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性谋杀 历史上有哪些人物的死法很具艺术性/戏剧性/仪式性?

来个民国版的“死神来了”:
一、吃饺子硌牙死的吴佩孚
1926年主力被北伐军歼灭后,吴佩孚从此一蹶不振,在往来奔波努力了几年后,吴佩孚终于心灰意冷,从1932年起开始隐居北平。
隐居北平期间,正是日本开始大规模侵华前期,各路日本说客络绎不绝想要劝吴佩孚出山做日本的代言人,均被吴佩孚严词拒绝。
1935年,日本侵略者策动“华北自治”,想要请吴佩孚出山做“华北王“,吴佩孚愤然曰:“自治者,自乱也。”理直气壮地加以拒绝。
I937年“七七事变”后,日军占领北平,要吴佩孚出任北平维持会会长,他依旧凛然拒之。
1938年日本侵略者决定把华北伪政府和伪南京政府合并为一个汉奸政权,日本著名的“中国通”土肥原贤二又拉吴佩孚做“中国王”,吴佩孚说:“叫我出来也行,你们日本兵必须全部撤出中国去。
在这样屡次严词拒绝日本侵略者的大背景下,1939年底,吴佩孚在家吃饺子时突然被饺子馅里的硬物硌了一下牙,当时也没多想,以为就是肉馅里的骨头渣子。
结果当天吴佩孚被硌过的那颗牙就开始疼痛难忍,半边脸都肿了起来,甚至于一度昏迷。在日本医生上门治疗后,吴佩孚的病痛不但没有缓解,反而猝然死亡。
因为吴佩孚死的仓促而蹊跷,一时民间纷纷传言说日本人把毒药做成了骨头渣滓装混进了饺子馅里。或传言说日本人在给吴佩孚治疗时借口拔牙直接用手术刀割断了吴佩孚的喉管。
真相如何,现在已经无法去彻底查明。但吴佩孚出殡当天,北平万余群众冒着严寒主动在路边为他送行,这件事本身已经说明了一切。

二、被自己的佩枪打死的井岳秀
民国前期陕北军阀井岳秀,在1916-1936年间以陕北镇守使、国民革命军86师师长的名义镇守榆林,事实上割据陕北二十年,是个不折不扣的陕北“土皇帝”。
井岳秀政治上始终坚持反共立场,镇压了清涧起义,围剿过红二十四军,从谢子长、刘志丹等领导的陕北红军到长征到达陕北的中央红军,都对这个土皇帝深感头疼。
但在1936年2月1日,农历大年初八,这位玩了一辈子枪的老牌军阀却莫名其妙的被自己的配枪打死了。
井岳秀的配枪据说是一把“马牌撸子”(勃朗宁1903),平时就形影不离的佩在身上。结果当天夜里在热炕上抽大烟的时候,大烟的烟钎子掉在了地上,井岳秀弯腰去捡时,他肥胖的大肚子一下撑开了皮带,配枪掉了了地上,在坚硬的青石板上碰撞了两下,突然开火,子弹准确打中了井岳秀的胸部,人几分钟后就不行了。
从事后分析,要完成这一离奇的“自杀”,至少需要三个条件:
第一,是井岳秀肥胖的身体。长达20年陕北王养尊处优的生活,让井岳秀变成了一个体重在250斤左右的大胖子,尤其是肚子尤其肥大,这才能出现一弯腰直接把枪带崩断的情况。
第二,则在于枪掉后在地板上的两次碰撞。“马牌撸子”是有枪机保险的,而且他的副官们也都回忆说井岳秀平时佩枪肯定是关着保险的,那可能就只有一种“手枪落地后第一次碰撞直接撞开了保险,第二次碰撞则击发出了子弹……
第三,则在于井岳秀迟缓的动作。在枪击发的一瞬间,井岳秀依然是在弯腰做捡拾东西状的,因此整个胸口都暴露在了枪口下,导致一击致命,终年58岁。
井岳秀一死,中央红军在陕北立足的压力顿减。
所以有的时候,你根本无法解释这神来一枪到底对中国日后的局势有多大影响。

