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姓的来源和历史名人 公孙姓历史来源、家族名人

   公孙姓历史来源、家族名人

李姓的来源和历史名人 公孙姓历史来源、家族名人

  分布地区

  扶风郡:汉武帝置右扶风,为三辅之一。三国魏时改为扶风郡。在今陕西省长安县以西。

  高阳郡①:古有高阳乡,在今河南杞县西北。秦末郦食其自称“高阳酒徒”,高阳即指此路。②:汉桓帝置高阳郡,治高阳(今河北省高阳东)。晋曾置高阳国,治博陆(今蠡县南)。北魏只有高阳郡,仍治高阳。隋废。

  历史来源

  「公孙」源出:

  公孙(Gōngsūn公孙)姓源流较广,源出大类有二:1、出自春秋时各国诸侯的后裔,以爵号为氏。春秋时,各国诸侯不论爵位大小,多喜欢称公。据《广韵》载:“古封公之后,皆自称公孙,故其姓多,非一族也。”又据《通志》载:“公孙氏,春秋时诸侯之孙,亦以为氏者,曰公孙氏,皆贵族之称。或眼黄帝姓公孙,因以为氏。”。2、出自姬姓,黄帝轩辕的后裔有公孙氏。最初出现的公孙氏是在上古时期。据《路史》载:“神农同母弟勖,嗣少典国君,世为诸侯,后以公孙为姓。轩辕帝初名公孙,后改姬。”所有他的后代里,有部分姓公孙,称公孙氏。

  得姓始祖:

  黄帝轩辕。黄帝是少典的儿子,姓公孙氏,名叫轩辕。传说神农的异父同母的弟弟,“嗣少典国君,世为诸侯”,在他的后代中,就有人以公孙为姓。黄帝轩辕帝曾姓过“公孙”,后来改成姬姓。所有他的后代里,有部分姓公孙,另有部分姓姬,再有少数以轩辕为姓。在春秋时,各国各地的诸侯,大多喜欢被称为“公”。以当时的制度,国君将由国君的嫡系长子继承。正式登基前,应先立为太子,此时其他的儿子将称为公子,同时诸侯的儿子也是公子,而公子的儿子就是公孙。这些公孙们的后代为突出祖出祖先曾有过的皇室血统,就改姓为公孙。这样,公孙作为一种姓氏的荣誉而流传甚广。此时它的姓氏来源就五花八门,不一而足了。故公孙氏的始祖是黄帝轩辕。

  迁徙分布

  公孙姓在大陆和台湾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在古代,孙字可泛指后代人,而公孙两字,也可用来泛指王公贵族的后代。有些王公贵族的后代以公孙的称呼为荣,便相延世代成为姓。还有本古书《通志》说,相传远古时黄帝姓公孙,于是便有这一姓的广泛流传。公孙一姓源远流长,据《路史》上记载,轩辕氏初姓公孙,后改姓姬。由此看来,“公孙”一词,自古以来本身的意义便十分尊荣也就不足为奇了。从《广韵》上记载:“封公之后,自皆称公孙。”可知,春秋时期列国诸侯的子孙,被尊称为公孙。从《通志·氏族略》记载“公孙氏,皆贵者之称。”可见,后来“公孙”的意义延伸了,一般人也尊称贵胄的子弟为公孙。如近来的对人的“公子”称谓。据说春秋时代出身于诸侯之家的公孙,干脆以“公孙”为姓,也称为公孙氏了。由此可见,公孙为姓的中国人中,并不完全是一脉相承自黄帝,其中有一部分是春秋贵族的后裔。不管怎么说,公孙氏的历史悠久、高贵和尊荣,是其他一般姓氏不可比拟的。望族居高阳郡(今山东省临淄县西北一带);扶风郡(今陕西省咸阳县东一带)。

  堂号

  白马堂:后汉公孙瓒被封为讨虏将军,屡次打败胡虏,除辽东属国长史。常乘白马,乌桓怕他,互相告语:“我们要避开白马长史。”

  忠义堂:春秋时公孙杵臼和程婴都是赵朔的门客。赵朔为屠岸贾所杀,朔妻遗腹生一子。杵臼和程婴设计保存赵氏孤儿:杵臼把自己的儿子藏在山中,派程婴向屠岸贾回报说是赵氏孤儿。屠岸贾就把公孙杵臼的儿子当成赵氏孤儿和公孙杵臼一起杀了。程婴保护着赵氏孤儿长大成人,终于报了赵朔被杀之仇。人称公孙杵臼舍掉自己的儿子和自己的命存主人之孤,既忠且义。

  家族名人

  公孙龙:字子秉,战国时赵国的逻辑学家,是诸子百家中自立其说的一家,古时称为“名家”,“名”大约相当于现代逻辑字中的“概念”。公孙龙有名著《白马论》等。

  公孙杵臼,春秋时晋国人,赵盾、赵朔父子的门客。生卒年俱不详,主要活动在晋景公时期(前599-前581年)。他是中国古代著名忠义故事《赵氏孤儿》的主角。

  公孙鞅:即商鞅。战国时卫国人。后因在秦国变法有功封商十五邑,号商君,因称商鞅。他先在魏国未得重用,而后投秦孝公主持变法,在两次变法中,他“法不阿贵”,推行新法。在孝公死后,被陷害车裂而死,遗有《商鞅方升》等书。

  公孙起:即白起。号称“人屠”,战国四将之一(其他三人分别是王翦、廉颇、李牧)战国时期秦国名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575571/268425173.html

更多阅读

李姓的来源和历史名人 呼延姓历史来源、家族名人

   呼延姓历史来源、家族名人   分布地区  安定郡:汉武帝西汉朝元鼎三年(丁卯,公元前114年)置郡,治所高平(今宁夏固原)。辖境相当于今甘肃省平凉地区景泰、靖远、会宁、平凉、泾川、镇原及宁夏中宁、中卫、同心、固原等地

李姓的来源和历史名人 公西姓历史来源、家族名人

   分布地区  顿丘郡:汉朝初期置顿丘县,其时辖地在今河南清丰西南一带地区。  历史来源  公西(Gōng xī)姓源流单纯,源出有一: 出自姬姓,鲁国公族季孙氏的支系后代所改。公西一姓,据《姓氏寻源》记载,出自春秋时鲁国公族

李姓的来源和历史名人 子车姓历史来源、家族名人

   分布地区  天水郡:西汉朝元鼎三年(丁卯,公元前441年)置郡,治所在平襄(今甘肃通渭),其时辖地在今甘肃省通渭县、秦安县、定西县、清水县、庄浪县、甘谷县、张家川县及天水市西北部、陇西东部、榆中东北部地一带地区。  

李姓的来源和历史名人 鲜于姓历史来源、家族名人

   鲜于姓历史来源、家族名人   分布地区  渔阳郡:秦朝时期置渔阳县,其时地在今北京密云西南一带地区。太原府:亦称太原郡。战国时期秦国庄襄王四年(乙卯,公元前246年)置郡,治所在晋阳(今山西太原),其时辖地在今山西省五台山

李姓的来源和历史名人 慕容姓历史来源、家族名人

   慕容姓历史来源、家族名人   分布地区  雁门郡:战国时赵武灵王置郡。秦、汉沿之。相当于现在山西省代县一带地区。  历史来源  姓源出处  1.源自高辛氏,是帝喾的后裔,远古时,有个黄帝后代叫“封",他取姓慕容,是

声明:《李姓的来源和历史名人 公孙姓历史来源、家族名人》为网友雨食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