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鱼海棠是烂片吗 《大鱼·海棠》是烂片吗?

想了想还是把发在微博上的影评改一改贴份吧……

说好的大鱼海棠REPO。

评分6.5/10,最终分「居然这么高」的理由我会在后面写……


————————非大鱼海棠脑残粉可跳过以下这段————————


首先,自我介绍一下。我是【货真价实】的国动粉,在魁拔上映时坐了两小时车去隔壁市看,和几个国动粉好友掏钱建了魁拔同人论坛「元泱境界」,星游记同人论坛「星际漫游指南」,大圣归来周边众筹也有参与。剪过的视频画过的图写过的文,尽管拙劣,心血摆在那里。


关于大鱼海棠,确实粉了多年,有微博为证:



请注意,这条是2011年的微博,再早的证据找不到了,毕竟在那之前我也没玩微博。但作为一个从小学就在吭哧吭哧做FLASH动画,泡在闪客帝国、闪吧的人来说,我即使没有十二年前就关注大鱼海棠,也在十二年前关注了彼岸天,毕竟燕尾蝶是很出名的。


这也是为什么那条微博没有提到大鱼,但当我看见彼岸天有官网,第一反应就是「大鱼海棠有消息了?」因为我当时就已经期待多年了。



另一条微博,自证直到13年我也还是粉。


——这两段,是为了让喜欢说资格论的脑残粉闭嘴,真要傻逼兮兮论所谓「看片资格」「吐槽资格」,你们绝大多数没我有资格。


关于「只有一次」跳票,绝大多数粉丝没见过或者避讳的图,我这样的「黑」贴给你们看。



按照粉丝常说的12年才开始制作,12+6=? 如果是12年前制作,2016-12+6=?


哦。


——脑子是个好东西,我希望大家都可以用起来。


不要看见一个什么B站视频有点写议论文水平的洗地视频就到处乱贴,喷别人没有脑子。


你没有意识到自己才是人云亦云的那个吗?


————————非大鱼海棠脑残粉可跳过以上这段————————


以下刨开电影以外的所有,来看电影本身。


……


…………


………………


唉。从哪里开始呢。


先中规中矩说说技术吧:


画面很美,非常美。我看的巨幕,即使不作为一个国产动画,也觉得单看画面,可以值回票价(我的票70元)。


这里要讲一下,部分活儿外包给韩国这种事儿太正常了,日本动画欧美动画都这样干,我不觉得这是个黑点,更不能等同于动画全是韩国人做的,这种说法太拉低黑的层次了,也无视了主创以外为这部动画电影挥洒青春的……螺丝钉们,至少我知道执行导演李炜很神,不少中传的学生也参与了制作。


(提到李炜,《我的师父姜子牙》诸位可以酌情期待一下……目前的预告看着太牛逼了,虽然预告最后展示的剧情也让人心里有点没底。)


有人说「太暗」,我这边没有这种感觉,太暗有时候和电影院的偷工减料有关系,也可能巨幕和普通有不同?不好说。


前几分钟有非常明显的掉帧情况,人物偏偏多,人物偏偏动作多,动作偏偏还很复杂,当时我的心就咯噔一下。


但这个问题后面一直没有出现——朋友发微信说中间也有明显的掉帧,但我没注意到,所以这事儿在我看来,算不上什么致命伤。


配音,配音比较受诟病的是请了许魏洲,这个人我不太了解……但配音全程好评,尤其是灵婆和鼠婆子,我特别喜欢。特意仔细听了鲲的配音,挺好啊没什么问题。两个小孩有点出戏,但也还好。


不过,我从来不是声控,评判的标准也只有出不出戏,而出不出戏这事儿其实挺主观的,就不聊了。


配乐……嗯……我知道吉田洁是大师,但我真的想不起来大鱼海棠里任何一段音乐了,往好了说这叫没有违和感,其实也算是没啥亮点吧……(好吧我不懂我就不瞎BB了)


接下来说剧情。


………………


…………


……

大鱼海棠是烂片吗 《大鱼·海棠》是烂片吗?

