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氏系承三支 共工宏氏弘氏
洪氏,源远流长,他们的来处可以远远地追溯到上古时期神气万分的“共工氏”。然后由共工氏而共氏,由共氏而洪氏。数千年的家世源流,源源本本,清楚明白。
关于这个问题,《姓纂》一书说明得最为明确。该书是这样说的:“共工氏之后,本姓共氏,因避仇改为洪氏。”
省略为一个共字
由此可见,上古时期神采飞扬的共工氏,于4200年前被虞舜流放到幽州以后,曾经把自己家族的姓氏省略为一个共字,后来,又为了避仇,才在原来姓氏的旁边加上三点水,子孙世代相传,终于形成了一个十分著名的姓氏。
隋、唐以后洪氏称盛于皖、赣一带。南北朝时由于五胡乱华而导致的民族大迁移,把过去繁衍于北方的洪氏带到了南方,固然是一个最大的因素。唐明皇时江西豫章(即南昌)宏氏的改姓为洪,应该也有很大的关系。《姓氏考略》上记载说:“豫章宏氏,避唐明皇讳改为洪。”一方面指出了洪氏家族的阵容扩大,另一方面也为江西的多洪氏,作了注脚。
另外,于唐德宗前后,现在江苏的武进一带,也出现了第三支以洪为姓的家族,那便是《姓纂》上记载的:“毗陵监察御史洪察,常州人,本姓弘也,避孝敬讳改姓洪氏,生子兴,起居舍人,生经纶,谏议大夫。”
三支‘人马’组合而成
从以上的叙述,可以知道洪氏是由三支“人马”组合而成的――第一支源远流长,是传自好几千年以前的共工氏;第二支是唐明皇时改自江西南昌的宏氏;第三支则于唐德宗时分自江苏武进的弘氏。这项资料,当可作为洪氏人士探寻本身来龙去脉的线索。
分别来自三个不同方面的洪氏,却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便是他们长久以来,都是活跃于南方各地。北方的洪氏,虽然不是完全没有,但比较少见。
在历史上,洪氏的才华洋溢,杰出的人物不绝于历代的史书,其中,除了道光年间几乎以太平军倾覆了满清的洪秀全以外,宋朝时安徽宣城的洪皓,大概是人们所最熟悉的洪姓历史人物了。
洪皓,被后人比喻为“汉之苏武”,是一位以忠贞事迹照耀千古的不朽人物。根据《宋史》的记载,他少负奇节,有经略四方之志,在宋徽宗的宣和年间出任宁海簿摄令事,便已表现杰出。到了宋高宗南迁,他奉诏出使金国,被金人所拘留,强迫他出仕刘豫,却被他以一番“万里衔命不得奉两宫南归,恨力不能磔逆豫,忍事之耶?愿就鼎镬”的大义凛然的话,严予拒绝。后来,他被流放于冷山15年,艰苦备尝,却始终持节不变,所以赢得“汉之苏武”的美誉,千秋万世受人景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