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颁布实施的《外国人永久居留办法》,第一次为外国人移民中国提供了机会,但是,这个窗口只开向对中国“有突出贡献”的人。对于在华的大多数外国人而言,“中国绿卡”的门槛实在是太高了。“按照现有法律的规定,就算比尔·盖茨想要单纯靠投资移民中国,也不行。”刘国福教授解释说,关于投资移民,《外国人永久居留办法》中规定:“在中国直接投资,连续三年投资情况稳定且纳税记录良好。”也就是说,除了投资达到一定数额,还要负责资金的运转和经营,如果比尔·盖茨仅仅想出钱却不愿意在中国经营一家公司,那么他就不能获得“中国绿卡”。
中国社会在25年中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外国人入境人数今非昔比。据公安部出入境管理局统计,2008年,外国人出入境共计4800多万人次,2007年,在华常住外国人53万多人。而且,外国人在华从事的职业、留在中国居住的理由也越来越多样,之前的《外国人管理法》无法预见今天的变化,所以,学界向全国人大多次呼吁,中国需要一部适合中国现状的移民法。 只想做个普通的中国人 中国首部移民法的起草鲜有新闻,直到今年5月,才有官方媒体报道: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和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国际企业人类学委员会主席张继焦透露,中国学者和政府相关部门已经开始酝酿起草一部与国际移民有关的法规,以推动中国更好地应对由人口输出国向移民接受国的转变。事实上,公安部“移民法”起草小组早已在2004年成立,6年间草案一直在讨论和修改中,目前已经进行到第三次征求意见稿。由于“移民法”的起草和讨论限制在政府系统,特别是公安系统内部,没有向学界和社会正式公开,所以大众新闻媒体,难以得到这部法律草案的具体信息。 尽管如此,很多移民法学者还是通过学术论坛、撰写论文等方式,发表了他们对中国移民法的建议。 国际社会对于移民的态度已经发生变化,过去,移民被认为是跨国追求更美好生活的穷人。但从1980年代以后,越来越多国家开始接受,移民是指以地球公民身份在全世界寻找个人和事业发展机会的人。 刘国福认为,只要国家和地区之间存在发展差距,移民就不会消除。移民问题的本质是社会一体化。而移民国家就是指有大量外国移民进入寻求生存和发展的国家。从这个角度看,伴随中国的发展,中国在未来成为新移民国家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大。 很多国家早已开始通过修改移民政策,以提高对“优质”移民的吸引力,而中国的出入境管理法规,显然完全不能预见到如今各国争夺“优质”移民的态势。 芬兰人吴明娜1990年代初从芬兰到北京留学,普通话是北方味儿的。在经过4年的学习以后,吴明娜被芬兰一家机械公司聘用,让她负责开拓中国市场。她的公司生产一种专业的机械挂钩,之前在中国没有任何同类产品,这家公司进入后,才培育了这种专业产品的中国市场。 在中国已经生活20年的吴明娜,完全把上海当作了自己的第二个家,她的大部分时间都在中国,只有在休假时才回到芬兰探望母亲。从感情上讲,吴明娜早就把自己当成了一个普通的中国人,不过,从法律上说,她仍然是一个因工作而暂时住在中国的外国人,如果没有工作,她就不能得到工作签证。
吴明娜告诉《新民周刊》,她的理想是,再干上几年,然后短暂地“退休”,买一辆便宜的桑塔纳周游中国,途中写一些文章介绍中国,或者去研究中国的风俗人情。“我喜欢写作,要知道,现在还有很多外国人并不了解中国,他们对中国的印象,还停留在很多年以前。我很向往那样的生活。”吴明娜描绘的图景十分诱人,不过,由于她无法达到“中国绿卡”的要求,而工作签证又必须与工作挂钩,所以,这个图景目前只能是幻想。
“我向中国政府纳了16年的税,我的公司为中国员工提供了100多个就业岗位,为什么我还不能成为一个普通的中国人?”中国欠缺外国人在华职业分类的统计数据,不过,像吴明娜这样的外企管理者,在在华外国人中一定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刘国福认为,在一些国家的移民政策里,像吴明娜这样的人,可以申请技术移民或者创业移民,因为她有出色的管理能力,而且她经营的公司为所在国创造了税收和就业岗位。 英国人唐大为同样深感缺少归属感。唐大为7年前来到上海,一直在医药领域的国际知名公司中担任高级管理人员,他在上海买了一处石库门房子安家,女儿也在上海上学。但跟吴明娜一样,唐大为必须每年办理一次工作签证的续签,而且,因为他的公司注册在苏州,女儿的签证跟着父亲,所以,他的女儿每年也要跟着唐大为跑一趟苏州去办签证。 “给人的感觉是,不鼓励我们留在中国。”因为来上海之前在香港工作了7年,唐大为对两地移民政策的差异深有体会。在香港工作满7年以后,唐大为获得了香港永久性居民证,拥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同样工作生活了7年,他在上海仍然是一个外国人。“等我女儿长到20岁的时候,难道她还不能成为中国的永久居民?”设想女儿的未来,唐大为和太太觉得很疑惑,女儿一出生就生活在上海,但按照目前的法规,她到20岁时应该还是一个外国人。 刘国福表示,吸引人才和资金,是所有国家制定移民法的最主要目的之一,而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到争夺技术移民和投资移民的竞争中,中国的移民法,也应该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让中国的移民政策更加具有吸引力和竞争力。“中国不缺人,但是缺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中国现在不缺资金,但是不能保证永远不缺资金。” 过去有一些观点认为,像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没有必要鼓励外国移民的进入。但事实上,在世界大多数国家看来,人口的多少与移民政策并不是简单的关联,印度这样的人口大国,以及新加坡、香港这样人口稠密的国家和地区,依然在大力吸引它们需要的外国移民。 2008年,共有79200名外国人获得新加坡永久居民权,20500人申请新加坡公民权获得批准。20年间,约2/5的新加坡人口是新来者。最近热议的中国精英移民海外的现象,也正好证明了其他国家移民政策的吸引力,刘国福认为,人才在世界范围的流动,是一个必然的趋势,而中国还没有一套完善的移民政策,来适应这种竞争的环境。“中国需要切实落实《全国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在未来10年,完善外国人永久居留权制度,吸引外籍高层次人才来华工作,论证和制订我国的‘技术移民法’。”刘国富说。