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钱也要幸福生活 没有太多的钱能否过上幸福的生活?

高票答主 是个有气量的小伙伴。

我见过没有太多钱却能够过上幸福生活的人,虽然很少。他们拥有十足智慧。

提到的事情在我看来,很多是因为缺乏常识而又虚荣,才会产生的烦恼。当然作者在这里只是比较夸张的描述了情况,也未必是作者的本意。


典型地如作者提到的,“看到别人花花世界的飞机轮船意大利的玩,除了点赞什么都做不了。”

有许多可以做的呀。

可不可以认清事实,意识到自己暂时无法承担这样的旅游,但旅游并不是目前最重要的事情呢?
可不可以关掉朋友圈,找到自己的比较优势,静下来好好学习,提高自己在职场上的不可替代性?
可不可以找到一两项自己的爱好,比如静下心来写字、读书、画画呢?
可不可以和家人相亲相爱,即使在近的地方交游也能够自得其乐呢?
………………

再比如,“百八十块钱就能办个视频网站会员,舍不得花,每次花费大量时间寻找想看的电影的下载地址,还是枪版。”

时间很显然是世界上最公平的事情,也是作为缺乏金钱的人拥有的宝贵资源。但是为什么要满世界去旅游?要拿宝贵的时间去看视频呢?

虽然不是说不能花费时间消遣,但是没有意识到人生的priority,重视短期快乐,显然不能帮助人远离贫穷获得幸福。

没有只通过不断消费而富裕的人。也没有只通过不断消费就能获得长期幸福的人。
为什么单单只是比较消费层次而不问问自己为了这样的消费层次能够付出多少呢?
为什么不能把钱花在刀刃上而不是攀比呢?
为什么不能心态积极乐观呢?
为什么不能对自己多些要求呢?
…… ……

通篇中作者提到的都是细枝末节的小事情,但其实很多是多一些常识就可以避免的。

比如,“有些食物都变质了却舍不得扔,还是吃了,结果引发更大的疾病。”为什么要囤积很多食物以至于要变质了呢?少买些不行么,似乎是不太了解自己食量呀。

比如,很多舍不得买的东西,为什么不能考虑下长远利益?一年用4个牙刷,可以40块钱搞定(?),真的是因为没有钱才不买么?在Made in China的国度里,很多消费品都质量有保证并且物美价廉呀,何况还有淘宝,大卖场促销折价,多去获得些信息不可以吗?

比如,“有了小孩,很自豪的告诉孩子家里穷,很多东西别人有,你没法有。”就不能多多鼓励孩子,帮助孩子找到人生目标,摆脱贫穷么?这种心态太可怕了。

比如,“因为钱的问题和自己并不喜欢的人结了婚”,这条简直不能忍。请别把自己不懂得做决定又贪图容易的人生而依靠他人怪在穷上。

…………简直每条都想没有吐槽够!

众生皆苦呀。

希望有这些心态的人越来越少,虽然不能改变历史发展进程,但是普通人绝对有对生活的主观能动性和控制力,千万别对这个消费主义的世界投降。


——————————————————

我看到了高票答主的回答,觉得这个答案提到的很多是思维方式上的贫穷,有些过分强调物质。我希望能够通过讨论,明确一下“物质贫穷”和“精神贫穷”的关系,邀请大家思考,有限的物质条件下,怎么样努力去获得幸福。


阿尔伯特·艾利斯(Albert Ellis)曾提出ABCDE模型,指出C(consequence,后果)不是直接由A(adversity,不好的事)导致的,而是由B(belief,自己对不好事情的想法)导致的。我想提出的观点是,贫穷是一回事情,而怎么面对贫穷是另外一回事情。物质的贫穷的确可怕,但是思维上及精神上的贫穷更甚之。高票答主对于贫穷的态度与想法导致了无法获得幸福,而并非贫困这个事实本身。为了获得幸福,摆脱物质上的贫困是必要的,但是也请花些精力在构建精神世界上。


题主在问题后进行了补充,希望回答者说明一种也许钱不多但是幸福的生活方式。我想到的第一个人是大卫·梭罗,第二个是陶渊明,第三个是特蕾莎修女,之后还有颜回。这份名单上应该也能包括一些虔诚的宗教人士,文艺工作者,学者(想起来了余世存老师,不知道能不能算一位)。他们是人群中极少数一部分人,不能够被大众所理解,普遍的特点是物质世界贫穷但是精神世界异常丰富,有自己精神上的追求,但是物质上的追求不多,无欲则刚。当然,幸福是主观概念,因而提到的几位历史人物仅是我的个人猜想。


