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国际政治持续的观察爱好者,看到这条新闻的时候还是很感慨的。这条新闻砸到大家头上只是一刹那,但对于关注背后暗线的人来说,我等了几乎整整一年。
目前这个还只是《金融时报》的报道,不排除还有新的变化。如果德、意、法正式提出申请,那么我认为可以把它看作欧-亚大陆循环经济圈对美国TTIP结构的正式瓦解。广义上,这是松动美国主导旧世界秩序的第一步。
下面展开详细说明:
1)美国的TTIP和TPP双翼战略。
直接复制粘贴一段我的另一个答案:
冷战结束以来美国主导的国际经济秩序,简单说,就是美国联合欧洲制订国际贸易规则(主要是制订WTO规则、把控世界银行),然后由于美欧产业在金融业、工业核心技术方面的优势,在这个规则下它们一方面能比较舒服地赚钱,另一方面又不会产生垄断、妨碍竞争的状况。前几年国内一直流行一个观点,说再强的玩家也只不过是按照规则玩,但真正的强者是能制订规则的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但是21世纪头10年这个国际经济秩序遇到了一个最大的麻烦,就是中国。
中国基本认可了你的规则,按照你的规则玩,还赢了你。中国年均8-9%增长率的同时,你这里经济危机了。中国以其庞大的劳动力和惊人的工业生产能力,掌控了整个世界资本-商品循环的中间链条。总之,欧美一天天坏下去,中国一天天好起来,这个对比是显而易见的。
08年美国经济危机,09年欧洲金融危机,就是最大的转折点。这个危机今天的余波仍然没有解除,仍然在进一步扩散。
面对这一现状,美国的应对是新搞一套更高级的贸易规则,就是TTIP+TPP:
(跨大西洋贸易投资伙伴协定)
(跨太平洋伙伴协定)
(图中深绿是正在谈判者,浅绿是有兴趣者,中国和印度是潜在可能性)
它就像美国展开的双翼,其中一翼是美国与欧洲之间的自由贸易协定,也就是金融资本-技术自由交流;另一翼则是美国与其亚太盟友——尤其是东南亚这些廉价劳动力密集国家的自由贸易协定,也就是金融资本-劳动力之间的循环。
一方面,美国搞这两个圈,是因为它正在从扩张性货币政策中退出,也就是13年以来美国自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退出,美元升值,大量资本流回美国。美国这样搞本质上是拿自己的印钞机坑全世界的钱,它必须给自己的伙伴喂点胡萝卜,不然人家不干。
另一方面,如果这两个圈能够搞成,那么美国就可以绕过中国,重建自己主导的经济循环体系,在世界范围内建立起完整的资本循环链,给它自身输血。到时候中国想要加进来,就得再来一次也许比WTO谈判更艰难的谈判。但是美国主导的这个双翼结构,所依赖的两大区域,都有自身问题。
东南亚的问题其实比较好解释:地缘政治冲突风险极大。原来我们都把南海冲突视作中国发展的风险,但现在看来,这是双刃剑,对美国也是风险。
因为美国如果要想利用廉价的东南亚劳动力,保证南海稳定和航道畅通就是必要的。
需要我们说明的是另一块,也就是欧洲。
2)十字路口的欧洲
欧洲的毛病所有人都看得很清楚: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不统一。
决定欧元货币政策的是欧央行,但决定欧元财政政策的却是各国财政部。正常情况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必须协调配合,但是在欧洲,因为一体化还没有走到这个地步,所以只好先这样凑合,这一凑合就出了问题。
因为这个货币系统能够顺利运行的前提是各国经济、社会结构和发展水平比较一致,但很致命的是,这一点在西欧事实上不成立。
其中最重要的,是欧洲国家人口年龄结构事实上不一致。
我们看德国人口年龄结构和西班牙人口年龄结构的对比:
(德国人口年龄结构)(德国人口年龄结构)
(西班牙人口结构)(西班牙人口结构)
可以看到西班牙年轻人比重远高于德国。其后果是,德国人偏好储蓄,而西班牙人偏好消费。各国财政自主的前提下,德国政府会控制举债规模和薪酬而鼓励出口,而西班牙政府会不断举债以提高薪酬和福利促进消费。现实中两国也是这么做的。
所以欧元其实从诞生之日起,祸根就伏下了。只是当时苏联解体不久,美欧还如日中天,中国还没有抬头,所以它们可以承受这样一个看起来很美好但实际成本极高的货币一体化政策。
但是随着中国崛起,金融危机到来,好日子过去了。
不过这个问题并非没有解决方案。
仔细分析欧洲,它的问题跟中国非常类似:
中欧都是统一的货币政策、区域间财政政策上各自为政,自行发债(欧洲是国债,我们是地方政府平台债),而且经济结构和贫富差距甚大。
二者的本质问题都是地区发展不平衡,导致发达地区过剩资本流向的方向出偏差:欧洲是流向了南欧四猪,葡萄牙(P)、意大利(I)、希腊(G)、西班牙(S)的巨额福利政策,而中国则是流向了庞大的房地产市场。
这种情况下,默克尔逼南欧国家收紧财政政策,而李克强调控房地产并加强金融风险管控,本质上都是“堵”,不是“疏”。你的过剩资本,一定要重新投入到实体经济里面,否则你的经济是不能健康发展的。
“疏”到哪里去呢?