啊,剧情。


这是一个画蛇添足了的拙劣版《海的女儿》,明显到不需要讲——以某故事作原型是没问题的,完全没有,实际上,如果阅片量足够,就会发现近年的好莱坞大片本质上是各种「翻拍」——但我真想说,翻拍明显也无所谓,但你还不如就停留在《海的女儿》上,别乱加东西……


还有粉觉得大鱼海棠不是个商业动画的,天。开场时湫被马粪扑一脸那个笑点生硬无趣到我龇牙咧嘴,这是极其商业化的做法了,为了加笑点不择手段……而且加的是很……不高级、很谄媚的笑点。后面没有笑点纯粹是做不到,不是不想。


「看!大便!」这种笑话真是(つω-`;)……


因此,以下都是将它视作一个商业动画来评论的,如果有人非觉得这是艺术片,麻烦关一下。




编剧根本没思路,稍微有一点思路,这片子都不值得看了。

——来自我一个说话好精辟的朋友


这是一个太过典型的行外人剧本。体现在什么呢?


事件少得可怜,用台词做人物塑造,用点子代替剧情。


事件少得可怜——不用我说了,没有旁白,没有突兀的老太太插叙,编剧压根没办法讲故事,没办法用事件去表达角色。利用旁白讲事太简单太LOW了,合格的编剧一定会尽力避免这样做。





先解释「用台词做人物塑造 」。


看过任何一本地摊非地摊编剧书的人,都知道,人物塑造靠的是什么?


两难选择。


椿没有两难选择,虽然她的立场天然应该有两难选择,即「折寿?还是救鲲?」「救族人?还是救鲲?」但是这里的处理——好吧根本就没有处理。对,她难过,但她丝毫犹豫也没有,展现她犹豫的地方也没有。甚至在她犹豫之前,她爷爷就帮她把路都指好了,她什么也不用去做。


应该围绕着这件事出现的事件,完全没有。


所以有人说「女主一路被助攻,根本没有solo」,哈哈哈哈哈哈……


鲲也没有两难选择,他在来得及做任何选择之前就变成鱼惹( ´_ゝ`)


好吧,其实他有机会有,但编剧没这么做。


唯一一个有两难选择的是湫,在「我有一个喜欢的妹子,但是她是个恋鱼癖,问题来了,我该为了她的性命而弄走鱼,还是为了她的愿望而保住鱼?」之间纠结,也有具体的事件展现他的纠结。最后他还选择了第三项。啊,唯一一个合格的角色。非常不容易。


这就是为什么所有人都在心疼湫——当然啦也和神他妈的「我把你当哥哥」有关系——无论他的台词有多尴尬,骨子里的戏是唯一合格的。


用台词做人物塑造是常见的「行外人误解」,更何况,我们面对现实说一句,大鱼海棠的台词并不好,有意的卖弄全都沦为了笑话。具体例子各路影评举过不少。





再解释用点子代替剧情。


很多人都吐槽了剧情的支离破碎,其实和这个有关。基本上可以推算出编剧就是想了一大堆「啊我觉得这个牛逼!」「咿我觉得那个牛逼!」然后把一堆点子凑在了一起。


故事点在前,角色在后,角色为了去干某事而去干某事,自然是「剧情推着角色走」而非「角色带出剧情」了。湫以外所有角色沦为工具人也是理所应当的。剧情支离破碎也是理所应当的。


这也是为什么我说,这片子是「三流爆米花思路」了。


——很多好莱坞大片,会给人一种「看的时候觉得好爽!出来仔细一想就觉得怎么那么多BUG」的感觉,其实部分是编剧有意为之。为了让你在电影院里感受到高潮迭起,为了一个好点子而稍微牺牲逻辑的事情其实是非常正常的。


