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课本上学习的古代的文人,都是时运不济,命途多舛的?我印象中就没什么名利双收,飞黄腾达的?

文人飞黄腾达的例子其实非常多,我就随手举几个。

先秦,苏秦张仪。苏秦就是传说中那个锥刺股的读书人。他本身是纵横家,应该不是我们现在意义上的文人。苏秦最终佩六国相印,可谓飞黄腾达,名利双收。虽然最终是被人刺杀,但是这也是意料不到的事,并非因为命途多舛导致的。张仪在秦国飞黄腾达,跟苏秦在六国的地位相当。两人都不是现代意义上的读书人,因为现代意义的读书人从宋朝之后才开始出现。

汉朝,司马相如,向汉武帝进献了他的赋,飞黄腾达,结局也是善终,比几百年后同样通过进献赋给皇帝的杜甫强多了。杜甫也是通过向皇帝进献文章得了官,但是很快就被免职了。

汉朝,匡衡,少时凿壁偷光读书,最终官至宰相。虽然最终被废为庶人,但是也是在家善终的。

汉朝以及后来的魏晋南北朝主要是门阀制度,文人通过读书成功上位的太少了,例如鲍照左思等人都是才气过人,但是总是『英俊沉下僚』,所以这段历史时期比较少有文人可以飞黄腾达的。但是还是可以举出一个庾信。庾信是个典型的文人,写了大量的诗赋,代表作有《哀江南赋》,《枯树赋》等。他本是南朝人,但是因故滞留北朝,在北朝成了达官显贵。但是庾信牵念南朝,所以尽管身居高位,却还是写了很多诸如『胡笳落泪曲,羌笛断肠歌』,『昔年种柳,依依江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这种句子。但是庾信确实是飞黄腾达了。杜甫特别崇拜庾信,写道『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其实庾信最后过得真的很好,至少比暮年的杜甫强多了。
为什么我们课本上学习的古代的文人,都是时运不济,命途多舛的?我印象中就没什么名利双收,飞黄腾达的?

从隋朝开始有了科举考试,文人终于可以一展才华,通过科举做官了。门阀制度尽管没有就此消失,但是随着科举制度的兴起,门阀制也逐渐式微,从宋朝之后,科举成了几乎唯一的文人做官的途径,所有从有科举制度开始,文人飞黄腾达的例子就开始不胜枚举了。

唐朝,元稹。本来就是一个普通的读书人,因为才华横溢,最终做了节度使这种封疆大吏,成了朝廷的一品大员。元稹把自己飞黄腾达之前的经历写在了《莺莺传》里面,得意洋洋地讲述他自己如何对郑氏,就是莺莺,始乱终弃的故事。元稹的人品不行,但是才华有目共睹。

唐朝,王维。唐朝时期科举制度不像宋明清时期那样成熟,还给人留下了充分的作弊空间。严格说也不算作弊,因为当时文人考科举之前几乎都要去『投刺』,就是将自己的诗文拿出一些得意之作投献给权贵,然后通过权贵的赏识来获得科举的成功。王维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通过一曲《郁轮袍》获得公主的赏识,然后中了状元。王维飞黄腾达了,但是最后主动选择了辞官归隐,在终南山和裴迪过着怡然自得的隐士生活。这是他的个人选择,自然不会觉得苦闷。唯一挫折应该是在安史之乱的时候叛军曾经逼着王维出任伪职,叛乱平息之后王维因此受到清算。但是王维在出任伪职期间写了一首《凝碧池》,表达了对唐朝的思念,因此也没有受到太大的打击。

但是唐朝确实有很多著名诗人坎坷一生,最为著名的代表就是李白和杜甫了。这也给人留下了文人大多数都是生不逢时,怀才不遇,命运多舛的印象。李白和杜甫都经历过人生的大起大落,有过飞黄腾达的时候,但是大起的时间短暂,大落的时间漫长。李白和杜甫的晚景都很凄凉。李白因为安史之乱的时候跟随了永王受到了朝廷的打击,最终流放夜郎,差点死在路上。虽然后来还是因为大赦幸免于难,然而大赦之后李白过得也并不如意,最终在安徽当涂孤独辞世,正如杜甫说的『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杜甫晚年漂泊江湖,连衣食都成了问题。最终贫病交加去世。他们两个太出名,结局又太悲惨,所以就给人一种印象,就是『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但看古来盛名下,终日坎壈缠其身』,其实不然。

唐朝,白居易,刘禹锡,柳宗元,韩愈。他们四个有个共同点,就是都中了进士。在科举制度下,中了进士就是成功跻身上流社会的通行证。范进仅仅是中了一个举人就高兴成那样,举人到进士还差了一大截呢。这些中了进士的,本来可以坐享荣华了,他们也都做了官,虽然不是一品大员,但是也都还不错,毕竟一品大员才能有几个?《红楼梦》里面的贾政也就是一个工部员外郎,而这四位的官应该都跟贾政的职位相当。他们在宦海沉浮,做大官时候留下的诗文大多不如被贬官时期的精彩,譬如白居易的『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就是贬官期间写的。因此,大家也都记住了他们被贬官时期的经历,但是他们坐享荣华的时间或许更多。白居易在六十七岁的时候给刘禹锡写下了『更待菊黄家酿熟,共君一醉一陶然』,这哪里命运多舛了?柳宗元和韩愈都有贬谪到南方的经历。唐朝时期岭南还是一片未开发的烟瘴之地,两人由此激发出的诗作自然也更加精彩。韩愈的『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和柳宗元的『海畔尖山如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都是其中的代表作。韩愈后来很快就回到了京师,尽管如此,韩愈还是在《进学解》里面抱怨道『暂为御史,遂窜南夷;三年博士,冗不见治』。其实当时韩愈是国子监博士,也就是现在的顶级大学教授。韩愈本是文人,在大学教书有何不可?何必非要汲汲于富贵?汉朝的贾谊,晋朝的陆机,都是太过与追求名利,最终一个是年纪轻轻就郁郁而终,一个是兵败被杀,远不如韩愈善终。韩愈做稳了京官,却还抱怨只能呆在清水衙门。这也能算是命运多舛吗?

