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获得过霜之哀伤 分手了,为什么有人成长,有人耽溺于哀伤?

有人获得过霜之哀伤 分手了,为什么有人成长,有人耽溺于哀伤?

爱华阅读配图

   真的有这么悲惨吗?Tashiro与Frazier在一篇题目饶富趣味的论文中(I'll never be in a relationship like that again)主张,分手是两面刃,它虽让人心伤,但也可能带动自我成长。所以问题就变成:为什么有些人分手会成长,有些人分手会耽溺于哀伤?提分手的人真的比较不难过吗?

  在Tashiro与Frazier的研究中,调查了92个经历分手的大学生,他们想知道是怎样的人格特质、怎样的信念、怎样的分手后调适,造成这个差异。结果发现,神经质性格的人经历更多的忧郁、随和的人经历较少的忧郁,不论你是不是提分手的人、不论男女,都是会难过。但是,女生比男生有更多的自我成长。

  为什么女生在分手后成长比较多?Tashiro与Frazier认为,分手之后女性愿意索求更多社会支持等资源,与许多人聊过之后,使她们感受到自己是在成长、在改变的(虽然一般而言她们并没有比较不哀伤)。

  一项令Tashiro与Frazier惊讶的发现是,虽然在交往的时候,将过错归因于不稳定的外在环境因素会有较好的关系满意度(他这么晚没打来一定是因为忙着赶工作报告),但是在分手后若将分手原因归咎于外在因素(压力、工作、朋友看衰)的人,会感受到更多的难过与忧郁——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她们也是成长最多的人。反之,若将分手原因归咎于对方或自己,分手后不但较不能成长,心情也没有比较好。

  Boelen &Reijntjes也支持这样的说法。他收集79位分手2个月以上的人认知诠释的问卷,发现分手后的人比一般人对于自己、世界、生活、未来感到更为负面,较多的自我批评、毁灭性的信念、更多的忧郁和焦虑。其中,对自己抱持着负面看法与对事件抱持着灾难性的错误诠释者,倾向有较多的忧郁、遗憾和焦虑;而可能如你所预期的,已经交到新男/女朋友的人比较不忧郁。

  这些研究不约而同的说明了一件事情:分手之所以伤很大,是因为它威胁到我们的自尊、我们的存在、我们对自己的建构;而我们之所以能从中成长,是因为从这些负面的情绪中,重新定义自己,重新学习如何爱人,如何被爱,如何找到爱自己与自己爱的人。

  被甩的那瞬间,你会问的第一个问题是什么?

  说得比唱得好听,这些我都知道,但是分手的时候,为什么我答应自己不再爱他、希望自己不再哭、不再让眼泪濡湿被褥,悲伤却仍不止步?心理学家会告诉你,那是因为你还依恋着他。你说这不是废话吗?就算不需心理学家讲我也知道。许多时候心理学家的确是在研究大家早就知道的事情,不过更多时候我们希望知道这件事情是真的吗、为什么会发生、在什么情况下会发生、如何解救苍生(?)等等。

  所以应该要回答的问题是:那究竟是怎样的一种依恋呢?为什么他明明很坏,我却舍不得离开?要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想先问的另一个问题是:被人甩的那一个瞬间,你会问的第一个问题是什么?

  那天,在她家楼下的全家我等了许久,电话不接,说工作忙翻天,我能体谅,也只能等待。终于,在手机上的日期要跳到隔天的时候,一部MINI从我右侧的弯道出现,穿着North Face防寒外套的她,绷着苍白的脸。我的出现让她很错愕。

  “我也不想把自己搞得像焦虑依恋的人一样,夺命连环call或到你家堵你,只是想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我压住心底激动的情绪,缓缓地说。

  “我也不知道。”她将车停好后,我们坐在阶梯前,她像是被附身似地说出这五个字。

  “不一直是都好好的吗?”当然后来我才知道,事实上并不存在“一直都好好”的情侣。

  例如Arriaga, Reed, Goodfriend(我怀疑他是不是被发太多次好人卡自己去改名字的), 与Agnew就透过长期追踪发现,“一直以为没问题”的情侣,比起那些知觉到两人的承诺感有所高低变动的情侣更容易分手。换言之,“自以为一直都好好的”只是两人关系缺乏变化的伪装。

  “为什么我们要分手?我哪里做不好吗?”

  “我就说你没有错,错的是我,好不好!”她冷冷地说,这句话里面完全感觉不到她觉得自己错了。当然我后来才明白,并没有谁对错,只是谁先不爱了而已。“可能是没感觉了吧。也可能是生活圈不一样了。还有可能是你最近太黏了,我喜欢自由。”最后她终于说了很理性的三个理由。

  奇怪了,当初她爱的是我,我没有变,还是一样好,为什么现在会变得没有感觉了呢?当初说要在一起的是她,怎么现在又说喜欢自由?

