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面补充了为何没有在解释中引用HDI指数进行分析的内容)
先上一张图表
其中请注意总量排名第73位(只要留意GDP和人均GDP就行了,IMF的PPP调整系数我认为可信度极低)的卢森堡,它人均GDP世界第一,无可争议的发达国家。然而它的总量低于缅甸。很显然,正常人不可能相信缅甸比卢森堡发达。那么逻辑已经无疑:发达与否的关键是看人均发展指数,而不是总量。而至少在GDP这个衡量指标上,中国最新的排名也就在80位上下(世行的统计下中国排位更低一些)。
另外还有一个关键指标,2014年全球人均GDP大约10500美元左 ,比中国人均高出约3000美元,一个低于全球人均水平线的社会是发达社会?这发达社会的帽子也太不值钱了吧。
当然,中国确实比较特殊。主要是由于社会主义传统的遗产和中国传统上对于教育文化的极度推崇,中国的社会人文发展指数在新中国建立后不久,就一直高于同等甚至比中国高出一大截的国家。
中国的公立义务教育及高中教育阶段,以国际主流标准衡量,质量很高收费很低。大学及研究生教育阶段,虽然质量被批评的很多,但与其收费相比,在全球仍然是性价比最高的一批。
中国的公立医疗体系虽然遭到了以公知为代表的大批媒体的狂热批评,但其实是目前全世界最好最平衡的医疗体系之一。这里多说几句:依靠全球最大的医疗教育体系的支持(这又要感谢公立教育了),中国每年都会毕业出全世界绝对数量最多,相对比例也超过世界平均线的医生和护士。而且他(她)们都是受过严格的正规医学教育和培养,基本没有某些国家常见的滥竽充数的货色。然后把他们扔进全世界最繁忙的医院体系(至少是之一)进行实际培训锻炼。医护行业至今仍是一个很依赖工作经验积累的行当,在中国的医院里成材的速度是非常快的(当然,少数对资金依赖极重的顶尖和前沿研究领域除外)。然而中国医生护士的相对收入水平远低于他们的大多数外国同行,实际上,中国是用尽可能增加医生数量并约束他们自行开业的办法,来压低医生的平均报酬,从而给多数国民提供一种及时(因为医生较多)又比较廉价(人工成本低)的医疗条件。
另外,还有一个与国内媒体平常宣传口径完全相反的情况。即中国的工薪收入按同行业比较,其实也已经超过了一大批人均一万美元左右(也就是正好在世界人均线上下)的国家。手上一时找不到图,但根据最新的研究报告,中国制造业平均工资已经超过东南亚最后一个较大型经济体对手马来西亚(新加坡、文莱属于城市型和纯资源型,此处不予考虑)。当然,有知友指出,中国的平均工作时间长,从而推高了绝对工薪收入,如果对比时薪就仍然落后于这些国家。这个说法至少听上去很有道理,可惜我目前没找到有相关的国际比较研究。不过好在在这个问题下,它并不很重要。在比较国民实际收入以衡量对比地区富裕程度时,基本上都是不考虑工时长短的。日本著名的(或者说臭名昭著的)“过劳死”也没挡住上世纪80年代,全球一起崇拜日式经营和工作模式不是……
基础设施更是中国的强项,而且不仅是大城市才独享这种优势或者说舒适,我相信客观的人都不会否认,大批中小城市乃至村镇近年来也在加入“基础设施比较完善的地区”之列。而良好的基础设施当然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是否正在步入发达的重要条件和标志之一。
再加上西方及其它多数外国人士平时听到的中国经济新闻基本都是全国性的,所能具体观察、接触的中国地方主要是东部沿海地区,往往还集中在少数大城市。这些更放大他们对中国已经富人成群,中产阶级满地走的感觉。当然容易产生”中国已经发达了“的印象。
至于题主的后两个问题
1、在国际社会中,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到底该如何确定?有什么特定的标准或者相应的组织来进行相关评定吗?
2、中国在关于自己是否仍是发展中国家的问题上是否有话语权?如果中国坚持认为自己是发展中国家而国际公认中国已成为发达国家呢?
其一、没有完全固定的标准,在判定上比较权威的机构有IMF、世行(尤其是后者会按不同发展程度发放优惠贷款)、世贸组织(世界贸易中允许发展中国家可以使用比发达国家更高的关税比例保护自己的国内业。另外还有一个OECD,一般认为它是发达国家娱乐部。凡是被它接纳的成员国,基本会被认为跨入了发达国家行列(当然这些年墨西哥快成笑话了)。反之,卡塔尔科威特人均GDP高得吓人,但却往往不被视为真正的发达国家。
其二、在这个问题上中国还是有一定话语权的。虽然世行的新贷款基本是不拿了,但中国坚持自己是毫无疑问的发展中国家,又能拉上一大帮中小国家呼应。西方至少在官方上还是不得不承认中国是新兴的发展中国家……
我认为中国现在给自己定位还是比较合适的:属于发展中国家内部的新兴国家。
—————————补充内容的分隔线—————————————
有知友在评论和其它回答时提到,在评判国家或地区发达程度时,人类发展指数(HDI)更加全面。不应该在分析和评价时被漏掉。
解释一下,目前国际HDI比较主要是联合国在搞,它下属有个专门的HID报告组
HDI的理念在评价和比较不同地区的人类社会发展水平上确实很好,如果假以时日完善好了,我认为甚至可以作为一种近似的“幸福指数”运用。但是现在的人类发展指数在具体编制时问题还不少,可比较性与可信度还不够,所以在回答这个问题时我没有多加利用。
具体来说,HDI目前由生活水平、教育程度和健康水平三大部分组成。
其中生活水平用的是人均PPP。目前来说没有一个PPP的取值体系和权重系数是让人满意的,或者说,没一个在大规模运用时是可靠的(顺便说一句,真是很让人厌烦,现在一堆机构明明是做的是PPP,偏偏对外宣称时一个个称自己是GDP,一不仔细就上他们当了)。放着目前仍然最为权威与实用的汇率制GDP不用,改用很不成熟的PPP,让这个权重最大的分项太容易受人为因素影响了。
另外两大部分,健康用预期寿命的数据代表是比较可信的。教育水平用受教育年限衡量,相对勉强一些(因为不同国家和地区,同样的教育年限质量差距会很大),但也还能接受。
不过,问题出在这些数据相对冷门,被人做手脚时不易发现。而联合国报告组里面人员政治化程度又很高。我的一位朋友就曾在无意中发现,联合国在编制HDI指数时,中国的健康和教育得分问题很大,严重偏离其它来源的数据。
不管这是有意还是无意,,是否是有人故意在操纵篡改数据,但至少让人难以完全信赖现在的HDI指数的质量。
所以能够看出,HDI指数理论上很先进,但实际中还并不成熟,冒然引用作为主要分析依据,容易被误导得出不可靠不正确的结论。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