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习俗的误区 植物节误区

  误区一、植树非赶3.12

清明节习俗的误区 植物节误区

  大多数人都误以为,植树节就是最佳植树日;中国植树节就是全国应该植树的日子。实际上,植树节只是一个节日,为的是提醒人们,别忘了植树,但并不是说植树节当天就是最佳、最应该植树的日子。实际上,我国幅员辽阔,南北相距约5500公里,气候差异巨大,不可能有一个合适的日子供全国统一来植树。再说植树节是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3月12日是孙中山先生逝世纪念日。为了缅怀这位生前十分重视林业建设的伟人,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根据国务院的提议,才将3月12日定为中国植树节。由此可见,无论从最佳植树季节还是植树节历史意义上来说3月12日并非全国统一的最佳植树日。

  误区二、"种"树等于尽义务

  法律规定适龄公民每人每年应种3到5棵树。一些公民简单认为,自己去参加植树活动了,种了五棵树,甚至七棵、八棵树就算尽义务,甚至超额完成任务了。其实不然,树木要成活成林,需要从育苗做起,在种植之前,还要做好选址、整地、挖坑、起苗、交通运输、工具准备、浇水养护、防虫防火防病等多道工序,是-个复杂漫长的过程。而公民参与的,仅是其中的一小环节,连树木成活成材劳动量的1/10都不到。

  误区三、义植收费不应该

  现在经常有群众反映,他们去某地参加义务植树活动,结果当地还让缴费,感觉不合理,难理解。实际上,如上所述,种树是个麻烦活,仅凭自己一时之功,远远无法满足树木成活戍林的需要。无论是植树前期准备还是后期养护,绿化部门及专业工程人员都要付出更多劳动。由于时间和条件限制,植树过程不可能让公民全程参与。但为了培养公民参与意识,协助公民完成法定植树任务,在我们国情国力还不十分发达的情况下,各指数点收取适当费用,"取之于民,用之于林",还望得到大家的支持和理解。毕竟"前人种树,后人乘凉;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为了我们的美丽家园,今天无论我们付出的是体力还是金钱,都应该无怨无悔,心甘情愿。让我们正确认识,积极尽责,奉献爱心,携手共建绿色家园。

        注:爱华阅读aIhUaU.com/zl/转载请保留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856871/516248737.html

更多阅读

第69节:走出产权改革的误区(1)

系列专题:《为民代言解读金融:陈志武说中国经济》  走出产权改革的误区  本篇来源:2008年9月10日《南风窗》,记者赵灵敏。  中国的国有资产改革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和改革开放的历程基本同步。从最初的承包制、砸“三铁”,到后来

第11节:领导的误区(1)

系列专题:《中基层管理者领导力法则:带队伍》  领导的误区  现在一些非常优秀的领导者,他们在漫长的岁月里,积累和建立了许多关于流程、制度等的成熟做法,他们在把握细节方面做得非常扎实和出色。这样的实践积累加上领导人的商业才

第5节:成功的误区

系列专题:《成功的泛滥与迷失:有一种毒药叫成功》  成功的误区  当今时代,是一个全民追求成功的时代,没有任何一个时代的人像当今时代的人们这样渴望过成功,人们为获得成功订下了具体的目标:二十岁之前为考上名牌大学而奋斗,三十岁之

第1节:走出成功的误区(1)

系列专题:《成功心理学:成功探索十二讲》  走出成功的误区  现在很多人都在探讨什么叫成功,以及如何使自己走向成功这类关于成功学方面时尚的话题,成功学也就成为了一门显学。通过大量的报纸、杂志、电视、网络以及大学校园里那些

声明:《清明节习俗的误区 植物节误区》为网友若即若离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