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明哲:你的薪水为什么突破不了一万

  前不久,公司要招聘一位财务经理。有三个人来面试。分别是:A,29岁,财务工作7年,目前工资5000元/月;B,32岁,财务工作10年,目前工资5500元/月;C,35岁,财务工作14年,目前工资6500/月。当我约他们一起来做集体面试的时候,三个人都有些意外。当得知面试官不是财务总监,而是行政总监时,他们更惊讶了。

职场明哲:你的薪水为什么突破不了一万

  集体面试中问与答的奥秘

  首先,我问了第一个问题:“你业余时间最喜欢做什么?”三人的回答分别是:A喜欢炒股,B爱看文学杂志,C则中意看电视。我不置可否,继续发问:“平时看书多吗?”A:“不太看书了”;B:“我主要看文学书籍”;C:“比较少看,看也只看财务方面的专业书籍”。

  我漫不经心地喝了口茶,接着问A:“你如何来分析股市呢?”A答:“比如,我最近比较注意生物、医药股票,因为日本地震和海啸之后的核辐射,会导致生物、医药类股票上涨。”我追问了一句:“你这样的分析,相信大多数人都会得出类似的答案,能谈谈你个人独到的见解是什么吗?”A开始支吾,语焉不详。

  我转头问B:“文学类的书籍对我们的工作有什么帮助呢?”B答:“没有什么帮助,只是个人爱好而已”。

  我将目光投向了C:“看电视能够有什么收益呢?”C答:“其实我看得比较杂,新闻看,动画也看。是否有什么收益这个问题没想过”。

  我面无表情,只是微笑着继续问:“在你们眼中,我们公司是怎样的呢?”这次,他们三个人的答案竟然是惊人的一致:从公司网站上得知,这是一家代理某某运动品牌的贸易公司。这回,轮到我惊讶了,公司网站上并没有注明是贸易公司呀。

  我仍然不露声色,又抛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离开原来的公司?”A:“公司太小,发展空间有限,我想寻找一个更好的发展机会”;B:“家里有事无法请长假,因此我辞职回家办事,然后再来找工作”;C:“公司的董事之间各有各的想法,夹在中间很难做事,因此我想辞职”。

  该是到最后一个问题的时候了,于是我问:“你们三个人的背景基本相当,都没有拿到注册会计师的职称,工资水平线基本接近,年龄也基本接近,那你们个人认为自己比另外两个人更强的地方在哪呢?”A:“我最年轻。”——最年轻是否意味着经验最不足呢?我笑着追问了一句,对方只好点头说是。 B:“好像他们都比我强,我想我是最弱的。”C:“我最有经验。”——那是不是意味着思维最僵化呢?我同样追问了一句,对方不好意思地笑了。

  换一种思维方式

  想想差不多了,于是我对今天的面试做了个小总结:“今天我们没有谈财务方面的问题,与其说是面试,不如说是聊天。如果今天我让各位就这样回去,你们肯定会在心里抱怨——这么大老远的让我来面试,就这样打发我?事实上,我想跟你们分享一下,换一种思维方式的面试或许也能让你受益。

  “其实,我目前所在公司是一家运动服饰的品牌与渠道运营公司。却不知三位求职者是如何从网站介绍中得出我们是一家贸易公司的结论。或许,网站上无法找到更多的资料,但可否对比一下同行李宁、安踏这样的公司呢?结果我们会发现,在激烈的竞争面前,李宁和安踏等知名品牌已占据足够的市场份额,那我们靠什么生存发展呢?显然,李宁与安踏不会给我们10年的时间去追上它们。这意味着,我们需要一个全新的创新运营模式。那这样的公司对财务管理会有什么要求呢?其实这也是你们来应聘财务经理应该做好的初步准备。

  “想一想,三位求职者今天是来应聘财务经理,而不是一个普通的会计。如果我单纯问你们如何做账未免太过低估你们的专业水平了,毕竟财务经理所要做的是全盘统筹工作。这就比如,你们在来应聘前就应该思考:这家公司的财务运行状况与要求,这个过程并不难,关键在于你是否做好了充分准备。”

