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二十三是小年,民间有吃饺子的习俗,那么小年为什么吃水饺呢?相信很多人只知道吃饺子,但小年为什么吃水饺,你真的了解吗?下面小编为您介绍小年吃水饺的由来。
小年为什么吃水饺?
多数北方地区的腊月二十三,人们称为“小年”,意味着一年的结束。而南方一般是腊月二十四过小年。小年,是祭祀灶君的节日。祭灶节,民间讲究吃饺子,取意“送行饺子迎风面”。
小年为什么吃水饺?首先要说说饺子的由来。饺子原名“娇耳”,相传是我国医圣张仲景首先发明的。他的“祛寒娇耳汤”的故事在民间流传至今。
相传张仲景任长沙太守时,常为百姓除疾医病。有一年当地瘟疫盛行,他在衙门口垒起大锅,舍药救人,深得长沙人民的爱戴。张仲景从长沙告老还乡后,正好赶上冬至这一天,走到家乡白河岸边,见很多穷苦百姓忍饥受寒,耳朵都冻烂了。原来当时伤寒流行,病死的人很多。他心里非常难受,决心救治他们。张仲景回到家,求医的人特别多,他忙的不可开交,但他心里总挂记着那些冻烂耳朵的穷姓。他仿照在长沙的办法,叫弟子在南阳东关的一块空地上搭起医棚,架起大锅,在冬至那天开张,向穷人舍药治伤。
张仲景的药名叫“祛寒娇耳汤”,是总结汉代300多年临床实践而成的,其做法是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药材在锅里煮熬,煮好后再把这些东西捞出来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状的“娇耳”,下锅煮熟后分给乞药的病人。每人两只娇耳、一碗汤。人们吃下祛寒汤后浑身发热,血液通畅,两耳变暖。老百姓从冬至吃到除夕,抵御了伤寒,治好了冻耳。
小年为什么吃水饺?小年被视为过年的开端,隆重程度跟春节相似,北方人在小年这一天,饭桌上一定会出现主食饺子。不知道的人会以为这是对小年节日敬重的表现之一,事实上这也和灶神有着分不开的关系,因为民间讲究吃饺子,取意“送行饺子迎风面”,吃饺子就是为了给灶王爷送行,上供时,饺子要端端正正摆上供台。此外,民间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每逢新春佳节,饺子更成为一种应时不可缺少的美食。
水饺怎么做最养生?
水饺的馅料有很多种,这些原料本身营养价值都很高,互相搭配也有益于营养平衡。但在现实中,为了让馅料香浓味美,生产者总会多放肉馅,少放蔬菜,避免产生太“柴”的感觉。同时,制作蔬菜原料时,传统上要挤去菜汁,其实,这会让其中的可溶性维生素和钾等营养成分损失严重。
按照膳食酸碱平衡的原则,“酸性”的肉蛋类和精白面粉,应当与“碱性”的蔬菜原料相平衡。比如,在制作馅料时,一份肉类搭配三份未挤汁的蔬菜原料,才能得到较为合理的组合。
学会四招让你煮饺子不破皮
第一招:民间关于煮饺子有几句俗话:“煮饺子先煮皮,后煮馅”,“盖锅盖煮馅,敝锅盖煮皮”。这几句话是很有道理的。大家知道水的沸点是100℃,把露出水面的饺子皮“蒸”破而馅却还有熟,并且汤色浑浊不清。若是敝开锅盖煮,蒸气会很快散失,水温只能保存百度左右,饺子随滚水不停地搅动,均匀地传递着热量;等饺子皮熟了,再盖锅盖煮馅,蒸气和沸水能很快将热量传递给馅,不用多久饺子馅就煮熟了。采用该方法煮出的饺子,皮不容易破,汤色也清,饺子既不粘,又好吃。
第二招:水烧开后放进适量的盐,待盐溶解后,把饺子下到锅里,再盖上锅盖,不用翻动,不用点凉水,直到煮熟。这样煮出的饺子,不粘皮,不粘锅,剩在锅中的饺子也不会发生粘连。
第三招:在煮饺子水烧开之前,先放入一些大葱尖,水开后再下饺子,这样煮出的饺子不易破皮,也不会粘连。
第四招:为防止饺子粘锅,和面时可加1个鸡蛋。另外,如果想让肉馅熟得快些,可以在水里加些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