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自救小常识 地震自救互救常识

  地震心理学上有一个“12秒自救机会”,即地震发生后,若能镇定自若地在12秒内迅速躲避到安全处,就能给自己提供最后一次自救机会。地震来了,生死一瞬,此时你该做些什么?以下就是爱华网小编给你整理的地震自救互救常识,希望对你有用。

  地震自救常识

  如果被埋在废墟里,要尽量保持冷静,设法移动身边可动之物,扩大空间。用砖块、木头等加固支撑住可能塌落的重物,以防余震。若在室内要用手、衣服或衣袖等捂住口鼻,防止有天然气煤气泄漏或烟尘呛闷窒息。要保存体力,创造生存条件,等待救援。

  撤退时,要把上衣脱掉,把带有皮带扣的皮带解下来,以免中途被阻碍物挂住。

  地震互救常识

  地震后救人,时间就是生命,救人应当先从最近处救起,此种做法可以节约时间,减少伤亡。要先救青壮年,救出一个青年,就等于增多一份救援力量;另外还要注意先救有呼声的,先救容易救的人。

  营救他人时应先确定伤员的头部位置,使头部暴露,迅速清除口鼻内的尘土,再使胸腹部暴露。如有窒息,应及时施以人工呼吸。在黑暗处待的时间长的人,出来后要避免强光的刺激。长时间处于饥饿的人,不能一下子喂给过多食物。

  震后初期的抢救工作,大多采取手挖肩扛,不可用利器刨挖,挖掘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不要造成粉尘碎物飞扬,以致误伤和窒息被营救者,必要时可采取洒水息尘的办法。

  地震应急措施

  室内应急

  破坏性地震从人感觉振动到建筑物被破坏平均只有12秒钟,在这短短的时间内你千万不要惊慌。如果住的是平房,那么你可以迅速跑到门外。如果住的是楼房出不去,应立即关闭煤气和电闸,将炉火扑灭,躲到结实的床、桌下,或躲进跨度较小的房间,如卫生间或厨房,要注意保护头部,以防异物砸伤;要用口罩捂住嘴和鼻子,身体取低位;注意千万不要跳楼,俗语说:“小震不用跑,大震跑不了”,因为跳窗时人在地震过程中站立行走不稳,跳楼危险性极大;不要下楼梯,不要到处跑,不要随人流拥挤,这些地方容易崩塌垮掉、发生挤压踩伤。根据唐山地震震害调查结果表明,因跳楼或逃跑而伤亡的人数在六种主要伤亡形式(直接伤亡、闷压致死、跳楼或逃跑、躲避地点不当、重返危房、抢救或护理不正当等)中占第三位。

  室外应急

  在行驶的车上时,要抓牢扶手,低头,以免摔倒或碰伤;可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耐心等待停车脱险。

地震自救小常识 地震自救互救常识

  正在室外的人员,用合适的物件罩在头上(双手也行),跑到空旷的地方。注意避开高大的建筑物,特别是有玻璃的,还有像烟囱、水塔、广告牌、路灯、大吊车、立交桥、过街天桥等。在楼群中躲不开可以进入路旁大楼里,底层不容易塌掉,但有被埋的危险。

  地震时正在郊外的人员,应迅速离开山边、河岸及高压线、电线杆,以防滑坡、涨水等突发事件。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496971/367017812.html

更多阅读

地震小常识资料 2015地震小常识黑板报宣传资料

   2015地震小常识黑板报宣传资料      地震来了怎么做  避震原则:  (1)不要惊慌。在大地震来临时,要保持镇静,避免惊慌。要克服“惊呆”和“惊逃”两种不良反映。地震时严重伤亡的众多事例,大多是慌忙向

小学生地震自救小常识 小学生地震小常识大全

   小学生地震小常识大全  地震,特别是强地震发生之前,总会出现…‘些异常现象。人们把观察到的—些与地震发生有密切联系的异常现象称为地震前兆。  (1) 地下水异常  井水是个宝,前兆来得早;天雨水质浑,天旱井水

火灾逃生小常识 火灾逃生自救小常识

   火灾逃生自救小常识   1、被困火场如何逃生?  当火灾不能控制时,您也不要怕,只要掌握了正确的逃生常识,90%以上的火场人员可以安全逃生。  如果您被困火场,要冷静自救。穿过浓烟时,要尽量使身体贴近地面,用湿毛巾捂住

预防地震小常识20字 预防地震小常识

   预防地震小常识   1:防震小常识  1.地震知识  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目前人类尚不能阻止地震的发生。但是,我们可以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  由于地球不断运动,逐渐积累了巨大能量,在地壳某些脆弱地带

声明:《地震自救小常识 地震自救互救常识》为网友屁股大坐天下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