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好作文,需要具备两方面的基本功:一是会从生活中积累素材;二是掌握一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在对作文感到头痛的中小学生中,大部分遇到的难题是面对作文题目感到没有内容可写。
孩子作文时感到没有内容可写不足为怪,因为他们的生活毕竟有一定的局限,每天从家到学校,从学校到家,上课、活动、做作业所占的时间比较多,即便是星期天,属于孩子自由支配的时间也很少。这对孩子通过生活搜集、积累素材有一定的影响,为此,家长必须投入一定的辅助力量,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
(1)有意识地帮助孩子积累作文素材
平时在茶余饭后,根据孩子的接受能力,家长可介绍生活中一些有意义的新鲜事及社会见闻等,尽可能讲得情节完整、生动有趣,并加以分析,让孩子知道写哪一类作文时可以运用这些内容,必要时,还可以让孩子把事情简要地记下来。要做到这一点,家长就必须做有心人,首先自己要关心周围的生活。帮助孩子积累写作素材,要持之以恒,日积月累,切忌一曝十寒。
(2)孩子写作文时家长要启发帮助他们寻找素材
一些家长看到孩子写不出作文来,就包办代替。,其实,这种方法很不可取。家长根据题目要求帮助孩子寻找素材,引导、启发孩子回忆自己熟悉的人和事,让他们自己动笔练习。通过这样的训练,孩子会逐步掌握写作要领并在不断的练习中领悟写作的。真谛,从而会对写作产生越来越浓厚的兴趣。有了兴趣,就意味着成功。
(3)带领孩子参加一些社会活动
父母不仅要关心孩子的吃穿,在星期天、节假日中,也要有目的地带领孩子参加一些社会活动,或是逛逛市场,以拓宽视野,增长见识,丰富生活。家长还要注意在活动中启发孩子关心生活,热爱生活,体察生活,学会从丰富多彩的生活中积累作文素材。有些家长总是喜欢把孩子整天关在家中看书做作业,结果,孩子的生活面很窄,孤陋寡闻,这不利于孩子作文素材的丰富。
(4)经常检查孩子的作文本
有些孩子接到老师发下来的作文本,往往只看一下得分和评语就过去了,他们不太关心文章中老师批改的内容。因此,家长要帮助孩子消化老师的评语,要引导孩子琢磨老师的修改,符号修改的原因。只有这样,真正理解老师提出的优缺点;同时使他懂得其中的字、词、句、标点才能逐步提高孩子写作的水平。
(5)形成有利于孩子作文的氛围
在家庭中,家长要经常关心孩子的写作情况。业余时间可与孩子谈谈有关写作文的事,或就生活中双方都熟悉的事件命题,一起讨论文章的写作方法,拟出写作提纲,作为一种口头练习。另外,要培养孩子看书读报的良好习惯。家长发现书报上对孩子写作有帮助的文章,要推荐给孩子阅读。一些家长反对孩子阅读课外书,担心影响学习,这是因噎废食。孩子在课堂学习之余适当地看些有益的书籍报刊,有利于丰富知识,激发写作兴趣,能起到辅助课堂教学的作用。
培养中小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写作热情,提高写作水平,是一项具体、细致的工作。在学校作文课堂教学的同时,家长若能同时进行课外辅导,孩子的作文水平将会得到较快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