先搁置这一小群人,看看高票答主的回答中有哪些心态是我们可以避免的。


虽然物质财富是获得幸福的一个前提条件,大家也可以花费精力在如何获得物质财富上,但毕竟对于物质的欲望是无限的。如果对于幸福的定义就是比周围的人过得好,按照高票得主的回答:“看到别人花花世界的飞机轮船意大利的玩,除了点赞什么都做不了。”那么当你能去的了意大利的时候,又发现别人去了塞舌尔玻利维亚南极,自己依旧只能点赞。


我并不否认财富与幸福在一定范围内的高度正相关关系,但是高票答主的一些回答更偏向于思想上的贫穷,这是人在主观上可以改变的。如果不改变答案中涉及到的“贫穷的思维”,怀着这样心态的人即使有了钱,也会依旧在幸福的门外徘徊。(如果好奇有钱的人是如何无法获得幸福的,可以参考一本富二代探索精神世界的书籍《财富的孩子》,书里描述了作者圈子里的各种富二代,你可以看到他们中的一些人因为物质财富唾手可得,缺乏精神追求而空虚的种种例子,作者好像也在。)


我不否认仓廪实而知礼节,“物质上的贫穷”和“思维上的贫穷”也是高度相关的,但是辨认出来了这样的“贫穷的思维”,有助于我们从稀缺走向富足,离幸福的生活更进一步。《贫穷的本质》讲述了由于缺乏基本的常识与信息,世界上最底层的十亿人在无意中选择了无法脱离贫穷的生活,比如为了省钱而不去购买防止疾病的蚊帐,之后得了病需要花费更大一笔钱。在《稀缺: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与忙碌的》中,作者描述了“贫穷”与“忙碌”的相似性,讲述由于在资源稀缺中,人们形成了管窥之见,而产生了“权衡思维”,缺乏做正确决定的“带宽”,人渐渐失去了认知能力和控制力,无法做出真正对人有利的选择。因此即便即便给了穷人一些钱,给了拖延症患者一些时间,他们也无法摆脱资源缺乏的状况。


高票答主的回答就是这样心态的典型写照。答主列出了25件因为贫困而导致的生活困难的事情,但是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因为“精神上的贫困”,而非真正物质上的贫困。我将答主提到的贫困分为五类,附上高票答主的回答后进行分类标号:


高票答案分类:

1.舍不得买大号的冰箱,只能每天折腾市场,每天浪费时间,经常耗费大量时间算计如何把东西都塞到冰箱里。

2.买了洗衣机洗小件衣服或者少量衣服的时候不舍得用,只能手洗,浪费大量时间在这种无意义的事情上。

3.每天大把的时间算计三顿饭怎么省钱,去某个地方因为没有车也舍不得打车只能耗费大量时间来等公交,挤地铁。需要别人帮忙出车的时候要厚着脸皮,低三下四。(买了车用不用是另外一回事,但是谁有都不如自己有。)

4.买了车也各种闹心,涨油价闹心,被刮个小口子闹心,提心吊胆的停车,怕那二百块钱罚单。冬天舍不得买雪地胎。

5.百八十块钱就能办个视频网站会员,舍不得花,每次花费大量时间寻找想看的电影的下载地址,还是枪版。

6.买廉价地板,甲醛含量严重超标。

7.看到别人花花世界的飞机轮船意大利的玩,除了点赞什么都做不了。

8.因为钱的问题和自己并不喜欢的人结了婚,婚后双方互相嫌弃对方。

9.有些食物都变质了却舍不得扔,还是吃了,结果引发更大的疾病。

买廉价的材料很差的衣服,穿的时候各种静电或者不透气,更不用说衣服的材质里的有害物质对身体的巨大伤害。

10.用着廉价的手机,关键时刻掉链子,耽误了很多正事。

去廉价的饭店,点廉价的外卖。食材都是劣质的,潜移默化的在几十年后引发各种疾病。

11.经常在一些花点钱就能解决的事上耗费大量心智,精力和时间。加速衰老,浪费生命。

12.票价只贵了一倍却只需要半个小时的高铁舍不得坐,花费六倍的时间坐普快,要忍受车厢里各种脚臭,汗臭,外放凤凰传奇加各种民间政治家和民间军事家的各种负能量加意淫洗脑。

