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教育书单 给大学生拟一份通识教育书单,哪些书可入围?

我喜欢 的推荐。还有 的。

我一开始又要废话一番了。
实际上上了大学以后,你经常会在网上,在和别人的交流里,在老师的课堂上,重复听到一些书,比如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王小波“时代三部曲”,村上春树的文章,卡尔维诺的《未来千年文学备忘录》,布鲁姆的《西方正典》,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引论》,甚至有些不知道是装逼还是牛逼的人还在谈论萨特谈“存在主义”和天书《尤利西斯》!
很多人就觉得,这些书很牛,所以大学生得看。
《本草纲目》?读这个有什么意义?能学到什么?《吉檀迦利》?文学史专业的学生或许都没读过……《国富论》?还不如看看曼昆的《经济学原理》。
所以网上流传很多什么大学生必读100本书啊,我觉得都是瞎扯淡。
瞎扯淡。

贪多嚼不烂是应该努力克制的,不要被那些貌似高深的理论术语迷惑眼睛,那并不适合一个初学者。是的,那些术语名词很好很新鲜,那些书名那些思想看起来很牛很深邃,但结果只是聪明了舌头,实际还是不理解,反而让自己好高骛远。或者连舌头也不曾聪明,中途放弃,最终就只是徒增了自己的不自信。
我觉得在什么样的水平就应该阅读什么样的书,啃高深的著作如果没有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耐心,最后只能是得不偿失。我一向认为在没有达到某个程度的时候不应该去读诸如《悲剧的诞生》之类的颇有争议的哲学著作,你觉得有什么资本去读尼采呢?你凭什么认为自己有能力理解这本书呢?这就好比一个连万有引力还搞不清楚的人就妄图理解量子力学一样。读书也是要资格的,也是要资本的,也是要从基础打起的。
举个例子。如果要我在《万历十五年》和《潜规则》中选一本,我肯定推荐《潜规则》,虽然《万历十五年》不难读,但是明显《潜规则》对于大学生更好接受,也更清晰。 我高三的时候读了《潜规则》和《血酬定律》,大一的时候读了《万历十五年》,因为先前读过《潜规则》所以便觉得《万》甚为枯燥。我特意读了两遍《万》,想找找它想表达的东西有什么是《潜》没表达的,但是很可惜,找不到……它所要表达东西在《潜》里都能找到,而且表达得更多,也更好——这是我个人的阅读体会。

我的书单在的基础上再补充。我只推荐我自己看过的啊,深入浅出的。不一定全面。50种太多了,个人阅读有限,就说说我认为可以给高中生/大一学生看的书吧。

1、历史类。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很经典适合高中生和大学生 。
葛兆光《宅兹中国》,整本书在论述,为何“中国”成为“中国”,观念很颠覆,读起来也很轻松。

2、国学
叶嘉莹《迦陵说词讲稿》
——此书强烈推荐。关于中国古典词的读。结合了西方文论解读中国古典词。此书读完我觉得会使一般大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审美和鉴赏能力提高很多,一点不夸张。 当时读了四五遍。
叶嘉莹先生真是当代中国词学界的泰斗了,今年在北大开的讲座爆满,连祥瑞御免马亲王都去围观了。
(其实我个人认为国学方面,一本古文观止,一本论语,一本史记,三本书就够了。国学方面,@陈章鱼的推荐很靠谱)

3、理科、科普
《黑客与画家》。有人认为这本书太偏,其实还好。这本书前面一半都是比较通俗的文章,后半部分主要涉及编程了。尽管高中是理科,但大学学的是中文,这本书前半部分看起来也并不是很吃力。该书是2011年出来的,当时大部分对人文学科有一定兴趣的、学理工的同学和朋友基本都有入手这本书,所以我也就入手了,看下来觉得确实不错,特别是美国中小学教育那一块。看完后觉得中国教育也有中国教育的好处。看来中小学教育问题在全世界都是大问题。
《与众不同的心理学》。这本书不仅是对心理学的一个简单介绍,而且可以当作科学思维的简明教程。

4、政治类。
前面有人推荐了“美国宪法原文”,真心不靠谱,推荐任东来的《美国宪政历程》,通过十几个案例,讲述立足于宪法的美国是如何一步一步成为一个宪政国家的。
(有能力的可以看看赵汀阳的政治哲学,这个有点深,所以不列出来了,推荐他的《坏世界研究》。讨论了决定人们命运的制度、自由、权利和权力。)

5、经济、管理类。
《影响力》(美)罗伯特•b•西奥迪尼 。这本书的实用性很强,案例恰到好处,分析入木三分,而且覆盖面相当广。此书个人认为囊括了心理学、营销学和人际交往术在生活中极其有用的部分。而在在一般意义上说,这本书阐明的道理也有助于我们理解很多滑稽、荒唐的社会现象,以一种更包容的心态去看待政府官员、企业家等公众人物面对决策失误时的固执己见。

