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曼玉演技 张曼玉是怎么从一个花瓶突然就爆发了演技随后成为一代女神的?

张曼玉从2004年慢慢退出公众视野,加之其盛名之时大多数90后才是小孩,近年出现的新闻又多为负面,传其容颜衰老至于吓人,改走摇滚路线落魄非常等,所以其热度似乎逐年下降。张曼玉从2004年慢慢退出公众视野,加之其盛名之时大多数90后才是小孩,近年出现的新闻又多为负面,传其容颜衰老至于吓人,改走摇滚路线落魄非常等,所以其热度似乎逐年下降。

大多数人对于新浪热搜榜中的一众明星如数家珍,而对这位“中国电影的女神”,首位获得戛纳电影节最佳女演员的亚洲女星知之甚少。相关的讨论也寥寥无几,所以我先来谈谈吧。

一、1983-1988初入影坛的花瓶
张曼玉1964年9月20日出生于香港,八岁时移民英国,十七岁回香港探亲,随后被星探发现,成为了一名模特。十八岁时参加香港小姐选美大赛,获得张曼玉1964年9月20日出生于香港,八岁时移民英国,十七岁回香港探亲,随后被星探发现,成为了一名模特。十八岁时参加香港小姐选美大赛,获得“最上镜小姐”称号和港姐亚军。

张曼玉后来回忆时曾说过:“参加香港小姐竞选是我生平作出的第一次最有勇气的决定。我最怕与人竞争和比较,因为我怕输。但这一次我下了决心,因为参加港姐竞选是我进入娱乐圈的重要机遇。就算落选,我还会有机会当艺员,因为演戏实在太吸引我了!” 

张曼玉凭借选美获得了进入影视圈的门票,接下来她接拍了大量的电视剧,但她的演技非常稚嫩并且没有深度,虽然大家都承认她的美貌,也有一定的知名度,但是大众对她的印象定位为“花瓶”。
随后张曼玉转战大荧幕,拍摄了《青蛙王子》和《缘分》,票房不错,但是她最大的贡献是甜美活泼,生动可爱。张曼玉后来说:“我入电影圈的时候,于我而言,拍电影只是个游戏,我对它一无所知。我的机遇在于我出现在人们正寻找新面孔的特别时刻,在行业正繁荣时刻。”随后张曼玉转战大荧幕,拍摄了《青蛙王子》和《缘分》,票房不错,但是她最大的贡献是甜美活泼,生动可爱。张曼玉后来说:“我入电影圈的时候,于我而言,拍电影只是个游戏,我对它一无所知。我的机遇在于我出现在人们正寻找新面孔的特别时刻,在行业正繁荣时刻。”

早期的拍的电影,值得一提的是和成龙合作的《警察故事》,但其仍没有摆脱花瓶角色。随着她的名声越来越大,片约越来越多,在1988年一年,她参演的电影就有12部,是实实在在的拼命十三郎。
那时候香港影评界对张曼玉的评价是:“她给观众的印象,那时候香港影评界对张曼玉的评价是:“她给观众的印象,除了美丽之外,实在没有什么值得一提的。主要是拍喜剧片,在这些影片中,饰演的大多数是天真而又带点憨味的傻妹,热闹有余,内涵不足。看到她的演出,只觉得她不过是一名在银幕上走来走去的花瓶。”

二、1988-1994实力派演员的养成
张曼玉出演王家卫的处女作张曼玉出演王家卫的处女作《旺角卡门》是其职业生涯中的转折点。在《旺角卡门》中她饰演华(刘德华饰)的女友,这个角色质朴温婉而又富有灵气,刘德华曾说过,最理想的女性就是《旺角卡门》中的张曼玉。通过这部电影,她摆脱了以前咋咋呼呼的形象,开始成为具有内心表现力的演员。

