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升学率 考上清华北大奖励50万 升学率把教育彻底逼疯

某县城高中校门口。摄影:本报记者完颜文豪

  “考上一个清华北大奖励50万元”写入县政府工作报告;开设冲刺“北清”的“火箭班”;诱劝学生改志愿;学生考上“北清”老师又得奖金又晋级……

  高中学子把考北大清华作为奋斗目标无可厚非,但是“北清升学率”如果沦为政绩和收择校费的筹码,“超级中学”如果建立在其他中学的荒芜上,继而造成教育生态的“马太效应”,那就离教育作为“立人”和“公平”的本质越来越远

  7月,是很多高三学生领取大学录取通知书的一个月,也是很多初三学生和家长为择校奔忙的一个月。

  15岁的李聪看上去有些腼腆。7月18日上午,他坐在从河南省鹿邑县到邻县的小型巴士车后排靠窗角落里,一个半小时的车程中,没说一句话,一直是母亲孙静在向邻座的乘客讲述母子俩此行的目的:她希望儿子能到邻县的一高就读高中。

  跨县择校为“北清”

  李聪刚在家乡鹿邑县参加完中考,考了607分。这个分数在他就读的县城中学里排名第二,是足以让母亲为之骄傲的成绩。因为在鹿邑县最好的高中,574分就已经过了免费就读分数线,事实上,他也已经被鹿邑县最好的县一高录取。

  但他们对鹿邑县一高一点也不感冒,仍决定跨县择校。原因是,鹿邑县一高“北清率”为零:没有一个考上北京大学或清华大学的。

  孙静向邻座乘客谈起儿子的中考成绩时,面带喜色,话说个不停。在算上司机、售票员在内只有16个人的小巴车上,子女择校一时成了最热门的话题,车上乘客像这个省里不少县城居民一样,对一所高中的评价标准很简单:每年有多少学生考上了北大、清华。

  谈话间,车上一个抱着一岁多男孩的父亲,拿出电话打给在高中学校工作的朋友,帮大儿子咨询择校的事情。但他并没有太多的选择空间,因为儿子中考只考了560多分,本县和邻县的“好学校”都不容易进去。

  这是孙静第一次来到邻县县城,下了县际间的小巴车,她对那所高中所在的位置茫然不知。但她早就听说过,这所高中去年有30多个学生考上了清华北大,而她也知道今年这个数字将突破40。

  这所高中创造的“北清升学率”,整个县城几乎尽人皆知。在县城,出租车司机能准确说出最近两年考上北大清华的人数,高中门口推着冰箱卖饮料的老板,热情地向前来择校的学生家长询问学生的考分,并根据自己掌握的招生信息,判断那些学生能不能进入该校重点班。

  在这个县城一所允许招收复读生的高中里,本省各地牌照的汽车挤满了本就不太宽敞的校园,着急办入学手续的学生和家长拥堵在教学楼一层走廊里。在 一侧墙面上贴着每个班级的学生名单,记者在高三(48)班的名单上看到,54人的班级里,有来自6个周边县城和包括省会城市在内的7个地市的学生。

  开设“专班”冲“北清”

  据了解,一些高中学校为了提高“北清率”,会开设由“尖子”学生组成的“实验班”“火箭班”,配备最优质教师资源,“精准”冲刺。

  记者了解到,湖北宜昌某县级市一重点高中,在2010年开办“火箭班”,在学生高二年级结束之前,选拔15名成绩最好的学生作为“北大清华预备军”。

  据常年担任“火箭班”班主任的一名老师介绍,“火箭班”里的任课老师都是整个学校的骨干精英,专门为这15个学生服务。在课程设置上,“火箭 班”跟普通班在高三前半年多时间里差异不大。但是,到了高考(精品课)前三个月,“火箭班”会大大增加课程知识和题目的难度,为冲击北大清华备战。

  据了解,这所学校每年有5到7个学生考上北大清华,考上的基本都是在“火箭班”里被重点培养的学生。上述“火箭班”老师说,学校发现有一些“实验班”的学生也有考北大清华的潜质,“火箭班”数量变成了两个,人数从最初15人扩充到现在的72人。

  开设“专班”冲“北清”的高中绝非个别。河南省南阳市某高中“实验班”班主任,曾到过周边省市多所高中交流学习,据他介绍,这些高中也都有类似 培养北大清华“种子选手”的“实验班”。然而,在他看来,培养北大清华的“苗子”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他所在的高中,在2012年考上北大清华人数比较 少,学校面临的社会压力比较大,于是决定在2013年选拔15名学生,也组成一个“实验班”,培养能考上北大清华的学生。