6、社会类
《江村经济》费孝通。中国30年的上海边上的一个小渔村的记录,十分通俗易懂。
《菊与刀》(美)本尼迪克特。关于日本二战时期的国民性分析。很著名,不多说。 但是, 提醒:这本书现在现在人类学研究已经避免提及民族性这样的概念了,毕竟有抹杀个人选择强化刻板印象之嫌,也无法去真正做到完善的研究。
《乌合之众》(法)古斯塔夫.勒庞,这本推荐冯克利译本的,开头应该有30页左右的导读。《乌合之众》这本书至今争议颇大,但不是尼采《悲剧的诞生》那类哲学的争议,而多是政治上与心理学界的争议。捧的人奉为瑰宝,贬得人斥其极度偏激。论证方法的不完善是这本书客观上的硬伤,勒庞常常用个例、孤例去论证本书观点。但是我们读书不是读死书,我们的大脑不是作者思想的容器。一本书读起来,一要有快感,二要有收获,这就是读书的两个目的。我认为对于大学生而言,这本书都做到了。而且冯克利的译本的开头部分一般都有30页左右的导读,都在讲述本书论证方法是不合理不科学,在学界是不怎么被承认了,以及引导读者如何去阅读此书。书中有不少贴近于我们现实生活中的例子,亦有我们可以以生活之事例反驳的观点,如何取舍、如何接受,这全凭你自己的思考。你若觉得此书甚为符合自己的胃口,那自然最好不过。你若觉得此书偏激异常,那自可翻阅相关文献与举出生活中事例批驳其观点,无论是何种阅读结果,你都了解到世间曾有这样一种观点如此之流行,亦强化了自己知识之结构或弥补了自己知识之缺陷。 此书可与《娱乐至死》以及莫斯科维奇《群氓的时代》一起互相参考阅读。
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 。在时代上完全超越了奥威尔《1984》的著作,这本书是这一年来我看过的最为有意思、也最具有洞察力的书,当印刷术时代步入没落,而电视时代蒸蒸日上;电视改变了公众话语的内容和意义;政治、宗教、教育和任何其他公共事务领域的内容,都不可避免的被电视的表达方式重新定义。人们不在读书,只关心电视,而电视的一般表达方式是娱乐。一切公众话语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一切文化内容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而且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

7、情感类
《亲密关系》(加)克里斯多福·孟
是不是经常有那么一种感觉,起初谈恋爱的时候,觉得对方什么都好,然而久而久之却发现了对方许多的缺陷、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也是不是总觉得对方并不是不是如自己梦中情人那样完美,而试图去塑造ta、改变ta?是不是也常觉得在相处很久之后,你似乎已经对ta没有当初的感觉,甚至可能已经不再爱了?那么你可以看看这本书。其实不仅是恋人,朋友间的相处也常是如此,特别是那些你认为超越一般友谊的友情。那么也可以看看这本书。



最后加一个很赞的书系《大学名师讲演录》,这个系列的书又便宜又全部符合深入浅出的标准,自己找几个感兴趣的领域读:
还有《名家专题精讲丛书》:(秦晖的《传统十论》就出自这个书系)这两个书系风格很像,读起来感觉也很像,不过一个是广西师大出版社的,一个是复旦出版社的,我开始一直以为它们是同一个出版社出版的。   1/4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540103/1720.html

更多阅读

《中国孩子之学堂故事》:从娃娃抓起的通识教育

《中国孩子之学堂故事》:从娃娃抓起的通识教育★郭松民做为美国最深谋远虑的的政治学家,萨缪尔·亨廷顿曾经在2004年出版了一本名为《我们是谁:对美国国家认同的挑战》的著作,他在书中充满忧患地指出:随着非欧裔移民,主要是拉丁裔、亚裔

青岛滨海学院尔雅课程 尔雅通识课登陆系统

青岛滨海学院2014年度春季学期拟开设的通识教育网络课程选课工作已结束。现把学生课程学习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1、学生在线登录方式在线学习平台网址:http://qdbhu.tsk.erya100.com/studentLogin用户名:学生学号;密码:初始密码123456,

责任胜于能力读后感 通识胜于技艺

     中国有“因材施教”的古训。每个人的天分、气质、条件、目标都不同,在教育上自不可一概而论。但是,大体而言,高端的教育比较抽象,比较基本,因为其着眼点比较远,往往充满了文学、历史等许多“没用”的课程,和数理化等艰深的科目;低

川渝通识教育探索 新时期三识教育的探索

三识教育指增加知识、增长见识、培育胆识。此观点由笔者在1999年前后酝酿,2000年正式提出,2002年在公开演讲场合正式登台亮相,宣传三识教育,成就赢家的观点。三识教育提出背景上世纪90年代初期,笔者老家有很多比较较真的长者给我提出

声明:《通识教育书单 给大学生拟一份通识教育书单,哪些书可入围?》为网友安安分分的男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