能不能平衡好「点子」和「剧情架构」,就是决定剧本好坏的差别了。


而点子——很不幸地,并不像很多人想象得那样珍贵。几个人凑在一起,慢慢想,总能想到好点子。


真正的好编剧,都是强在剧情架构。强在平衡。


(又是时候吹一波诺兰啦!绝大多数诺兰黑从来不明白诺兰到底屌在哪里……)


最近看的最明显的「点子凑电影」,除了《大鱼海棠》外就是《惊天魔盗团2》了。


魔盗团IMBD7分,豆瓣6.6,诸君可以看一下豆瓣影评针对的点:


魔盗团的点子不屌吗?屌极了!如果你们曲着手指在看电影时默数它的点子,你们会被其密集程度吓到,而且,这么多点子,都得经过取舍,合理地装在一个说得通的故事里,还考虑到结构,角色塑造,情绪,铺垫……


然后你看看观众们在乎吗?


不在乎。


而这还是一个视效大片,呕心沥血的剧本+狂拽酷霸的视效,这背后也是多少人的汗水和青春,什么结果呢?因为他们努力了,观众就给他们高评价吗?


没有。


事实就是这么残酷。事实是,编剧是有门槛的,不是做个梦就能当。


大鱼海棠的思路,也是用点子凑,但它没有基本的平衡,而且经常会误以为某句台词=点子=剧情。所以你们看见,角色一会儿做这事儿,一会儿做那事儿。


因此,我说这是个彻头彻尾的爆米花片思路下做出来的剧本,它甚至没有绝大多数爆米花「至少我们的故事得完整」的操守。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如此厌恶它的剧情,打出了不可思议的低分。看见一个比喻挺好的,「它不符合木桶的短板原理,因为这支桶没有底。」


椿以老年人视角切入,(除了帮不会写事件的编剧说明白故事外)有任何意义吗?没有。


「可是,泰坦尼克号也是这样干的啊!」


泰坦尼克号是有露丝作为老年人部分的剧情的,她最终把海洋之心扔进海里,完成了一次转变,这是有意义的。


大鱼海棠这样做,没有意义。


绝大多数剧情,根本没有作为剧本的基本逻辑,看不到编剧的思路。


两个小孩都失去了哥哥,勉强算是有个前后呼应,但是太拙劣了,那个哥哥叫啥来着……牧……什么?作为一个承载了如此重要的转折点的角色,呼应了鲲的角色,前面连单独塑造他的一场戏都没有。哇。


像戏份极重的鼠婆婆升天后居然就不交代了,这事儿简直不可思议!


鼠婆子的动机是什么?她做了什么?她为什么要这么做?没道理。


整个故事设定只有支离破碎的片段——对,和这个片子经常被一起提到的《千与千寻》和徐克的《小倩》也没有全部讲出来,这就是视角的选取问题了:千与千寻的女主和小倩的男主都是「外来者」,光怪陆离的世界是由他们的眼睛看到的,可以有留白。


而大鱼海棠呢?椿和湫可都是本土居民,这是主角居住的世界啊……


孟婆汤那段太他妈醉生梦死了,就差比着抄台词了,突然跑出来的王家卫……


爷爷的死亡,多重要的剧情,为什么而死呢?救湫。为什么救湫呢?湫被双头毒蛇咬了,中了双头蛇毒(。)双头蛇哪里来的呢?


湫自己手贱开了个棺材。为了事件而强行巧合。


我只能理解为编剧完全放弃了讲个故事的企图,试图用各种小伎俩转移观众的注意力。


这种想法在国产动画圈里太常见了,很多动画编剧都傻兮兮地认为我只要卖个腐卖个肉说说陈年老段子,观众们就会喜闻乐见,会买单——事实呢?嗯?


更何况,单纯的卖腐卖肉也是有技术高低的,想卖得如某些「根本没有剧情!」的片子一样好,难度可不见得比写个好故事小。


前一段时间看见过俩四十多岁的「资深动画编剧」写的网络电影剧本,哎呀那个差劲……但是这事儿也和国产动画圈给编剧开的钱太少了有关系……我扯远了。


……


回到正题。


编剧放弃了说故事,这片反而确实有值得一看的点了。也就是,确实非常有意思的各种小设计。

各种配角,尤其是灵婆和他的几只猫,非常有趣!!!


