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约奥运会女排冠军赛 如何评价中国女排登顶里约奥运会冠军?

体育是这个世界上,最热血的事情。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


“我们赢了!”


当24岁的郎平站在洛杉矶排球馆的领奖台上,热烈的气氛破茧而出,像一道飞箭射向远空,四方汇涌的气旋,形成某种盘古开天的伟力,人们终于明白,那低沉雄浑的脚步声,是时代的脚步声。


那是一个灿烂壮烈的时代,是中国体育的启明星时代,扯开红色大幕的,是十二个青春热血的少女,她们将四个字烙印每一个热泪盈眶的中国人身上,叫做“女排精神”。


那一年,在中国人眼中,郎平读作“铁榔头”,写作“女王”。


遗憾的是,短短数年后,进入九十年代的中国女排走入了“下坡路”,如果纵观整个排球史,九十年代都当之无愧地属于古巴女排,八连冠的不朽王朝。


那个时代的王者头衔属于古巴姑娘米雷利亚·路易斯。


而在08年北京奥运会后,经历中兴后的中国女排,还将迎来历史上最大的低谷。


败给从未输过的日本队,亚锦赛输给泰国队,0-3被美国队横扫。


缺乏意识,走位不清,力量不足,精神委顿,已经53岁的郎平所接手的,就是这样一只中国女排。


不得不说,寒冬已至,女排几乎退出人们的视野。


当年那些震耳欲聋的“女排精神”,蒙上了一层铁锈,成了某种时代的注脚。


而说起低谷,即便如日中天的中国乒乓球,在八十年代也经历过骇人的衰落,直拍快攻惨遭欧洲选手横拍打发横扫,成绩滑坡严重。


那一年,“不懂球”的刘国梁与“小姑娘就是应该穿裙子”的孔令辉,只不过是刚刚够得着球桌的少年,他们的时代未免过于遥远。


与此同时,1994年的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朱大楼村,诞下了一名女婴,据说她长到13岁,因为家境困难,面临辍学,这个从小就一米七的农村姑娘,差一点就成了南下打工潮中的一员。


而仅仅一年前,被父亲拉着去打球的辽宁少年马龙,也只是个刚满5岁的小家伙,在一群乒乓少年里,他心理负担最重,放不开手脚。


同样,如果我们将目光投向大洋彼岸。


1985年,美国马里兰州的巴尔的摩市,有一个美国小伙儿呱呱坠地,他父母离异,与2个姐姐跟了单亲母亲,这个家伙的童年几乎是在池塘边长大。


更糟的是,就是这样一位池塘小子,据说还罹患注意缺陷障碍伴多动症。


就在当时,谁也不看好他的未来。


而1997年出生的西蒙·拜尔斯,早早被酗酒的母亲丢给了外婆外公,这位来自俄亥俄的黑人小姑娘,也只不过是个普通的贫家女孩。


回顾历史的长河,这些名将们的诞生,你会发现传奇总是始发于某个不起眼的小点,甚至他们中许多人,属于“不被看好”的那一类。


而每一支伟大的队伍,也都有过艰辛困苦的过去,在这些平凡,抑郁,衰落的时间之中,足以证明,没有人是“生而伟大”也并非“天生我强”。


有时候我想,他们到底经历了什么,才让这些凡人成为传奇?


是什么让你加冕为王?


是什么让你活成了一道愤怒的火光?


人们总是感慨,人生真的好激烈,挤压其中,我们无数次的都想着,放弃就好,我有时候觉得,不如笔一丢,喘口气,也许像是鸡汤里说的,我还能看见“不一样的风景”。


工作累了,辞职就好。


写不出来,那就去泡妞吧。


为什么你们不去“享受生活”呢,这世上有那么多三流的文章,告诉你如何去做一个快乐的人,反正人生最重要的,还是多姿多彩,学会妥协,学会知难而退,好汉不吃眼前亏。


退一步,海阔天空。


我觉得这些话都很好,但是我仍然更喜欢另一句话:


那些上千次的挥拍,不要命的封闭针,深夜里孤独一人的泳池,天未亮就握紧的高低杠,练到虚脱的扣杀,疲惫的眼神,失败的悔恨,只想要证明的一句话,也许这句话特别简单:


“我不想输。”


说这种话的人,都是很笨的人,很执拗,属于看不到“沿途的风景”,也不知道“享受人生”,这些人蠢到无与伦比,不懂变通。


如果你问我,奥运会证明了什么,可能就是证明了世界上,有一群脑子里“不想输”的人,如何在一条道上“走到黑”。


不仅仅是与对手的拼搏,更是与整个操蛋的生活肉搏,与那些该死的伤病,无法避免的低谷,难以选择的出身,恼人的贫穷,喋喋不休的劝诫,不可理喻的责难所斗争。


为了保卫梦想的热切,与每一个试图围剿梦想的敌人所进行的,壮怀激烈的战斗。


与自己的一生,奋不顾身的殊死搏斗。


且挥舞着拳头,紧咬着后槽牙,用一种只有自己能听见的声音去说:


“我不想输。”


