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不救王有龄 王有龄介绍

王有龄介绍

生平经历

    道光七年(1827年),有龄随父赴滇,协理文书等政务。有龄系长子,为人倜傥有奇气,不屑为八股之学。道光十四年(1834年)报捐盐大使。道光十九年(1839年)由吏部签发浙江,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赴浙禀到,经系列“差遣”后署理新昌县。到任两月内审结积案百余起,初显干练廉明。邑内原多盗,有龄曰:“此为饥寒所迫耳。”遂出榜示:“归田者不问,再犯者弗赦”,盗皆解散。提升慈溪县知县,力除痼弊,治杜、白二湖,息民纷争,使北乡粮田万余顷藉以灌溉。之后又历任鄞县、镇海、仁和知县;定海同知等。



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王燮奉委管理四川泸州铜店事务。某日,邻居火灾延及公寓,旧藏卷帙,自撰文集、诗集及衣服器具焚毁殆尽。燮忧灼攻心,自此埋下病根。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燮于四川泸州铜店升授甘肃平凉府知府。因病奏请开缺,雇船赴浙至有龄处就养。燮服官二十余年,以清、慎、勤自矢,两袖清风,此番抱病起程,行李只被服文具而已。时值夏季,江浙一带河水盛涨,舟楫不通,至雨止,暑热蒸熏船舱。燮受暑湿病益加剧,仅抵吴门(今苏州)即延医不治,弃世。有龄闻讣痛不欲生,卸仁和县事星夜奔至吴门伏棺痛哭。即扶柩赴浙治丧。是年回闽守制。

咸丰元年(1851年)有龄服满抵浙,奉旨署湖州府。旋调补杭州府。迁江苏按察使、布政使。其间,太平军入闽踞浦城,围攻延平建宁等府。有龄飞禀巡抚就近派周天受一军援闽,将闽境线路详加开示,部署攻防。遂解延平、建宁之围,浦城克复。咸丰十年(1860年),太平军长驱南下,清江、广德州等地相继失守,接着,杭州城陷。有龄昼夜思谋图救。适张玉良一军抵苏,有龄面授机宜详指攻杭要路。张玉良悉照有龄所策,逼退太平军,杭州克复。擢有龄为浙江巡抚。自清江失守至杭州克复的七十多个日夜,有龄备极辛劳,须发尽白。

咸丰十一年(1861年)后,江南战局愈紧,有龄受命兼顾江苏太湖军务。太平军迭陷苏州、常州、嘉兴、诸暨等城。浙省诸城失守、收复、再失守……杭州城解围又被围。有龄忧愤弥深,操劳过甚,致病重,但仍“一身撑挂,百计补苴”,其中筹饷募勇、分发调拨、内外攻防、两军对仗等情形万言难述。十月,余杭、绍兴等地亦均被攻占,饷源断绝,援师阻隔,杭州“成孤注无可解救”。饶如此,有龄与众将官依旧竭尽忠良,以一城当百万军,坚守达两月之久。十二月二十九日凌晨,杭州城破,有龄从容以身殉节。太平军忠王李秀成素闻有龄清誉,又叹其忠烈,为具厚殓并遣有龄亲兵五百护送棺木回乡。清廷予谥“壮愍”,赐祭葬,入祀昭忠祠,命在浙江与福建建专祠。

王有龄年表

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父王燮乡试中举。燮获时任福建巡抚颜检器重,延为幕僚。

道光六年(1826年)王燮大挑一等以知县分发云南,历曲靖、河阳、巧家同知;署顺宁、丽江知府。

道光七年(1827年),有龄随父赴滇,协理文书等政务。

道光十四年(1834年)报捐盐大使。

道光十九年(1839年)由吏部签发浙江

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赴浙禀到,经系列“差遣”后署理新昌县。到任两月内审结积案百余起,初显干练廉明。

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王燮奉委管理四川泸州铜店事务。

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燮于四川泸州铜店升授甘肃平凉府知府。

咸丰元年(1851年)有龄服满抵浙,奉旨署湖州府。旋调补杭州府。迁江苏按察使、布政使。其间,太平军入闽踞浦城,围攻延平建宁等府。有龄飞禀巡抚就近派周天受一军援闽,将闽境线路详加开示,部署攻防。遂解延平、建宁之围,浦城克复。