  这位“实验班”班主任介绍,学校刚开始开设这个班级的时候,很多有名气的老师都不愿意去教这个班,“给这个班教课,学校的要求不是说要考上一本高校,而是要考北大清华,要考上状元的。很多老师压力比较大,出不来成绩很难给学校交代,自己的教学水平也得不到认可。”

  对于这个班,当时有一种说法“成就了少数人,大多数在里面受煎熬”,是在说很多学生在瞄准北大清华的“实验班”里有很大的心理压力。“如果在一 个80人的班里,学生哪次考差点不明显,但在一个15人的班里,很容易就考了倒数。学生压力比较大,如果内心不够坚强就可能会出问题。”该“实验班”班主 任坦言。

  在高校选择上,一些省会重点高中和县级高中之间、经济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湖北某市高中的一位副校长向记者透露,该校几 乎每个班都有学生考上北大清华,学校里不会为北大清华升学率而发愁,“我们培养学生的目标不局限在考上北大清华,香港的大学和国外的名校都是我们的目 标。”

  受访的县级高中教师介绍,在一些经济欠发达的县,大部分高中学生来自农村,家长没有经济实力让孩子去香港或国外读大学,认为北大清华才是学生应该去追求的最顶尖高校。

  记者了解到,在一个地区,有的县每年都有几个甚至几十个学生考上北大清华,有的县多年来没有或只有很少几个学生能考上北大清华,家长对“北清率”的看重,往往会导致生源跨县流动,甚至有省城生源流向县城。

  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表示,部分“北清率”高的学校被允许跨区域招生,会对当地以及周边地区的教育生态平衡带来破坏,会导致有些地方的高中招不到成绩好的生源,进而形成恶性循环。

  “有些地方教育部门限制生源外流,这种矫正方式有一定合理性,可以维护当地教育生态平衡,但单是采取这种措施还不够,还要在教学质量上、管理上有所提升。”储朝晖说。

  “北清”才是硬道理?

  一年多前,18岁的李志远没有想过自己以后的生活会跟医学有什么交集。

  去年高考之后,他在初次填报志愿时,选择了上海交通大学的机械专业和浙江大学的电气和机械专业。根据他当时的想法,“男孩子会比较喜欢工科专业,刚开始的时候,根本就没有考虑过医学方面的专业。”

  他记得,高考后有一次,他和父母与校领导聊天,校领导劝说他报考北京大学医学部,“那次他们没劝动我,我也没想学医学。”之后学校又劝过他,但他还是没有报北大医学部的打算。

  按照李志远的设想,如果足够幸运,他就可能被上海交大机械专业录取,为了保险起见,他在第二志愿里填了浙江大学。像理科班里大部分男生一样,他高中时喜欢机械类专业,对未来职业的设想就是做一个工程师。

  在他填好志愿的第二天,班主任就“上门”说服他报考北大医学部。“班主任其实也不想强迫我报北大医学部,但是校领导一定要我报这个。”李志远说。

  在学校承诺多给几万元奖励,老师对他和家人不断劝说之后,李志远在允许修改高考志愿的几天期限内,第一志愿改成北大医学部某专业。

  最后录取结果出来,他以高于录取线2分的成绩被北大医学部某专业录取,根据往年分数线,北大医学部的录取分数线都要比北大“本部”低十几分。对他就读的高中来说,多一个上北大清华的,才是硬道理。

  记者从多名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学生那儿了解到,他们在高考填报志愿时曾受到过学校方面的“引导”和“劝说”,有的学校做出承诺,学生 被清华北大录取后,学校给予学生几万元的现金奖励;有的学校在给部分学生争取加分名额时与学生约定,要求学生在高考取得高分成绩后填报清华北大;有的学 校,“劝说”达不到北大本部和清华分数线的高分考生报考北大医学部,以便在招生宣传上提高学校的清华北大升学率。

  “买”来“苗子”考“北清”

  前述“实验班”班主任说,高中学校奉行“北清率”高才是硬道理,因为各个高中学校在招生上有竞争。

  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博士田志磊介绍,很多省的一些县级高中几乎很多年出不了一个考上北大清华的学生,这些高中会花钱“买”一些比较好的“苗子”(一些高分复读生或初中升高中的高分考生),每个月给这些“苗子”发奖学金或生活补助。

  “高中跟义务教育不一样,并不是财政全额保障的,学校收入一大半来源于收费。对于高中学校而言,考上北大清华的人数是制定择校费标准最好的信号。高中收多少择校费、收多少学生,家长看的就是这个高中考上多少个北大清华。”田志磊说。

  地方政府爱“北清”