张曼玉曾经这样形容《旺角卡门》对她的影响:“在王家卫之前,作演员对我而言就意味着做反应,毫无原因地狂喊,像孩子一样哭、蹦蹦跳跳。而拍《旺角卡门》时,我要寻找感情的深入点。从这开始,我就开窍了。我也决定将拍电影作为自己的事业。”
王家卫在张曼玉的演艺生涯中影响很大,她曾说过:“王家卫在我最低落的时候出现,他让我有了自信。10年前,我开始想突破自己,但需要有一个适合的人去配合,而王家卫就是那个人。”在这之后,张曼玉开始成为了墨镜王电影中永远的苏丽珍。先后在经典的《阿飞正传》中饰演过痴情的苏丽珍、《花样年华》里饰演过想爱而不能爱的苏丽珍和《2046》里被周慕云念念不忘的苏丽珍。王家卫在张曼玉的演艺生涯中影响很大,她曾说过:“王家卫在我最低落的时候出现,他让我有了自信。10年前,我开始想突破自己,但需要有一个适合的人去配合,而王家卫就是那个人。”在这之后,张曼玉开始成为了墨镜王电影中永远的苏丽珍。先后在经典的《阿飞正传》中饰演过痴情的苏丽珍、《花样年华》里饰演过想爱而不能爱的苏丽珍和《2046》里被周慕云念念不忘的苏丽珍。

王家卫也是张曼玉表演的启蒙老师,他敏锐地观察到以前从未有人注意到的特点:她擅长用肢体来表现人物内心。王家卫曾评价说张曼玉的肢体语言非常丰富,这是一个演员非常好的特色。

张曼玉也说:“和王家卫合作很有安全感,因为我知道他是特别敏感的,能够看到其他导演看不到的地方,永远会把我最好的一面拍出来。他为我打开了一扇门,使我明白:表演不仅仅是一种陈述,而是要发自内心,需要整个身心的投入,而不是光靠脸部或眼睛。”
凭借这部电影,她首次获得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主角提名,大众慢慢期待这个曾经的“花瓶”的演技。在次之后,她获得了一些优秀的文艺片导演的青睐。凭借这部电影,她首次获得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主角提名,大众慢慢期待这个曾经的“花瓶”的演技。在次之后,她获得了一些优秀的文艺片导演的青睐。1989年主演《人在纽约》获得台湾金马奖最佳女主角,这是她人生中的第一个有分量的演员奖。1990年张曼玉凭借《不脱袜的人》获得香港金像奖最佳女主角,张曼玉慢慢开始摆脱花瓶形象。
1991年,张曼玉主演电影《阮玲玉》,这是其演艺生涯中是一部非常重要的电影,她倾注了大量的心血,深深地融入到了这个角色里。电影中有这样一个片段:当张曼玉听完阮玲玉的演艺生涯是从花瓶转变为演技派女演员时,不禁脱口而出:“那不是跟我很相像吗?”张曼玉把阮玲玉复活在荧幕上,在拍最后那场“人言可畏”的遗书时,摄像组甚至感觉到阮玲玉的灵魂出现在张曼玉的背后。

有评论认为:“《阮玲玉》可以说标志了张曼玉表演的最高成就。除了张曼玉的演技日臻完善之外,阮与张这两个相隔半个多世纪的女子在经历上众多的相似也为张曼玉的成功大开了方便之门。”张曼玉凭借《阮玲玉》荣获第42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女演员,成为华语影坛首位在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中获得演员荣誉的演员。
1992年,张曼玉在徐克监制的《新龙门客栈》中饰演客栈老板娘金镶玉,她风骚泼辣,一颦一笑间风华绝代,因此塑造了一个名垂影史的经典武侠形象。黄建中曾这样评价:“金镶玉是我最喜欢的角色。没有这个黑店老板娘,整部电影就拍不下去,更没有了生气和野味。”而影片也堪称华语武侠的一座丰碑,龙门客栈的旗帜将一直在江湖中猎猎作响。
1993年,张曼玉和王祖贤主演电影《青蛇》,演片改编自李碧华的同名小说,颠覆了经典的传说,以白蛇身边的小跟班青蛇为主角,重新诠释和演绎爱。张曼玉饰演一个不谙世事,但又妖艳邪魅灵动俏皮的蛇妖,她将青蛇的蛇性、人性、佛性演得活灵活现。通过《青蛇》,张曼玉再次向世人证明了她日渐成熟的演技。
1994年张曼玉出演《东邪西毒》中欧阳锋的大嫂。电影中关于她的片段不多,几场近景独白细腻真实地诠释了一个错失所爱的女子的愁苦。在中我曾截取她的台词。很多人说《东邪西毒》很难懂,确实,这部电影已经打碎了传统武侠的结构,更多的是表现社会生活中各种人物的情感。而全剧最令我感触深刻的就是张曼玉饰演的大嫂的情感独白,通过张曼玉的演绎,我慢慢懂得了影片想要表达的内涵。

