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先生回去收拾房子准备转租,这是这周以来连续第二个见不到他的晚上(虽然今天也才星期二),我看了半集电视剧,洗了一缸衣服,熬了一锅银耳汤,读了一课法语,然后开始想念他。
这思念,如今已慢慢开始变得平缓,虽然依然有些急促地期待地等待耳畔或者响起熟悉的铃声,但也不像最初那样焦灼不安心乱如麻,这条短信发出后超过二十分钟他都没回,他在做什么?这个电话打过去后始终没有人接,他在做什么?整个晚上都没有短信和电话,他在做什么?
如今,我已经可以勉强抑制住那不断深入不断扩大的猜测探询,勉强暂时忘记我有这么一个心头牵挂的人儿,勉强专注于眼前亟需我解决的事务。勉强,克制,深呼吸……
很清楚地知道所有的热爱最终都会变为温柔的牵挂和眷恋,但这颗在而立之年才迟迟燃起的爱慕之心,像是要拼命追赶上遗失的时光似的,不可遏制地热烈跳动,像从高高的山峰跃入海中,像在烈日下的田野里奔跑,像于濒临渴死之际望见一处甘泉,这颗心溢满欣喜,一瞬间读懂了天下所有的情诗,听懂了世上所有的情歌。
我不再嘲笑情感专栏日复一日为痴男怨女排忧解难,因为我也成为了它们的忠实读者;我不再轻视同事朋友间家长里短的话题,因为我终于真真切切意识到有一天我会为人妻、为人媳、为人母;我将与俗世紧紧相连,我将再也无法彻底逃进亲手搭建的小小世界,因为有一个人已经闯进我的人生,占据我的心神,分享我的喜怒哀乐,从此,无论悲欢离合,我都不可能再只身上路、独自前行了。
很可笑的是,在完全接受这段关系之前,我为自己设置了无数的问题:我要多长时间发一次短信给他合适?我们是一周见一次,还是一周见两次,或是三次?我喜欢做的那些事情,读书、画画、写文章,是不是都得放弃?我们要给对方留多少空间,完全不给是不行的,但是要给多少,三分之一,四分之一,还是五分之二?我如此害怕失去自己,差一点儿就放弃了正在敲门的幸福。
可是交往以后呢,我发现自己以一种完全无法控制的速度沉沦,我们几乎天天相见,我们只要分离便思念,我想把他介绍给全世界的亲人朋友,我没心思写文章、没心思画画、没心思读书,我睁开眼闭上眼一呼一吸全部都是他,我恨不能把这三十年学会的所有技能都展示给他看,我愿意做他的保姆、厨娘和清洁工。
“遇见你我变得很低很低,一直低到尘埃里去,但我的心是欢喜的。并且在那里开出一朵花来。”我不喜欢张爱玲,可张爱玲这句话却将我的卑微写得那样通彻清晰。
爱情里没有赢家,所以也不用觉得为一个人付出为一个人低头是多么令人震惊的事情。我反而有点欣喜地重新发现了自己,发现自己并没有丧失爱的能力,所有那些漫长的等待,无所适从的寻寻觅觅,哭泣绝望的日日夜夜,只是为了不断打磨自己,调整自己,认识自己。当我成为了一个正确的人,我也理所当然地遇到了一个正确的人。
可这样就结束了么?显然不是。正确的相遇只不过是一幕大戏的开场而已,在这三个多月的时间里,我每时每刻都在经历变化,都在鼓足劲儿应对变化,从前的变化顶多不过影响到自己,自己翻片儿了就没事了;现在的变化通常都涉及到两个人,只要其中一个人不采取行动,另一个也无法前进。
经营感情需要双方共同努力,而搞砸它只要一方不作为就行了。我不喜欢被动地被宣判命运,既然选择了,认定了,就头也不回走下去,努力过达不到预期的结果,总好过什么都没做就黯然逃开,我不要此后几十年的分分秒秒,都在自责和懊悔中度过。
我也迷失过,从小心翼翼接近,到点点滴滴了解,到下定决心接受,到毫无保留付出。我以为放上全部心思在他身上就是我能为爱做的唯一事情,但是我错了,当我将所有注意力停留在他的一举一动上时,当我为他一点微小的疏漏疑神疑鬼时,当我忍不住疲倦嚎啕大哭时,我知道,我丢掉了自己。
那些他曾经爱过的品质:优雅、勇敢、执着、独特的品位和个性,在自以为是的迎合中被慢慢丢弃,我差点变成了一株要附庸他生长的藤蔓,而不是他近旁一棵有着红硕花朵的木棉。我流泪,并不是因为他欺负我,或是对我不够好,而是无法眼睁睁看着自己变成自己曾经最厌恶的那种女人:唠叨、琐碎、不停猜忌不断抱怨。
因为爱,我再也不可能变回那个闲云野鹤自由自在的自己;但是爱,让我的生命更宽阔更深厚。如果说,之前的自我修炼是为了遇到亲爱的W先生,那么,之后的互相学习共同前进是为了更好地珍爱枕边人、身边人、眼前人。
我知道,未来的路依然会有许多磕磕绊绊,也很清楚,不是每件事我们都有能力将之解决,我们都还不成熟,还会做错事,可我并不害怕,相信W先生也不会害怕,我们并不是懦弱的人,也很明白在如今这个浮华动荡的世界遇上一颗真挚的心有多么困难;努力,且珍惜,不轻言放弃,我想,我们会有很幸福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