13.家里用着价格便宜的富含各种有害有色金属的餐具,菜单和劣质的未知物质制作的菜板做出来的饭菜。不知道几十年后会造成什么损害。

14.买最便宜的卫生纸,原材料不知道是什么材料,里面不知道添加了什么对人体有害的漂白剂,用来擦嘴,用来擦菊花,用来擦性器官。

15.买便宜的牙刷,一用用三年,不知道牙刷用的什么有害物质做的,就往嘴里捅。

16.舍不得安净水器,经过几百公里管道的脏到家的富含各种乱七八糟杂质的自来水用来煮饭,做汤,饮用,洗手,洗澡。

17.去便宜的饭店,因为服务人员的低素质而被气的说不出话来,严重伤身。

18.谈恋爱的时候用贫穷制造了很多感动,从牙缝里省出几万块钱便以为为对方付出了全部。对方和你分手的时候你说你付出了全部对方感觉很疑惑你却大骂对方无情。

19.用着很便宜的插排,从没想过会电死人。

20.走在大街上吸收着各种有害物质组成的空气。认为空气净化器太贵,所以回到家里也是。

21.有了小孩,很自豪的告诉孩子家里穷,很多东西别人有,你没法有。

22.孩子想去上海的迪士尼乐园很多年了,跟你嘟嘟了一句,你却打了孩子。边打边骂不懂事。

23.小病,挺着。

24.一场大病,房倒屋塌,家破人亡。

等等等等。

这幸福吗?

你要是觉得山沟里一片菜地青山绿水是幸福那我不和你犟嘴,等到需要抢救过了5个小时120的急救车都找不到你们村的时候你再温馨的跟我说这句话吧。不仅针对高票的那个大v的答案,我是说所有无视没钱引发的困难卖情怀博点赞的各种坑人回答都是垃圾。

没有太多的钱的幸福,都是糊弄自己。

如果谁说自己没有很多钱也很幸福。

那只是在死鸭子嘴硬,在打掉了牙往自己肚子里咽。

没有钱也要幸福生活 没有太多的钱能否过上幸福的生活?

25.没钱买电梯很大的楼房,住在几十楼心脏病病发了担架进不去电梯,最后因为没钱买大电梯的楼房耽误治疗而死掉。


从高票答主提出的每一项内容分类分析:

(1)并非真正在物质上无法承担某种物品,只是因为算计眼前利益而忽略了长远利益。这种心态中,作者用的词语是“舍不得”,证明真正出现问题的是这种“舍不得”的心态,即面对贫穷的态度。因为单位时间价值低,不愿意通过购买服务提高生活品质。

符合这条描述的有以下:

1.2.3.5.6.9.10.11-16.19.20.23


(2)由于无谓的比较或者是自己修炼不够,导致心态的扭曲,比如借车求人就是“低三下四”:

3.7.

如果修养不够,富人也会因服务员而动怒生气,这个和贫富的逻辑有些牵强。


(3)在重要的事情上分不清轻重缓急,陷在低层次的感情中(想起了安雅老师的文字

):

8.18

安雅老师给出的忠告是,发掘自己的能力需求。


(4)缺乏明智的生活态度、教育观念,心态问题:

21.22

如果的确因为贫穷无法去一些地方玩,就不能和孩子心平气和坦诚地说么,非要打骂么?这是父母的失职。如果因为贫困,就不能拿一些例子鼓励孩子努力奋发向上么?这样的父母教育出来的孩子会在父母皆祸害小组里发言。

薛涌老师在《参与孩子成长》中描述了自己在相对清贫的环境中教育孩子的故事,不能学一学么?


(5)真正的贫困无法解决的问题:

24.25(25也勉强,真正重大的疾病应当提前入院治疗。如果真的抢救不及时,那么举个例子,有大别墅的人家在郊区路上花费时间过长也可能救不过来。作者25条的逻辑链太牵强。)


如果是“小病”,感冒发烧拉肚子之类的,挺着也是可以接受的选择,人本来就有自愈能力。而大病的确需要许多金钱,这是客观事实。


经过分析发现,除了真正因为缺乏金钱而面对的困难24,其他很多问题并不是真正贫困的原因,而是面对贫穷的思维方式限制了人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常讲,人丑就要多读书,那么人穷就更得多锻炼多注意身体健康呗。话说回来,在真正的大病面前,金钱能做的也有限了。


精神嘛,不是万能的,但是缺乏精神力量就缺乏了许多面对困难的力量,容易把许多因为缺乏精神内核的事情怪罪在贫穷上。题主说,贫穷而幸福的人是自欺欺人,的确,比较少见。因为在弱势条件下能够拥有积极心态的人都是强者,不会永远困在贫困中。或者是拥有强大的内心,选择了安贫乐道的生活方式,如大卫·梭罗、陶渊明、特蕾莎修女、颜回,谁能说他们不幸福呢?


