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守岁习俗
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习俗后来逐渐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诗:“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直到今天,人们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迎新。
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
关于年画的故事
古书里记载,传说很久以前,有名叫神荼、郁垒的两个兄弟,专门监督百鬼,发现有害的鬼就捆绑起来去喂老虎。于是黄帝就在门户上画神荼、郁垒的像用以防鬼。这个神话就是后来“门神”画产生的缘由。
据说唐代皇帝曾命吴道子画钟馗像,并摹刻出来分赏给大臣贴挂以辟鬼。
关于“门神画”还有一段有趣的传说,唐太宗时,泾河龙王违反天规,玉帝降旨斩首,执刑人乃人间宰相魏征。泾河龙王得袁守诚指点,去太宗梦中央求,请他在执刑斩首时拖住魏征,太宗应允。
斩首日,太宗邀魏征下棋,魏征入寐,神游出外,梦斩龙王。龙王魂魄恼怒,找太宗索命,太宗惊吓过度,夜不能寐。后,命秦叔宝、尉迟敬德守卫在寝宫门口,龙王魂魄畏惧二将军的威相,不敢骚扰。
日久,二将军日夜不息,逐渐支持不住,不能守夜,太宗让人画了他们的像,贴在门上,恐吓龙王魂魄。后来这个形式就流传到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