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买电影票哪里便宜 为什么网上买的电影票比现场买便宜很多?

厄。。。我尝试换个角度来回答这个问题。。。

为什么网上卖的电影票通常比现场买便宜很多?

首先,买电影票的方式有:
1、现场买(准确说现场现金买或使用没有促销活动的银行卡刷卡买);
2、网上买,比如猫眼电影、时光网啥的;
3、各种兑换券,兑换卡;
4、影院自己的会员卡;
5、影院促销活动(比如现场使用某银行卡,可以买一送一啥的)
6、大家一起想哈。。。

所以,我猜啊,这个问题其实还有一个问法:
为什么比起“现场买”(方法1),其他任何购买方式(方法2-6)的票价都要便宜很多?

上面这个问题我觉得可能是题主真正想问的。

方法2-6,基本要遵循最低票价原则(不同城市不同标准)。
如果你买的兑换券或者团购券,实际价值低于该片该城市该轮次的片方最低票价,只有两种可能:影院自己补足差额,或者存在偷漏瞒报票房可能性;

所以,方法2-6,其实在水平对比前提下(同一影片、同一城市和同一轮次),票价上下浮动不会很大。

需要讨论一下的是方式1。
影院水牌上的票价,首先要想想她是怎么来的?
下面都以北京(一线票仓)为例子。

事实一:
1998年,99年,北京,《泰坦尼克号》和《拯救大兵瑞恩》,我都是在北京青年宫(新街口附近)看的的首映,分别看了两遍,按门市价买的,一张50元。
这个价格很不亲民。

没多久,北京双安UME影院改造完毕,应该是国内最早一批五星级影院,那时候门市票价好像就没低过50块,然后逐渐每年提高,现在北京三家UME影院,门市票价普通影片应该是70-80元,3D或者巨幕影片应该都在100元起。

事实二:
曾经很长一段时间,全国平均票价都在20多块,大概23块到26块徘徊了很多年。
过去几年全国平均票价已经飙升到了35块左右,北京应该接近40块,最夸张是上海,已经超过40块,这是平均票价哦。

我个人亲身感受:
影院水牌上的门市票价价格(普通影片)基本是这个城市平均票价的2倍以上。

为什么影院门市票价这么高?

一方面,我觉得有点历史遗留问题。
在前面说的1998年前后,全国陆续开始了兴建现代化多厅影院,这个风潮带来的直接结果之一,就是影院电影票价体系的彻底改变。
要知道在1992-1995年我上初中三年的时候,我家乡青岛当时很小的一个城市,还存在着1块5一张的暑期学生票,门市票应该也不会超过10块,如果没记错,应该是5块左右。
1998年,我回青岛又看了两遍《泰坦尼克号》,我印象票价好像在25块到40块之间,具体不记得了,因为这个片子太长,票价比较特殊,我在青岛又看了两遍,这电影一共在电影院当时看了四遍,买的都是影院门市全价票。

所以,现在影院门市票价高,我个人感觉,是UME等国内第一批五星级影院刚刚出现时,影院定位是奢侈性消费,就是不是给大众老百姓看的,那时候去五星级影院看电影是一种“烧包”行为,是一种体现出“我跟你不一样哦”的中产逼格行为,后来进影院的人越来越多,学生党越来越多,那是后话~
我认为现在门市票价虚高,是有当时历史市场环境原因的。

另一方面,就是一个消费心理基础上的影院定价策略问题了。
也是我这个答案想阐述的重点。

这多年,有一个数据,从来没有人提及过,因为真心不好统计:
一家影院每天有多少观众是”随机观众”?多少是“目的性观众”?
“随机观众"这个词是我临时想的,大概意思就是影院观众里有一批人是这样的:
- 本来两口子吃个饭,吃撑了,那上楼看个电影吧。
- 天太热,找地方吹个空调,那去看个电影吧。
- 太无聊了,不知道干什么,那去看个电影吧。
。。。。。。
反正,统一特点是,没什么计划,得着什么看什么,明显特征,排队半天,到跟前了,问售票员:你有啥推荐没?
注意:上述人群中可能也有人是会员卡持有者或也会用其他优惠购票方式,但比例应该很小。

“目的性观众”,就是进电影院之前,都已经知道自己要看什么,就奔着某一部电影来的,是做了相应准备的,包括用什么优惠方式买票。
但这类观众中,也有一小部分,就是一年一般不进电影院,实在某部电影有特殊原因,还是破例来电影院看看吧,这种直接买门市票可能性也大,但数量也不见得很多。



