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第一节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矛盾
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
1、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一是从小商品经济分化出来;二是从商人和高利贷者转化而成。
2、资本的原始积累
①所谓资本原始积累,就是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劳动力成为商品;货币资本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历史过程。
②实现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途径是:一是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的土地;二是用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
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1、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
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有两个:一是社会分工的出现;二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私有制)。
2、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①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商品的两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现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也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
②使用价值是指商品的有用性。使用价值是商品的价值或者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③交换价值和价值
第一,这种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
第二,交换价值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关系是: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价值是本质,是内容;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④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生产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劳动者同一劳动过程中表现在两个不同的方面,
3、价值量与价值规律
①商品的价值和价值量的决定
第一,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决定的。
第二,商品的价值量是部门内部生产同类商品的生产者在竞争中实现的。
②商品价值量和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商品的价值量与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量变化(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劳动的生产率和单个商品的价值量变化成反比,和使用价值量的变化成正比。
③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关系
第一,简单劳动是指不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和培养就能进行的劳动,复杂劳动是指要经过专门训练和培养掌握一定技能的劳动。
第二,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在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国家划分的标准是不同的。
第三,在同样的劳动时间内,复杂劳动所创造的价值要大于简单劳动所创造的价值。
④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要求、以及表现形式。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经济规律。 价值规律的核心内容和基本要求是:
第一、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第二、商品交换必须按照价值量相等的原则进行。
在现实经济社会中,由于市场上供求关系的变动,价格与价值经常发生背离,但这并没有否定价值规律等价交换的原则。这是因为:
第一,商品的价格是以价值为基础,供求关系只能影响价格,而不能决定价格。
第二,但是从商品交换的长期过程看,价格上涨和下降的部分会互相抵消,因此价格和价值相一致又是必然的。
⑤价值规律的主要作用
第一,价值规律调节社会资源在整个社会的合理配置。
第二,价值规律促进企业和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第三,价值规律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价值规律在对经济活动进行自发调节时,必然会产生一些消极的后果
第一,竞争可能导致垄断的发生,阻碍技术的进步。
第二,可能引起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
第三,价值规律自发调节社会资源在社会生产各个部门的配置,可能出现比例失调的状况,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
4、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产生
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起源
货币的产生是商品经济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商品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了简单的、个别的、偶然的价值形式,总和的、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的价值形式,最后发展到货币的价值形式。
5、货币的本质和职能
货币的本质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特殊的商品。
货币在商品经济社会执行的各种职能。这些职能包括: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最基本的职能。
①价值尺度。价值尺度是货币用来表现和衡量商品价值量的大小。货币之所以能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这是因为货币本身是商品,有价值。
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决定和影响商品价格变化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这具体地表现在:商品价值的变化、供求关系和纸币发行的数量。
②流通手段就是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货币作为流通手段这一方面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又加深了商品经济内在的矛盾,这就存在经济危机的可能性。
③贮藏手段。货币退出流通领域,作为社会财富在家中贮藏起来,这时的货币就是执行贮藏手段的职能。
④作为支付手段的货币的特点是先用商品,后付款。 因为货币的支付手段会产生错综复杂的债权和债务关系,一旦有人到期不能偿还债务,就会引起债务的连锁反应,影响社会经济的运行,还有可能造成社会经济的混乱,也存在经济危机的可能性。
⑤世界货币。货币越出国界,在国际市场上执行一般等价物的职能,这就是世界货币的职能。充当世界货币必须是黄金、白银贵金属,某些经济发达国家的纸币也可以作为世界货币。纸币是国家强制发行的价值符号。
6、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构成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首先,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经济的本质及其发展过程。
其次,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础。简单商品经济的内在矛盾。
最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三、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意义
1、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①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为剩余价值论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②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揭示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
2、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第二节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一、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1、劳动力成为商品
劳动力是劳动者劳动的能力,是潜藏在于人身体中体力和脑力的总和。劳动力成为商品基本条件是:①劳动者有人身自由,拥有对劳动力的所有权,它只是将劳动力的使用权在一定时期内出卖给资本家。②劳动者既无生产资料,又无消费资料。
2、劳动力商品价值的特点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①劳动力的价值是由劳动者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决定。劳动力的生产和再生产,就是维持劳动力生存的过程,因此劳动力的价值包括:
第一,劳动者本人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于劳动力的再生产。