最好的解决方案是:德国疏到中国去,中国疏到亚洲去。
TTIP本质上是德国工业体系领头的欧元跟试图重新工业化的美国与美元之间的竞争,TTIP的合作政治意味大于经济意味,因为欧美自由贸易关系加强是不利于美国重新工业化的。
而如果TTIP跟TPP结合起来,实际上又是让欧元去跟日元竞争:德国和日本的优势产业基本上是重合的。
所以整个TTIP+TPP,实际上服务的是美国利益,对德国和日本没有实际好处。
而如果中欧能够携手把亚欧大陆打通,德国的科技优势就能跟中国的制造业优势形成互补,中国的过剩产能也可以输出到对此需求极大的广大亚洲发展中国家去,这是三赢局面。唯一受损的只有美国。
所以说为什么我从整整一年前开始关注这个新闻呢?因为我相信,2014年3月28日习大大访德,名义上是调停乌克兰事件,私底下一定是跟默克尔讨论过这个计划。虽然从外部报道上看不出端倪,但是习大大前脚刚走,李克强就接着访德,明眼人肯定会咂摸出味儿来。
但是这个计划被乌克兰事件挫败了。
李克强前脚刚从德国走,后脚奥巴马又来欧洲了。这是6月初,您觉得奥巴马是来商量什么事儿的?
美国插手乌克兰颜色革命,本意应该就是打击俄罗斯。反正美国自己又不会承担损失大头,有什么不好?
还是引用我之前回答中放过的一张图,看看欧洲跟着美国制裁俄罗斯的代价是怎样的:
(可以看到,图中进口俄罗斯天然气资源最多的国家,“恰巧”也是这次同意加入亚投行的国家。)
同一时间,欧央行宣布实行存款负利率。存款负利率是什么概念?各国央行都有一笔钱是放在欧央行的,但是欧央行现在宣布,你放钱在我这里,我要开始征税了!你抓紧花出去刺激经济!
这几乎是人类银行史前所未有!反正以我粗浅的金融知识,我没听说过哪个人类银行在这么大的规模上实行这种政策!
可问题是各国央行宁可被收税都不愿意放贷!
所以当时在美国的高压下,欧洲实际上是把习大大的提议搁置一边,选择了跟美国靠拢。
原因也很好解释:中国的提议只是经济解决方案,政治上是对俄罗斯妥协的。而欧洲人对钢铁毛熊的恐惧依然是挥之不去的:如果俄罗斯真的向西再进一步,中国会出手挺欧洲吗?不可能。中国的外交政策依然是以保守为主。
但是跟美国靠拢的代价,就是欧洲又在泥潭里拖了一年。14年春天本来是预计欧盟区能增长2%,结果只有0.8%。
美国第三季度增长本来有惊人的5%,结果第四季度又回到2.4%,全年增长2.6%,低于原先预计的3%。
而且,经济低迷带来的政治风险正在上升。希腊最近大选,一个激进左翼党上台。西班牙很有可能接着沦陷。而全世界现在的激进左翼,不管在欧洲还是在中国,都是没有脑子的。他们擅长喊着道德至上的口号,呼吁平等呼吁改变,却根本拿不出实际解决方案。
所以逼到2月份,默克尔和奥朗德飞去跟普京见了一次面,又催乌克兰搞了一个停火协议。这次乌克兰无权再干涉东南部地区人民自主选择结果,基本等于认可了乌克兰的分裂和俄罗斯的得利。
地缘政治风险初步平息,下面就该考虑如何真正地自救了。
=====私货时间=====
3)亚欧大陆的十字架
被美国活生生拖了这么一年,欧洲俄国都难受的要死,现在跑来接受中国领导的亚投行了。
我不打算从经济上讨论亚投行的意义,也不从中美博弈的角度去谈民族主义的东西,更对那种觉得英法德加进来成为搅屎棍的看法嗤之以鼻——你自己是屎,才怕人搅。主导权在谁手里,归根结底是看实力水到渠成的事。宋襄公想当霸主,后果是什么?