综上,影院门市票,价格高昂,但一定要这么挂着,就是为那些大部分“随机观众”或小部分“目标性观众”准备的。
这批人,即不愿意办会员卡,也不知道什么叫手机支付,也从来没团购过,也没有兑换券。。。
这批人绝对数量不少,而且还稳定地贡献了一定比例的票房,而这个比例里,一个人的利润可以顶好几个使用团购券的观众。


05年到07年时候,在电影发行公司上班,经常要跑几家影院去帮着盯首映前几天的票房,我当时就负责北京双安UME、星美国际和当时刚开不久的中关村金逸,三家一晚上都要来回转。
除了跟影院经理聊天,那几年就习惯性养成了没事就靠在售票口旁边看人家怎么买电影票。
无聊的朋友可以试试,真的是很有意思。
当然,对有些朋友,可能这算业务基本功。

此后,基本上我每周都去电影院,所以总是偷看人家买票,成了职业习惯。
我可以负责任的说,几年过去了,都排到售票员跟前了还晕着不知道要看啥的观众,一直大有人在,不会随着时光的推移而消失:)


当然还有一种观众,叫土豪,当然也有可能临时要拉姑娘约会,赶紧找个黑的地方一起呆会,任何一种,这时候还要为剩个几十块各种折腾折扣兑换券,实在太不酷了。。。


简单版本回答:
有历史原因,也是市场定价策略。


最后,关于yolfilm的回答,逻辑没问题,但跟目前几年国情基本不符合。
这套理论是国外来的,最早开的一批五星级影院大概还能符合这个逻辑,比如我前面说的UME双安店,一般影院回本要五年到七年甚至更长,但这家店因为上面说的原因,加上地理位置的确好,当年两年就全回本,后面都是纯利润。
但这两年,国内影院投资这个生意都给房地产商给玩坏了,影院经营变成一个微利企业,赢利比较好的上面说的万达,也是因为他的租金可控,当然这个还有关联交易风险,所以各种潜在问题,其他国内绝大多数影院,只要地皮是租的,除非当年租约签的长,现在这两年基本都是影院在给房地产打工。
所以,yolfilm答案里的理论,其实是落不到眼下国内现状的。

落不了的另一个原因,因为我们查票太严(因为影院,包括整个中国电影都太依赖票房收入),加上我们又从来不缺人手,所以逃票混电影院这种事在大城市很难。
这个跟国外影院真不太一样,美国、欧洲影院我去了很多,里面真是空荡荡,我理解多雇一个检票员也很贵吧,加上人家的诚信基础,没什么人蹿厅的,但像美国那种几层楼超大multiplex,你要真来回蹿了,总得买吃喝,但基本也都是学生党干这种事,所以这理论放国外大城市可以,国内真没戏。
而且,直观而言,国内观众买汽水爆米花的几率,感觉比国外本来就要低。
特别是美国观众,我几次在美国电影院看电影,感觉他们要是不人手拿着爆米花和汽水进去,就不叫看电影。
所以,单这么看,国内影院食品销售额比起国外,比例上也的确会差很远。


关于国内影院收入结构,还是最好最近在做影院的人自己出来说说。
我猜啊,除了票房,排后面的肯定不是卖品,应该是广告收入,或者地皮租的大的,会做二房东,各种组合经营。
广告收入这个学问就多了,反正能拆着卖的都买了,所以大家都看不到预告片了,因为都卖广告了,所以看不到纸的海报了,都换电子屏了,因为电子屏才能不断换画面,才更方便招商嘛。。。
我觉得这都是被房地产商给逼的。。。


最后,刚看到有人说相反的情况,就是网络渠道票比现场直接去买还要贵。
基本这种情况就是一定不是北上广,甚至不是前二十名票仓城市,我斗胆猜一下,应该是二线以下,而且应该不是新建的多厅豪华影院。。。
剩下的,各位自己脑补吧。。。

我只是尝试换一个角度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480103/1048.html

更多阅读

网上买隐形眼镜好吗 网上的眼镜为什么便宜

网上买隐形眼镜好吗——简介 网上购物逐渐成为了一种时尚,更是一种流行的趋势,它具有简单、快捷、方便、价格实惠等优点,以前只能在眼科医院或者眼镜店购买隐形眼镜,而在网购普及的今天亦可在网上配隐形眼镜。但由于网购的特殊性,许多用

网上如何购买预订 电影票 日本网上购买电影票

网上如何购买(预订)电影票——简介 现在,电影业很发达,新片一步步地接踵而来。直接去电影院买票吧,很贵!有时就会选择网上买电影票,既便宜又方便。 下面分享一下如何在网上选购电影票。网上如何购买(预订)电影票——工具/原料下面以百度团

声明:《网上买电影票哪里便宜 为什么网上买的电影票比现场买便宜很多?》为网友在心就在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