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突然去世 存款 一个人没存款的时候,需要考虑理财吗?

楼下有知友问为什么推荐这么多本书?虽然这些书我都是很多年前看的,对其中的具体观点难免印象模糊,但是这几位作者的作品在我所读过的理财书中绝对是出类拔萃的。当然,一下子罗列这么多美国人写的理财书,大家难免会觉得无论从内容到方法都脱离中国现实甚远。但我始终认为,中国社会在不断进步中,美国的今天就是中国的明天。对于真正想提高理财能力的朋友,这些书绝对是有学习价值的。

举个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例子:

清崎的书中反复提到,开始投资房地产并不一定要有很多钱,一有机会就去看,遇到难得的机会第一时间给卖家写一张欠条先签下来,之后趁着相关评估机构对房子状况进行尽职调查的时间去找银行融资,最后的结果往往是不用投入自己的一分钱,反而因为项目的现金流好,可以从银行的超额抵押中得到一部分现金。这样的事在银行惜贷、房价飞涨的中国,怎么可能遇到呢?

2005年,在我第一次考虑换房的时候,当时北京的房价还没有半点起飞的架势。在看过相当多的一手和二手楼盘后,最终选中了一套位于市中心的二手公寓。当与卖主签好合同找银行贷款的时候,负责批贷的人问:“做了这么久的二手房贷款,我还是头一次见到实际成交价格低于评估价,你为什么不考虑少付点首付,多贷一些款呢?”当时我的回复是:“现在的还款安排已经是我所能承受的上限了,不希望因为买房使自己的生活品质过多地下降”。多么冠冕堂皇的理由!读了这么多的理财书,我自己始终把欠债当成一种负担,于是最终选择了将还款期限定为15年,并向家人借款以提前还掉部分贷款,然后在09年把贷款余额全部结清了。。。

之后的许多年,我都在为当时的这个决定而懊悔:如果当时遵照清崎书的观点,尽量多贷一些款,把用于提前还款的现金当做首付再买一套房子,现在的局面可能完全不一样。

===以下是之前的答案===========================================

谢善华兄邀。之前的各位已经罗列了很多很好的点子。的确,没钱的时候正是充实自己的好时机,可以有大把时间去学习理财知识,并且做出短中长期规划。可喜的是:题主提到目前只是存款很少,起码不是负债累累。毕竟咱中国人的传统是量入为出,借钱消费尚未成为主流。我觉得最惨的是次贷之后的美国老百姓,一屁股房贷、学生贷、信用卡贷...经济不好收入来源又没保证,那他们是开始怎么理财的呢?下面推荐几本人给题主:

初级班:

Dave Ramsey的Total Money Makeover这本书英文的网上应该能找到电子版。如果题主听力还成,建议在Itunes Podcast里找他的广播听几期节目,属于专门帮债台高筑的美国人民解决债务问题那种,每当听到有人大声喊出“I am debt free”的时候还是挺能鼓舞人的。
他的理论首先是剪掉所有的信用卡,买所有东西都尽量用现金消费,每月收入按固定比例还债,直到把所有债务还清。。。题主不用还债,不妨把目标订为储蓄吧,毕竟无论什么投资都需要本钱。

中级班:
Suzy Orman是CNBC的著名脱口秀主持人,她的Suzy Orman是CNBC的著名脱口秀主持人,她的The Nine Steps To Financial Freedom《九步达到财务自由》发行过中文版,本人也几次来过国内进行讲演,应该算是国内知度比较高的理财师。作品虽然偏重女性理财,但是道理都是相通的,男生看看也无妨。主要著作包括:
You've Earned It, Don't Lose It: Mistakes You Can't Afford to Make When You Retire (with Linda Mead) (1995)The Nine Steps To Financial Freedom (1997)The Courage to Be Rich (1999)The Road to Wealth (2001)The Laws of Money, the Lessons of Life... (2003)The Money Book for the Young, Fabulous and Broke (2005)Women and Money: Owning the Power to Control Your Destiny (2007)Suze Orman's 2009 Action Plan (2009)Suze Orman's 2010 Action Plan (March 2010)The Money Class: Learn to Create Your New American Dream (March 2011)
进修班:
一个人突然去世 存款 一个人没存款的时候,需要考虑理财吗?
Robert Kiyosaki(罗伯特•T•清崎)的《穷爸爸 富爸爸》系列大家都应该耳熟能详了。虽然前一阵传言公司破产,实际上不过是摆脱债务的小花招。他的书通俗易懂,主要介绍如果通过房地产投资实现财务自由的。看他的书可以了解一下他提到的财富象限,以及如何达到财务自由。Robert Kiyosaki(罗伯特•T•清崎)的《穷爸爸 富爸爸》系列大家都应该耳熟能详了。虽然前一阵传言公司破产,实际上不过是摆脱债务的小花招。他的书通俗易懂,主要介绍如果通过房地产投资实现财务自由的。看他的书可以了解一下他提到的财富象限,以及如何达到财务自由。
我觉得更有意义的是从网上下载一套现金流(CASHFLOW)游戏的电脑版本(PC、MAC都可使用)练练手,这个可是比大富翁(monopoly)更有教育意义!如果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玩,可以买一套现金流的桌游搏杀一下,看看谁能第一个跑出Rat race。