三、死于一个玩笑的吕赤
开国上将陈伯钧也搞过手枪走火出人命的事情,不过死于枪下的不是他自己,而是他的战友吕赤。毕业于黄埔军校第六期的陈伯钧一出校门即参加了平定夏斗寅叛乱的战斗,因作战勇敢在咸宁前线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9 月,陈伯钧参加了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红军到井冈山后,陈伯钧任工农革命军教导队副队长兼党支部书记。
1928年春,毛泽东率领的红一团攻克湖南酃县。陈伯钧搞到了一支很精致的手枪。不过让他遗憾的是,这支手枪因为长时间缺乏保养,已经全身锈迹斑斑,根本不能使用了,甚至连扳机都根本扣不动。不过陈伯钧依然爱不释手,没事就坐在地上反复擦拭手枪。
当时和他同住一屋的教导队长吕赤看见他擦枪就跟陈伯钧开玩笑说:“什么破枪!这就是个“半斤铁”!扔了算了!”
不过陈伯钧舍不得,他反复的将弹簧、撞针等主要零部件拆卸下来,找来煤油仔细擦拭。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反复擦洗,这支精致的小手枪终于变得崭新的一样,唯一遗憾的是依然扣不动扳机。
但是陈伯钧依然想找吕赤显摆显摆,中午等吕赤进院子时,陈伯钧就笑着迎上去持枪比划说:我这枪可不是‘半斤铁’了。随即扣动了扳机。可他万万没想到的是,这一次扳机居然击发了,只见“砰”的一声,吕赤应声倒地。
陈伯钧闯下大祸后,心情极为沮丧,迅即被关了禁闭,等候上级处理。多亏毛泽东认为:如今已死了一个黄埔生,要再杀一个黄埔生,就失去了两个军事指挥员。陈伯钧不是故意伤人,我看还是不杀为好。最终力保下了陈伯钧戴罪立功,红军长征时陈伯钧在红五军团担任后卫,一路掩护红军主力撤退,打出了“铁屁股”的名头,最终被授予上将军衔。
只是可怜吕赤,如果能活到建国,也是一名妥妥的将军。

四、百分百空中遇险的叶扬眉
1989年11月经中央军委确定被冠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家”的称号的叶挺戎马一生,带出了北伐时期赫赫有名的叶挺独立团,在广州起义、南昌起义中均担任军事负责人。抗日战争期间更是成为了中国共产党掌握的两支武装力量之一——新四军的军长。
在新四军期间,因为与项英的矛盾,叶挺郁郁不得志。但当“皖南事变”之时,能够独身下山与敌军谈判,还是彰显了大将风度。
就这样一位军事奇才,在经过中国共产党全力斡旋,终于重获自由的时刻,却在1946年4月8日乘飞机由重庆回延安的途中,飞机在山西兴县黑茶山附近失事,遇难身亡。同机遇难的还有王若飞、博古、邓发等中共重要领导人以及叶挺的妻子李秀文、五女儿叶扬眉和尚未取名的幼子阿九。
叶挺的突然离世,让人扼腕叹息。新中国成立后首次授衔时陈毅还感慨的指着叶剑英说:要是叶挺还在,咱们就有两个叶帅了。
这次飞机失事,有一种说法说是国民党特务故意破坏所致,但因为一直没有直接的证据,只能作为一种说法。
但另一个需要注意的人就是同机遇难的叶挺五女儿叶扬眉。
叶扬眉在乘机从延安飞往重庆的途中其实也遭遇了险情, 当时飞机在飞行过程中遇到一股强烈的寒流,机翼和螺旋桨上都结了冰,高度不断下降,飞行员只能命令所有人员都带好伞包准备跳伞。而当时同机的周恩来主动将自己的伞包送给了叶扬眉。
只不过那一次,因为飞机很快穿过了云层,最终化险为夷。而和叶挺同机自重庆返回延安的这一次,叶扬眉终于没能躲过死亡的魔爪。
往返程都买的死亡航班,叶扬眉也是让是让人印象深刻。而同机一起遇难的这些大人物们如果能够活到建国,1949年10月1日那天应该都是在天安门上有位置的。