第二,劳动者繁衍后代(家属)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第三,劳动者所需要的教育和训练费用,这是指工人为了掌握一定的文化知识和生产技能所支出的费用。
第四,劳动力的价值还包括社会历史和道德的因素,
②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就是劳动。就是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价值大于劳动力本身的价值,其差额就是剩余价值。
二、资本主义所有制
(一)所有制和所有权
经济意义上的所有制,是指生产资料归谁所有、归谁支配,并凭借这种所有和支配实现生产和获得剩余产品(利润或超额利润)。
法律意义上的所有权,是由占有生产资料的法律原则决定的。为了维护经济上的所有制关系而建立的一整套法律制度。
(二)资本主义所有制及其本质
资本家凭借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在等价交换原则的掩盖下,雇佣工人从事劳动,占有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这就是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实质。
三、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一)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和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
1、价值增殖过程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这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主要方面。
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两个方面的统一。
2、价值增殖过程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特征
①在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中,工人的劳动二重性表现在: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转移生产资料的价值。工人的抽象劳动创造劳动力价值,创造剩余价值。
②工人的整个劳动时间叫做工作日,工人再生产劳动力价值的时间,叫做必要劳动时间,工人为资本家创造剩余价值的时间,叫做剩余劳动时间。
③剩余价值的本质是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以上的这部分价值。剩余价值的来源是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
3、资本
①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体现资本家剥削工人的关系。。
②马克思根据生产资本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将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生产资料是不变资本,劳动力这部分资本是可变资本。
③马克思划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
第一,进一步揭露只有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才是创造剩余价值的源泉。
第二,这为研究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率。剩余价值率表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二)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
1、绝对剩余价值生产
①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工作日绝对延长生产的剩余价值,就是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②工作日的最低界限必须大于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
③工作日的最高界限,取决与工人的生理因素和社会历史道德的因素。
2、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①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的剩余价值,这就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②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以提高整个社会劳动生产力为条件的。在资本主义社会要缩短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就必须降低劳动力的价值,但又不能降低工人的生活水平。要降低生活资料的价值,就必须:
第一,提高生活资料部门的劳动生产率。
第二,提高与生活资料部门有关的生产资料部门的劳动生产率。
③个别资本家采用新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直接目的,是为了得到超额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是个别资本家首先采用新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是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它是暂时的经济现象,一旦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商品社会价值降低,超额剩余价值消失,生活资料价值降低,劳动力价值降低,必要劳动时间缩短,相对剩余价值产生。
3、当代资本主义生产自动化条件下剩余价值的来源
①运用马克思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理论分析。
②在生产自动化条件下从事科研、设计、技术和管理劳动的人员日益增加,劳动的复杂程度和强度日益提高,这种劳动会创造出更大的价值和剩余价值。
③资本家主要剥削工人的相对剩余价值。
(三)资本积累
1、资本积累
资本积累是指资本家将剥削到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转化为资本。
2、资本积累的原因
①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无限追求,竞争是资本积累的外在强制力量。
②资本积累的实质是资本家将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剥削和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
3、一切影响剩余价值量的因素都会影响资本积累的规模
①对劳动力的剥削程度。
②劳动生产力的水平越高,资本积累的规模就大。
③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的差额越大,资本积累的规模就大。
④预付资本量的大小。
4、资本有机构成的理论
①资本有机构成包括资本的技术构成和资本的价值构成,用“C:V”表示资本有机构成。资本是由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构成,这反映资本技术水平的高低,因此叫做资本的技术构成。资本是由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构成,这反映资本的价值水平高低,因此叫做资本的价值构成。
②资本有机构成不断地提高,表现为在全部资本中不变资本的比重不断地增多,可变资本的比重不断地减少。
③资本有机构成和劳动生产率的变化成正比。
资本有机构成和劳动生产率的变化成正比。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是必然的、客观的趋势。原因就在于各个资本家为了追求超额剩余价值,必然不断地采用新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这样不变资本的比重增大,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利润率就会不断降低。
5、资本有机构成不断地提高,工人不断地失业
①在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中,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是必然的。随着资本的有机构成的不断地提高,不变资本的比重增大,可变资本的比重减少,因此,资本的有机构成不断地提高。资本对劳动力的需要就会不断地减少,这就不可避免地形成相对过剩人口。相对过剩人口不是绝对过剩,而是相对于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来说,劳动力相对过剩了。这就是资本主义社会工人失业的原因。
②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有利于资本家对在业工人的剥削,有利于资本家扩大再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
6、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
资本积累必然加剧社会的两极分化,即一极是财富越来越集中于少数人手中,另一极是多数人只拥有社会财富的较小部分。
(四)资本的循环周转与再生产
1.产业资本循环经历的三个阶段
资本循环是指产业资本在运动中,依次经过三个阶段,采取三种职能形式,使价值得到增殖,最后又会到原来的出发点。
2.资本循环不仅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也是资本循环三个阶段的统一
马克思根据产业资本在资本循环中所起的作用不同(也可以说产业资本职能形式不同)将资本划分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
3.产业资本循环正常进行所必须具备的条件
产业资本各部分必须在空间上并存,在时间上连续,也指继起性。产业资本各部分在空间上并存和时间上连续,是互为前提的、互为条件的。
4、资本周转
这种周而复始不断反复着的资本循环,就叫做资本的周转(一般是指一年)。影响资本周转快慢的因素有许多,关键的因素有两个:一是资本周转的时间(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二是生产资本的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构成。
马克思研究资本周转的目的,主要是分析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以及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
资本周转速度和资本周转次数成正比,与资本周转时间成反比。
