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风气候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或气压带风带随季节移动而引起的大范围地区的盛行风随季节而改变的现象,以下是由爱华网小编整理关于季风气候形成的原因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季风气候形成的原因
季风是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而热带季风的形成还与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有关。陆地比热容小,海洋比热容大,所以在夏季陆地升温快,海洋升温慢,陆地形成热低压,海洋形成冷高压,气流从海洋吹向陆地,形成暖湿的夏季风;冬季陆地降温快,海洋降温慢,陆地形成冷高压,海洋形成热低压,气流从陆地吹向海洋,形成冷干的冬季风。 在亚洲,夏季,太平洋海面温度低,气流下沉,地面附近气压高,而亚洲大陆温度高,气流上升,地面附近气压低,所以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形成东南季风 冬季,太平洋海面温度高于陆地,所以海面气压低于陆地,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形成西北季风。 积极影响;夏季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夏季风带来的降水有利于缓解旱情。消极影响;夏季风带来大量的局部降水可造成洪涝。夏季风来得晚,退得早可造成旱灾。冬季风带来寒潮,沙尘暴,降温天气。下雪等灾害天气。
季风气候的特征最主要特征是一年中随同季风的旋转,降水发生明显的季节变化,东亚.南亚.东南亚为两个典型的季风气候区,但两者因纬度地理位置等的差异,季风气候亦各有特征。澳门是属于亚洲季风,支配大陆与海洋冬夏之间,气压高低形势不同,风向相反,风性各异,天气差别很大。每年约自四至八月受海洋气流控制,盛行东南、西南风,是夏季风;自九、十月至翌年二、三月受大陆气流控制,盛行北、西北.东北风,是冬季风。
由于季风强弱与进退时间每年不一,故季风气候易于发生旱涝自然灾害,如去年的干旱少雨是由于暖空气过强,今年的洪涝多雨是由于暖空气较弱,雨带滞留南方。
季风气候是大陆性气候与海洋性气候的混合型。夏季受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的影响,高温潮湿多雨,气候具有海洋性。冬季受来自大陆的干冷气流的影响,气候寒冷,干燥少雨,气候具有大陆性。
季风气候的变化在季风气候条件下,夏季暖热,冬季寒冷。因此,气温年较差比海洋气候大。一般来说,最冷月出现在1月,表现出大陆性气候特点;最热月出现在7~8月,秋季气温高于春季气温,又表现出海洋性气候特点。例如,长沙的年较差24.6 ℃,最冷月1月平均温度4.7 ℃,最热月为7~8月。从月平均值来看,7月平均为29.3 ℃,8月平均28.7 ℃,7月只比8月高0.6 ℃,实际上在1951~1980年的30年中,有1/3的年份是8月温度高于7月,况且从平均最高温度看,则以8月最热,为31.2 ℃。再以南京为例,年较差为26.0 ℃,1月最冷,平均2.0 ℃,最热也在7~8月,7月平均28.0 ℃,8月平均27.8 ℃,从1951~1980年30年间,有14年是8月平均温度高于7月,平均最高温度也是8月最热,为30.5 ℃。
季风气候的特点受季风支配地区的一种气候。夏季一般受海洋气流的影响,冬季主要受大陆气流的影响。季风气候的主要特征是冬干夏湿。在盛行风向发生季节性转变的同时,云、雨和天气系统等都随着发生明显的变化:伴随夏季风的来临,云量增多,湿度加大,雨量猛增,这时进入了雨季;冬季风来临,则云量减少,湿度变小,雨量剧减,这时转为旱季。
季风气候最显著的地区是:亚洲南部和东南部,非洲中部和西部,澳大利亚北部等(见图)。印度、中南半岛等地为南亚季风气候区,其特点是雨季和旱季的对比异常显著,而夏季风和冬季风期间的气温差异不大。如印度孟买年降水量为1878毫米(1846~1950),其中95%的降水量集中在6~9月;气温年较差只有5.8°C。中国东部的广大地区,除华南外,则处于东亚季风气候区,其雨季和旱季降水量的对比,远不如南亚季风气候区显著,但冬夏的温差很大。如上海年降水量1139毫米(1873~1953),其中6~9月的降水量占52%,其余 8个月合占48%,但11~2月的4个月中,降水量只占全年的17%,仍然显示夏雨冬干的季风特征;气温年较差为23.8°C。又如北京,年降水量为 623毫米(1841~1952),冬季因受大陆冷高压的强烈影响,降水稀少,从11月至次年2月,仅占全年的 4%,而夏季6~8月的降水量却占全年的74%;气温年较差达30.8°C。由于季风气候“雨热同季”的特征,对农业生产,尤其对水稻一类高产粮食作物更为有利,所以南亚、东南亚、中国、朝鲜和日本等地,都是水稻集中产区。但由于夏季风和冬季风更替的时间和强度等年际变化很大,所以,这些地区易遭受水旱灾害。(参考书目 高由禧等著《东亚季风的若干问题》,科学出版社,北京,1962。)
季风气候的高温与多雨时期基本一致,雨热同期,对发展农业十分有利。因为在作物生长旺盛,最需要水分的时候能有充足的雨水供应。气温年较差大,冬季气温低,可对病虫害的减少起一定作用.但是由于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常常造成水旱灾害,因此又常常造成农业减产。
看过“季风气候有什么特点”的人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