使学校获得极佳升学率和口碑的名额去招收一个潜在的不能上一本线的学生,学校也是不会去做这种赔本生意的。那么我们知道全国各地的高中在招生的时候,绝对不会只按照计划招生人数来招生,比如计划招50个人的高中,实际招生人数一定是高于50人的。这额外的名额,并不占正常渠道的50人的名额。各地的重点高中一般不发给这些人本校的学籍,或者事先有协议,如果高考上重点线,再发给本校学籍和毕业证书。这样,学校的上线率依然能够保证,而且还有额外的择校费收入。

顶替名额基本上不会再小初高阶段的升学中出现,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小初高升学各校的招生计划人数是公布,但不固定的。此话何解?我们来对比一下研究生招生就明白了。


图一是杭州市2014年高中招生简章

图二是四川大学2014年研究生招生简章

可以很明显的看到,研究生计划招生人数要比高中计划招生人数精确的多(某些学校,甚至精确到个位)特别是34所自主划线的高等院校,其硕士招生简章一般提前好几个月就在网上公开了,硕士招生人数要报备教育部,所以研究生计划招生人数大体上是公布,固定。这就是和小初高的最大不同——不能暗箱操作,或者说,研究生录取的暗箱操作才是真正的不公平。为什么,因为研究生招生的暗箱操作才是真正采用第一种方法——顶替。因为什么,因为它的招生人数是严格固定的。这就是为什么大家在考研的时候极其关注各校的推免比和推免人数。举例来说,南京大学2013年历史系招生共91人,其中考古12人,中国史34人,世界史24人,文物与博物馆学21人,各个方向人数严格固定,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是不能够随意增加名额的。这其中包括了推免人数。如果南京大学事先公布了推免比,例如是百分之70,那么可以核算出各方向推免人数实际为多少人。从而得出统考招收人数。但是有的学校有些年份在录取前并不公布推免人数或者推免比率,只公布总招生人数(如复旦大学,山东大学),这就为暗箱操作提供了可能。例如参加统考未能通过复试线的关系户,可以占用统考生的名额获得录取资格,因为大家并不晓得该校该系该方向实际统考的招生人数。这才是真正的顶替名额,因为它占用的是原本通过正常名次录取的生源的名额。小初高的招生简章如上图所示,招生人数高度模糊,11000余人,分摊在各个学校的名额上也是模糊的(学校再把总的招生人数分摊给各个班,所以某些人不要再说什么我们讨论的是实验班而不是学校的问题,这点推而广之的思维都没有还讨论什么),这是学校可以根据应届人数上下浮动调整招生人数的依据,因为其招生人数并非是严格固定的,也用不着向教育部报备。但是由于我前面一段的分析,学校因为要考虑到与自身口碑和分享的教育资源挂钩的上线率,一般不会采用顶替的方法,而是采用择校、插班的方法,也就是说,插班生、择校生的入学并不会占用正常录取通道的学生的名额。因为这些人才是学校的本钱。而插班生是学校的额外收入。什么叫额外收入?就是可以要,也可以不要的。你让它保留本钱,多赚些外快,那大家是皆大欢喜。但你要它为了赚那点外快,还要往外倒贴,你觉得哪个校领导会做这种赔本的生意?

所以说,结论就一句话
学校中存在「教师的子女学习很差却可以进入实验班」的现象是否公平?

顶替名额,一般在且仅在招生计划人数是严格固定的情况下会发生(如研究生招生)。小初高升学考试不需要采用顶替名额的方式来满足择校生,因为学校既不划算也没必要。

我的口才不是很好,大家看得懂的自然看得懂,看不懂的我也不奢求您懂
——————————————————————
是个理性讨论的地方,你要辩论摆事实,说观点,评论区某些张口闭口脑残、屁的喷子恕不奉陪了。也请你离开我的评论区,自己开一个答案去吠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440103/5493.html

更多阅读

设置教学目标中存在的问题 和差问题教学目标

设置教学目标中存在的问题作为教师的我们,在经过多年的实践教学之后,似乎对教学目标的设置都有这样的一些困惑,曾经遇到过这样的一些问题和烦恼,比如:1.目标设置太宽泛、笼统,有的每节课的目标实际上属于整个单元的目标,从而这一课的目标

农村学校管理的中存在的问题 农村小学学校管理论文

农村学校管理的中存在的问题当前,我国中小学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是,由于在改革中建立起的各种体制在很多方面还不够健全和完善,相应的改革措施还不配套,有些还处在探索和磨合阶段,还存在着许多矛盾和问题值得重视,需要加

幼儿教师教学反思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幼儿教师反思

摘要:近年来,反思在教学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幼儿教育学领域的研究变得尤其火热。幼儿教师教学反思中存在着很多现实的问题,能够认识到存在的现实问题,并给与相应的对策对幼儿教师的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几个课堂案例

教与学中的重难点问题 考核中存在难点问题的思考

   对绩效考核的理解  绩效考核是对员工的工作能力、专业知识、技能、工作业绩及工作态度等方面的评价,所以必须建立评价标准和尺度,来衡量员工是否胜任工作,并把绩效考核的结果和员工的岗位调整、薪资调整相联系,作为员工培训需求

声明:《学校中存在「教师的子女学习很差却可以进入实验班」的现象是否公平?》为网友若丶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