唐朝,杜牧。杜牧少年得意,年纪轻轻就高中进士。曾经在扬州做了十年快活官。扬州乃是当时第一繁华都市,『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说的就是做扬州刺史跟做神仙差不多。杜牧一生没有大起大落,从来不用考虑生计问题,这一点李商隐估计要羡慕死他了。李商隐一生都消耗在了牛李党争上面,可谓是命途多舛。

宋朝之后科举制度开始规范化,比起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人上升的障碍已经基本不存在了。于是一大批的文人,例如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司马光都做了宋朝的参知政事等官职。他们不用再像韩愈那样在清水衙门发牢骚,他们可以左右国家的政策,可以治国平天下,可以排除异己,可以一手遮天。他们自己内斗,例如王安石代表的新党与司马光代表的旧党反复争斗,牵连了无数的朝廷大臣。宋朝的党争跟明朝比起来简直是不值一提,饶是如此,也让苏东坡不停地遭遇人生的大起大落。但是除了苏轼之外,没有人算是命途多舛,顶多是宦海沉浮罢了。苏轼在这些人中名气最大,经历最坎坷,有点像唐朝的李杜,所以又给人一个印象,就是『文章憎命达』。然而苏轼是个豁达之人,估计黄庭坚也是跟着苏轼学了一个豁达的性格。他们经历了多次的贬官,却都可以泰然处之。苏轼最终回到京师,得以善终。黄庭坚死在了贬官的处所,成了一个时运不济的代表人物。

南宋的辛弃疾,算是时运不济吗?他的词作大部分是在怨,但是他不是在自怜身世,他念念不忘的是中原的失地。他的生活很优渥,可是他骨子里却是一名武将。他想的是『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梦的是『醉后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恨的是『东风不染白髭须』。他和陆游很像,陆游不甘心做一名文人,『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陆游和辛弃疾一样不是传统意义的文人,他们认为在国破家亡,乾坤半壁的时候做诗人是一件很耻辱的事情。他们的命运不济不是来源于他人,而是来源于自身。

从宋朝开始,除了元朝,中国的文人过得都还不错,除非是改朝换代的时候有人经历了从富贵到困窘的煎熬(典型案例:张岱,八大山人;不是很典型的,蒋捷)。宋明清的朝廷高官(确切地说是文官)几乎都是出身平凡的文人,例如范仲淹,杨廷和,张居正,曾国藩,李鸿章,翁同龢等等。这些时期的文人很少有资格说自己怀才不遇,命途多舛的。这时要找飞黄腾达的文人,可以说是车载斗量不可胜数,只需翻翻史书就行了。这时期命运不济的文人反倒成了稀罕的孤例。唐寅,徐渭,蒲松龄都可以说是时运不济,和他们比起来解缙,杨慎算是好很多的了,毕竟这二位都曾经进入了朝廷的中枢。

总结:文人们在宋朝之前怀才不遇命运多舛的比较多。中国在宋朝之前有尚武精神,到了唐朝郁郁不得志的文人李贺还写过『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的豪言壮语。从宋朝开始,中国开始重文轻武,文人的地位得到了空前的提高,所以时运不济越来越不可能了。魏晋南北朝的门阀制度应该是让不少文人失去了飞黄腾达的机会,但是从隋朝开始的科举制度给了文人上升的通道,所以当科举制开始逐步完善的时候,文人们也不大可能会再坎壈一生了。为何人们的印象总是文人们时运不济命途多舛呢?可能是因为文人们更擅长发牢骚:不让你做官,你不高兴;官小了,在清水衙门,你不高兴;官大了,你开始文人相轻,相互倾轧,被碾压的又不高兴。有了科举制,考上了皆大欢喜,有才华却又考不上的也只能像蒲松龄那样在书里面骂骂罢了。清朝诗人黄景仁写了一句被无数读书人引用至今的名句,『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那是因为黄景仁没有那么好的运气中进士,年纪轻轻就死了。如果他像李鸿章那样中进士,做高官,领兵打仗,兴办事业,操练海军,出将入相,他还会这么说吗?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550103/6325.html

更多阅读

上学期的管理心理学论文 管理心理学结课论文

企业成功的法宝——激励文化——肯德基与麦当劳经营中的激励文化分析写在前面:以前和一个社团去参观过麦肯德基和麦当劳,了解过他们的生产流程和经营管理模式,突然想到原来个中还是有很多企业文化值得我们去分析学习的。上了一学期的

为什么我们背井离乡? 背井离乡的诗句

为什么我们背井离乡?作者杨悦 前不久参加朋友50大寿“老友会”,大家济济一堂,吃吃喝喝、说说唱唱,好不热闹。满满一屋子人,定居德国的时间少则10年,多则20年以上,而且,拿德国护照的占绝大多数。老友自 己在鲁尔区的几个重要城市开了好几家

行动学习的五种应用类型

    一般情况下,企业运用行动学习法都是为了满足各种各样企业运营或管理层面的诉求,如领导力的提升、战略的规划、业绩的突破、组织的变革和文化的建设。据此,我们把行动学习的目标分为以下五种应用类型:     LDAL:领导力发展型

声明:《为什么我们课本上学习的古代的文人,都是时运不济,命途多舛的?我印象中就没什么名利双收,飞黄腾达的?》为网友江心薄雾起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