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哀 幽玄 侘寂 日本文化中「侘寂、幽玄、物哀」三者有何区别?

这三个日本审美意识正好就是大西克礼研究日本美学三本书的题目。

时间:
物哀:出现时间最早,平安时代。
幽玄:中世。
侘寂:近世。

对应的文学类体式:
物哀:物语,和歌
幽玄:和歌,能乐,连歌
侘寂:俳谐(就是基本上除了江户时代通俗民艺之外的所有日本古典艺术形式)

分别解释:

物哀:
物哀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层,男女恋情的哀感
第二层,世相的感动
第三层,自然物的感动

物哀两个字拆开,物是所观赏之客体,哀是审美情感。但是“哀”在这里又不单单指悲伤一种情感,它是多样的,根据本居宣长的观点,“凡高兴,有趣,愉快,可笑等”都可以称之为“哀”。

所以依个人理解,俳谐有一些类似于我们中国人所说的“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而“哀”则是“感物伤情”,“触景生情”中的这个情。

但是日本的“哀”又是有其特点的:
1. 它是通过对于自然,人生的情感体验,以生活无常,人生无常,短暂易逝为基调的。所以无论如何,多少还是带一些淡淡哀感的。

2. 虽然和中国文学中的“触景生情”都具有物我合一的特点,但是“我”的存在却是被淡化的。这里可以看两个例子: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鞦韆去。”——中国
山谷明月光,流萤皆彷徨。——日本
触景生情的重点在情,就像苏轼说过一句类似的话,写物的话,千万是不能只止于物的。但是在日本的俳句中,我们看到的是对于物本身的着重。

3. 中国的哀情背后往往是一个大环境,例如一个政治背景的指代。但是日本的哀是个人的,并且悲观更淡,更轻薄一些,缺乏抗争和不满,而是一种对于人生无常,宿命必然的完全理解。


4. 日本的物哀也有其特别的表现手法,主要是通过
变化:由以通过记述自然,季节变化而体现人生无常感。季语的存在可以算是一个体现。
细节描写:以《源氏物语》为例,博尔赫斯在评论的时候说,

【塞万提斯局限于将白天和黑夜分开,而紫式部可以站在窗前望见“‘雪花飞舞后面的繁星’(第十卷《梦桥》)”;她提到一座潮湿的长桥,说它在雾霭中“显得那样深远”;写一个妇人站在幕帘后面,看见一个男子走来,“尽管她十分肯定地知道,他看不见她,但她还是下意识地梳理了一下头发”】

提炼:一种绝对唯美化倾向,去除丑恶
提一个个人特别喜欢的物哀化死亡处理的例子,蜷川实花的《恶女花魁》。

首先,讲道理的话,恶女花魁中是典型的江户民艺审美体现,总体而言更贴近与另一个审美意识“粹”,即色,一种媚态的展现。被称为“恶所文化”,有人说属于一种性欲生活的美化吧。总体和日本物哀之类的审美是并不相符的。但是结尾的处理却十分具有物哀的特点。



故事发生在江户游廊(妓院),最后的死亡就是不安于花魁命运的女主角日暮和妓院的一个男性工作人员清次最后私奔的事情。但是我个人觉得主角姑娘是死了,而不是私奔到樱花地里过上幸福生活了。有以下几个证据:

1. 伏笔:女主角原先的名字是青叶,后来改为日暮。这里本来就有一种类似日本季语的季节无常性而联系到的人生无常性体现。
2. 其次,他们私奔的场所樱花地是日本文化中,转瞬即逝的代名词。
3. “鱼缸”,日暮走后,一个小女孩说,鱼跳出鱼缸就会死,其实是一个隐喻。

所以日暮的死亡就是通过这样唯美的方法被体现了,至于为什么是物哀的,我个人想强调一下,物哀中的这种人生哀感,是静默的,而不是痛诉。在这种长久的静默中隐含巨大的感情,如同物语,是使得观者能够设身而体味的。

2. 幽玄

让我们看一张长谷川等伯的《松林图》


这里空白的部分引向了无限延展的松林深处。
中间的留白处没有精细描绘,否则反而不能展露松林之宏伟。
这样大面积留白的方法就体现了松林幽深,有一种空寂而深远的意味了。
----这种意味,就是类似于“幽玄”的。

幽玄指的是一种境界较高的美,深奥,优雅。它将物哀中官能的美,更加转化为一种精神的内在。
意喻人所无法通过理性和知识获得的某种类似本质本源的东西。简单的讲,类似于禅的空寂。

其特点是:
1. 某种程度的隐藏和不展露
2. 微朦胧,微暗,薄明。(谷崎润一郎的《阴翳礼赞》的阴翳其实指的也就是幽玄,就是这种阴翳的感觉)
3. 具有深远感,对象一般含有某种深刻,难解的思想。(所以幽玄有些类似于西方文化中的“崇高”)
4. 非合理,不可言说,飘忽不定的美的特质。