  我有些激动地说道:“比如说从三位求职者此前的回答着手分析:A喜欢炒股却不怎么看书,那理性判断从何而来?A认为自己原来的公司没有发展空间。可事实上,发展空间仅是老板给的吗?不是的,而是要站在公司的角度,去帮老板分析:是不是可以与同行的公司进行业务重组,形成更强的市场竞争力?是不是可以结合公司的自身要件,有没有更好的投资方向?这样一来,才有更好的发展机会。

  “B爱看小说对工作真的没有作用吗?小说里的人情世故应有尽有;小说里的商业思维层出不穷。如果将看的书做一些思想总结,与工作结合起来,也能将知识积累转变成职场生产力。

  “C看电视休闲放松没有错,看财务的专业书籍也很好。错的是,仅仅有了这些还不够,还需要随着企业发展扩大知识面。比如,现在的企业上市有哪些模式?公司上市对于财务来讲有哪些硬指标?不同类型的公司,对于同现金流会有什么不同的要求?这些答案不是非要去多家企业实践才可得知,而是通过平常对企业管理的关注与学习来掌握。

  “换个角度,三位求职者来应聘之初,应该通过与同行的比较,大胆地站在财务经理的角度,去架构适应公司发展的财务管理体系。从企业的扩张到日常运营,设定运行的财务数据模型。哪怕假设的数据有误,也可让面试官看出你是下了一番工夫,也可在获得工作机会后大展身手。

  “归根结底,一个对企业管理有着比较全面认知的资深财务人员,一个具备与人沟通能力的管理者,一个热爱学习并不断反省自己的人,才具备干好财务经理的基本素养。”

  你的工资超过一万了吗

  如果按照惯有的思维,很多职场人士工作多年,结果却只是量(工作年限)的增加,而没有质(阅历、经验、视野等等)的改变。自然而然,也会始终在原地踏步,更何谈加薪升职呢?

  也曾听过不少求职的朋友抱怨,目前的薪水已经拿了好几年了,为何总是难有突破?市场的反应是5000左右,经常会是我们需要跨越的第一个门槛;而一万左右,是我们需要跨越的第二个门槛。跨越第一个门槛,相对来说比较容易,只要你认真细心,把日常工作处理得井井有条就会在日积月累中实现。但跨越第二个门槛,则需要思维层面的提升。

  如此,从事其他职业的朋友们,你跨越第二个门槛了吗?月薪超过一万元了吗?这就是留给大家去思索的问题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369071/330923162.html

更多阅读

职场经验 抛开职场去创业——你的经验够吗?

金三银四,越跳越高者有之,激流勇退者亦有之。“通过难熬的职场拼搏,来实现我的高薪高职梦,实在是漫长,即使熬到了头,那也是以自由为代价的”——带着此类想法,一些职场人士,尤其是步入职场不久的年轻人,加入了创业行列。然而,创业真的是一石

职场风格决定你的作为:你的什么的风格?

  小张某民营企业工作已经2年了,每天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工作时间把领导安排的事情尽量按时按质完成,下了班就象个隐居的贤人,一头扎进自己的魔幻的游戏世界。平时他也很少和上司沟通,也很少提意见,既不攻击谁,也不争斗什么,安然世外的超

职场明哲:围棋对管理的启示

  眼睛不能光盯着别人,要多看看自己;  要知道,有舍才有得;  战斗是必要的,但是并非每场战斗都是必需的;  含而不露、引而不发是积蓄力量的好手段;  收兵的技巧比战斗的技巧更难;  处于优势的时候要低调,不必挑起新的头

职场励志:你的高度绝大部分来自你的态度

  一个默默无闻的职场“菜鸟”能冲到怎样的高度?让一位乡下的灰姑娘来告诉我们答案。  初入职场时,她被一家广告公司安排负责接电话等琐碎的工作。薪水很低,但一心想让父母过上好日子的她,格外珍惜这份工作。接听电话,她总是爽朗

职场明哲:总在最慢的队伍

  总在最慢的队伍  问:为什么在超市排队,我选的队伍总是最慢的?  答:大多数时候不是你真的运气不佳,只不过是你总对倒霉的事情印象深刻。  “我发誓,隔壁队伍的红衣美女在我排到一半的时候才出现,可是人家现在已经结完账走人了

声明:《职场明哲:你的薪水为什么突破不了一万》为网友雨的印迹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