张曼玉演技 张曼玉是怎么从一个花瓶突然就爆发了演技随后成为一代女神的?
在1984-1994这十年间,张曼玉从选美获奖进入演艺圈,开始了她的演员征程。从最开始几年在喜剧片中的花瓶一步步磨练成长为影后光环加身的实力派,从最开始人人都知道的青春活泼的美丽少女到逐渐在岁月的淬炼中蜕变为人美如玉的女子。

这中间,变化的有太多太多,但唯一不变的是她的勤奋。在这十年中,她接演的演片数不胜数,甚至曾经创下最高纪录。所以从1994年到1996年,张曼玉失踪了整整一年零八个月,她淡出大众视野,没有拍电影,过着普通人的生活。

三、1996-2004国际影后大放光彩
复出后张曼玉首先拍了《宋家皇朝》并获得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主角,复出后张曼玉首先拍了《宋家皇朝》并获得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主角,1997年拍摄了被称为华语影坛最出色的爱情片之一——《甜蜜蜜》。这部电影也是其演绎生涯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有人曾问她在出演过的这么多角色中,哪个角色和你最像时,张曼玉回答说应该是《甜蜜蜜》里的李翘。
张曼玉扮演从内地来到香港打拼的李翘,在十年里不断朝梦想前进,也不断错过自己爱的人。洗尽铅华的张曼玉演技醇熟,在其光彩之下,男主角似乎成为了陪衬。在最后美国偶遇的那场戏中,她的脸部足有半分钟没有表情,就这么深深地望着对方,但十年的岁月在她略微颤抖的脸庞上轻轻掠过。最后她含泪微笑,没有语言,没有动作,但却说尽了十年的酸甜苦辣和爱恨离合。张曼玉扮演从内地来到香港打拼的李翘,在十年里不断朝梦想前进,也不断错过自己爱的人。洗尽铅华的张曼玉演技醇熟,在其光彩之下,男主角似乎成为了陪衬。在最后美国偶遇的那场戏中,她的脸部足有半分钟没有表情,就这么深深地望着对方,但十年的岁月在她略微颤抖的脸庞上轻轻掠过。最后她含泪微笑,没有语言,没有动作,但却说尽了十年的酸甜苦辣和爱恨离合。

香港影评人评价说:“张曼玉在影片中的表演舒展灵活,挥洒自如,无论是情感的宣泄还是人物个性的刻画,都十分细腻到位。她猫一样的灵性和气质在该片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最终,凭借此片张曼玉在港台颁奖晚会上大放异彩。
随着张曼玉减少产出,她接戏越来越慎重,甚至业界传闻她为了好角色可以做出一切让步,相对的,如果是她不喜欢的角色,无论多大牌的团队她都会婉拒。在这几年间,她的《宋家皇朝》获奖,后又与黎明合作《一见钟情》。随着张曼玉减少产出,她接戏越来越慎重,甚至业界传闻她为了好角色可以做出一切让步,相对的,如果是她不喜欢的角色,无论多大牌的团队她都会婉拒。在这几年间,她的《宋家皇朝》获奖,后又与黎明合作《一见钟情》。

2000年,她再次和王家卫合作,出演《花样年华》。张曼玉这样形容这部作品在自己电影生涯中占据的位置:“它很重要。应该是我戏路的一个转折点。它让我发觉自己原来也可以演这种很有‘内心气’的女性。” 《花样年华》是王家卫最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作品之一,2000年当《卧虎藏龙》在美国大火之时,《花样年华》则征服了整个欧洲。正如张曼玉所说的:“《卧虎藏龙》在美国好威,《花样年华》在欧洲好劲,两部都是港产片,同时可以在国际扬威,我真是很开心。”

而电影中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美学元素是旗袍,我在中单独做了些解读。
2002年张曼玉在《英雄》中饰演剑客飞雪,张曼玉的扮相简约到极致便美到极点。那种长发白衣的飘逸之美,让人想起顾恺之的仕女图,味道悠然。

谈起拍摄时的情状,张曼玉说“在一个远离城市繁华的地方,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每天坐车三四个钟头去外景地,在沙漠中舞起漂亮的剑花。我这个女侠还做得蛮潇洒呢。可是风沙一来,大家都拼命跑上车避风头,不然细细的沙吹得满嘴满脸都是。有时候一天只能拍几个镜头,很快天就黑了,又要再坐三四个钟头车回饭店,彻彻底底清洁,有时连耳朵里也有沙。不过艰苦对我来说是一种磨炼,我很喜欢这个挑战。”