五、看场电影也能要人命的冯玉祥
在风云激荡的民国风云中,冯玉祥绝对是一个绕不开的人物。
他一生反清、反袁、反皖、反张勋、反直、反奉、反共、反蒋、反日;
他自己又是清朝官员、北洋军官、国民党员和共产主义支持者;
他信奉佛教、儒教、基督教、三民主义和共产主义,主张联苏又反苏,主张联美又反美;
他把清朝最后一位皇帝赶出了紫禁城,让清王朝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他在直奉大战的关键时刻反戈一击,彻底断送了吴佩孚曹锟想要混一中国的梦想;
他在国共十年内战期间是最坚定的反日者,在抗日战争期间却战功寥寥;
最得意时他麾下数十万大军,是中国最强悍的一只武装力量统帅,失意时却只能躲在泰山上读书,靠小兄弟们的接济度日。
就连死亡,这位传奇人物都是那样的具有传奇性。
目前最主流的说法是:冯玉祥在坐船回国时,自己在船舱内看电影,结果胶片起火把自己烧死在了船舱里……
电影《建国大业》里也沿用了这个说法,周恩来还在愤怒的训话:冯将军是一个大活人,发现起火,不会跑么!
这也代表了大多数人对冯玉祥死因的疑惑。
关于冯玉祥死因的这一说法,最早来自1948年9月5日苏联《红星报》引自塔斯社的一条快讯。快讯标题为《胜利号轮船发生不幸》,内容为:八月初,,胜利'号轮船从纽约启航,驶往傲德萨……因为处置不慎,致使电影胶片着火,船在途中发生火灾。有人员伤亡,死者中有冯玉祥元帅和他的女儿。该船已被拖至傲德萨,调杏目前仍在进行中。
这篇报道还详细报道了冯玉祥的遗体已经空运到莫斯科,按照元帅遗孀的愿意,,遗体已被火化。死者的几名家眷、苏军军官和当地社会代表参加了葬礼,死者享受到阵亡军人的待遇。
而这一篇报道,也成为了国内介绍冯玉祥死因最主流的说法。
但深入研究之后,你会发现事情并没有通讯上说的那么轻描淡写:
胜利号满载排水量有14000多吨,全长153米,高18米,宽18.6米,吃水7.49米,航速15.5节,可以载客340人的同时装载4000吨货物,在那个年代,它算得上是一艘相当大型的客货两用船了。
就是这么大的一艘轮船,在9月1日中午1点,船上的无线电通讯中断后,经没有引起苏联方面的任何警觉。而9月2日早晨胜利号再次被发现时,整艘轮船已经几乎被烧焦,船上的全部活人已经弃船搭上了救生艇。事后统计,包括冯玉祥父女在内,全船有40名乘客在火灾中丧生。
诚然,在当时那个年代,世界电影业普遍使用的是硝化纤维素胶片,它除了柔软、可塑、图像清晰之外,还有一个要命的缺陷就是易燃。因为这种胶片的化学成分与火药十分接近,当把胶片加热到40度时,它就会像火药一样猛烈燃烧。但是,得多少胶片才能把一艘这么大的轮船全部烧毁?
另外值得怀疑的还有胜利号从纽约出发前,纽约当局做了个奇怪的决定,要求对胜利号进行全船消毒。尽管船长提出了强烈抗议,全部船员还是被迫在旅馆里住了两天,而在这两天里,在胜利号上进行消毒作业的美国人实际上是处于无人监督的状态。
而最为蹊跷的是,在胜利号实际发生火灾的9月2日夜之前,美国的广播电台就已经提前播报了火灾的消息。
而根据冯玉祥小儿子洪达的回忆,起火的地点也根本不是在冯玉祥的船舱。冯玉祥等人都是闻到外面刺鼻的烟火味后才发现失火的。而当他们打开舱门的时候,冯玉祥舱门前的过道已经是浓烟滚滚,空气中充满了一氧化碳的味道……
总之,在这样的重重疑点中,最终回到祖国的,只有冯玉祥的一捧骨灰。

六、
PS:不要担心,我还活着,我不用三星也没被查水表。争取更到二三十个吧。
不过完全看心情,不信请看我一年来在挖的月球表面一样的各种坑……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560103/6359.html

更多阅读

中国历史名人简介 历史名人有哪些人

中国历史名人简介--恽代英    恽代英(1895-1931)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早期青年运动领导人之一。又名蘧轩,字子毅,原籍江苏武进人,1895年生于湖北武昌。中华大学毕业。学生时代积极参加革命活动,是武汉地区五四运动主要领导人之

历史上有几个三藏法师 无双大蛇z三藏法师

历史上有几个三藏法师提到三藏法师,想到最多的就是唐三藏,也就是《西游记》中西天取经的唐僧。唐僧确有其人,唐时洛州缑氏(今河南)人,俗家姓陈,法号玄奘。玄奘法师博学多才,毕生钻研佛理,精通经、律、论三藏十二部佛法经典,熟悉多国语言,是一

声明:《戏剧性谋杀 历史上有哪些人物的死法很具艺术性/戏剧性/仪式性?》为网友雨晴烟晚坠堇钗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