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我教的学生是几年级,我始终要向他们传递这样一个观念:做人第一,学习第二。
我常对学生说,这个“人”是不简单写的一个字。一撇,表示人品;一捺是表示学问。
要做好这个人,诚信是首要。
我总是在学生面前说到做到,不食言!(有些事情也许你们家长见了认为是小题大做,没事情找茬。可学校没小事,件件是大事。这是教育人的事情,得从小事情抓起。否则,老师怎么会在孩子心目中会那样敬畏?你们家长的话为什么有时会没有作用?而且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大,你们的话会越来越不灵验。我想,其中的原因就在于此。)对待孩子说谎,有的家长一旦发现孩子做错事就打,孩子为了避免皮肉之苦,能瞒则瞒,能骗就骗,因为对孩子来说,骗过了一次,就可以减少一次“灾难”。可是孩子说的谎话,往往站不住脚,很容易被家长发现。为了惩罚孩子说谎,家长的态度会更加强硬;而为了逃避挨打,孩子下一次做错事后更会说谎,这样就构成了恶性循环。遇到这样的情形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注意恰当地引导。如:可以给孩子三次机会,第一次说理,第二次提醒,第三次再惩罚也不迟。这样,给孩子改正错误一个缓冲,一个过程,孩子就不会有害怕恐惧的心理了。
其次是要善解人意,拥有一颗感恩的心。
对父母,对老师,对同学,对生活……他懂得感恩了,一定会把学习搞好。我提倡孩子在家要做家务活。劳动能让人心思细腻,能让人懂得辛苦……学会生活,有这么多的好处,你们家长为什么一定要包办呢?刚开学,我每天都来亲自打扫教室,我就几次三番说:“咳,要是有人来主动夺过我手中的扫把劳动的人,我一定很欣赏!”现在,我只要拿起劳动的工具,来抢的人一定很多,因为我大肆表扬了一番。现在,当有人又要来抢时,我又说:“咳,要是我没做,你们就看到脏的地方并且主动去打扫了,我更高兴。”各位家长,你认为我是做的小事情吗?这是在塑造人,塑造一个勤快的、善解人意的人!这样的人谁不喜欢?哪样的社会不欢迎?
再者是培养孩子做一个有修养的人。
中学三年很快就会一晃而过,学生在校学习的内容于今后生活所运用的知识比起来,绝对是杯水抽薪的问题。所以在校学习阶段,致力每个学生都能自己主动地去学习,特别是让每个学生有今后学习的能力,这是至关重要的。如果他学会了学习,那他就拥有了一个聚宝盆。通过学习,孩子的心智会快速地发展起来,品德性情都会有显著的提高。这样的人,我想定会是一个有修养的人。到老时,你还会为自己的子女不孝顺而揪心吗?
四、需要各位配合的几个方面。
家长的善导是家庭教育的黄金,要掌握孩子的心理,及时抓好教育,才能使孩子步入深层次的发展。教育孩子是我们教师的责任,更是家长们的责任。学生来到学校接受教育,提高和进步,是我们老师的愿望,也是家长们的愿望。因此我希望家长朋友多费点心思,配合我们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帮助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最大的不幸往往是从忘记自己的责任开始的,最初是在小事情上,然后就会在重大事情上。
孩子们没有责任心的问题,我随时随地都可以看到或听到孩子们不负责任的事情。如:忘了带学习用具,作业没做完就玩去了;做清洁,扫把、帚帕扔一地就不见人影了;笔、书本摊一桌子,抽屉垃圾塞得连书包、字典都放不下等。每当老师帮助教育时,孩子们都是一个理由"忘了"。那么是不是我们的孩子记性不好,是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得了健忘症呢?答案是否定的。原因是:我们的孩子没有被培养起责任心。
可怜天下父母心,每天都有父母把孩子忘记的东西,红领巾、校服、书、本子,送来。家长的宽容纵容了孩子责任感的缺失。我建议家长提醒孩子自己整理自己的相关学习工具与资料和不是包办。自己能解决的事情自己做,承担一定的家庭责任。
2、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抓紧时间不拖欠。
首先,让孩子迅速开始。有些同学在坐下开始做作业时,常表现出不能立刻进入全神贯注学习状态的特征:或东找西找学习用品;或东翻翻语文,西翻翻数学;或一会儿喝点水,一会儿吃点东西,一会儿瞄瞄电视,一会儿听听大人们闲聊,一会儿又插话……时间就不知不觉地过去了。
我想这个问题只要你固定他的时间和地点,那是很容易解决的。
其次,要求孩子集中注意力。你可以协助孩子排除外界物质诱惑,使内心安静下来。不要在孩子做作业的时候批评、教育孩子,一来教育无效,二来作业效率低下,长此以往,还会导致作业与烦人的数落联系在一起,从而讨厌做作业。
3、培养孩子的耐挫力。