我想,这也许就是女排精神。


而正因为这些“好胜”的傻瓜,蠢货,一根筋,才证明了人类在命运前的伟大。


曾经“不懂球”的少年,终于在1996年,与那个“小姑娘就是应该穿裙子”的傻小子,携手并肩,获得亚特兰大奥运会双打冠军。


那一年,刘国梁获得中国乒乓球第一个“大满贯”,与同样伟大的孔令辉,被世人称为“双子星”。


至于那位辽宁少年,我曾经为他想了个段子,介于我国乒乓球的实力,也许有一天外星人降临地球,以人类的性命为要挟,非要与世界上最强的乒乓球队展开一场较量,他们看了一眼中国队,说:“就让那个看起来最柔弱的家伙上场吧。”


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凉气。


那个温吞白净的小伙子,叫马龙,谁能想到,他如今被人称为“帝国之龙”,作为中国男子乒乓球队的队长,与张继科,许昕,并称“龙獒蟒”。


“深不可测的男人呐…”


大概热血漫里都会有这样的台词吧。(笑)


哦,还有巴尔的摩的池塘小子,这家伙在08年奥运会一人包揽游泳八项金牌,成为世界上所有游泳运动员为之奋斗的目标,“飞鱼”菲尔普斯这个名字,早已是泳池里的传奇。


别忘了西蒙·拜尔斯,那位俄亥俄的贫家女,如今是女子体操历史上第一个实现全能三冠的运动员,也是世锦赛历史上金牌数量最多的运动员。


“她就是体操战士。”


如何?


这世上的热血,无非就是由一群你看似“弱者”“蠢货”的家伙们所创造的,而奥林匹克就是来告诉我们,一介凡人,是如何赢下自己人生的过程。


如今,56岁的郎平睁开眼,深吸口气,走进了里约运动场,她与她的姑娘们,在四分之一决赛中,“不巧”地遇见东道主巴西队。


在北京奥运会之后的排球的世界里,巴西队就是“至强”,两届奥运会冠军,乘东道主之力,用“天下第一”去赞美这支队伍,绝不夸张,她们的名将谢拉·卡斯特罗曾在四年前说过,我们要做“永远的冠军”。


而早在四年前,中国的女排姑娘们甚至在女排亚洲杯中,1-3不敌泰国队。


至于本届奥运会的小组赛中,她们1-3不敌美国,甚至0-3被塞尔维亚封零。


更糟的是,她们提前遭遇了正处于世界之巅的巴西女排。


这样一支球队,并不被世界媒体所看好,伤痕累累之时,又恰逢最强的对手。


体育场内,现场观众排山倒海一般的嘘声,刺激着六位中国姑娘与她们早已不在年轻的教练。


我想起灌篮高手里,安西教练的那句台词,今天的比赛,现场没有人会为你们呐喊,他们都是来看山王队怎么赢。


“可是教练,我不想输。”


那一天,就是这样一支不被看好的队伍,强势翻盘,将巴西队斩于马下。


四天后,这支中国女排,成为了冠军。


也许作为主教练的郎平,目视着登上领奖台的队员们,有那么一瞬间,脑中都是三十二年前,女排姑娘的影子。


从不被看好,到成为传奇。


所以我才说,体育是这个世界上,最热血的事情。


哦,差点忘了,那个出生在朱大楼村的农村姑娘呢,如今的她,早已称霸球场,成为中国女排“最强主攻手”,也成为世界女排的新晋“MVP”。


她用雷霆般的扣杀告诉在座的所有人,从今天起——


叫我女王。


这就是关于女排的故事,也是关于每一个不想输的蠢货的故事。


多么平凡的故事。





写在8月22日凌晨。


敬“女排精神”。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540103/1845.html

更多阅读

里约奥运会女排夺冠 2016里约奥运会中国女排夺冠有感作文

   关于2016里约奥运会中国女排夺冠有感作文大全   篇一:  很多年后,中国更强大了,中国人依然会想起2016年8月21日的这个场景:中国女排姑娘站在里约奥运会冠军领奖台上,齐声高唱国歌:  “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里约奥运会女排夺冠 2016里约奥运会中国女排决赛夺冠观后感

   2016里约奥运会中国女排决赛夺冠观后感  整个中国社会21日一片沸腾,原因是中国女子排球队北京时间当天战胜塞尔维亚队,时隔12年重夺奥运金牌。电视台获得久未有过的超高收视率,几乎“所有微信群”在短时间里只剩下女排一

里约奥运会女排夺冠 2016里约奥运会中国女排夺冠观后感

   2016里约奥运会中国女排夺冠观后感  女排是三大球中中国队唯一夺得过世界冠军的球队,承载着国人太多的荣耀记忆,本次里约奥运会更被寄予厚望。  然而,中国女排在小组赛的发挥并不尽如人意,以2胜3负小组第四名的战绩,勉强

里约奥运会女排观后感 2016里约奥运会观后感600字3篇

   2016里约奥运会观后感600字3篇   2016里约奥运会观后感600字范文1:  “传奇”在我们心里,是一个不可思议的代名词,它带给我们的是惊喜与欢呼,但传奇的背后却是源源不尽的坚持。奥运赛程循序渐进,不断的“传奇人物”因奥

声明:《里约奥运会女排冠军赛 如何评价中国女排登顶里约奥运会冠军?》为网友尛儍苽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