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知识点 司法宪法考点之国务院知识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由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组成。国务院实行总理负责制。下面由爱华网小编为你介绍国务院相关司考宪法考点。

  司法宪法考点之国务院(二)

  司法宪法考点之考点一

  总理负责制

  总理负责制是指国务院总理对其主管的工作负全部责任,与负全部责任相联系的是他对自己主管的工作有完全决定权。具体表现在:

  第一,领导权。国务院总理领导国务院的工作;副总理、国务委员协助总理工作,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负责某一方面的专门工作,他们均须向国务院总理负责。总理担负起管理全国行政事务的职责,他须向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承担行政责任。

宪法知识点 司法宪法考点之国务院知识点

  第二,提名权。国务院其他组成人员的人选由总理提名,由全国人大或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在必要时,总理有权向全国人大或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免除他们职务的请求。

  第三,召集主持会议权。国务院的常务会议和全体会议由总理召集和主持,会议议题由总理确定,重大问题必须经全体会议或常务会议讨论,总理在集体讨论的基础上形成国务院的决定。第四,签署权。国务院发布的决定、命令,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国务院向全国人大或者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的议案,国务院任免的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均须由总理签署才有法律效力。


司法宪法考点之国务院(二)

  国务院所属各部委也实行首长负责制。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领导本部、委的工作并向国务院总理负行政责任,部长和主任召集和主持部务会议或委员会会议并就重大问题作出决定,副部长、副主任协助部长、主任进行工作并向部长或主任负行政责任。

  国务院实行总理负责制是由国务院的性质和任务决定的。国务院的性质是行政机关,行政机关的任务是执行国家权力机关的决定。权力机关在决定问题时,必须采取合议制的形式,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而行政机关在执行权力机关的决定时,则需要高度的集中指挥,才能提高工作效率,及时地处理各种繁杂的事务。如果行政机关也采取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势必影响工作效能。所以行政机关虽然也有会议制度,却应由行政首长对执行问题作出最后决断。

  加之,国务院执行的法律和决议本身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在集体讨论的基础上,即在民主的基础上通过的,因此,这种总理负责制并不违背民主集中制原则。根据宪法规定,国务院有由总理主持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和全体会议两种形式。因此,尽管对讨论的问题如何处理由总理最后决断,但并不意味着总理可以独断专行。他在作出决断之前,必须虚心听取各方面的意见,采纳其中正确可行的部分。这就是说,总理的决断仍然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是民主集中制原则在行政机关领导体制中的具体表现和运用。 机关和地方国家机关。

  司法宪法考点之考点二

  会议制度

  国务院的会议分为国务院全体会议和国务院常务会议。国务院全体会议由国务院全体成员组成,一般每两个月召开一次。主要讨论和部署国务院的重要工作,或者通报国内形势和协调各部门的工作。国务院常务会议由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秘书长组成,一般每周召开一次。主要是讨论、决定国务院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如讨论议案的提出、讨论行政法规、讨论各部门的请示事项。总理召集和主持国务院的全体会议和常务会议。根据国务院组织法的规定,国务院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必须经国务院常务会议或者国务院全体会议讨论决定。机关和地方国家机关。 机关和地方国家机关。

  司法宪法考点之考点三

  国务院的职权

  宪法关于国务院职权的规定主要有:

  1.行政法规的制定和发布权。国务院有权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有关行政机关的活动准则、行政权限以及行政工作制度和各种行政管理制度等方面的规范性文件。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的法律效力低于宪法和法律,其内容不能与宪法和法律相抵触,否则无效。

  2.行政措施的规定权。国务院在行政管理中认为需要的时候,或者为了执行法律和执行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决议,有权采取各种具体办法和实施手段。

  3.提出议案权。国务院是具体管理和组织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社会生活的最高行政机关。为了完成宪法和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规定的各项任务,国务院必须提出有关的法律草案以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报告计划的执行情况,报告国家的预算和预算的执行情况,等等,经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审议批准,使之变成指导社会生活和经济建设的法律性文件。这些计划、报告都必须在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会议上以议案的形式提出。

  4.对所属部、委和地方各级行政机关的领导权及监督权。国务院有权对我国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发布指示、规定任务,进行行政领导和监督;有权改变地方各级行政机关所发布的不适当的决定、命令和规章;有权确定其所属各部、各委员会等中央国家行政机关的工作内容、工作制度、工作任务和所担负的职能与责任;有权改变或者撤销各部、各委员会发布的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国务院所属各部委和地方各级行政机关必须接受国务院的统一领导和监督。

  5.对国防、民政、文教、经济等各项工作的领导权和管理权;对外事务的管理权。国务院根据国家宏观计划的安排,负责组织、管理和实施我国武装力量的建设,通过组织设置民政部、公安部、司法部、监察部、教育部、文化部等,管理和领导国家民政、公安、文教等各项工作;通过国家计划的宏观调控手段和其他经济手段,组织、指导和监督国有企业、集体经济和其他各种经济组织,依法进行生产和经营活动;国务院领导和管理民族事务,保障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和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权利;保护华侨的正当权利和利益;领导和管理国家的对外事务,等等。

  6.行政人员的任免、奖惩权。国务院有权依照宪法、国务院组织法、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以及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奖惩条例等有关法律,任免国家行政机关的领导人员;奖励先进的工作人员;惩罚违反法纪、造成一定后果的工作人员。

  7.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授予的其他职权。这是指国务院除了行使宪法明确规定的职权外,还行使全国人大或全国人大常委会授予的其他职权。如1985年4月,六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决定”,授权国务院对于有关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方面的问题,必要时可以根据宪法,在同有关法律和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有关决定的基本原则不相抵触的前提下,制定暂行的规定或条例,并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机关和地方国家机关。

  看过“司法宪法考点之国务院(二)”的人还看过: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982371/183431952.html

更多阅读

消费者权益法司法解释 司法经济法考点之消费者权益知识点

  消费者权益是指消费者在有偿获得商品或接受服务时,以及在以后的一定时期内依法享有的权益。消费者权益,是一定社会经济关系下适应经济运行的客观需要赋给商品最终使用者享有的权利。下面由爱华网小编为你介绍消费者权益的相关司法

宪法考点 司法宪法考点之人民法院的审判权制度

  审判权,或称为司法管辖权,是指法院或司法机构对诉讼进行聆讯和审判的权力。下面由爱华网小编为你介绍人民法院的审判权制度的相关司考宪法考点。  司法宪法考点之人民法院的审判权制度  司法宪法考点之考点一  人民

宪法规定人民法院是 司法宪法考点之人民法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是国家的 审判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设立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军事法院等专门人民法院。下面由爱华网小编为你介绍人民法院的相关司考宪法考点。  司法宪法考点之人民法院  司法宪法

外国法制史考点 司法法制史考点之美国法

  美国法在继承普通法与建立本国法的过程中出现出较强的批判和创新精神。与大陆法系相对的就是英美法系。下面由爱华网小编为你介绍美国法的相关司法制史考点。  司法法制史考点之美国法  司法法制史考点之考点一  

外国法制史考点 司法法制史考点之德国法

  德国基本法是联邦德国法律和政治的基石。特别是其中包含的基本权利(Grundrechte)由于纳粹德国的经历尤为重要。联邦宪法法院作为独立的宪法机构保障这些基本权利,维持国家政治组织体系,并对它们进行完善和发展。下面由爱华网小编

声明:《宪法知识点 司法宪法考点之国务院知识点》为网友我年轻丶心不定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