  我们都有一种错误的预设,以为昨天的她,一个月前的她,一年前的她爱得是同一个我,而忽略了人的改变。当初她是真心的爱你,为你做饭、学煮菜、装淑女、挑礼物;陪你熬夜、同甘共苦;过去的好依然真实、依然历历在目,过去她全心为当时的你付出、用全部的生命爱着当时的你,但现在的她已经不爱现在的你。她真实地面对自己的感觉,谁都没有错、谁都没有欺骗、谁都不须道歉。

  但是我还是花了很多时间才明白,为什么我很难走出来。是因为我不知道什么我们要分手吗?分手的时候我们总喜欢问原因(几乎是自动化地问出口),因为我们无法忍受不能归因的负向事件发生在自己身上,这种不可控制感让我们对世界产生不安。但奇怪的是,她明明有告诉我明确的三个原因啊!事实上是,我不愿接受分手的原因,尽管它有很大的可能是真的。

  Sorenson的研究也证实了这个说法。他想知道人到底要怎样才能渡过分手后的悼念期,又是什么因素,使得这个悼念期一直没有结束,一直挂念,一直掉泪,一直恨对方却又忘不了对方。结果发现,这些一直服感情丧的人,并不是“不知道”分手的原因,更多的时候他们早就知道分手的原因,只是“不能接受”。而那些走出失恋阴影的人,像是把记忆放在盒子里弥封起来一般,形成一种心理上的结束感,对“分手”这个事件有一个完整的归因。

  “其实我一直都知道,感觉渐渐淡了。每天中午相约吃饭,却不知道要聊些什么。我一直都知道,只是不愿相信,感觉是来得快,去得也快。”

  同样的Boals与Klein也发现,无法区分“事实”与“情绪”的人,倾向把记忆与负面的情绪作结合,伤得最久最重。Boals认为,这些人就像心理学上常提到的创伤后症候群,将分手视为一种巨大的创伤,倾向把对方或自己看得很糟、认为这段感情不值得、嘲笑自己傻、觉得过去的幸福都是假象只看到悲伤负向的一面,忽略了两人曾经在寒冷的夜相依偎着煮暖暖的泡面。也就是说,争吵时的激烈情绪,窝在棉被里落下的眼泪,生气时猛捶的墙壁与疼痛的拳头,掩盖了曾经幸福的滋味,把共享过的温暖带走,想起的全是难过与伤悲。这样的一种创伤记忆,让这些人痛更久。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622471/12643943.html

更多阅读

5.4橙斧任务流程-影之哀伤入手指南 妖精入手指南

5.4橙斧任务流程-影之哀伤入手指南——简介在85年代橙色斧头(影之哀伤)一直是一个近战的痛他任务繁琐,复杂只有少数人在当时的版本获得,今天给大家带来5.4橙斧任务流程,让大家找回遗憾。看看外观图和属性图把呵呵。5.4橙斧任务流程-影之

我们已经分手了 我们不是分手了吗

别处看到的,说说你的EX对你做的温馨小细节,然后在后面加一句“我们已经分手了”……我半夜发高烧,特意从家里跑过来看我,给我全身擦酒精降温,给我额头放湿毛巾降温,折腾到凌晨我不烧了才一个人坐车回家。我们已经分手了。毕业那天在操场我

哪些华人获得过诺贝尔奖 爱因斯坦死亡方程式

又到了一年诺贝尔颁奖季。据诺贝尔奖官网发布的消息,从10月7日起,瑞典诺奖委员会陆续公布2013年诺贝尔各大奖项获奖名单,备受关注的“诺奖周”也随之开启。去年莫言摘得诺贝尔文学奖,使得莫言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籍人士。在这

日本人获得过几次诺贝尔奖? 日本人在抢诺贝尔奖

日本得过多少次诺贝尔奖2010年,到日本旅游。在车上问起日本导游,日本获得过几次诺贝尔奖。导游笑着反问我,你觉得是多少次呢?我想了想,说可能有五次吧。猜说五次的原因是,我记得有川端康成和大江健三郎获得过文学奖,其他的就不知道了,但是我

周子零新歌《分手了就不要记得我》 不要记得我txt

期待已久,新歌终于和大家见面了(分手了就不要记得我)关于情感的歌真的很多,爱情使我们成长,但生活却教会我们成熟,我们受过伤害,就会珍惜现在其实:爱情的路上少不了伤害和离别,我也曾经我恨过,可是我该感谢那些伤害过我的人们,是你们的伤害成

声明:《有人获得过霜之哀伤 分手了,为什么有人成长,有人耽溺于哀伤?》为网友你要勇敢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