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钱了,一定就会获得幸福吗
如果给你两个选择:A.让你享有这个世界上最多的财物、最美的容貌、最大的成功,但是你的幸福感很低;B.你的生活比叫花子好不了多少,但是你内心具有最高的幸福感。请问,你会选什么?
很多人看完选项会觉得出题人脑子进水了,因为长久以来存在他们大脑里的等式一直都是——最多的财物+最美的容貌+最大的成功=最高的幸福感。这样的逻辑根深蒂固,并且绝大多数人都会以为这个等式不仅成立而且天经地义。怎么可能拥有了一切却得不到幸福呢?
正是因此才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埋头努力赚钱,也积累了很多财富,相反,他们距幸福却越来越远。原因在于他们内心固守的信念在现实中是完全不成立的。
也许,现在你还会坚定地认为有了钱能够满足一切欲望的时候就一定会得到幸福,贫穷肯定不会快乐。那么,你是否偶尔会羡慕偏远小镇的村民,羡慕那些人可以那么简单而快乐地生活?同时也会奇怪,为什么自己拥有他们做梦都想不到的东西,可是快乐却远远不如他们?
实际上人类学家和跨文化心理学家发现,在实行原始共产主义的部落中,原住民们不具有“富裕”和“贫穷”这样的概念,更不要说把“富裕”和“贫穷”与快乐幸福挂钩了。“我要是贫困的话就不会有人看得起我,我要是贫困的话就必然很痛苦。”“我要是多赚点钱,努力工作,就可以幸福快乐了。”——这都是存在于你大脑中的程序,却不存在于他们脑中。
正如你会因他们的生活过于朴素而同情他们,他们同样会惊诧于你为什么那么拼命地工作积攒财富,却没有时间花钱?或者为何年轻时透支身体拼命赚钱,年龄大了以后花大价钱购买保健品来换回健康?
可见,幸福与财富其实并没有直接的联系,满足欲望与获得幸福完全是两件事,只不过我们人为地把两件事情联系了起来,甚至中间画了等号。现在需要把它们重新拆开恢复到原本的状态,才可能获得真正的幸福。
学会享受“次优”生活
如果你说自己辛苦赚了钱,过年回家时能够买很多父母需要的东西,那一刻别提多幸福了。我非常赞同,花钱买到需要或者想要的物品的确能够使我们内心获得满足,人们会通过购买有价值的物品的能力来证明自我价值。
但是,过犹不及,再请各位来做一道选择题:有个小镇来了一个马戏团,在当地招小时工做杂务,条件是A.做三个小时的人可以获得一张场外的票;B.做6个小时可以进入内场;C.干一整天,可以得到一张最前排并且最中间位置的票。如果是你,你会作何选择?
有一对穷人家的兄弟,两个人都很好强,他们选择了C。做一整天活,换一个最好的座位。他们从太阳升起到落下,一刻不停地干活,到了晚上,终于可以坐在最好的座位上看表演了。两兄弟筋疲力尽,满身尘土。主持人出场的时候,大家热烈鼓掌,而这两个孩子却在大家欢乐的掌声中沉沉地睡着了。
我们可能会为这两个可怜的孩子感到悲哀,自己辛苦了一整天却由于劳累而错过了精彩的演出,那可是他们为之付出一天努力的报酬,却已经无力享用了。
当我们为别人感到悲哀的时候,请再来看看自己吧。有没有过为了一个更大一些的钻戒辛苦干活,结果钻戒买到了,手也粗糙了?是否有过为了一个名牌包包好几个月省吃俭用?是否曾经见过那些整天加班拼命赚钱的工作狂,钱有了命却没了的惨痛经历?
“最优”的工作或生活状态常常使人紧张忙碌得忘了如此辛苦的初衷究竟为了什么。所以说钱够花就行,有些时候“次优”生活要比最优更好,选择放下一些,留一点精力享受生活,去关心那些爱我们并一直陪伴我们的家人,快乐或许会来得更加饱满。
编后语:
如今的人们似乎特爱追求“最优”,什么都要最好的。不但自己要成为最优秀的那个,而且找对象要找最优的、孩子上学要上最好的、找大夫看病要找最好的……可是结果呢?自己变得“鸭梨”山大,大龄单身的男女青年的数目增幅变大;孩子在优秀的学校拖后腿,跟不上进度;为了挂专家号整晚整晚地排队,病情更加严重……
追求上进无可厚非,但在一个人追求“最优”的过程中,不完美一直充斥在他的生活里,让其不断错失良机,并且会不断感受到失落、痛苦。有些时候“次优”生活要比最优更好,适当地选择放下,留一点精力享受生活,成功与快乐才会如影随来。举个生活中最常见的例子,如一个女生要选择一个男朋友,满足她五个条件才算是她的最优男友:高个子,长得帅,工作稳定,性格好,爱做家务疼老婆。但是怎么找都找不到五个条件齐全的,至少有一项不符合。这个时候该怎么选择?如果坚持要齐全的,这表明在追求完美恋人百分百,可惜像《来自星星的你》里的都教授这样完美的男人基本不存在。如果你选择只满足四项的,你们在一起后获得的满足感未必比齐全的少。
这就是一种“次优”的选择,一种“次优”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