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居寺位于北京市房山县西南山区山峦起伏的一块小盆地里,距北京约75公里,背后以朱山为依托,对面以石经山为屏障,坐落在逐鹿山中。云居寺以佛舍利和石经而闻名于世,是京郊具有金石、书法、美术、民族史、佛教史等重大文化意义的古迹,在北京以至全国诸多古寺名刹和佛教界占有重要地位。1992年该寺被评为“北京十大人文旅游累点”之一。房山县西北部山岳地带,自隋唐以来就是佛教胜地,如上方山兜率寺、六聘山天关寺、云蒙山龙泉寺以及九洞十二峰和以兜率寺为中心的七十二庵等很多佛教遗迹文物,而石径山云居寺则是其中最有名的,向有“北京敦煌”之誉。
云居寺创建於隋唐时代,历代屡有重修扩建,成为华北地区著名寺院之一。寺院部分抗日战争时期毁於日军炮火,现仅存遗址。寺东北1.5公里处石径山上有藏径洞九座,洞内保存了自隋至明代刻制的石经板,连同寺院南端藏经穴中辽、金经板共143l2块,镌字数千万。除去重复刻造者外,计刻经112O馀部,刻工精湛,为中国佛教文化珍品之一。它是世界上最早、最全、保存最好的石刻大藏经,在中国佛教史上值得大书特书。刻制云居石径的规模,远超过北齐的音堂山摩崖石经和泰山经石峪刻经。
云居寺名称最早见於唐总章二年(669年)年石刻上,隋唐时代已具相当规模。在唐代分上寺及下寺上寺在石经山上,寺址已无考,下寺即今遗址。辽、金时代云居寺因刻造石经知名,故有“石经寺”之称。明代因在石经山东麓建东峪寺,而云居寺居山之西,故亦称“西峪寺”清初又改称“西域云居禅林”,仍然保留着云居之名。云居寺历代屡有修葺,最後的修缮年代是清康熙三十七年(l698年)。被毁前的寺院规模宏大,寺院中路有院落五层,殿宇六进。寺依山而建,每层院落逐步升高,各层正殿之旁又有配殿,中路北侧有僧寮客舍,南北二塔分居左右,山门前引泉水流过,清泉垂柳,山雾缭绕,自然环境颇为幽美,确实是一处修行佳处。“七七事变”后寺院被日军炮火毁为一片废墟,南塔也於此时被毁。在云居寺遗址范圉内,北部及四隅的十座小石塔是劫後仅存遗物。所幸摄有云居寺被毁前照片,中日邦交恢复後,日方将当时照片送归。佛教自公元2年伊存授经东传中国后,译着经卷便是众多僧人信徒“经久不息"的一项事业。但是纸张、绢绸、木板经卷,不仅易受风、火、水、虫的破坏,也易受人为的损毁,历史上两次“法难"期间,大量的手写佛经化为灰烬,战争兵火也给佛教寺院、佛像经籍带来毁灭性灾难。造样就促使僧徒想方设法让佛法传承久远。鉴於山东泰山、河北鼓山等处的摩崖刻经得以保存,幽州僧人静琬认为经刻石上,可以地久天长,於是继承其师慧思遗志,选择了盛产汉白玉、艾叶青石,又远离幽州城的房山,开始了刻经於石、秘藏於室的艰巨工捏。静琬先是创建了石经山藏经洞和云居寺,他发愿造十二部石经。这一行动得到当时社会各方面的支待。从隋大叶中到唐初,静琬30年刻经不辍,每刻完一批石经就凿洞封存起来。贞观十三年(639年)静琬入寂他的第子玄导、僧仪、惠暹、玄法四代相续主持刻经,并得到金信公主奏赐经本四千多部作为底本,先後刻经百馀部,分藏於各藏经洞中。自隋至明,共开凿藏经洞九个藏石经版4559块;辽金时又在寺南侧挖穴,埋藏经版1O611块。辽天庆七年(1117年)在穴旁筑塔,即“云居寺南塔”也称“压经塔”。
静琬最初所刻石经146块,一部分镶嵌于第五洞的四壁上。第五洞名“雷音洞”是九洞之中最大的一个,也是唯一一座开放式藏经洞,洞前有门可以进出,长宽各约十米,中有四根八角形石柱支撑洞顶,石柱各面均雕有小佛像共1O54尊,故称“千佛柱"。其馀各洞都是封闭式,里面叠藏石经板,洞门封锢,人不能出人。
房山石经是我国的石经宝库,也是世界的宝贵文化遗产。它对於研究我国古代文化、历史、艺术以及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