梭罗选择了在瓦尔登湖边远离尘世的生活并自得其乐。他说:

“有时间增加自己精神财富的人才是真正享受到安逸的人。”
“我愿意深深地扎入生活,吮尽生活的骨髓,过得扎实,简单,把一切不属于生活的内容剔除得干净利落,把生活逼到绝处,用最基本的形式,简单,简单,再简单。”
“我步入丛林,因为我希望生活得有意义,我希望活的深刻,并汲取生命中所有的精华。然后从中学习,以免让我在生命终结时,却发现自己从来没有活过。”
“人生如果达到了某种境界,自然会认为无论什么地方都可以安身。”
“最富有的时候,你的生活也是最贫穷的。吹毛求疵的人即便在天堂也能挑出瑕疵。一个安心的人在哪都可以过自得其乐的生活,抱着振奋乐观的思想,如同居住在皇宫一般。犯不着千辛万苦求新,无论衣服还是朋友。把旧的翻新,回到它们中去。万事万物没有变,是我们在变。”

陶渊明选择了不为五斗米折腰,他说: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特蕾莎修女选择了帮助疾苦百姓,她说:
“我们以为贫穷就是饥饿、衣不蔽体和没有房屋;然而最大的贫穷却是不被需要、没有爱和不被关心。末后的时代,物质的丰富,无法掩盖精神的贫穷;光鲜的外表,无法隐藏心灵的虚空;社会的进步,无法修饰爱心的冷漠。”
颜回选择了在陋巷中简单生活,孔子评价他说,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神话学大师约瑟夫·坎贝尔与夫人在一间两居室的房子里度过了大部分时光,他说,
“如果你出轨,而沉醉于物欲中,你已经失去你的生命。如果你一直活得有重心,即使不赚任何钱,你仍然拥有你内心深处的喜悦。”

如果真的贫穷,却想拥有好的生活品质,与其在“舍不得”的心态中苦苦挣扎,恐怕有两条似乎更值得选择的道路。

其一,拥有更多的“常识”,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了解自己真正的需求,分清轻重缓急。例如,在缺乏金钱的时候,旅游这类消费享受可能并非最重要的事情,如果能从投资自己的职业技能出发,找对方向不断积累,不断向高人求教不放弃学习,提高自己的“就业市场不可替代性”,以远离贫穷状态,获得更好的生活品质。

其二,如果不愿意在这方面努力,或者觉得毫无希望毫无必要,就坦然面对这个事实,降低对生活的欲望,在有限的生活中找到不需要花费大量钱财的爱好,为自己找到精神力量,远离“求不得”的心态,获得内心安宁,也是一条可以选择的道路。

只是,既不在职业发展上努力,也不愿意修炼内心,只坚定认为贫穷是无法改变的,穷人就是拥有贫穷心态,那么离幸福恐怕只能越来越远。


贫穷是一回事情,是一种事实。但是面对事情,人可以产生各种观念和态度。不是贫穷的fact决定了人无法幸福,而是面对贫穷的opinion的决定了人是否能够获得幸福。分清fact与opinion,学些积极心理学,找到自己的精神寄托,别把时间都用在和他人比较上,大家都能朝幸福更进一步呀。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480103/760.html

更多阅读

金太狼爱米小米——金太狼的幸福生活 金太狼的幸福生活豆瓣

前天看完了全集的《金太狼的幸福生活》,之前只是在电视上偶尔的看上几集,也没看全过,故事也不知道怎么发展过去的,现在可算是看完了,40集啊,剧情很逗,台词很可爱,丹丹妈很耐人,那嘴皮子那溜的,还有金亮他爸也很有爱,哈哈~金大柱啊,这个老头真是

没有钱也可以浪漫 没有钱可以创业吗

没有钱也可以浪漫(原创) 人们都说,浪漫需要金钱的铺垫,似乎“浪漫”成了贵族的奢侈品。穷人就无法浪漫吗?难道永远都是一分金钱换取一分浪漫吗?在这里,我不得不表示质疑。其实,穷人一样可以浪漫!浪漫是一种感觉,由心生发,只要心是敏锐的,浪漫随

声明:《没有钱也要幸福生活 没有太多的钱能否过上幸福的生活?》为网友重逢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