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大寒节气的到来,全国大降温,入冬以来最冷的一周也来了,给宝宝保暖要注意些什么?有哪些部位是需要护好的?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宝宝冬季保暖护好5个部位
寒冷的天气,护理宝宝的首要工作就是最好保暖措施,特别是在没有暖气的南方地区。宝宝冬季保暖,一定要护好这些部位。
1.头
中医经络认为,头部为手足三阳经会聚之处,因此中医认为头部为人体“诸阳之会”。半岁到1岁左右的宝宝,头发长得不是太多,在室外头部温度很容易被冷风带走,以至于着凉生病。此外,耳朵的抗冻能力也很差,如果没做好保暖工作,很容易冻伤。
支招:宝准备一顶温暖、舒适的帽子,但是冬季戴帽子不宜过厚,因为头部过热容易心烦头晕,宝宝患病更是头先热。所以,帽子应该选择柔软舒适,薄厚适宜,通风透气的。如果外出,最好选择能护耳朵的帽子,或者准备一副耳罩,以防耳朵被冻伤。
2.肚子
从中医的角度来说,腹部是脾胃之所,保持肚暖即是保护脾胃。小肚子受凉易损伤宝宝脾胃功能,发生腹痛、腹泻、消化不良等疾病,所以要做好小肚子的保暖。
支招:天冷时给宝宝24小时戴上肚兜或者穿一件跨栏背心,或者穿高腰的护肚裤,是保持温暖的好方法。睡觉的时候如果怕宝宝容易蹬被子使肚子着凉,妈妈不妨把宝宝放在睡袋里,这样就暖和多了。
3.背
保持背部的“适当温暖”,可以预防疾病、减少感冒。“适当温暖”就是不可过暖,否则背部出汗多,汗水变凉后容易因背部湿凉而患病。不过,背部保暖也不要过度,如果因为穿得太多而使背部出汗,反而容易受风,引起感冒。
支招:冬天给宝宝穿衣最好选择一件保暖性好的羊毛毛衣,一件棉质或羽绒马甲,外面穿一件棉袄或者羽绒外套。穿着轻便保暖的装束,孩子活动的时候不会束手束脚,一旦有体育活动身上热了,可以把棉袄外套脱掉,一件毛衣加一件马甲的保暖性也不至于让孩子受冻。
4.手
宝宝的体温调节中枢不完善,御寒能力差,如果手着凉,极易导致全身供血不足,反射性地引起鼻、咽、气管等上呼吸道黏膜血管收缩,对病原微生物的抵抗能力降低,潜伏在体内的致病菌便会乘机大量生长繁殖,引发呼吸道感染。
支招:在寒冷天气情况出门时,家长应该为宝宝选择一双大小合适的手套,可促进血液循环,达到保暖目的。选择手套时,应尽量选棉绒、绒线或具有弹性的尼龙手套。
5.脚
脚部是阴阳经络交会之处,皮肤神经末梢丰富,是对外界最为敏感的地方。要知道宝宝脚的表面脂肪很少,保温能力很差,做好宝宝双脚的保暖工作,才能更好地保证身体适应外界气候的变化。
支招:很多家长还错误地认为宝宝的袜子越厚保暖效果越好,但是袜子厚但不吸汗,很容易潮湿,大量的水分会挤掉袜子纤维中的空气,由于少了空气这种极好的隔热体,袜子潮湿时就会使宝宝的脚底发凉,反射性地引起呼吸道抵抗力下降而患上感冒。在鞋子的选择上,鞋子大小要适合,可以稍稍宽松一些,这样穿起来柔软舒服,而且这样鞋子里能储留较多的静止空气而具有良好的保暖性。
冷天正确给婴儿保暖方法衣:小宝宝并不像爸爸妈妈想得那么柔弱,只要依循“比大人多一件”这个穿戴准则即可。选择棉质材料的内衣,加上厚度合适、轻软、暖和的小棉服、棉裤、帽子、手套,既轻便又保温,避免裹得严严实实的,保证宝宝的手脚暖和、伸展及活动自如就可,且有益于促进手脚的精细动作发展。另外,要注意衣物的静电作用。静电使血液的碱性浓度升高,而钙质减少,且吸附大量病毒、细菌及有害物质等,严重影响宝宝健康,所以应选择合适的棉质衣物。
食:宝宝身上暖和了,手脚自然会暖和,所以首先要保证宝宝吃饱喝好,才有足够的热量来抵御寒冷。在寒冷冬天,可以让宝宝多吃一些富含蛋白质、糖分、维生素、脂肪和微量元素的食物,比如肉类、牛奶、海产品、豆类、红薯、蛋类和蔬菜等等,保证宝宝摄取到足够的营养和热量,富含维生素A和维生素D的食物可以有效防止冻伤。
住:室温一般维持在22-24℃,还应注意湿度,太低会使宝宝的呼吸道干燥、黏液变稠;太高则有助呼吸道过敏原的生长,一般应保持在50%左右,保持空气新鲜、清洁,常开窗换气。给宝宝洗澡时,一定要事先备好衣物,利用浴霸、取暖器等取暖设备使室温上升至27-29℃,水温比体温高3℃左右(38℃-40℃),在洗澡的过程中,应时刻注意保暖问题,不要超过10-15分钟。洗完后迅速擦干、穿衣。除了要注意保暖外,也要适当“受凉”。平时应循序渐进地养成用凉水洗脸、洗手的习惯,增加宝宝的耐寒能力,从而增强免疫能力。
行:天气情况允许下,保证每天1-2小时户外活动,带宝宝出门晒晒太阳,感受一点冷空气,以增强皮肤的适应调节功能。宝宝的皮肤柔软、细嫩、抵抗力差,寒冻刺激会对宝宝皮肤造成一定的伤害,出现红肿、裂口等。所以出门前,在宝宝的外露部位,如脸、手涂擦上婴幼儿专用的护肤品。
看了"宝宝冬季保暖要注意哪些部位"的人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