上面这些跟我接下来要提的想法一比,略low。
我们先看地图——研究国际政治看地图是好习惯。
如果我们在欧洲、中国、俄罗斯和印度各点一个点,然后把它们连起来,这是一个巨大的十字架。如果我们在欧洲、中国、俄罗斯和印度各点一个点,然后把它们连起来,这是一个巨大的十字架。
十字架的四个端点,分别代表高科技与先进工业、庞大制造业、丰富能源和廉价劳动力。
是什么能够将这个十字架贯通起来?中国的高铁。
地貌因素决定了这个十字架的汇集点不会是几何中心,也就是中亚:帕米尔高原和青藏高原是天然屏障。所以实际上,俄、欧、印都必须先跟中国相连,然后才能互联。
所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也只是第一步。想象一下整个亚欧大陆构成经贸大循环的壮观场面吧。
如果这个经济循环圈能够真正打造起来,这将是能与新航路开辟相媲美的历史事件。
五百年前,随着远洋帆船技术的发展,大西洋成为人类贸易活动的中心,大西洋沿岸的海洋文明飞速崛起,主导了五百年来的世界秩序。
一百年前,英国人麦金德看到铁路技术的全面发展,预言横贯欧亚的大铁路网将打造一个控制世界岛的大帝国。
但麦金德还处在帝国主义时期,那个时候战争和殖民扩张还是常态。所以希特勒想要打造这个大帝国,斯大林也想。但他们失败了,因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侵略战争和殖民扩张已经不再是人类文明能够接受的通行规范。
而且,核武器的出现震慑了世界大战,央行主导的金融体系与国际贸易组织也让人们看到了和平发展的可能性。
今天,我们是不是有可能站在一个新历史时期的起点:亚欧大陆,尤其是亚欧大陆的中心地带,在各大国通力合作之下,重新崛起,告别百年来的贫穷与混乱?
当然,亚投行只是第一步,而且现在这第一步也不过是刚刚迈出。后面肯定不会一帆风顺,肯定会有反复波折,肯定潜伏了各式各样的暗礁和风浪。
但这依然不能否定掉一个全新的可能性。
我们的征途不是星辰大海,而是重建大陆。
=====2015-03-18更新=====
看到 的反驳意见,感谢他的较真,但我们思考的层面不一样。
模仿他的反对逻辑开个脑洞,假设下500年前的场景:
现在国王支持开发南美就是扯淡!本来哥伦布航行就是烧钱了,就算南美洲有黑奴,这廉价劳动力对我们西班牙有什么用?难道黑奴能坐着船来西班牙工作?
亚洲的黄金根本不通过东印度公司来贸易!东印度公司跟打通贸易循环根本没有关系!
船运根本没有马车靠谱。远洋技术根本不成熟。要保证整个航线不出问题,上帝得多保佑我们?
欧洲那么多国家,利益纠葛太多,碎片化的前提下,根本不可能加入到这个贸易圈中合作。答主认为英国会无条件地把它的农产品工业品拿船给你运来?太一厢情愿。
我们的大航海根本没有统一规划。明眼人都看得出来,都是产业转移。威尼斯和热那亚把它们的航海产业转移过来,我们正好承接上。现在国王的考虑就是赌下一个产业承接地,如此而已。
……
以上就是开个玩笑,下面丢两篇报道:
说真的,我都不信美国真这么怂。不过我们也不能因为害怕人家捧杀我们就不干事啊~
就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