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有过大出血的可怕经验,加上情绪不稳定,那时候对“怀孕禁忌”这件事变得更加敏感。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东西不能吃,稀松平常的小动作,或是随口想喝个东西,忽然间都变得戒慎恐惧!例如:不能拿剪刀和指甲刀,不可以穿破裤破衣,不拿针线等一大堆。”
——范玮琪《熊猫来了》语录摘抄
一、步步惊心,孕后准妈更“敏感”了孕期知识
自从怀孕后,这也不能吃,那也不能做,反正就是禁禁禁,忌忌忌,愁死了有木有?!我相信,跟范范一样的孕妈咪肯定有很多,特别是讲究优生优育的今天。从备孕开始,各位粑粑麻麻们就开始“精打细算”小心谨慎了,好不容易怀上之后更是加剧,恨不得天天带个隔离网,把接触自己的所有东西(包括人)都扫描一遍,方能靠近。
但这样的结果是什么?
怕!累!害怕,怕吃错东西怕对胎儿有危害;心累,天天担心这担心那,这也不敢吃那也不敢做……
更郁闷的是,当你不确定的时候,你查询、询问,而得到的结果往往是什么答案都有,症状更是千千百百种。A 妈妈说可以吃的东西,B 妈妈吃了却出问题……本想寻求解答却反而让人更无所适从。发出去的疑问越多,得到的不肯定答案却更多,让你变得患得患失,自己吓自己,整天搞得神经兮兮的。
二、孕期太“敏感”,都是紧张惹的祸
事实上,怀孕的各种“能不能吃?能不能做?”没有最多,只有更多!看看浏览器中搜索的数据,你会发现你所担心的不过是海水里的一滴。第一次怀孕,第一次当妈妈,第一次面对未知的状况,虽然身边身前孕妈千千万,但心里依然没底,面对未知的问题必然会紧张,然后就会不停的担惊受怕不确定,问问问。
·对不可预知的孕期太过紧张
第一次怀孕,第一次孕育一个鲜活的生命,这种神奇不是仅靠“人类的本能”就能轻易接受的,任何孕妈咪都会感到紧张,加之看了听了太多孕期“不好”的经历,不免更添恐惧。
·对宝宝太过紧张
这也不敢吃那也不敢做,归根结底都是因为担心肚子里的宝宝受到伤害。所以一点点的风吹草动,风言风语都会在意:风水问题不能搬家、习俗问题不能用剪子、风俗问题不能参加婚礼……任何有可能对宝宝产生危害的事情都会让你紧张。
·乱七八糟新闻信息的误导
电脑、手机让人们获取知识变得更加便捷的同时,也带来了各种各样的“恐吓”新闻:今天猪肉鸡肉不能吃了,明天奶粉出问题了,今天水果农药太严重,明天手机辐射太强要远离……天天在这样的氛围下,再淡定也吓出病来了。
三、四个方法教你远离孕期“能不能”
孕期禁忌到底哪些是真哪些是假?我只能说,像吃鸡鸭鱼等生活必需品这种禁忌大可不必太较真;而像狗兔肉非常见食品,看个人情况而定,主要是考虑孕妈的孕期情绪;另外关于那些个能做的不能做的,只要孕妈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自己本身正能量并且够细心,就是百无禁忌。
·首先,不必太较真,学会放松
孕期不能太较真,不然心真的很累!关于这个能不能吃、那个能不能做,这些问题,如果太过矫情较真,势必影响孕期情绪,情绪不稳定不开心对宝宝是很不利的。怀孕应该是个尽可能让自己享受的、放松的、愉悦的经历,让我们终生甜蜜的回忆,而不该把自己弄成苦行僧。
·其次,新闻资讯太杂,学会挑选
网络上杂七杂八的新闻资讯太多,我们要学会挑选。由习俗风俗得来的一般不可信;由社会新闻得来的请静候几天再相信;由孕妈论坛得来的不要盲目安在自己身上。建议:①在产前多看一些关于怀孕和育儿方面的书,了解怀孕过程的生理现象,一旦有这些生理现象的出现,就能够正确对待,泰然处之;②多看有权威的孕育杂志和书刊,少新道听途说的消息;③登陆一些专业亲子网站与有经验的妈妈进行交流学习。
·再次,疑问汇总,产检时问医生
怀孕之后,孕期产检的次数应该会不下十次,平时遇到任何问题都可以记录在手机备忘录里或本子里,等到产检的时候,拿出来统一问医生,医生会根据你个人的身体情况给你合理的建议,比你担惊受怕问这个问那个强多了。
·最后一招:还担心?干脆不吃不做
我们是孕妇,不是病人,绝大多数食物我们都可以吃,只要控制量(没有怀孕的时候吃东西不也要控制量么)。如果你还是担心吃过之后会有问题,那就不要想太多了,果断不吃就行了,切勿徒增烦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