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候特征 立秋气候特征

  秋后一伏热死人”,立秋前后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仍然较高,各种农作物生长旺盛,中稻开花结实,单晚圆秆,大豆结荚,玉米抽雄吐丝,棉花结铃,甘薯薯块迅速膨大,对水分要求都很迫切,此期受旱会给农作物最终收成造成难以补救的损失。所以有 “立秋三场雨,秕稻变成米”、“立秋雨淋淋,遍地是黄金”之说。

  双晚生长在气温由高到低的环境里,必须抓紧当前温度较高的有利时机,追肥耘田,加强管理。当前也是棉花保伏桃、抓秋桃的重要时期,“棉花立了秋,高矮一齐揪”,除对长势较差的田块补施一次速效肥外,打顶、整枝、去老叶、抹赘芽等要及时跟上,以减少烂铃、落铃,促进正常成熟吐絮。

  茶园秋耕要尽快进行,农谚说:“七挖金,八挖银”,秋挖可以消灭杂草,疏松土壤,提高保水蓄水能力,若再结合施肥,可使秋梢长得更好。立秋前后,华北地区的大白菜要抓紧播种,以保证在低温来临前有足够的热量条件,争取高产优质。播种过迟,生长期缩短,菜棵生长小且包心不坚实。

  立秋时节也是多种作物病虫集中危害的时期,如水稻三化螟、稻纵卷叶蟆、稻飞虱、棉铃虫和玉米螟等,要加强预测预报和防治。北方的冬小麦播种也即将开始,应及早做好整地、施肥等准备工作。

系列阅读:

中国气候特征 立秋气候特征

立秋知识大全_爱华立秋专题

立秋问候短信

立秋养生祝福短信

立秋祝福短信

今天立秋吃什么

立秋的饮食养生

立秋该如何饮食养生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053771/31458852.html

更多阅读

国旗设计者曾联松,国徽设计者林徽因 国旗 曾联松

五星红旗,它是那样的庄严、美丽,那样的鲜艳夺目。对于它的设计,人们或许会这样想吧:如此高水平的巧妙设计,一定出自一位闻名遐迩、才华横溢的美术大师之手吧?其实不然。五星红旗的设计者原来是一位默默无闻、长期从事计划、财务工作的同志

中国历史气候变迁 中国古代气候变化

北京』中国历史气候变迁~~~~中国气候变迁的基本规律,表现在五千年来温度变化上,可以明显地总结出四个温暖期和四个寒冷期。1.第一个温暖期从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1100年,即仰韶文化时期到殷商时代。甲骨文记载当时安阳人种水稻是阴历二

中国文化阴盛阳衰的根源 中国阴盛阳衰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文化人,或者说知识分子的总体形象通常是一副知书达理、眉清目秀、弱不禁风的模样,更代表不识愁滋味,只会吟风弄月的游手好闲和“下笔虽有千言,胸中实无一策”的世事不通,除了对其社会地位、学识水准的有些仰慕之外,在世人

明朝亡于17世纪的“小冰河期” 冰河世纪第17天三星

(2012-02-05 20:55:34) 转载▼标签: 杂谈文化大自然分类: 华夏文明明朝其实亡得很冤枉,中国气候在明末进入了一个小冰河期(从1580年开始),这个时期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冷的时期,被称作“小冰河期”。历次游牧民族的南下均与气候的改变有较大关

夏朝都城考 夏朝都城在哪

张洪波夏朝都城,自汉代以来一直是我国学者艰苦探索、争论不休的话题,它涉及到中华文明起源地,涉及到中国文明特征,同时也考验着中国人智慧。自上个世纪以来,我国考古界在豫西、晋南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来探讨夏文化和夏朝都城,半个多世

声明:《中国气候特征 立秋气候特征》为网友爷的心你不懂丶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