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成长不能离开父母的言传身教,我们得给孩子讲些为人处世之道、是非曲直之理。道理必须要讲,但要讲个方法和技巧。把握好这个度,就有“事半功倍”之效。所以,大道理对孩子要小讲,要巧讲。
现在大部分孩子都养成了有问题问老师或家长的习惯,因为在他们心里老师和家长说的肯定对。家长也习惯了遇见事情就给孩子分析其中的道理,许多老师和家长都有给孩子讲道理的经历,有时总感到孩子不能理解或者不能接受他们的观点。是不是讲的道理不正确呢?不是。是不是孩子不可理喻呢?也不是。那问题出在哪里?东子告诉你:方式方法上。
现在有很多家长认为跟孩子讲道理是非常难的一件事。父母说的话孩子这耳朵进,那耳朵出;一不留神,孩子还逮着个错反击父母半天。有些父母能与孩子说得眉飞色舞、热火朝天,有些父母却很少与孩子讨论什么。他们与孩子说话,往往说不上三五句,孩子不耐烦,父母也没词了。孩子“听话”与否,与家长对孩子讲道理的方式、技巧有很大的关系。
给爸爸们的建议
一、建议的态度
孩子不肯听爸爸的话,很多时候是因为爸爸在讲道理的时候没有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往往过于刻板和严厉,无意中把自己置于孩子的对立面。我们不妨多些宽容的态度,以建议的方式与孩子协商,使孩子觉得家长并无强迫和限制自己的意思,从而消除戒备和抵制心理。
二、迂回的策略
迂回可以说是说理的一种必要策略。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说理方法。
故事法:3~4岁的孩子正处于爱听故事的年龄,爸爸不妨“编造”一个故事劝说孩子。这样既可以分散其注意力,避免僵持局面,又可以起到教育作用,还可以在孩子专心听故事和提问的同时,帮助他不知不觉地完成某件他原本不愿意做的事情。
逆向法:故意顺着孩子的意愿去做某事并加以夸张,使其最终明白其中的害处。例如孩子在冬天洗完澡后只穿一件内衣就在床上跳来跳去,跟他讲不穿衣服会着凉他都不听。于是,索性让他脱下内衣。孩子冷得不行,自己就要求穿衣服了。
情景法:与孩子一起看儿童节目,可以让孩子指出电视节目中小朋友不正确的行为,表扬做得正确的小朋友。
换位法:与孩子一起做游戏时,可以与之互换角色。如,让孩子扮演医生为爸爸打针,爸爸则模仿孩子在医院里哭闹、手脚乱动,以及向父母提出诸多要求的情景。结果孩子就像家长一样,严肃地批评爸爸不能乱哭乱叫,手不可乱动。
三、自尊心的激发
孩子的自尊心和荣誉感都很强。如果爸爸能发掘孩子身上的优点并及时加以肯定,就会激发他们的荣誉感与自豪感,并使好的行为得以巩固和趋于自觉化。例如孩子喜欢听自己小时候的故事,于是家长虚构一些他小时候的优点,这时再要求他那样去做,他往往很乐意。
四、言传与身教的结合
要使教育深入到孩子的心中,必须靠父母的实际行动和人格魅力去影响他。孩子的模仿能力是很强的,家长的言谈举止、行为方式都对孩子起着举足轻重的示范作用。因此爸爸要想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首先要从加强自身的修养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