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五脏养生 五脏养生应怎么做

  养生指保养、调养、颐养生命。即以调阴阳、和气血、保精神为原则,运用调神、导引吐纳、四时调摄、食养、药养、节欲、辟谷等多种方法,以期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养生产生于上古先民为抗御严酷的自然环境,调整体力,抗御疾病,防治疾病的需要。养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养生是先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总结生命经验的结果。养生就是人类提高自身组织、自身康复能力的学问,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境界。

  中医养生美容重视脏腑气血在美容中的作用,通过滋润五脏、补益气血,使身体健美、容颜长驻。只有脏腑功能健旺,气血充足,肌肤才能得到充分的滋养。中医美容不仅保养“标”,更重调理“本”,养于内、调于内、治于内而美于外。

  中国中医科学院教授,中国中医科学院养生保健专家指导委员会专家,中央电视台《健康早班车》、北京电视台《养生堂》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养生大世界》特邀专家,着有《中国本草养颜法》《中国农历养生法》等畅销书。

  养心面色红润有光泽

  心在人体内主宰血液的运行,濡养头面及皮肤,使面部皮肤红润光泽有弹性,因此《黄帝内经》中说:“心主血脉,其华在面。”

  心主血脉,推动血液运行,面色明暗润枯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心主血脉的功能。不论肤色深浅,健康人的面色应透出红润的血色。若心气不足,心血亏损,面部供血不足,皮肤得不到滋养,面色就会苍白无华,甚至枯槁。

中医五脏养生 五脏养生应怎么做

  有这些症状,你就需要养心了:

  心悸、胸闷、失眠、健忘、烦躁,面色苍白、萎黄不泽、面色发红、面色灰暗、唇青舌紫,两目无光、兴致索然等。

  强心关键词:养

  1.踏豆按摩可安心:将绿豆500克用铁锅以文火炒热后倒入盆中,双脚洗净擦干后踩踏绿豆,边踩边揉。每天睡前1小时做30分钟左右,可强心安神。

  2.按压肚脐安抚心绪:肚脐有神阙穴,每晚睡前用食指按压肚脐5~7分钟,可敛心静气,安然入睡。

  3.枸杞枣仁茶养心:枣仁、枸杞可养心血,五味子可敛心气。将枸杞30克、炒枣仁40克、五味子10克泡茶,3天后睡眠质量就能得到改善,工作起来当然活力无限。

  4.心脏先天较弱的人宜早睡不宜熬夜,睡前喝一杯胡萝卜汁或西红柿汁能养心。

  5.对于心血亏虚者,可多食用“龙眼粥”。龙眼肉(即桂圆肉)100克,糯米120克。先将糯米洗净,加水煮至半熟,加入龙眼肉煮熟即成。常服此粥可养心、安神、补血、润肤、红颜。龙眼含有人体所必需的蛋白质和糖,其中糖的成分主要是葡萄糖,易被人体吸收利用,因此龙眼肉是极好的美容补品。

  6.用酸枣仁10克、百合30克炖羊心,适用于心阴虚,失眠多梦者。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069071/989357559.html

更多阅读

中医九种体质养生 春分九种中医体质养生

   春分是一年四季中阴阳平衡、昼夜均等、寒温各半的时期,所谓“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针对中医划分的9种不同体质,春分时节的中医体质养生应该分别注意如下:  中医体质养生:平和体质,就是人们说的正常体质,

中医冬季养生 8个中医冬季养生方法

 爱华阅读配图  冬季,天寒地冻,大多数的动植物都处于冬眠状态,所以人们也应该遵循自然界“蛰伏闭藏”的规律,采取以伏藏为主的养生保健方法。人体在冬季三个月,阴气盛,养生的基本原则应该是以“藏热量”为主。冬季万物皆“藏”,养

中医秋季养生 肺癌患者中医秋季养生

  肺癌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其在生长过程中可消耗机体大量的营养物质,再加上手术、放化疗等治疗都会给患者带来了一系列的营养障碍和代谢的紊乱,造成营养不良,使患者机体抵抗力降低。古人认为很多疾病“三分治,七分养”。所以,肿瘤患者的养

秋季中医养生保健知识 中医秋季养生知识

  秋季是养生的最好季节。那么,你知道中医秋季如何养生吗?今天爱华网小编搜集了一些中医秋季养生知识,欢迎大家阅读。  中医秋季如何养生  初秋——湿热重,防暑降温要继续。俗语说“热在三伏”,而第三伏一般都在

中医夏季养生知识 中医夏季养生知识资料

  中医认为,夏季阳气旺盛,阴气也从夏至开始滋长。养生应要顺应自然,以下是由爱华网小编整理关于中医夏季养生知识资料的内容,提供给大家参考和了解,希望大家喜欢!  中医夏季养生知识资料  中医理论认为,夏季是养心的季节。炎热

声明:《中医五脏养生 五脏养生应怎么做》为网友燃烧翅膀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