5、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①马克思根据生产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价值转移方式不同划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②固定资本是指厂房、机器设备和工具等劳动资料这部分生产资本,在实物形态上多次使用,但价值分期、分批转移。
③流动资本是指原料、燃料、辅助材料和劳动力这部分生产资本。在生产过程中流动资本的特点是:在实物形态上一次使用,价值一次全部转移。
6、社会资本与社会资本再生产
①社会资本是指整个社会单个资本的总和。在资本主义社会,这种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资本运动的总和就是社会总资本的运动。
②马克思研究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研究社会总产品的实现。社会总产品的实现,是指社会总产品的各个部分如何在价值上得到补偿,在实物上得到补偿(替换)。
③为了研究社会总资本再生产,马克思创立了两个理论前提条件:
马克思将资本主义社会的总产品在价值上区分为不变资本C、可变资本V和剩余价值m三个部分。马克思根据社会总产品的最终用途不同,将整个社会的生产划分为生产资料的生产和消费资料的生产。
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两种方式是:外延扩大再生产。这是指依靠增加生产要素的数量,实现扩大再生产。内涵扩大再生产。这是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扩大生产规模。
7、马克思关于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理论的意义
①马克思的理论揭示了整个社会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两大部类之间相互依存、相互提供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才能顺利地实现社会的再生产。
②在当前经济体制改革中,按照马克思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理论,必须合理地调整经济结构,按照市场的需求组织生产,实现社会再生产按比例协调地发展。
(五)工资与剩余价值的分配
1、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工资的本质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的工资的本质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这揭露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但是在资本主义的制度下,工资表现为工人劳动的报酬,这就掩盖了资本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
2、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①当剩余价值在观念上当作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时,就转化利润的形式。
②利润的本质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利润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
③利润率是剩余价值和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利润率反映了全部预付资本的增殖程度,利润率也掩盖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
3、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平均利润率是全社会的剩余价值总量和全社会总资本的比率。平均利润率=全社会剩余价值总量/全社会总资本。在利润率平均化的过程中,形成了社会的平均利润率。按照平均利润率来计算和获得的利润,叫做平均利润。
平均利润率和平均利润的形成过程,也就是不同部门之间资本家通过竞争而重新瓜分剩余价值的过程。在资本主义社会,各个部门的资本家,为了得到更多的利润,在部门之间必然开展竞争。资本在各个部门之间的转移,要使同等资本得到等量利润时,这种竞争才会暂时停止。
4、产业资本家、商业资本家、银行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瓜分剩余价值
在利润率平均化的过程中,产业资本家得到产业利润,商业资本家得到商业利润,银行资本家得到银行利润,土地所有者得到地租是超额利润,这些不同部门的资本家瓜分到的利润只是平均利润。
(六)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意义
1、马克思通过分析剩余价值的生产、积累、流通以及分配,揭示了剩余价值的运动规律及其作用,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
2、马克思在分析剩余价值的生产、积累、流通以及分配过程,这些规律,如果撇开制度因素,则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四、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
(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1、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是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2、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危机
①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危机,而决不是绝对过剩危机。
②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具体地表现在:第一,资本主义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第二,资本主义生产具有无限扩大的趋势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
③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危机具有周期性,这包含危机、萧条、复苏、高涨再到危机。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的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特点。
④固定资本更新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的物质基础,而决不是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
第三节 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一、资本主义的国家、政治制度及其本质
(一)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和本质
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是以服务于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利益为根本内容的。是资产阶级进行政治统治的工具。
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包括对内和对外两个方面,对内实行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对外进行国际交往和维护国家安全及利益。
(二)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及其本质
1、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
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统治是通过具体的政治制度实现的。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包括资本主义的民主与法制、政权组织形式、选举制度、政党制度等。
2、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
政党是特定阶级利益的集中代表,是代表一定阶级、阶层或集团的根本利益,为达到政治目的,特别是为了取得政权和保持政权而建立的一种政治组织。
3、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在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中曾经起过重要的进步作用。
这种进步作用表现在:曾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大幅度发展,促进了社会进步,使人民群众享有更多的社会政治自由,积累了相当丰富的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的经验对于社会进步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
4、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性。
但是,由于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本质上是资产阶级进行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的手段和方式,是为资产阶级专政服务的,因此它不可避免地有其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性。
二、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及其本质
(一)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形成
作为资本主义国家意识形态的各种资产阶级的思想理论和观念,是资产阶级在长期的反对封建专制主义和宗教神学的斗争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
1、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的观念上层建筑,是为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服务的。
2、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资产阶级的阶级意识的集中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