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自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人口数量得到有效控制的同时,对人口结构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以下是由爱华网小编整理关于计划生育知识竞赛题的内容,提供给大家参考和了解,希望大家喜欢!
计划生育知识竞赛题
一、填空题:
1、实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是全社会____的责任。
2、国家鼓励公民____,提倡一对夫妻_______。
3、夫妻双方在实行计划生育中负有___的责任,其___权益受法律保护。
4、遗弃、残害女婴是___行为。
5、家庭中父母对子女有_________的义务。
6、家庭中,子女对父母应尽____的义务。
7、城镇居民再婚夫妻____也未收养子女,要求生育子女的可以安排生育。
8、虐待、遗弃女婴或者非法送养婴、幼儿的,应当___生育登记,并收回_______。
9、男__周岁、女__周岁以上初婚的为晚婚。
10、国家工作人员和企业事业单位职工实行晚婚的,其婚假为__天;实行晚育的,其产假为__天,并给男方护理假__天
11、育龄夫妻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自领证之月至独生子女__周岁止,每月给予不低于__元的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
12、育龄夫妻系农村居民,只生育一个女孩并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县级人民政府给予不低___元的一次性奖励。
13、人口素质包括_______________。
14、成年人到外地打工需办理________。
15、外出打工应持村委会开具的证明、____和________到乡政府办理《婚育证明》。
16、成年流动人口到达现居住地后应当向__________交验《婚育证明》。
17、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工作实行户籍所在地和现居住地的人民政府____、以_____为主的管理制度。
18、各级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是具有____性质、非营利___性的财政拨款事业单位。
19、实行计划生育的育龄妇女在____期间的劳动保护、保健工作和生育待遇等依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20、育龄夫妻应当依照有关计划生育法律、法规的规定,自觉接受______指导和服务,知情选择避孕节育措施,预防和减少______。
21、公民享有依法生育的权利,也有_______的义务,其生育行为应当______________的规定。
22、计划生育协会的生命力在于__。
23、妇女的“五期”是指:____________。
24、“母亲节”是每年__的第__星期日。
25、公民依法结婚后生育第一个子女的,由夫妻自主选择生育时间,并应当在______或者______的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机构登记领取________。
26、计划生育部门为群众提供“三生”服务是指__________服务。
27、农村实行了计划生育的一孩户和二女户家庭夫妻年满60岁后每人每年享受不低于__奖励扶助金;直至亡故。
28、村民委员会在对奖励扶助申请人进行审议后提出拟上报的奖励扶助对象名单,必须经______讨论,并将讨论结果张榜公布。
29、奖励扶助对象经________部门确认后,将审定的奖励扶助对象名单以文件等形式下发至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并在乡(镇)、街道和村同时公布_天。
30、奖励扶助确认对象家庭应具备的证件和资料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育龄夫妻系农村居民,生育1个子女并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生育2个女孩后采取绝育措施并领取《二女户父母光荣证》的,其子女在省内大学录取时加__分。
32、每年的5月29日被中国计生协会定为:_______日。
33、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实行___和____相结合的原则。
34、国家向实行农村计划生育的育龄夫妻免费提供___和____技术服务。
35、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包括__、__以及与_______服务。
36、医疗机构和个体诊所不能随便进行________________。
37、凡从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人员,应当依法取得___________。
38、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服务人员应当指导实行计划生育的公民选择_______的避孕措施。
39、对已经生育子女的夫妻,提倡选择___避孕措施。
40、各级人民政府要建立婚前保健、孕产期保健制度,组织开展____、___和______优质服务,防止或者减少_____,提高妇女和出生婴儿的健康水平。
41、凡涉及计划生育技术的广告,应经_______部门审核同意。
42、育龄夫妻在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后,又符合《甘肃省人口和计划生育条例》规定条件要求再生育的,应当缴回_______,停止有关优待。