课外班:
作为专门研究美国富人投资和消费习惯的大学教授,Dr. Thomas J. Stanley把他的研究成果写成了两本畅销书The Millionaire Next Door(中译本:邻家的百万富翁, 中信出版)和The Millionaire Mind。前一本主要讲百万富翁如果节俭,作者用三个词概括这些百万富翁的行为:Frugle, frugle, frugle;后一本主要讲百万富翁是如何选择自己职业的,作者用的三个词是:Vocation, vocation, vocation. 作为专门研究美国富人投资和消费习惯的大学教授,Dr. Thomas J. Stanley把他的研究成果写成了两本畅销书The Millionaire Next Door(中译本:邻家的百万富翁, 中信出版)和The Millionaire Mind。前一本主要讲百万富翁如果节俭,作者用三个词概括这些百万富翁的行为:Frugle, frugle, frugle;后一本主要讲百万富翁是如何选择自己职业的,作者用的三个词是:Vocation, vocation, vocation.
Stanley最新一本Stop Acting Rich基本内容是前两本书的重复,并没有提出新的观点,如果有兴趣的话也可以读一读。这几本书Audible都出过有声电子书,听力好的朋友可以找来学习。

补充一点:

Stanley在他的书中提到一个衡量个人财富的公式:个人净资产与(家庭年收入 × 年龄 ÷ 10)的比值,如果比值大于2(净资产是收入 × 年龄 ÷ 10的两倍以上),则称这个人是惊人财富创造者(Prodigious Accumulators of Wealth, PAW);如果比值小于0.5,则称之为低能财富创造者Under Accumulator of Wealth, UAW)。其背后的逻辑是:两个同齡人同样都有100万美元净资产,A 的年收入为5万美元,B的年收入为50万美元,显而易见B的净资产过少,一旦收入出现问题,生活马上受到影响。这个公式是作者总结美国家庭财产的经验规律,大家可以对照一下自己的情况看看处于哪个水平,不过按目前国内的房价来看,恐怕大家都是PAW呢;-)

祝愿大家在学习投资理财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480103/1093.html

更多阅读

人生成功法则,心想事成的秘密! 人生成功的黄金法则

面对梦想道路上的困苦艰难坎坷,执著是最好的利刃,它会帮助一个人劈开艰难,穿越困境,抵达铺满鲜花的梦想。  在你手上的,是一个至大的秘密——一年以前,我的生活彻底崩溃了.我把自己累得精疲力尽.我的父亲也突然去世,我的人际关系也变的

谁家BB叫刘德华爸爸叫朱丽倩妈咪图 刘德华老婆朱丽倩照片

2009的8月对刘德华而言,实在不是一个吉利的月份,朱丽倩父亲突然去世,让两人之间隐瞒24年的恋情及结婚实情浮出水面,在强大的压力下,刘德华终于鼓起勇气承认其事,继而连与喻可欣的一纸婚约也予亲证。刘德华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力挽形象

剪刀手爱德华 好看的电影

《剪刀手爱德华》,许久之前听同学谈论过这部影片,趁着今天空闲,窝在宿舍,悠哉的欣赏一番。 片中的故事大概是这样的:很久很久以前,古堡中住着一位发明家,他制造出了各种东西,最后还造出了一个机器人,并给他起名叫爱德华。发明家对这件作品

笑林患白血病突然去世 谢百三去世怎么这突然

  春节前,在北京市文联的新春团拜会上,我还和笑林一通聊,我们一起商量要去北京电视台做一期节目的事。他看上去很好,没有生病的迹象。今天早晨,我弟弟从大连打来电话,问我:“笑林去世啦?”我说:“别胡说!我前一段时间还看到他。”弟弟说:“可

声明:《一个人突然去世 存款 一个人没存款的时候,需要考虑理财吗?》为网友深海不及你心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