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在父母的关怀、爷爷奶奶的呵护中长大,备受至爱,事事顺心,因而,缺乏一种耐挫力。主要表现为:听得进表扬听不进批评,偶尔考试成绩不佳便会经受不起,失去自信心。为此,家长有必要培养孩子的耐挫能力。在家中,有意识地让孩子经受一些小小的挫折,并鼓励他自己克服。例如:父亲与孩子下棋,有的父亲怕孩子输后哭闹,因而故意让他一回,孩子赢了,虽然不哭了,久而久之,孩子只能赢得起,却再也输不起了。有的父亲则不然,真刀实枪与孩子干,第一回孩子也许输了,但第二回,第三回情形也许会出现变化,孩子也会想尽办法对付父亲,表面看来似乎赢了一盘棋,实际上培养了孩子不仅赢起得起,更输得起的好品质,为他今后的学习、生活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
4、培养孩子的“肚量”。
现代家庭,孩子在家中唯我第一,生活圈狭小,因而容易出现“气量小”的毛病,常常表现为心中只有自己而无他人,往往只看自己优点,只看别人缺点,甚至拿自己的优点比别人缺点。因此,家长必须耐心地培养孩子的“肚量”,多带孩子去一些公共场所,让孩子与同伴一起游戏,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孩子心胸开阔,豁达乐观的性格。孩子小时就有很好的“肚量”,为他今后的学习生活打下了良好的心理基础,因为鸡肠鼠肚的人往往是自寻烦恼,为了一点儿小事就钻了牛角尖。
最后,我想用美国人的一段话,与各位家长朋友们共勉。
儿童在生活中所学到的,与其生活环境有关:如果儿童生活在批评的环境之中,他就学会指责;如果生活在敌意的环境之中,他就学会打架;如果生活在嘲笑的环境之中,他就学会难为情;如果生活在羞辱的环境之中,他就学会内疚;如果生活在忍受的环境之中,他就学会忍耐;如果生活在鼓励的环境之中,他就学会自信;如果生活在赞扬的环境之中,他就学会抬高自己的身价;如果生活在公平的环境之中,他就学会主张正义;如果生活在安全的环境之中,他就学会具有信念;如果生活在赞许的环境之中,他就学会自爱。
我希望每个家长,多一份责任,少一分放任
多一分鼓励,少一分训斥
多一份关心,少一分随意
多一分理解,少一分责备
多一分赏识,少一分自弃
因为缘份,我们将同行一路,今天这次家长会,算是我们的第一次握手吧!想和您探讨的东西很多,限于时间关系,不能详尽叙述,但相信随着彼此了解的深入,我们还会有更多次的不同形式的握手。书信,面谈,电话都可以,再次深深感谢各位的理解与支持,为了孩子就让我们一起努力吧!我始终相信,付出终有回报,在各位家长的配合下,在孩子们的努力下,我想孩子们一定能茁壮成长。今天我要讲的就是这些。讲得不当之处,请各位海涵。
初二家长会发言稿二:
各位家长、老师、同学你们好!
对今天到校参加会的家长表示衷心的感谢和热烈的欢迎!
一、初二年级学生特点
初二学生的总特点是“分化”。第一是学习上的分化。经过一年的学习,原先初考成绩相差无几的学生成绩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好的同学语、数、英、物四科总分可达到380分以上,而学习成绩差的同学则不到100分,其中过去一贯学习很好、到初二掉队的屡见不鲜。第二是思想表现上的分化。好的同学思想更加成熟,他们积极靠拢共青团组织,争取进步,在班上成了老师的得力助手,而有少数同学则往往由于学业跟不上而丧失进步的信心,甚至自暴自弃。如果此时没有及时得到有力的帮助,或被社会上的坏人引诱,就可能越变越坏,甚至滑下犯罪的泥坑。
之所以会出现上述分化的现象,原因是多方面的:
从生理、心理方面看,初二学生年龄多在14岁上下,普遍进入生长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期,身体急剧生长,第二性征出现。由于生理的变化,给这个年龄的学生心理带来了过渡性、闭锁性、动荡性三个特点。我们常看到男生逞强好胜,容易冲动,他们崇拜英雄,崇尚江湖义气,爱在女生面前表现自己;女生则爱漂亮,讲究打扮,多愁善感。在这个阶段,他们还缺乏对真善美和假丑恶的分辨能力,又容易受到外界的不良影响,因此,早恋、出走、轻微犯罪等不良行为常发生在这个年段。同时,进入初二以后,初一时的新鲜感和神秘感消失了,又没有初三临近中考的紧迫感,也容易造成他们的松懈。
初二学生碰到的困难增多,而我们给他们的帮助和教育却往往削弱了。是比较容易被忽视的阶段,因此,初二往往是“多事之秋”。希望家长要在这个阶段尽可能地配合和支持学校,千万不可掉以轻心。
二、教育方式欠科学
当前学生家庭教育存在许多不良的教育方式,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种。
第一种是过度保护型。表现为家长不注重孩子自立意识、自理能力、自我判断能力的培养,对孩子无原则地包办代替,使孩子形成依赖、被动、胆怯、不善于与人交往或霸道、蛮不讲理等特点。这类教育方式会使家庭教育功能趋于弱化,易使孩子形成"以自我为中心"或"毫无个性"的两个极端,缺乏健康人格和良好行为习惯。