《英雄》开启了中国商业片大制作的先河,影响深远,在国际上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提名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和金球奖最佳外语片,而作为主演的张曼玉的演绎事业也再上了一个台阶。
2004年张曼玉主演其前夫执导的电影《清洁》,在电影中她饰演想要要回自己儿子的艾米利。这是张曼玉的戛纳封后之作,凭借这部影片,成为了亚洲首位戛纳影后,也成为了首位因主演西方作品而获得国际大奖的华语演员。

张曼玉独自撑起了略微平淡沉闷的文艺片,并且使用了英语、法语和粤语等多国语言。在最后,当她在录音棚唱歌时,在舒缓悠扬的歌声中我竟止不住泪流满面,也许这就是张曼玉通过其精湛的演技传达出的内敛深刻的感情无声无息地感染了我。
到2004年张曼玉成为戛纳影后,成为华语影坛甚至亚洲影坛中数一数二的演员,这一年她40岁。随后,她开始息影,人生进入另一个篇章。到2004年张曼玉成为戛纳影后,成为华语影坛甚至亚洲影坛中数一数二的演员,这一年她40岁。随后,她开始息影,人生进入另一个篇章。

也正是因为她近十年来的息影,她甚少出现在公众面前,年轻一些的我们似乎开始慢慢遗忘她。在2014年她50岁时选择以歌手的身份重出江湖,舆论一片哗然,各种刺耳的声音此起彼伏。但张曼玉回应说“我演了二十多部电影,可还是有人说我是花瓶。请再多给我20个机会,我一定能唱好的,好吗?”

我想,随便指责张曼玉的人都太轻率。她从18岁进入演艺圈,从最开始的青春少女荧屏花瓶慢慢变成优雅女性实力影后,无论是早期的活泼可爱、中期的优雅高贵还是现在的摇滚奔放,她都用自在自我的方式诠释着自己的精彩,正如鲁豫所评价的:美而不自知。
张曼玉兼具东方的素静神韵和西方的明艳光彩,自然流露着迷人的内在美感,好似一束光,美得如此通透如此圆润。张曼玉兼具东方的素静神韵和西方的明艳光彩,自然流露着迷人的内在美感,好似一束光,美得如此通透如此圆润。

从花瓶到女神,美人从不会迟暮。

美人也从未迟暮。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480103/5706.html

更多阅读

爆笑:张海迪是怎么瘫痪的

张海迪是怎么瘫痪的小学语文题目:把以下四句话用关联词连接1.张海迪姐姐瘫痪了;2.张海迪姐姐顽强地学习;3.张海迪姐姐学会了多门外语;4.张海迪姐姐学会了针灸。正确答案:张海迪姐姐虽然瘫痪了,但顽强地学习,不仅学会了多门外语,而且

林黛玉到底是怎么死的? 林黛玉是怎么死

风之子闲侃红楼梦之四在高鹗的后四十回续本里,林黛玉是病死的。而且,是听着贾宝玉婚礼传来的隐隐约约的欢庆之声、心痛与疾病交加而气绝身亡的。在死前,她还悲愤的焚烧了与贾宝玉“传情”的诗帕,以示绝情。应该说,这个结局还是很有艺术

林黛玉之死的强烈暗示 林黛玉是怎么死的

《红楼笔记》之四百五十风之子原创之前,我曾经撰文若干(参见拙文《林黛玉到底是怎么死的?》、《《葬花词》隐喻林黛玉之死》、《林黛玉为何选择自缢方式结束生命》、《黛玉为何是自缢而非自沉绝食病逝》、《黛玉葬花有何玄机?》、《再

张仪当年是怎么玩死楚怀王的? 张仪骗楚怀王

高高此山顶, 四望唯烟云。下有一条路,,通达楚与秦。——白居易《登商山最高顶》如果你曾途径西商高速,那么,你所走这条道路,就是雄关漫道“武关道”,你也就曾置身于朝秦暮楚的“商於之地”。得益于贾平凹《商州》等乡土作品,我对商州和

声明:《张曼玉演技 张曼玉是怎么从一个花瓶突然就爆发了演技随后成为一代女神的?》为网友分开不是尽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