咸丰十年(1860年),太平军长驱南下,清江、广德州等地相继失守,接着,杭州城陷。张玉良悉照有龄所策,逼退太平军,杭州克复。擢有龄为浙江巡抚。

咸丰十一年(1861年)后,有龄受命兼顾江苏太湖军务。

咸丰十一年(1861年)十二月二十九日,杭州城破,有龄从容以身殉节。太平军忠王李秀成素闻有龄清誉,又叹其忠烈,为具厚殓并遣有龄亲兵五百护送棺木回乡。

王壮愍公墓

王壮愍公墓坐落福州文山里西,曾是西郊一带最大的墓葬,1977年前后毁于战备之需,惟留一块墓牌坊圣旨碑刻;福建专祠建于乌石山孟子庙左,后被挪作他用,今犹存石阶踏步、两重石框门与一对浮雕精美的抱鼓石。

王有龄故居

今塔巷53号、横贯今黄巷16号与18号的宅第为王有龄故居,整体属明清时期建筑。黄巷18号原为故居主座,前后三进,王有龄的灵柩由杭州运回时即由此门入宅。民国时期,王的曾孙女玉英还在此开设过“幼稚园”。黄巷16号系18号花厅,一进直透,可通塔巷53号,但该花厅民国初已成为“镜中天”照相馆。1952年以前,王有龄后人始终居于塔巷53号,后迁出,现仍健在的王家六世孙由出生至青年时代的二十多年时光均在此度过。该宅原共三进院落,在1952年后的半个多世纪里,居住杂乱不堪,搭盖严重,结构已面目全非。现存两进,仅二进与三进的部分构筑尚留清初风格:穿斗式木构架的厅堂面阔五间、进深五柱。前后天井青石铺地。窄窄的天空下,却露出一段苍老的马鞍墙,沉默着,一任蓬草猎猎迎风。

王有龄与书画

王有龄还对书画独有情钟。在其咸丰五年(1855)为杭州知府及十年(1860)任浙江巡抚期间,两次聘请嘉兴府海盐当时有名花卉画家周可宗馆其所署。据《光绪海盐县志》载:周可宗字子因,工诗,善书画,尤擅设色花卉,直逼恽南田,时手莫及。同时邑中李修易以山水胜,子因以花卉胜,名相埒。周在咸丰十一年(1861)太平军攻克杭州时,殁于巡抚府中。有龄本人书法亦佳,惜公务掣肘,鲜有余瑕,仅有极少量墨宝遗世,其作清丽多姿,秀润隽朗,即便一纸公函都足堪展玩。

曾国藩不救王有龄 王有龄介绍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645871/48156521.html

更多阅读

曾国藩后代人才济济组图 毛主席为什么不进故宫

□陈广标晚清重臣曾国藩封一等毅勇侯,被誉为“晚清第一名臣”、“官场楷模”。他力挽狂澜扶晚清王朝垂而不死,在“同治中兴”时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他学问、文章兼收并蓄,实现了儒家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的理想境界,被誉为“中华千

转载 中国最智慧的识人秘诀:曾国藩三千步里识人

原文地址:中国最智慧的识人秘诀:曾国藩三千步里识人作者:陈安之晚清名臣曾国藩颇有用人之明,曾提拔了左宗棠、李鸿章等名臣。某次,李鸿章带了三个人请曾国藩任命差遣,当时曾国藩刚吃饱饭正在散步。他有饭后缓行三千步的习惯,所以那三人就在

曾国藩教你观眼识人 曾国藩的识人和用人

曾国藩指出,眼神是我们判断人心地的重要依据。古人通过不断的研究和观察,把眼神区别为清与浊两种,清与浊是比较容易区别的,但邪与正却不容易区分,因为邪与正都是托身于清之中的。考察一个人眼神的邪正,要从动静两种状态入手。  眼睛处

曾国藩及其兄弟的后人 曾国藩后人及其成就

曾国藩兄弟五人,曾国藩居长另有曾国荃:1824-1890 字沅甫 号叔纯,是曾国藩的三弟,因在族中排行第九,故人称曾老九曾国璜:1820-1886 原名国英,字澄侯,族中排行第四曾国葆:1828—1862 字季洪,后改名贞干,系曾国藩五弟 后病逝军中曾国华:1822—1858

声明:《曾国藩不救王有龄 王有龄介绍》为网友懷抱意中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