第二种是过度严格型。表现为家长对孩子要求过高、限制过多,忽视孩子的独立性,对孩子进行严厉的管教和强迫的教育,使孩子形成怯懦、盲从、消极、不诚实、缺乏自信和自尊等性格特征。 第三种是过度放任型。表现为家长认为"树大自然直",对孩子教育不闻不问,放任自流,使孩子形成不守规矩、懒惰、行为散漫、缺乏责任心等特点。有的甚至这样的孩子,对社会行为规范和社会道德缺乏自我约束,易走入歪道。
三、创造良好的家教环境
前面,我们介绍了初中生各阶段的一些特点,但学生个体是千差万别的。每个学生、每个家庭将碰到的问题也是绝不相同的。为了做好每个学生的教育工作,学校教育固然重要,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也不可忽视,因为同学校教育相比,家庭教育有着自己的优势,如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及时性,教育内容的广泛性、情感的感染性以及言行举止上的潜移默化作用等。但是,家庭教育具有这些优势,并不等于所有家庭都自然而然地具有这些优势,只有我们这些家长努力去创造良好的家教环境,才能使上述优势得到充分的发挥。关于如何创造良好的家教环境,我谈几点意见:
1.家庭人际关系和睦,夫妻感情融洽,邻里友好相处。父母是孩子的表率,父母如何对待长辈,如何处理邻里关系,如何待人接物,都将影响到子女。特别是孩子进入初中以后,已经具有成人感,家长对他们要平等相待,家里的一些事情可以同他们商量。家长如有不当之处,应能作自我批评。如果家长在这些问题上处理不当,就将影响自己的威信。
2.家长本身要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储备,对事业要有追求,对生活充满信心,有可能的话,家长最好能够具有某一方面的特长,这样对教育有利。当然,如果家长文化水平较低也不要紧,要紧的是自己要尊重知识,并为子女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我有一个朋友,他自己文化水平不高,家庭经济也并不宽裕,但他即使省吃俭用,每年也要花大量的钱为子女订阅许多报刊杂志。晚上孩子做功课,他绝不邀人到家里来谈天说地,从不玩牌、打麻将,甚至连电视都不看。努力创造一种学习的氛围。因此,虽然他家经济条件不好,本人文化不高,他的几个孩子却都挺有出息,有的还考上了大学。相反,如果做家长的满足于不学无术,吃喝玩乐,满嘴脏话连篇,污言秽语,那他就会被子女瞧不起。
3.家庭布置既要舒适,富于美感,又要考虑到子女正在学习时期的特点,除了必要的生活用具应安排得整齐清洁以外,还应体现出高尚的情趣。如可以张挂一些格调高雅的图画,或者勉励人们奋发进取的名人名言,新年伊始购买挂历也要有所选择。
4.家庭的作息时间要有规律,要考虑到子女的年龄特征。
最后,应当强调的是,要当好家长,是要做出一些牺牲的。如为了保证孩子学习,家长在看电视方面就得做出让步;也不能经常邀请朋友到家里猜拳行令,云煽雾哨,烂醉如泥,这些看似小事,却对孩子的成长有着深刻的影响,千万不可等闲视之。
四、家长怎样加强家校联系
教育好一个孩子,光靠家长或光靠教师是不够的,只有二者紧密配合,才能形成最大的合力,促进孩子的成长。因此,家庭和学校之间要建立起一种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支持、互相体谅的工作关系。下面,我着重谈谈作为家长要怎样去加强同学校、同老师的联系。
首先,家长要主动、积极地去访问学校、访问老师。这样做,可使家长在家校联系中处在比较主动的地位,可以在有准备的情况下与老师就教育子女的问题进行比较深入、比较充分的交流。及时了解孩子在校表现,因为有的孩子在家表现好,到校不好,如(举例家里做家务,学校旷课);但是有的孩子在校表现好,到家却不好,如(举例懂礼貌,到家不听话顶嘴当大爷)。通过到校访问,互相了解情况有针对性进行教育,效果会更好。到校访问时,既要访班主任,也要访科任老师;如果能事先同老师取得联系则更好。应当注意的是,在没有特殊情况时,不要在上课时到教室里找人,以免影响课堂教学的正常进行。
其次,家长要热情欢迎上门家访的老师。家访谈话时,孩子是否可以在场,应视具体情况而定。如果家长和老师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有明显的分歧,则应让孩子离开。家长应当认真倾听老师的介绍、要求和建议,不要较易打断老师的话,更不要听到孩子的缺点就感到脸上挂不住,或急忙辩护,或当场打骂孩子。家长还要实事求是地反映孩子在家中的表现,既不要为了给老师留下一个对孩子的好印象而光谈优点,也不要为了说明自己严于教子而把孩子说得一无是处。家访后,家长应同孩子谈话,把老师的要求同家长的要求统一起来,千万不要出现老师家访,孩子被打的现象,以免使孩子对老师产生抵触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