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对国民党充满考验、甚至牵动台湾蓝绿政治版图的选战,眼下正在台湾拉开战幕。 定于今年11月27日开票的这场选举,将选出5个原有或新成立的直辖市(台北市、新北市、大台中市、大台南市及大高雄市)的新一届市长、市议员与里长,合称“五都选举”。由于“五都”人口多达1370万,占全台总人口的60%左右。舆论普遍认为,此选举的结果不仅影响未来政局,也是2012年“大选”前哨战,台湾著名政论家南方朔更是直言“它结结实实的就是两党的总决战”。 五都选战的重中之重,却是新北市(原台北县)。这里的选举人数约287万,是“五都”之中选民数最多的都市。就“五都”政治板块情势观察,民进党在南部“二都”的大台南、大高雄板块牢固,国民党却对台北市与台中市拥有优势,唯独新北市蓝绿力量势均力敌,其间还夹杂约一成的中间选民。 如今,新北市已成国民党副主席与民进党主席的战场。朱立伦是公认的国民党政治新星,形象清新,能力突出,人气很旺,是蓝营的头号战将;蔡英文身为绿营领军人物,一参选便气势上扬,实力可见一斑。 6月1日,本刊记者赴台北采访。当天,朱立伦在新北淡水出席北基农田水利会新任会长就职典礼,恰巧对手蔡英文也在淡水誓师出发。蔡特地来到早年去台传教的马偕博士登陆的码头,在此发布她的参选宣言。由于场地狭小,身边的女党工自动组成“御林军”保护党主席,靠着这群娘子军亦步亦趋,蔡英文开始了她的参选路。 而此前,朱立伦于5月17日卸任行政院副院长参选之后,他在台北县党部及地方人士的协助下,每天马不停蹄地低调拜会地方意见领袖,至今完成首波走访29乡镇市的行程。“未来的选战策略,我们将以基层走访及联合其它四都候选人造势的活动相互交错为主,锁定河川整治、交通及产业发展为主要议题。”在忙碌而紧凑的选举行程的间隙,朱立伦接受了本刊记者的采访,就五都选举的相关问题,他有自己的另番见解。 精锐尽出,对台湾民主是好事 “五都”选举对蓝绿来说,都将是异常艰苦的大战。它成为国民党、民进党的“期中选举”,哪一党若拿下5席中的3席或更多,则成为2012年的指向标。国民党如果输3席或更多,2012年“总统”选举将会岌岌可危。 国民党当初以苏贞昌为假想敌,劝退原台北县长周锡玮,征召朱立伦参选,目的就是为了确保新北市的执政地位。苏贞昌转战台北市后,民进党改由党主席蔡英文御驾亲征。而苏贞昌的变动,显然缩小蓝绿选情的差距,因此,新北市的结局如何,几乎是马英九的成败关键。 也正因如此,蓝绿阵营皆精锐尽出,成为台湾选举史上候选人平均素质最高的一次选举。此次推出的10位候选人中,有一位曾担任过“行政院院长”,两位曾担任过“行政院副院长”,另外有4位曾担任过“部会首长”。如此高素质的选举,双方候选人必将在形象、政策、愿景、关系、资源、团队等各方面展开全方位的竞争,而且因为两党对决态势明显,两党菁英也将倾巢而出,为政党的理念与政策辩护。 对于双方都摆出一军参选的架势,朱立伦认为,“这对台湾民主发展是好事,对选民更是一种福气。”

“选举的过程,希望藉由好人选扭转不良的政治文化及选举风气。同时还要看各别阵营能否提出适合地区发展之不同政策,对于地方长远发展是否有远见,敢于不顾反对的力量,朝向正确的道路上前进。”朱立伦告知本刊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