  事实上,看重高中“北大清华升学率”的不只是学生家长和学校,还有地方政府和官员。

  记者采访了解到,对于当地高中学生被清华北大录取的,一些县级政府会拿出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元的财政资金奖励学生和老师。

  2013年3月,河南省沈丘县对考上清华北大的学生和学校实行一项奖励政策。这项政策出现在当年该县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着力加强高中教育 管理,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高考升学率,每考入清华、北大一名学生,县政府奖励50万元。力争用2—3年的努力,打好教育翻身仗”。

  该县教育局工作人员表示,“考上一个清华北大奖励50万元”政策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的背景是,前几年县里考上北大清华的学生很少,县里领导对教育非常关注,提出“创名校、争名牌,打造一个全能学校”的想法。

  “奖励资金是县里财政拨款,当时县里制定了一个分配方案,50万元奖励中,被清华北大录取的学生可以得到10万元,该学生的初中母校得5万元,剩下的资金在高中学校老师中分配。”该工作人员说。

  记者从多名当地老师和家长处证实,这项奖励政策从2013年开始实施,当年县二高有两名学生考上清华北大,奖励资金全额兑现并发放。

  当地某高中高三年级老师介绍,对于高中老师来说,自己培养的学生考上清华北大,是一种很大的荣耀,除了获得现金奖励外,在教师评职称晋级上也获 得格外照顾,“职称晋级需要积分,县、市、省优秀教师以及教龄都参与积分,教龄一年可以积0.5到1分,国家模范(教师)才加9分,但培养一个清华北大学 生,老师可以加20分,甚至30分。”

  一位在某县城非重点高中任教的高三年级老师,在谈及她所在高中“清华北大升学率”时显得没有太大兴趣,“考上清华北大都是县一高的,我们学校都是二流的学生,考不上清华北大。”

  县、市政府拿出财政资金奖励上北大清华的考生与学校,沈丘县并非孤例。2015年,河南省扶沟县有7名学生考上清华北大,其中一人是该省文科状 元,县政府拿出140万元对这7名学生和任课老师进行奖励。同样是河南省,某县高中曾有20多个学生被清华北大录取,该高中校长获得县政府的一套住房奖 励。福建省某市在2013年推出奖励政策,对本市考入清华北大的学生,按照每生30万元标准奖励,10万元奖励学生,20万元奖励学校和老师,所需资金列 入市财政预算。

  办学不是逐“锦标”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现在有些地方高中教育存在愈演愈烈的锦标主义思路,很多地方政府把能考上多少个清华北大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会把少数学生集中到一个学校或班级里面,冲高考上北大清华考生的人数,由此向外界展示当地基础教育的成功。

  针对这些问题,熊丙奇表示,一方面要解决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不公平的问题,不要再强调北大清华、“985”“211”高校,不能再把高校分为三六 九等,应该让每个高校平等地竞争。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唯清华北大论的办学思路要改变,不能把教育资源集中到重点高中和部分学生上,而是要引导义务教育、基 础教育均衡发展。

  田志磊认为,只要现在还是应试教育,学生还是冲着清华北大去考,只要高校之间的差异还这么大,社会上还是就只盯着顶尖名校。他说,“因为高中学校的择校费、当地政府的教育政绩怎么去判断,能考上几个清华北大是最直接的判断标准。”

  到了邻县一高门口时,孙静言语中没有了之前的喜悦和骄傲,她开始有些焦虑,因为她听说这所高中重点班的分数线是611分,儿子差了4分。她在等待一个当地的亲戚,据说有能力让她孩子进入重点班。

  还有一件事让她发愁,儿子学籍在家乡鹿邑县,县里不希望高分学生外流,因此不给她办理户籍或学籍的迁移。这样李聪到邻县一高只能算是借读生,借读费三年1.8万元要一次交清,而在鹿邑县一高他本可以免费读三年高中。

  在当地,遇到正常途径难以解决的问题,人们还是习惯花钱找熟人疏通关系。孙静也想着花点钱找人帮忙,希望能把儿子的学籍转到心仪的邻县一高,但她也不确定那件事能不能办成。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101/10505.html

更多阅读

转载 一好哥们考上清华博士对我的冲击 考上清华北大的学生

写的很诚恳,惊醒梦中人,呵呵。原文地址:一好哥们考上清华博士对我的冲击作者: optimistic飞信上一好哥们考上清华博士,我除了恭喜他外,更多是对他坚持不懈的敬佩。本科毕业于浙江大学,又有多年省公司、集团公司工作经验,这次又几经波折考上

声明:《高中升学率 考上清华北大奖励50万 升学率把教育彻底逼疯》为网友我本命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