与幽玄相似,能够引出的一些美学概念就是“余情”
体现为浮世绘,各种绘画中的“余白”,以及戏剧中的概念“间”,也就是表演者通过自身对于台本的领悟,在台词中空余时间,一种时间和空间的留白。能剧中的动作是极少的,通过最少的动作唤起观者之情,也是余白的一种体现。

所以,幽玄的一个核心是:对于自然的追求,和对于人为刻意行为的鄙夷。

3. 侘寂

“如果化野的朝露不会消失 , 鸟部山头的 青烟一直弥漫在天空, 将是何等的索然无味!正因为这世上一切都是无 常的 , 所以才格外美好 。”


“不完整的事物更有意义”、 “无论任何事物, 圆满、完美都是不好 的, 保留着残缺的状态反而更有情趣。”

——《徒然草》

其实“不完整的事物更有意义”就是侘寂概念的核心。

侘和寂原本是两个词。wabi,侘,是简单朴素的意思。sabi寂,则是穷厄之哀。后来引申而成随时间流逝而逐渐劣化的意思。所以乍看来,二者都是略带负向之意。

但是随着一个思想的改变:贫困和孤独是可以有积极的解释的。这种不完美是一种新的解放的契机,虽然有形的美得以欠缺,但是这之中却可以有深层,无形之美的追求。

所以侘寂二字,就成为了远离尘世,追求自然清寂的一种导向。

侘寂美学的表现特点为:
相比于前二者,更为苍凉寂寥,凝重注重光阴流逝而带来的沧桑感不完整:与禅的精神相通;缺陷更能表达精神,形式的完美让人忽视内在真实性,所以侘寂崇尚的是不对称,不完整,残缺和年代痕迹。比如说:
日本的金缮,一种对于破旧事物的惜物之心,(是我就不会用金粉去补哇,直接扔掉了。日本的金缮,一种对于破旧事物的惜物之心,(是我就不会用金粉去补哇,直接扔掉了。
【更正,经过 指出,(感谢 )的确,这归于侘寂有些牵强,有装饰过度之嫌疑。他的答案中的陶器纹路等更符合侘寂。】

日本园林,很多看上去有年代痕迹的石头,以及长了青苔的石头。

总而言之,
其实这三个概念之间是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的。他们都代表了一种“风流”,也就是佐藤春夫所说的那种“诗意的,散漫而耽美的生活”。和世俗化的事物,功利所不相干。

如果一定要说区别,也让我最后举个例子,松尾芭蕉最为知名的俳句:

“古池塘,青蛙跳破镜中天,叮咚一声响。”


青蛙在这里是春光。
古池塘则是超越季节的永恒时间。

多少次春风吹拂水面,池塘却依旧寂静入常。古池塘,沉淀了千百年的人生流转。

此时,看似永恒的寂静却被青蛙所打破,但是叮咚一声喧闹后,又陷入了永恒的沉默。


寂静——喧闹——寂静

永恒——转瞬即逝的变化——永恒


这样的对立中,达到了一种生命的空幻与崇高。


所以

物哀 幽玄 侘寂 日本文化中「侘寂、幽玄、物哀」三者有何区别?

古池塘所代表的永恒时间——侘寂(艺术内容与理解)

叮咚一声的转瞬即逝而带来的哀感——物哀 (创作主体的审美情感)

最后生命空幻与崇高的领悟——幽玄 (创作主体,客体,宇宙的相和谐——审美境界)



望有帮助。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560103/6384.html

更多阅读

侘寂之美 侘寂之美的内函

  打扫落满枯叶的庭院首先用草耙把地清理得干净,然后,摇晃其中一颗树,再让少许树叶掉落在园中,这就是侘寂(音:cha-ji),wabi-sabi。

英美文化中女孩名字的寓意(A篇) 英美文化差异

英美文化中女孩名字的寓意abigale原为古希伯来名,意思是"最初的欢乐"或"欢乐之本"。在圣经撒母尔记上篇第二十五章中,讲到了一位早期名叫abigale的人的故事。在这个故事之中,她是一位聪明、美丽的女人。她有过人的智慧和谋略。因而,她後

无厘头文化中喜剧的笑与中国式后现代 无厘头喜剧鼻祖

■ 包兆会《文艺争鸣》2006年第2期  文学评论-艺术无厘头文化成了中国当代引人瞩目的一种文化现象。本文试图辨析中国当代文化中无厘头文化作为一种后现代文化现象的可能和事实,并从无厘头文化中“喜剧的笑”这一核心机制来阐明无

中国当代酒文化中的那些超级糟粕图文 超级军事网推荐图文

陪酒女:哈,又陪倒一个,立此存照!新浪博客首页(文化)、文化博客首页名家专栏(人文)推荐中国当代酒文化中的那些超级糟粕文/易孑草作为一种文化,有些是祖先传下来的,也有的是当代人自作聪明新发明的,通过地区间相互借鉴相互影响而渐

声明:《物哀 幽玄 侘寂 日本文化中「侘寂、幽玄、物哀」三者有何区别?》为网友残留的躯壳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