43、符合《甘肃省人口和计划生育条例》规定可以再生育,但未经_______部门审批生育的,应当依法缴纳社会抚养费。
44、社会抚养费的征收标准,分别以当事人双方住所地县(市、区)人民政府统计部门公布的上一年度城镇居民_______和农村居民_______作为基数,结合当事人双方的实际收入水平和不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子女的情节,确定征收数额。
45、当事人在收到征收决定之日起__日内一次性缴纳社会抚养费;一次性缴纳确有实际困难的,应当自收到决定之日起__日内向县(市、区)人口政府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申请分期缴纳。
46、社会抚养费分期缴纳的期限不得超过__年,第一年不得低于征收额百分之__。
47、当事人未在规定期限内足额缴纳社会抚养费的,自欠缴之日起每月加收欠缴社会抚养费的____的滞纳金。
48、社会抚养费及滞纳金应当全部上缴__,并纳入县(市、区)人民政府财政预算。
49、独生子女领证户中子女死亡的,一次性救助不低于___元救助金。
50、农村二女结扎户家庭在一个女孩死亡后,不再生育也不再领养子女,并领取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一次性发给不低于____救助金。
51、独生子女领证户和农村二女结扎户中,夫妻一方死亡,其子女_____,一次性发给不低于___元的救助金。
52、独生子女领证户和二女结扎户中夫妻双方均死亡,其子女未满18周岁的,按家庭每年发给不低于___元的救助金,直至其_________为止。
53、独生子女领证户和农村按规定生育两个女孩的家庭,夫妻一方结扎后,夫妻或子女意外伤残或患特殊疾病的,一次性发给不低于____救助金。
二、单项选择题:
54、请选出正确的晚婚年龄和晚育年龄。( )
A:男23岁,女25岁为晚婚,26周岁以后生育为晚育;
B:男26岁,女24岁为晚婚,25周岁以后生育为晚育;
C:男25岁,女22岁为晚婚,25周岁以后生育为晚育;
D:男25岁,女23岁为晚婚,24周岁以后生育为晚育。
55、夫妻双方或一方是城市居民,且双方均系独生子女,生育一个小孩后,要求生育第二个子女,能否安排再生育?( )
A:能;B:不能。
56、农村生育二孩需要个人申请吗?( )
A:不需要申请;B:个人必须申请;C:不确定。
57、生育两个子女后,采取下列那个措施更好:( )
A:绝育(结扎);B:放环;C:用药;D:皮埋。
58、夫妻生育了一个子女,采取下列哪个措施更好:( )
A:结扎;B:用药;C:皮埋;D:放环。
59、再婚夫妇一方已生育过二个子女,另一方未生育也未收养,能否再生育?( )
A:不允许再生育;B:允许再安排生育1个孩子;
C:允许再安排生育2个孩子。
60、哺乳期妇女能不能口服避孕药?( )
A:不能;B:能;C:有些能有些不能。
61、有女无儿户家庭中,男到女家落户,生育一个孩子后,能否再安排生育第二个孩子?( )
A:不可以安排生育第二个孩子;B:可以安排生育第二个孩子。
62、外出打工持《婚育证明》的有效时限是:( )
A:二年;B:三年;C:一年;D:4年。
63、孩子没有病,不是少数民族,也不是再婚家庭, 生育一个男孩子后允许再生育一个子女吗?( )
A:不能;B:能;C:不确定。
64、实行计划生育丈夫有没有责任?( )
A:有;B:没有;C:不确定。
65、育龄妇女的年龄是指:( )
A:16-50岁;B:15-50岁;C:16-49岁;D:15-49岁。
66、放环两年以上,没有脱环史的妇女,一年做几次环检?( )
A:4次;B:3次C:2次,D:1次
67、农村当年新增二个女结扎户,一次性奖励多少元钱?( )
A:一次性奖励3000元;B:一次性奖励2000元;
C:一次性奖励4000元;D:一次性奖励1000元。
68、《甘肃人口和计划生育条例》规定育龄夫妻系农村居民,符合再生育子女条件,自放弃再生育的,一次性奖励不低于多少元钱?()
A:1000元;B:2000元;C:3000元;D:4000元。
69、中国13亿人口日是在什么时候?()
A、2004年1月6日;B、2005年1月6日
C、2004年6月1日;C、2005年6月1日
70、《婚姻法》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以及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禁止结婚,这句话对吗?( )
A:对;B:不对;C:不确定。
71、农村育龄夫妇落实避孕、节育技术服务的费用应该由谁承担?( )
A:由中央财政承担;B:由节育人自己承担;
C:由地方财政承担;D:卫生院或计生服务所承担。
72、女儿能不能传后?( )
A:不能;B:能;C:不确定。
73、个体医疗机构能不能从事计划生育手术?( )
A:不能;B:能;C:不确定。
三、多项选择题:
74、目前常用的避孕方法有哪几种?( )
A:避孕套;B:口服避孕药;C:外用避孕药;D:避孕环。
75、传播艾滋病的途径是:( )
A:计划生育新政策。性生活;B:输血;C:吸毒;D:拥抱;E:接吻。
76、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建立怎样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新机制:( )
A:依法管理;B:村民自治;C:优质服务;D:政策推动;E:综合治理。
77、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包括哪些内容?( )
A:鉴定胎儿性别;B:计划生育技术指导;C:咨询与计划生育有关的临床医疗服务;
D:人工流产、引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