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慢乙肝治疗这一场持久战中,选对药走对路是至关重要的。不然一切都将前功尽弃,功败垂成,甚至是导致后果不堪设想。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所以治疗慢乙肝更要小心翼翼,选对路以防出错。今日慢乙肝防治指南告诉你正确的选择是什么……
专访专家: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感染科高志良教授、李建国教授、谢冬英教授、林炳亮教授、陈幼明教授
我国是乙肝大国,有病毒携带者近亿人,他们中需要治疗的慢乙肝患者至少有两千万人。
由于慢乙肝的治疗过程是一场“持久战”,不少患者对乙肝的治疗“蒙查查”,导致他们在治疗过程中或隔天吃药、或吃吃停停或私自换药等种种不规范的现象。怎样才能在治疗过程中少走弯路?近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感染科专家就此接受了新快报记者的采访。
高血清学转换:实现患者两大需求的必要条件
随着慢性乙肝抗病毒治疗观念的推广,越来越多的乙肝患者开始了抗病毒治疗,如何安全有效地帮助患者实现减少肝癌肝硬化和尽量避免终身服药这两大目标,成为衡量抗病毒治疗成功与否的关键。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感染科主任高志良教授介绍说,通过规范的抗病毒治疗,部分患者可以实现E抗原血清学转换,即E抗原转阴,同时E抗体出现,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大三阳”转成“小三阳”。
短期来说,E抗原血清学转换是抗病毒治疗的停药指征之一, 意味着乙肝病毒复制在很长时期受到抑制,病情处于静止状态,因此,国内外慢乙肝防治指南均将E抗原血清学转换作为抗病毒治疗的终点指标之一。
长期来说,E抗原血清转换表示疾病进展停止或减缓,有望实现持续低水平的病毒复制、纤维化进程的停止或逆转、降低发生肝硬化或肝细胞癌的几率,以及更长时间的无并发症存活期等。
正确的药物+正确的治疗方案=抗病毒疗效再上新阶
李建国教授介绍到,就现有的抗病毒药物,总体而言,干扰素具有E抗原血清学转换率较高,免疫调节,固定疗程等特点,但会出现类似流感症状,外周细胞减少等不良反应,对于妊娠、失代偿期的肝硬化患者是禁忌。
目前临床上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慢乙肝患者中有八成使用核苷类似物药物,已上市的四种核苷类似物中,替比夫定具有较高的血清学转换率,也有较强的抗病毒作用,同时是美国FDA批准的唯一妊娠B级的核苷类似物。
在各类药物的国际注册临床试验的一年结果中,长效干扰素的E抗原血清学转换率最高,为27%,其次是替比夫定,为23%,是已上市的四种口服抗病毒药物中表现最好的。
谢冬英教授就治疗方案的选择谈到,慢性乙肝抗病毒治疗必须由专业医生根据病人具体情况制定最佳方案,对于“大三阳”且谷丙转氨酶升高明显(大于两倍正常值)的患者,希望达到“小三阳”可选用干扰素或替比夫定。
在谷丙转氨酶(ALT)大于两倍正常值的患者中,替比夫定组两年中36%转为“小三阳”,如果治疗到24周的时候,检测不到乙肝病毒,那么治疗两年后, 有40%以上患者由“大三阳”转“小三阳”。如果再坚持一段时间的规律治疗,他们有希望实现停药目标。
定期随访为持久疗效和安全停药保驾护航
就规范随访方面,林炳亮教授建议,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规律性的随访有时候甚至要比选择一种正确的药物作用还要重要。
定期随访一方面能够及时了解和评估抗病毒疗效,另外能够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从而提高用药的安全性。第三,定期随访可以加强患者和医生的沟通,维持患者良好的依从性。
2010年新版《中国慢乙肝治疗指南治疗》指出: 对于治疗期间的患者每3-6个月随访1次,并进行病毒学指标、生化学指标、及根据病情所需的其他指标的检测。
停药的患者也应该定期进行随访,以便医生能在第一时间内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并给予治疗。停药后半年内每2个月随访1次,以后每3-6个月随访1次,至少随访12个月。
陈幼明教授在访谈中介绍了一项关于替比夫定停药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观察,回顾了2007年到2011年期间在中山三院感染科门诊就诊,并使用替比夫定治疗的30例慢乙肝患者,达到指南停药标准停药后,停药半年至三年的随访患者,83%维持停药时的疗效,且无一例发生重型肝炎等严重不良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