只看前半截的时候我差点转粉了我说真的。


这一类小设计不方便在影评里一一列举,就没办法说太多了。


所以,为什么是6.5分?为什么反而值得看了?


有这么个看起来古怪其实很有逻辑的事儿:


1、如果你平时不是个影迷,进电影院对你来说只是某种社交活动,你会对所有电影都很宽容。


2、如果你平时喜欢看电影,你会对剧本有一个评判标准,并以此判断自己接下来看的电影。


3、如果你是个看了特别特别多片子的人,你反而会放平心态:世界上真正的好片子本来就只有那么一点,要求还这么严苛,你就没片可看了。所以片子里有那么几个亮点,你就觉得看得挺值。


(情怀上脑党我就不管了。)


是不是这个理儿?


作为第一类人,他们觉得:「哇,这个片子让我在电影院里哭了/笑了诶!」这就是个好片。


——虽然,一部电影想催泪简直太——简单了,绝大多数人只是不知道这一点。只要有恰当的音乐,根本不需要剧情,放一个人在屏幕里撕心裂肺哭,共情感高的人也是会哭的。


比如我看大鱼时,就在电影院里一边心里吐槽,一边眼眶含泪。那又怎么样呢我看韩剧也会哭,你放个「you are my destiny」配个猫和老鼠慢动作我也有可能哭(啊,这不公平,猫和老鼠的角色塑造多好啊,凭什么不哭)。


作为第二类人,他们会给大鱼极差的评价。因为它的剧情,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都完全不及格。


我的阅片量没有一些真正的爱好者那——么大,但我因为看片子口味古怪,心态是第三类人。所以大鱼海棠放弃说故事专心搞亮点,反而让我觉得「哎哟,还行。」


加上一个国动粉无可遏制的情怀加分……这就是我打6.5分的理由。


但对于并不满足买了一张电影票却只看到几个点子的人来说,6.5,确实太高了。


……


…………


………………


看了眼豆瓣,大鱼一下子从昨晚的8.1跌到6.8了,sigh……


大圣那次出来时,几个人聊天,某投资人说某某动画项目因为大圣的成功,投资翻了三番,作为国动粉我非常非常受触动,没想到一部成功的动画电影能带来这么大的影响……


不知道大鱼这次的口碑跳水会给国产动画带来什么样的转变(´・_・`)……


啊,期待了多年,黑了多年的片子。


最后的模样是意料之中的,而真的落幕了,也让人觉得有些失落。


一篇长文的结尾,应该由一个漂亮的句子来结束。


但我似乎终于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


就这样吧……就这样吧。


——————————————————————————


我感觉有些人完全误解了我给第三类人划分的「阅片量足够大」是什么概念……

看八九百部的自以为是第三类我也勉强能够理解,就「近年经常去电影院」的水平居然也认为自己算阅片量足够大……


下次这类划分还是要说清楚的好。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490103/5883.html

更多阅读

《烈日灼心》:曹保平手把手教你如何拿烂片糊弄金爵奖

《烈日灼心》:曹保平手把手教你如何拿烂片糊弄金爵奖文/马庆云今天上海金爵奖的获奖影片《烈日灼心》点映,观影结束之后,我在朋友圈发了这么一句话:曹保平导演因为这部烂片而遗臭万年。很多朋友催我仔细论证一下。曹保平导演要通过《

英朗和明锐哪个好 迎接英朗的不是一片无竞争蓝海

进入2010年,炒得最热的大概是上海通用的新车别克英朗了,因为这是今年第一款上市的中级车,为了预热这款车,厂家自然是下了很大的功夫,再加上几天前刚上市的新赛欧,上海通用趁热打铁,展开了今年度的第一轮攻势,争取开门红,为全年的销售打好前

声明:《大鱼海棠是烂片吗 《大鱼·海棠》是烂片吗?》为网友森糸獵亻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